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07300000022

第22章 批评正确了,孩子会自觉认错和改错(5)

有的妈妈把让孩子执行某项劳动任务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比如孩子忘记写数学作业了,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家后母亲知道了,对孩子说:“今天罚你刷碗!”这样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反感,这也违背了让孩子热爱劳动这个教育的基本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内容之一是让孩子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感到快乐。而以劳动惩罚孩子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惩罚孩子之前要进行说理,不过,在这个时候说理要就事论事,一定要将一些让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切记抽象地讲大道理,越简洁明了越好,有些妈妈在数落孩子时,滔滔不绝,反复唠叨,殊不知,这样只会使孩子越听越糊涂,越听越不耐烦,最终产生逆反心理,索性不听了,不改了,所以说,有经验的妈妈往往只把为什么犯了这个错误要惩罚的道理讲一遍,然后,指导孩子应该怎么做。

总之,对孩子进行教育是一门关于爱的艺术,他与管束是分不开的的,并且既不能光靠苍白无力的说教,也不能异化成为扭曲的暴利教育。妈妈可以通过合理的批评和惩罚手段来达到警醒孩子的目的,以此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过错。

7.先肯定,再批评:“妈妈,是我不好,对不起!”

表扬孩子固然对增强孩子信心有好处,但是如果一味地表扬,从不批评惩罚孩子,他也会经不起挫折,对孩子的成长也很不利。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惩罚,但是这个批评、惩罚不是对孩子的伤害和心理虐待。这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就像一把双刃剑,虽然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但弄不好会伤害孩子,打击其自信心。

所谓惩罚,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所以妈妈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指出孩子的过错或者不足,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妈妈的意见。否则,如果一味地数落、责怪孩子,只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那些热情向上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不要忘记先赞美,然后再批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明治式批评,即厚厚的两层表扬,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批评。这种批评方式,通常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不会对妈妈或老师产生反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通常有这样一种心态:觉得批评就是否定,而表扬是肯定。三明治式的批评,用了两个肯定,只有一个否定,肯定的多,而否定少,自然也使被批评者心理更平衡。

【案例回放】

案例一

曹清是个三岁的小女孩,有一次,妈妈带她去赵县玩,妈妈走得非常累了,曹清还非让她抱,不抱就坐在地上又哭又闹,还动手使劲打妈妈的脸。妈妈见此非常难过,心想这孩子真不懂事,妈妈对她那么好,她还动手打妈妈,真是没良心。于是妈妈训斥了孩子几句,然而孩子非但没停止哭闹,反而哭得更大声。妈妈一气之下不理她,让她一个人哭去了。

这时同行的阿姨走了过来,给曹清擦掉脸上的泪水,对她说:“这么漂亮的小姑娘,一哭多难看啊,曹清还是小班长呢,怎么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呢?你看妈妈每天给你做饭、洗衣服、讲故事,还要陪你睡觉,今天又带你出来玩,妈妈多辛苦啊!如果你还打妈妈,她多伤心啊,妈妈要是再也不管你了,行不行啊?”

曹清哭着说:“不行!我不要妈妈不管我!”阿姨接着说:“曹清在幼儿园里是懂礼貌的好孩子,知道打人不对,打妈妈就更不对了是吧,快去给妈妈道个歉,我们还是好孩子。”

在阿姨的鼓励下,曹清走到妈妈厩前,拉着妈妈的手,惭愧地说:“妈妈,是我不好,对不起!”

如果只是一味的对曹清进行责骂,估计她会哭到现在吧,可见,对于孩子的批评如果先进行表扬的话,就把他带到了一个高的位置上去了。这样孩子的心里肯定是开心的不得了,为了在那个高的位置上坐好,他自己心里就会知道怎么样做,才能不掉下来。如此一来,就为妈妈的批评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

童欣的父母离异,他跟妈妈住在一起,因此每次到爸爸那里,只要他有要求,爷爷、奶奶和爸爸都会毫不犹豫地满足他的愿望,哪怕是一些不合理,甚至有点过分的要求,都会顺着他,因为家人觉得没有给孩子完整的爱,就应该在物质方面来满足他。他的妈妈也觉得孩子从小就没有享受到父爱,只要他有要求,都会毫不吝惜地满足他,觉得只有这样,她心里才会好受些。

正是因为家人的恣意宠爱,使他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懒”!童欣在家吃完饭,从来不收拾,在哪儿吃的饭,碗就在哪儿,更别提帮助妈妈做些家务了。稍微有点身体不适就请假不去上学,显得特别娇贵,这一点还表现在课间操和体育课上,只要身体有稍微不适或自己觉得不想去,他就不云了;有时候还不交作业。总之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特别差。童欣的这些表现妈妈都看在眼里,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如何是好。再说了,孩子之所以这样,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于是,妈妈找到老师,希望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掉童欣的这些坏习惯。面对这些情况,老师也感到很难处理。一开始,老师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童欣只好了几天,后来又是老样子。老师见这种方法没效果,只好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然而效果更差。于是老师又和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得知童欣从小就喜欢听到别人表扬,一表扬,他就会做得好些。所以老师试着改变方式来教育他。

有一天课问操,童欣又没有去,也没有向班干部请假。等到中午吃过饭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这次她没有直接问他课问操的事,或是训斥他,而是问他中午在学校吃饭是否习惯,并叮嘱他少吃零食,多吃米饭和蔬菜,这样才会对身体有好处。此时,童欣的神色中透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由于童欣个头高,平时又不注意坐姿,使得他的背有点弯曲,老师就把他的背扶起来,让他挺直了腰板,并夸他说:“这样小伙子多精神,多帅气啊!”

听了老师的夸奖,童欣露出了笑容。老师觉得批评教育的时机到了,就面带微笑,温和地问:“你今天怎么没有去做课问操呢?说说你的原因。”童欣说出了实情,原来是昨晚没睡好,稍微有点着凉,觉得身体不舒服就没去做操。于是老师就这点指出童欣意志力不坚强,不能坚持这些不足,并鼓励他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不能因为一点点原因就什么都不做。

指出童欣的不足后,老师又对童欣说:“老师希望你能逐步改进,而且也深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无论是学习还是别的方面!”经过这次的批评后,童欣明显有了改进,偷懒的行为渐渐少了,而且妈妈告诉老师,童欣在家里也能够主动收拾碗筷,帮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妈妈这样做】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越是批评孩子越要尊重孩子。批评是为了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是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实当一个人做了错事的时候,他内心里有一种惩罚自己的需要,这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为了取得心理的平衡。

但是究竟应该怎么去批评责罚孩子呢?有的妈妈在孩子犯错后,常常立即就批评孩子,或者放一些诸如“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等回家了有你好看的!”之类的狠话。这样的话只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孩子诚惶诚恐,只想赶快逃离家庭;二是孩子没将批评当一回事,把妈妈的话早忘了。

这样的做法根本无法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在批评孩子前先肯定了孩子有值得妈妈赞扬的优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并将自己内心感受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明白妈妈的苦衷,也明白她在妈妈的眼中并非一无是处。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他的理解力和大人的不一样,所以在批评前,要向孩子说明原因,讲明道理,让他明白你为什么批评他,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在迷迷糊糊中被惩罚,就会感到很委屈。

卢梭曾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说过:“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对孩子进行批评时,先对其表扬一番,使其心情愉快,自信心增强。然后再将话题一转,提出不足之处和应改进之处,此时孩子就不会有被批评之感,而是觉得的确有改进的需要,趁这个机会再对孩子加以表扬和鼓励,会更加坚定孩子改正的决心。这就是表扬—批评—再表扬的批评方法。

孩子还很天真,会经常犯错误,这就需要妈妈耐心地教导。如果非要批评孩子,最好能同时准备甜头,让孩子即使病在心里,还能甜在心里。并且适时地鼓励孩子,让其有被信任的感觉,如此才能创造更好的互动关系。

同类推荐
  • 快乐教育学

    快乐教育学

    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管教孩子则是父母的职责。若能在快乐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书为父母提供一套快乐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如今的大多数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疼爱有加,而疏于管教。疼爱孩子是没有错的,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疼爱容易转变为溺爱,成为一种对孩子的伤害。而管教孩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但过分管教孩子却容易使孩子形成叛逆孤僻的心理。这两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呢?那就需要父母“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一书正是从疼爱孩子与管教孩子这两个方面详细叙述了父母应该如何在对孩子疼爱的过程中管教好孩子,从而使父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疼爱与管教。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卓越地成长。《左手疼爱 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由李建芳编写。
  • 最好的健康给孩子:5~13岁儿童健康手册

    最好的健康给孩子:5~13岁儿童健康手册

    本书针对5~13岁儿童的健康现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讲解儿童生活习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家庭安全等健康知识,从孩子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调养知识等方面作了全面的梳理、解疑和精心的指导。
  •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本书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了数千个家庭、数千对父母、数千个孩子,并从那些成功家庭的经验中,总结精练了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忽略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50个细节,汇集成本书。
热门推荐
  • 神皇鬼妃之千世情劫

    神皇鬼妃之千世情劫

    “千世劫,今生延,还魂者殃,重生者殇,顷天下,无妄之灾也。”什么,她是不幸之人,还要和鬼附身的三皇子成亲来破解末日预言!?但她是谁,管你什么末日预言,什么鬼附身的,既来之则安之,这可是她一直奉行的做人原则。可这个三皇子为什么总给她一种熟悉感呢,一种积累了千年的熟悉感,这其中究竟韵藏着什么呢?
  • 回档九九

    回档九九

    老天爷给了杨浩一个逆袭的机会。婚姻不和、事业不顺、家庭不睦的‘三不’青年回到1999年的高中时代。曾经的遗憾必须弥补,曾经的梦想必须实现!且看杨浩如何完成人生跨越,活出别样的精彩!回档九九,回炉人生!
  • 不再让你孤单

    不再让你孤单

    《不再让你孤单》这本书,读全稿,是一种想哭又觉得欣慰的奇秒感受。掩卷良久,我最后用了这样一句话概括:在我们跟生活的较量中,红尘恋事令人璀璨,四面楚歌也让人觉得充盈。在这10个故事里,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在读这些故事时候,我们触碰着他们的内心,读着可能属于很多人的秘密。
  • 心尖上的吴亦凡之灰姑娘

    心尖上的吴亦凡之灰姑娘

    心尖上的吴亦凡第二部之灰姑娘,欢迎大家多多观看!向吴亦凡那样的王子,一定会娶一个很美很美的公主吧!而楚凄凄,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一个很可怜的灰姑娘,但谨记着母亲的教导,坚强而勇敢,仁慈和善良,尽管她不是真正的公主,但是吴亦凡还是深深的喜欢上了她。。。。加凡凡QQ146091145
  • 妃临天下:神医邪妃闯江湖

    妃临天下:神医邪妃闯江湖

    她,本是特工,穿越而来,本想安稳快活地活完这一辈子,却被卷入一场皇室纠纷。一场从一开始就危机重重的婚礼,她是他的王妃,但是新婚之夜却是没有新郎的独唱。她嫣然一笑,主动出击,于是两个同样深不可测的人,为了各自的目的达成同盟。她又是江湖上英雄榜上排名第二的夜煞鬼医,他则是英雄榜第一的络魂,当他们一起携手闯江湖时命运的齿轮将会如何转动。
  • 永世武尊

    永世武尊

    自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升华,处绝地而求索。飘渺宗弟子杨文山从祖传挂坠龙纹赤鼎中得到奇遇,凭着坚毅,靠着不屈,趟出一条金戈铁马的武道之路,一朝功成,万骨已枯!***************^^质量保证,放心收藏^^若是喜欢,点击加入书架,养肥再看~~
  • 狐妖小红红

    狐妖小红红

    搞笑逆天,催泪逆天的神作。两部曲……第一部:青春日常……第二部:神魔玄幻……
  • 卿衅寡欲

    卿衅寡欲

    洞房之夜,夫君死在了田宝珍的床上。年芳十四的田宝珍一转眼,从新娘变成了怀有身孕的小寡妇,在威逼下含恨而终阎罗殿前世与今生的调换,注定将要谱写非凡的传奇重生后的田宝珍化名田珍珍遭人白眼冷吵热讽,毫不退缩,带着孩子嫁人,面对新婚不成气的老公,不待见自己的公婆,田珍珍据理力争,我不是软柿子你想捏就捏!人总要抬头向前看,田珍珍经商持家带着全家向富足的小康生活呐喊前进!
  • 仙鬼何途

    仙鬼何途

    唐门仅剩的最后一人,在十年后冷血回归。面对曾经的仇敌,他将如何做?当复仇之后,他又将何去何从?在他死后的十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仙也好,鬼也罢,都只是天道布下的一个局,他又该如何冲破这个局,与天道对弈!
  • 最强农户

    最强农户

    乡村小子李虎机缘巧合下得到五行石,从此在通往财富的金光大道上,赚得盆满钵满。种田,养殖,开厂,我样样比别人强!?木讷的李虎,却引来古灵精怪女教师、高冷睿智女总裁、热情泼辣的村妮,纷纷接踵而至,争相斗艳,满眼春色无边。最强农户,非李虎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