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3900000020

第20章 秦汉五行八卦思想

汉代流行五行八卦灾害思想,就是用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来诠释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消弭灾害的办法。这些观念又可细分为阴阳不调思想、五行逆克思想、八卦灾害思想等几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当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汉代人在解释灾害时,常常将这些理论综合运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体系,只是一套符号系统,并无实质性的内容。汉代的阴阳五行八卦灾害思想只是形式,其本质是失德天谴思想或时令失序思想。阴阳五行八卦的概念起源很早,相传伏羲创八卦,距今已经有七千年左右的历史,五行概念起源略晚,但殷周之际已经存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了用阴阳五行八卦解释灾害的思想萌芽,汉代则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学说。

一、阴阳不调思想

“阴阳不调”又叫“阴阳不和”,在汉代文献中也称为“阴阳错谬”、“阴阳错序”、“阴阳差越”,阴阳不调思想认为自然灾害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界阴、阳二气失和所致。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阴阳二气不平衡,或阴盛阳衰,或阳盛阴微;二是阴阳相隔,不发生交感。去灾的办法就是调和阴阳,使阴阳平衡或阴阳交感。

汉代君主常常将灾害发生称为阴阳不调,这个现象在汉元帝以来较为普遍。元帝本人曾多次在诏书中提到“阴阳不调”,初元元年(前48年)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诏曰:“间者,阴阳不调,黎民饥寒,无以保治,惟德浅薄,不足以充入旧贯之居。”元帝初元二年(前47年)秋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色……今秋禾麦颇伤。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初元五年(前44年)六月又诏曰:“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

元帝以后,西汉、东汉君主的诏书频繁使用阴阳不调之语,都是将调和阴阳作为救灾办法。明帝永平十三年(70年)冬十月日食,诏书中说:“灾异屡见,咎在朕躬,忧惧遑遑,未知其方。将有司陈事,多所隐讳,使君上壅蔽,下有不畅乎?……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

用阴阳不调来解释自然灾害也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最著名的事例是阳伯父用阴阳解释地震的发生。《国语·周语上》载:

幽王二年(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伯阳父认为,天地阴阳二气的运行有正常的方式,地震是阳气被阴气压制不能正常上升释放,阴阳二气在地下相迫导致的。如果单纯用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它实际上运用了矛盾概念或事物的对立统一原理,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因此可以说是科学的观念。问题在于汉代在运用阴阳思想解释灾害产生原因或提出消灾办法时,常常将阴阳概念贯通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认为人类社会之阴阳事象可以感应自然界之阴阳,人间阴阳不调导致自然界阴阳不调而形成灾害,用人间的阴阳平衡、交感来感化自然,使之达到阴阳平衡、阴阳交感,从而达到消除灾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披着阴阳外衣的天人感应思想,这样看来,汉代阴阳不调思想的思想体系与先秦时期就有本质的不同,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天人感应思想,或者说是失德天谴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汉代将阴阳的划分广泛用于人事,认为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双方。“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他们以人事阴阳不调来解释自然界的灾害现象。由于汉代灾害种类繁多,这里仅举几个例子:

(1)日食和地震。

日蚀地震,阳微阴盛也。臣者,君之阴也;子者,父之阴也;妻者,夫之阴也;夷狄者,中国之阴也。《春秋》日蚀三十六,地震五,或夷狄侵中国,或政权在臣下,或妇乘夫,或臣子背君父,事虽不同,其类一也。

(2)旱灾。东汉的郎对于旱灾的解释是这样的:

《易传》曰:“阳无德则旱,阴僭阳亦旱。”阳无德者,人君恩泽不施于人也。阴僭阳者,禄去公室,臣下专权也。

(3)水灾。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大臣翼奉上书,认为是阴气过盛所致,他提出损阴救灾之道,说:

今左右亡同姓,独以舅后之家为亲,异姓之臣又疏。二后之党满朝,非特处位,势尤奢僭过度,吕、霍、上官足以卜之,甚非爱人之道,又非后嗣之长策也。阴气之盛,不亦宜乎!臣又闻未央、建章、甘泉宫才人各以百数,皆不得天性。若杜陵园,其已御见者,臣子不敢有言,虽然,太皇太后之事也。及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其法大水,极阴生阳,反为大旱,甚则有火灾,春秋宋伯姬是矣。唯陛下财察。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汉代阴阳不调产生灾害的观点及调和阴阳的主张,都是失德天谴和修德弭灾思想的另一种形式。

二、五行逆克思想

汉代除用阴阳不调解释灾害外,还流行五行逆克思想。五行逆克思想认为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每种元素在天上都有个对应的星宿,并主宰一个方向或季节,代表君主一种行为。君主的政令要从自然五行顺序进行变换。木时行木令,火时行火令,金时行金令,水时行水令,土时行土令。如政令失序逆行,就会造成政令与自然之间的五行属性不合,发生冲突,称为五行相克或相干,就会造成自然灾害,并导致天上星宿异常。

汉代的董仲舒构造了一个五行相干而产生灾害的庞大体系,他说:

火干木,蛰虫早出,雷早行。土干木,胎夭卵毈,鸟虫多伤。金干木有兵。水干木春下霜。

土干火,则多雷。金干火,草木夷。水干火,夏雹。木干火,则地动。

金干土,则五谷伤,有殃。水干土,夏寒雨霜。木干土,倮虫不为。火干土,则大旱。

水干金,则鱼不为。木干金,则草木再生。火干金,则草木秋荣。土干金,五谷不成。

木干水,冬蛰不藏。土干水,则蛰虫冬出。火干水,则星坠。金干水,则冬大寒。

董仲舒的五行相干学说本质上是时令失序思想的另一种形式,因为五行代表了五个季节,五行相干则代表时令失序。例如,火干木就是春行夏令,土干木就是春行季夏令,金干木就是春行秋令,水干木就是春行冬令,其他以此类推。董仲舒认为,要消除灾害和星变,君主就要修五行之德,协正五行。他说: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出三年天当雨石。

木有变,春凋秋荣木冰,春多雨。此徭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救者,省徭役,薄赋敛,出仓谷,赈困穷矣。

火有变,冬温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

土有变,大风至五谷伤。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泆无度,宫室荣。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悌,恤黎元。

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此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救之者,举廉洁,立正直,隐武行文,束甲械。

水有变,冬湿多雾,春夏雨雹。此法令缓,刑罚不行。救之者,忧囹圄,案奸宄,诛有罪,搜五日。《春秋繁露·五行变救》。

董仲舒五行变救的办法主要包括:开仓赈济、省徭薄赋、省刑除罪、举贤赏功、节约省费等方面,将救灾重点转向了人事。由此可以看出,五行逆克思想也是失德天谴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

汉代建立了一个五星、五方、五行、五常、五事的对应系统。“岁星曰东方春木,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荧惑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太白曰西方秋,金,义也,言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辰星曰北方冬水,知也,听也。知亏听失,逆冬令,伤水气,罚见辰星。”“填星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心也。仁义礼智以信为主,貌言视听以心为正,故四星皆失,填星乃为之动。”在这个基础上,《汉书·五行志》建立了两个灾害系统:一是五行之灾系统,一是五事之灾系统。这两个系统都是从《尚书·洪范》演绎出来的。

五星五行五季五方五常五事刘向《洪范五行传》所述五行之灾岁星木春东仁貌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荧惑火夏南礼视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以妻,则火不炎上太白金秋西义言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辰星水冬北智听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填星土季夏中信思治宫室,饰台榭,内****,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

(一)五行之灾系统

《尚书·洪范》提到周武王克殷后,向殷商遗臣箕子询问治国之道。箕子向其传授洪范九畴,就是治理国家的九大法宝。其中第一个法宝就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尚书》并未将五行直接与灾害联系,汉代的刘向父子作《洪范五行传》,演绎出木、火、金、水、土五类灾害,对五行之灾的原因进行了演绎。

《汉书·五行志》则完全继承了《洪范五行传》的理论体系,并以此对各种灾害进行了分类解说和整理。例如,对于“木不曲直”之灾,是这样说的:

木,东方也。于《易》,地上之木为《观》。其于王事,威仪容貌亦可观者也。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鸾之节,田狩有三驱之制,饮食有享献之礼,出入有名,使民以时,务在劝农桑,谋在安百姓。如此,则木得其性矣。若乃田猎驰骋不反宫室,饮食沉湎不顾法度,妄兴徭役以夺民时,作为奸诈以伤民财,则木失其性矣。盖工匠之为轮矢者多伤败,乃木为变怪,是为木不曲直。

从这个解释来看,很明显是牵强附会的,这些灾害理由都是天人感应的观念,是不科学的。《汉书·五行志》对五行之灾进行了汇总:木不曲直为树木结冰;火不炎上为火灾;稼穑不成为五谷不熟;金不从革为石鼓鸣、有兵灾;水不润下为水灾。这五类灾害只有火灾和水灾收集的事例较多,其他名目下所收灾害寥寥无几。《洪范五行传》构建的五行灾害系统在搜集研究灾害记录方面是不成功的,因此《汉书·五行志》还有另外一个“五事灾害”系统。

(二)五事之灾系统

箕子向周武王传授的治国九大法宝中的第二个法宝是“敬用五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艾,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休征:曰肃,时雨若;艾,时阳若;哲,时燠若;谋,时寒若;圣,时风若。咎征;曰狂,恒雨若;僭,恒阳若;舒,恒燠若;急,恒寒若;霿,恒风若。”《尚书》认为遵从五事,则风雨寒暖适时,如不遵从五事,则风雨寒暖淫过成灾,这里就包含了天人感应的因子,《汉书·五行志》则进一步将这一论述演绎成了五事灾害系统,并将五事灾害用五行加以解释(见下表)。

五事休征咎征《汉书·五行志》所述五事之灾五行貌肃,时雨若狂,恒雨若人君行己,体貌不恭,怠慢骄蹇,则不能敬万事,失在狂易,故其咎狂也。上嫚下暴,则阴气胜,故其罚常雨也。金沴木言艾,时阳若僭,恒阳若言上号令不顺民心,虚哗愦乱,则不能治海内,失在过差,故其咎僭,僭,差也。刑罚妄加,群阴不附,则阳气胜,故其罚常阳也。木沴金视哲,时燠若舒,恒燠若言上不明,暗昧蔽惑,则不能知善恶,亲近匀,长同类,亡功者受赏,有罪者不杀,百官废乱,失在舒缓,故其咎舒也。盛夏日长,暑以养物,政弛缓,故其罚常燠也。水沴火听谋,时寒若急,恒寒若言上偏听不聪,下情隔塞,则不能谋虑利害,失在严急,故其咎急也。盛冬日短,寒以杀物,政促迫,故其罚常寒也。火沴水思圣,时风若霿,恒风若言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貌言视听,以心为主,四者皆失,则区霿无识,故其咎霿也。雨旱寒燠,亦以风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

例如,对第一事“貌灾”的解释是:

貌之不恭,是谓不肃。肃,敬也。内曰恭,外曰敬。人君行己,体貌不恭,怠慢骄蹇,则不能敬万事,失在狂易,故其咎狂也。上嫚下暴,则阴气胜,故其罚常雨也。……凡貌伤者病木气,木气病则金沴之,冲气相通也。于《易》,“震”在东方,为春为木也;“兑”在西方,为秋为金也;“离”在南方,为夏为火也;“坎”在北方,为冬为水也。春与秋,日夜分,寒暑平,是以金木之气易以相变,故貌伤则致秋阴常雨,言伤则致春阳常旱也。至于冬夏,日夜相反,寒暑殊绝,水火之气不得相并,故视伤常燠,听伤常寒者,其气然也。

这个解释既包含天人感应的观念,又有五行相克的观念。天人感应完全是牵强附会,而五行相克观念则包含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五行志》对五事之灾同样进行了分类统计,第一类“貌灾”主要是水雨之灾,与前文“五行之灾”中的“水不润下”相同。第二类“言灾”主要是旱灾。第三类“视灾”主要是冬暖无冰和秋冬桃李开花结果等异常现象。第四类“听灾”主要是雪霜雹和螽蝗灾。第五类“思灾”主要指大风或暴风雨、螟灾、地震山崩等。此外,《五行志》还将上述五事之灾以外的灾异归入“皇之不极”,“五行沴天”类,认为“皇之不极,是谓不建”,指“人君貌言视听思心五事皆失,不得其中,则不能立万事,失在眊悖,故其咎眊也。王者自下承天理物。云起于山,而弥于天;天气乱,故其罚常阴也。”而且是“时则有日月乱行,星辰逆行”。此类灾异主要是日食、彗星、陨星等天文事件。总的来看,《汉书·五行志》中的五事灾害系统要比五行灾害系统全面得多,它几乎囊括了先秦和西汉所有的灾异事件。

《汉书·五行志》建立的“五行”、“五事”两个灾害分类系统,其间存在着重复和冲突,这个缺点被《后汉书》的作者注意到并进行了纠正,将两套理论合并论述,统一分类。虽然仍有牵强之处,但相对合理一些。尽管如此,《汉书》开创《五行志》进行灾害分类分析、统计的思想功不可没。

汉代的五行逆克思想是阴阳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学说形态,也是时令失序思想和失德天谴思想的一种解释体系。它只是上述学说的辅助学说,其使用频率和社会影响远远比不上前面几种。我们在两汉文献中,除《五行志》之外,很少看到汉代君臣用五行思想来解释灾害,可能是由于这种理论过于复杂和抽象,限制了它的社会普及。

三、八卦灾害思想

汉代除了阴阳五行外,还有用八卦解释灾害的。八卦灾害思想不如阴阳五行显著,但也算是一种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是:用乾、坤、坎、离、震、兑、艮、巽八种符号代表八种方位、八种时节、八种特性,每种符号主宰一个方向、时节和一套行为规范。《周易·说卦》对八卦的特性有明确的记载:“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周易正义》对此专门有解释:“乾象天,天体运转不息,故为健也。坤,顺也。坤象地,地顺承于天,故为顺也。震,动也。震象雷,雷奋动万物,故为动也。巽,入也。巽象风,风行无所不入,故为入也。坎,陷也。坎象水,水处险陷,故为陷也。离,丽也。离象火,火必着于物,故为丽也。艮,止也。艮象山,山体静止,故为止也。兑,说也。兑象泽,泽润万物,故为说也。”

与按月令、五行行事的道理一样,按八卦顺序行事也是基本要求,即所谓“人者,继天顺地,序气成物,统八卦,调八风,理八政,正八节,谐八音,舞八佾,监八方,被八荒,以终天地之功”。汉武帝时期的《淮南子》曾经提出根据八风行政令的观点,将一年分为八个时段,每段45天,由一种风主宰,行一种政令。《淮南子·时则训》载:

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景风至四十五日,凉风至。凉风至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阊阖风至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条风至,则出轻系,去稽留。明庶风至,则正封疆,修田畴。清明风至,则出币帛,使诸侯。景风至,则爵有位,赏有功。凉风至,则报地德,祀四郊。阊阖风至,则收县垂,琴瑟不张。不周风至,则修宫室,缮边城。广莫风至,则闭关梁,决刑罚。

实际上八风政令与八卦政令是相通的。即所谓:“艮为条风,震为明庶风,巽为清明风,离为景风,坤为凉风,兑为阊阖风,乾为不周风,坎为广莫风,八风本乎八卦。”这样以来,八风行政与十二月政令、五行政令就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西汉宣帝时,大臣魏相将八卦与月令结合在一起解释灾害发生的过程。魏相说:

《易》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王以顺动,故刑罚清而民服。”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兹五帝所司,各有时也。东方之卦不可以治西方,南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春兴“兑”治则饥,秋兴“震”治则华,冬兴“离”治则泄,夏兴“坎”治则雹。明王谨于尊天,慎于养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时,节授民事。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三者得叙,则灾害不生,五谷熟,丝麻遂,草木茂,鸟兽蕃,民不夭疾,衣食有余。

从魏相的上述分析可知,八卦政令与五行政令有相同之处,如果违反就产生灾害。春兴“兑”治,相当于春行秋令,会出现饥荒;秋兴“震”治,即秋行春令,作物只开花不结果;冬兴“离”治,就是冬行夏令,则元气衰泄;夏兴“坎”治,就是夏行冬令,会出现冰雹。这些说法固然是不科学的,不过,从其表述来看,八卦灾害思想与五行政令只是形式不同,本质是一样的,是披着八卦外衣的失德天谴思想或时令失序思想。

八卦灾害思想并不排斥阴阳五行思想,而且常与之结合在一起。东汉初年,“邓仲况拥兵据南阳阴县为寇,而刘歆兄子龚为其谋主。”有个叫苏竟的人当时也在南阳,他与刘龚是世交,就写信给他,陈述利害,劝他不要跟着邓仲况作乱。苏竟的分析明显用了八卦、五行的灾害观念。他说:“今年《比卦》部岁,《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灭火,南方之兵受岁祸也。德在中宫,刑在木,木胜土,刑制德,今年兵事毕已,中国安宁之效也。五七之家三十五姓,彭、秦、延氏不得豫焉。如何怪惑,依而恃之?”比卦坤下坎上,苏竟分析当年由此卦主宰,坤为下卦,主立冬,坎为上卦,主冬至。坎为水,水能灭火,水代表北方,火代表南方,水为主宰,则南方受制,因此苏竟说“南方之兵受岁祸也”,他劝刘龚不要卷入乱事,受此天灾。苏竟还提到了当年的刑、德之位,这是指一年之中阴阳五行的运行情况。阴刑阳德,阳开阴阖。德在中宫是说阳气在中宫土位,刑在木,是说阴气在东宫木位。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木克土,则阴气(杀气)将借助五行位置能克制阳气(生气),说明有灾祸。东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专权,大臣朱穆向其进言,也提到了刑德之位。朱穆说:“明年丁亥之岁,刑德合于乾位,《易》经龙战之会,其文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谓阳道将胜而****负也。今年九月,天气郁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此互相明也。夫善道属阳,恶道属阴,若修正守阳,摧折恶类,则福从之矣。……宜急诛奸臣为天下所怨毒者,以塞灾咎,议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术高行之士,今多非其人,九卿之中,亦有乖其任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说先秦时期的阴阳思想、五行思想和八卦思想都比较分散和朴素的话,那么汉代则将这些学说联系了起来,加以系统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当然,现在看来,毕竟这些学说和知识并不是科学的观念,五行、八卦的各种说法有明显牵强附会之处,彼此矛盾的地方也并不少见。汉代五行八卦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沟通了天人之间的联系,为天人感应思想服务,它为失德天谴思想披上的饰有各种物质符号的外衣,使其更具有迷惑性。五行、八卦各有一套复杂的学说体系,后来更加向着术数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些方术之士手中的独有工具,具有神秘主义的色彩。由于不易为大众所掌握,这两种灾害解释理论的社会影响都比较小。

同类推荐
  • 淘气女孩戏草丛

    淘气女孩戏草丛

    经过穿越,萧紫珊来到了历史上没有的朝代!穿越草丛,她是否能做到万草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在众多出色的美男中,她又该如何选择?面对死心塌地的美男们,她是否从未心动过?
  • 宅男的老婆是女侠

    宅男的老婆是女侠

    倒霉透顶的吊丝宅男余翔穿越到明朝末年,他能否改变自己悲催的命运?面对貌美的女侠,多金的商团女首领,贤淑的名臣闺秀,温柔高贵的皇族公主,他该如何取舍?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如何解救饥饿的流民?他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击溃满洲铁骑,消灭土匪恶霸?最后他建成了一个怎样的社会新秩序?这是一部自我救赎的励志小说。诚邀书友收藏本书,与我一起开启改变屌丝宅男命运的阅读之旅。
  • 执鞭大唐

    执鞭大唐

    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到了唐朝,这里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大唐。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极盛的外表皮之下,早已隐藏着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无数的暗流涌动、蛰伏着,准备随时给予这个国家以致命一击……生活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的现代主角,又该当如何去应对?猎猎旌旗,烽烟四起,且看主人公如何弄影天下,执鞭大唐!
  • 史记精编

    史记精编

    《史记精编图文版》有着丰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值得后人去发现和体会,并且考虑到青少年朋友常常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详,对这本年代久远而文字生涩的作品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特此将其白话本选编为书,以期方便阅读。在内容上,我们从《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中选取了,我们认为更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故事和篇章,并配以相关图片来丰富和延伸阅读体验。希望通过这本书激发青少年朋友阅读《史记》全文的兴趣,因为相对其他文言文,这部著作不仅志趣尤高,而且语言平简。
  • 1792权耀不列颠

    1792权耀不列颠

    那年,乔治四世正和小寡妇蜜里调油;那年,拿破仑还只是个二十二岁的愣头青;那年,还是屌丝的梅特涅正在维·也纳追求白富美。当一缕魂魄穿过两个世纪,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又将走向何方?
热门推荐
  • 余生榆夏

    余生榆夏

    前世他冷漠如雪,却对她一见倾心前世她温柔如水,却对他一片真心这世她是海的女儿,他一眼钟情定终生。但她纯洁的如白纸,再也不懂世间感情。【上天给我一次恋爱和你相遇,这是我一声的执着】---安小榆【上天没给我什么,但却把你给了我】---夏子安有些人只是你的过客,有些人一辈子注定是你的朋友,可只有一人是你的一生,你要珍惜他,不要失去了才后悔......你的一点一滴是我的全部。
  • 黄帝内经不生病养生真法

    黄帝内经不生病养生真法

    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用最深入浅出的理论、最通俗的语言、最实用的方法,从精气神三宝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经络养生、老人养生、儿童养生、男人养生、女人养生、名人养生等方面进行阐述。
  • 倾世魔妃:逆天而行

    倾世魔妃:逆天而行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擦了擦眼睛,那真的是他们的废物三小姐么?眼花了吧,假冒的吧.....“今天我要你看看谁是废物。”凤墨兮发丝飞扬,语气冰冷,目光冷冽。。。
  • 倾世魔法师

    倾世魔法师

    她,二十一世纪人人闻风丧胆的“冥神”南宫灵雪,却被自己一直视为亲人的大Boss给杀了。她,傲风大陆人人熟知的废物南宫灵雪,却因被人嫉妒推倒头撞到石头而死。当“她”变成“她”,这个大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自己的身世之谜,又能否解开。那朵朵桃花开,谁又能与她执子之手
  • 天与我

    天与我

    因为我们的路不同,所以我不能睡你,更不能与你有过分的行为。
  • 伊不与说:纤纤小姐红颜祸水

    伊不与说:纤纤小姐红颜祸水

    “阿伊,能与你相遇方不负此生,如若可以,我宁愿此生都不曾与你相遇,那样便可不再负你。”他说完便吐了一口鲜血,这是他对伊语说的最后一句话。伊语把他抱入怀里冷笑着抚摸着他的脸,“这辈子,遇上了便是缘,相公,你逃的掉吗?”
  • 我的世界里全是你

    我的世界里全是你

    25岁,穆瑾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她追了25年的自由。25岁,穆瑾接管了穆氏集团,成为了穆氏集团的总裁。25岁,穆瑾以为自己失去了爱情,不断的徘徊着。25岁,穆瑾的生活一切从头开始......
  • 石遗室诗话续编

    石遗室诗话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上青衣

    墨上青衣

    这样的残忍血腥的场面,夜夜都在墨青衣面前上演,所谓的怜悯之心,早已被她手中的长剑所斩断。她做别人的棋子,遍体鳞伤的存活下来,都只是为了报仇。打打杀杀,宫廷纷争,权势暗斗……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付出代价,而我的代价是,我的命,是孤独长靖的。
  • 黎城雪落夏花开

    黎城雪落夏花开

    考到被同学嘲笑为最差的大学的张陌没有选择复读,而是用行动反驳那些人,不论在哪他都能活的最好!入各种社团,学各种运动,练习很多才艺,成功的把大学生活过得圆满充实,也促使张默进入社会中,五年内走上人生的巅峰。就像被老天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般,在一次昏迷后的检查中,得知自己绝症将死。偷跑出医院,来到羁绊他整个三年的黎城,“我想安静的睡会,不会再醒。”梦里花落成夏,雪落成冬,秋风被唱成情歌,如果可以,我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蝉鸣,风声?读书声?躁乱的年华,爱情,友情?亲情?不羁的岁月,我给你一次17岁的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