登陆注册
21194300000005

第5章 台湾学校里为什么没人背书

刚进学校时,我选了一门《语言学概论》,是外语系开的。第一节课时,有研究生来招人参与项目,我就报了名。后来因为大陆生的身份,还专门与研究生交流,一个学期做了三四次Interview。

最后一次Interview是1月份了,那时已经开始了期末,天天在忙着复习,离考试不过几天,我们已经快走了。跟研究生学长交流期末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觉得很不可思议。

我问他:“学校里为什么没人背书呢?”

他有些莫名其妙。

是啊,台湾学校里为什么没人背书呢?

台湾“清大”校园广阔而幽深,我刚进学校时就爱四处乱转,看到处处都如此幽静,顿时乐开了花。这么好的地方,到处都适合背书。入口有大草坪,上面不见有“禁止踩踏草坪”等字样,想必重要场合可以进入,学校演唱会便选在此举办。进去不远便有成功湖,以郑成功命名,湖面幽静高深,湖畔长椅,湖中小岛凉亭,纪念先人。就是山上,也有相思湖,且不说校园里那十个亭子了。这简直是背书的天堂!我怀着兴奋的劲,跟同学说,以后我们出来背书吧。

同学听了就笑,说,人家会笑话你的。

我初时不以为意,久了才留意,确实不见背书的人。无论成功湖畔、相思湖畔,还是山脚下、树林里,都没有背书的声音。

可能是还不到考试吧。我安慰自己。

期中考过去了,期末考过去了,还是不见背书的人。可能时间错开了,他们已经考过了。我又安慰自己。

周二晚上我熬了一个通宵,早上的课已经结课了,于是我约了九点半跟学长interview。整个冬季都在下雨,可那一天突然天晴了。我一路走去办公室,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处处很安静,我迷迷糊糊就上了山,走进人社院。研究生的办公室背靠后山,后面是个树林,又有花丛,在碧蓝的天空下显得分外妖娆。我看见飞快移去的云,兴致一高,便开始东聊西扯起来。说到期末复习,我说我的课业还好,只是因为毕竟是交换生,不太了解这边情况,跟之前相比,氛围少了一些。想着想着,突然心里一动,也不困了。

来的路上没有人背书,人社院也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声音,也没有拿着书默念的人,自然图书馆理应是不会出声的,那这些人到底在哪里复习呢?

别说他们没有背的东西。中文系便要背一堆东西,期末也是会考默写的。就算说中文系可以默读,那外语系也是可以默读的吗?不发声不练习,口语怎么会好呢?但是以台湾“清大”的水平,连中文系英语都是要过A等级的,其他人外语又会差到哪里去?

我周五上午是一门《人文经典阅读》的课,那个老师曾经发下一页纸,上面是几个经典篇目的经典段落。那一次我出演小组的《麦克白》短剧,也应该是第一次被老师认识。正式上课之后,毫无征兆的,老师便让我起来读这一段《麦克白》的英文。他没有问我,你的英语好不好?或者,你愿不愿意起来读这段英文?而是直接便让我起来读了。我内心深罕,这个学校的同学英语有这样厉害?甚至连问都不用问,便清楚这些句子,是一个非外语系的人可以读懂的?

看来是了。

那么,马路上没有背书的人,湖边没有人背书,树下没有,山下没有,人社院楼下的小花园里没有,图书馆外面没有,教室外的走廊里没有,大家到底是在哪里背书呢?

我的想象力已经穷尽了。

以我之前的经验,就算是平素,学校里也有练习口语的人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扰民(有时候是真的不忍卒听,不过他们常常有很大进步,久了也能听下去了)。各个英语社团都会组织晨读英语,或者各年级学生自发地背诵,以应对四六级。而期末考试时,背书的情况就发展到了顶峰。

此时,学生会从学校的四面八方各个犄角旮旯里涌现,占据每一个稍微隐蔽一点的、幽静的角落,诵读跟专业课相关的知识,并把这作为一种专心的记忆方式。这些人有人细声细语,有人粗犷豪放,种种风格种种风情。有背外语的,日语、德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各种都是对听觉的冲击;有背生物的,脑神经、内脏部位,都曾经猛然让我听到;还有中文的拼音,想来就是汉语言文学那些同学的音韵学语言学之类了。

但是,最不可少,每年都会惹得整个年级痛苦呻吟的,还是政治公共课。这就是思想政治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概论四门学科。你可以有几门偷懒,但是一门都不背的人,基本上别想过了。

我们学校教学楼有ABC三区,三区连接处是大厅,每到期末,各个楼层的大厅里全都聚满了人。你背你的,我背我的,可能我们本来就隔不到一米远,可是专心致志,各不相扰。尤其是在政治公共课考前,几乎是所有人都倾巢而出,在每一个据点高度集中精神发狂发痴、如痴如狂地背诵,最低的也以混个脸熟为目的。这真是难得一奇景。

也是从小的习惯。小学、中学、高中,哪一个不是要背的?每天早上有晨读,甚至可能有两次晨读:饭前叫早读,饭后叫晨读。有些年代还有晚读,上课还要检查背诵,哪一门课不是这样熬过来的?初中时,上课背初中历史,下课还要到生物老师办公室背生物课本。为了考学,高三又是最变本加厉的一年。且不说文综这几门必然要背的,从语文字词、古典诗词,到最后的作文素材、作文模板,哪一个不是背的?

我们怨声载道,古人也不比我们幸福。鲁迅不是还描述过他悲惨的童年,私塾老师检查背诵,检查不过打手掌心。

背诵是一种文化。有人说,背书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糟粕。我却深不以为然。背书是一种习惯,与声音大小无关。

我慷慨激昂地向学长研究生解释了我们背书的历史渊源,描述了这一段激情澎湃的背书现状,添油加醋地表现了我们大陆大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尤其突出了我们各种英语社团的光辉事迹。

他听了一愣一愣的,我这才得意地重新问他:“那台湾同学在哪里背书呢?”

我想我本来期待一个答案:台湾人就是不背书。这样我就能有一种优越,并在台胞面前表达自己的惋惜,以显示我们天朝神威。

然而我最终被研究生的答案惊得哑口无言。

他说:“哦,我们确实不会那样。他们可能都在寝室里背吧。比如我就是。”

在寝室里背书?这只是你的个人现象呢?还是大家都这样呢?我本来还不服气,还想继续问。可是我还是止住了。他也许确实不知道大家情况,如果我不指出这样的两种差别,他甚至不会注意到,“背书”居然也能成为一种问题。

想来也是,台湾学生丝毫不比我们轻松。他们有自己的“补习班文化”,大陆这些年虽然也在兴起,也是比起他们这些年发展,相差还是很远。中学时,每天下课回家,还要收拾去补习班,回来时,也已经凌晨了。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也不能说是占尽先机挑战未来。面对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权接受最好的机会,并尽可能地去努力。

或者,这只是两种思维方式罢了。他们不在我们所看到的地方背书,不代表他们不努力,只能说明他们本身自认为高明、先进的记忆方式和训练方式,或者说明他们不愿意在公共场合进行私人活动。公共区域是开放给公众的,而背书却是私人行为,会影响大家,不如就在最隐秘的地方进行,在自己的寝室里,方便、轻松,天经地义。这个问题也无需再问了。

想到这里,我也没有去查证。离最后考完试,不过还有三天,大家也走得差不多了。

最后一次想到这个问题是周四中午考前我在图书馆外面的过道里背书。周四下午我要考《文心雕龙》了。这个老师公开自己考试会考背诵,并给大家划下了期末会考到的四段重点段落。用老师的话来说,《文心雕龙》并不是南朝的好文字。作者刘勰追随潮流,有些文字刻意追求对仗工整而晦涩拗口,如果不要我读出来,有些话我都顺不下来,知道是哪个字容易,可是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字。

我从十一点,一直背到十二点半,往来行人寥寥又匆匆,他们会听到我的低语,抬头向我瞥一眼,露出惊异的神色,而后又匆匆离开了。这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我没有看到任何人在附近留恋、背书。周五就是最后的一天了,大家该考完的都已经考完,该离开的已经离开,唯有我还在徜徉、端详。

我一个人,看着默然的众人,默然的图书馆,默然的学校,慢慢地也默念了起来。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

    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书香醉我

    书香醉我

    本书收录的书评及读书笔记大多是作者读后的所思,基本上算是读书札记。这里的书评大多是有感而发,自觉写作。也有个别篇什是受朋友所托。主要内容包括: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冒烟的石头》读余、踏得钢丝成大道——闲说《谁能牵猫散步》等。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诗建设17

    诗建设17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17(2015年春季号·总第十七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热门推荐
  • 国民校草:原来你早已在我心里

    国民校草:原来你早已在我心里

    看着身边的女子,他绝美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那是女孩也未曾见过的美好。远方传来一个小女孩的笑声,“姐姐,哥哥,你们在干什么呀,快来陪我玩啊!”“说多少次了,要叫姐夫!”女子孩子气的对小女孩说道,“我就不叫就不叫,来咬我啊?”小女孩冲着女子拍了拍屁股,女子迅速窜了出去,追着小女孩满海滩跑,男子宠溺的看着两人,笑容加深了许多,男子心想“此生,遇见你们便是我一生的幸运。若岁月静好,愿你我她终生到老”
  • 灵武神域

    灵武神域

    天才千年,茫茫大陆,修炼无双,千磨万险。方才武动整个灵武大陆!看少年如何成就一代灵尊!!!
  • 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

    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

    爱她,不是从记事的四岁起,而是从出生开始——她已是他的劫难。一个韶华已去的女子,是如何博得一朝皇帝的专宠,乃至一生一世终不能忘的……经典中的经典。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为历史上尽人皆知的一个可恨的女子赋予了新生,宛如她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用她那婉约清丽的声音为我们讲述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苍凉又绝望的爱情。
  • 天式:金贵

    天式:金贵

    在天式的早期,用诙谐的语言,和一个个穿插着玄学知识的小故事,生动描绘出一个刚走出山村的少年,小白的质朴,和隐藏在狂放不羁外表之下的自卑,狠辣,及坚韧。小说中期,会用紧凑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幻想,把一个个高潮跌宕的故事情节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征伐西方和东瀛,扬我国威。后期,纯幻想情节,故事的背景建立在三皇五帝,五族并立(人族),百族争锋(蛮荒)的宏大场景下,主角小白一路劈波斩浪,攀上顶峰。最终,主角千年修炼得道,渡劫飞升时,洞彻前世今生,因果万般,做出了自毁的抉择……
  • 财富的嗅觉

    财富的嗅觉

    当黑曼巴的神圣光环正在消褪,他怀着无比的遗憾转投成为一名酷粉。“在竞技场上,从没见过这样的笑容,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传递给队友、现场观众和世界各地的球迷,我迷恋他抛出的惊世骇俗的优美弧线,又尽可能多的分享他的快乐。”他多次把自己逼入绝境,经常兜里只剩几枚硬币,依然这样乐观和坚持,库里的神准依赖的是天长日久的苦练,相信自己也能练就灵敏的财富嗅觉。当库里粉碎着传统篮球,他也悄无声息地锻造着自己的经典。最终他懂了,只要篮球在空中不停地画出完美弧线,新的巨星将不断地脱颖而出,只要世界上的球场不关闭,财富之泉就将源源不断。球,从容不迫地飞,快乐和财富亦然。
  • 女配复仇记

    女配复仇记

    苏念莫名其妙的绑定了一个系统,不断穿梭在三千世界中,只是为了获得重生,但,这些任务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 雪屐寻碑录

    雪屐寻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爆笑穿越:女配求放过

    爆笑穿越:女配求放过

    一觉醒来,网络作家花馫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里面了!可怕的是,自己竟然是小说中恶毒的炮灰女配!更可怕的是,自己的读者也穿越进来了,而且是小说的女主!一路欢乐、一路坑中,看小作者如何奋力脱离故事路线~看小读者如何追求高冷男神~(爱我你就告诉我,喜欢的话,就在小说评论区留言哦~)
  • 胭脂泪

    胭脂泪

    夜深了,暗光烛火在沉沉的静谧中幽幽晃动,一滴略沾胭脂的香泪,在绢纸上沿细密的纸纹蔓延开来,微微泛起点粉红,尝起来,有脂粉的甜味,还有——血的苦涩……
  • 愿为你着一世白衣

    愿为你着一世白衣

    琴音不再,九弦断绝;过往云烟,如梦似散......你说过的......愿一生为我开路,让我能够追寻着你的脚步。可当天下归一,你终究悔悟,岁月扯断了红线,流光消逝了归宿。我们还有机会吗?那个曾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