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1300000003

第3章 茶之源(2)

有关茶祭祀的文字记载,说得最详细的要算南朝刘敬叔著的《异苑》,其中记到:剡县(今浙江嵊州市)人陈务的妻子,年轻守寡,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很喜欢喝茶。因为住宅里有一个古墓,她每次在喝茶之前,总是先用茶祭祖,她的两个儿子很讨厌这种做法,对她说:“古冢何知?徒以劳?”要把古墓掘掉,经母亲苦苦劝说,才算作罢。那夜,她梦见有个人对她说:“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泉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天亮后。她在院子里发现有铜钱10万,好像是很久以前埋在地下的,只是穿钱的绳子是新的。为此,她把这件事告诉两个儿子,他们都感到惭愧。此后,他们一家祭奠得更加虔诚了。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我国的饮茶风俗,在民间已有用茶祀祖的做法。

四、寺院蒂堂到民阃茶馆

饮茶成为风尚时,寺院中以茶供养三宝(佛、法、僧),招待香客,逐渐形成了严格的茗饮礼仪和固定的茗饮程式。平素住持请全寺上下僧众吃茶,称做“普茶”;在一年一度的“大请职”期间,新的执事僧确定之后,住持要设茶会。茶在禅门中由最初提神醒脑的药用功能,逐渐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又进而成为修行持戒、体悟佛理的媒介。“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寺院僧人的饮茶习俗对民间饮茶风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713—741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至盛唐,“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间茶会、茶诗开始广泛流传起来,饮茶遂成风俗,促成了我国最早的茶肆产生。《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这些店铺已有一定规模,但尚未有茶馆之名。

而“茶馆”一词,直至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中始有记述,“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此后,茶馆即成为统称。茶馆是旧时曲艺活动场所,北方的大鼓和评书、南方的弹词和评话,同时在江北、江南益助茶烟怡民悦众。茶摊则远比茶馆质朴得多。明末在北京出现了只有一桌几凳的简朴茶摊,于街头柳巷,摆起粗瓷碗,广卖大碗茶。简简单单,一经产生,便创造了以后响当当的北京大碗茶招牌。

茶馆的真正鼎盛时期是在清朝的“康乾盛世”。清代茶馆呈现出集前代之大成的景观,不仅数量多,种类、功能皆蔚为大观。当时杭州城已有大小茶馆800余家,乡镇茶馆中,太仓的璜泾镇,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就有数百家。茶馆的佐茶小吃有酱干、瓜子、小果碟、酥烧饼、春卷、水晶糕茶、饺儿、糖油馒头等。以卖茶为主的茶馆,北京人称之为清茶馆,环境优美、布置雅致,茶、水优良,兼有字画、盆景点缀其间。文人雅士多来此静心品茗,倾心谈天,亦有洽谈生意的商人常来此地。此类茶馆常设于景色宜人之处,没有城市的喧闹嘈杂。想满足口腹之欲,可迈进荤铺式茶馆,这里既卖茶,也兼营点心、茶食,甚至有的茶馆还备有酒类以迎合顾客口味。如杭州西湖茶室的桔饼、处片、黑枣、煮栗子;南京鸿福园、春和园的春卷、水晶糕、烧麦、糖油馒头等。

清代盛行宫廷式的茶饮,自有皇室的气派与茶规。除日常饮茶外,清代还曾举行过四次规模盛大的“千叟宴”。其中尤以“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帝在位最后一年召集所有在世的老臣3056人列此盛会为主,并且当年赋诗3000余首。乾隆皇帝还于皇宫禁苑的圆明园内建了一所皇家茶馆——同乐园茶馆,用以与民同乐。新年之际,同乐园中还会设置一条模仿民间的商业街道,安置各色商店、饭庄、茶馆等。所用器物皆是事先采办于城外。午后三时至五时,皇帝和大臣们到此街,集于茶馆、饭肆饮茶喝酒,装成民间的样子,连跑堂的叫卖声都惟妙惟肖。

清代戏曲繁盛,茶馆与戏园同为民众常去的地方,好事者将其合而为一。宋元之时已有戏曲艺人在酒楼、茶肆中做场,及至清代才开始在茶馆内专设戏台。包世臣《都剧赋序》记载,嘉庆年间北京的戏园即有“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的说法。久而久之,茶园、戏园,二园合一,所以旧时戏园往往又称茶园。后世的“戏园”“戏馆”之名即出自“茶园”“茶馆”。所以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话具有权威性:“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馆子,‘看座的’就忙着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儿,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地沏来一壶香片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也不过两个火柴盒这么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时的戏单。”茶馆发展至明清,还有一异于前代之处,即数量起码在某些地区已超过酒楼。茶馆的起步晚了酒楼千年,奋起直追至明清,终得平分半壁江山。

辨茶类论特点

品茗轩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一、绿茶种类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后收藏,在现在看来应是广义概念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这时的绿茶加工技术已开始趋向成熟,并且一直沿用至今,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总量的70%以上,分销区遍及北非、西非各国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绿茶的外销量占内销总量的1/3以上。

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绿茶又被称为不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技术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由此得名。绿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肉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也是其品时清淡,品后余香飘逸的口感特征的突出表现。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绿茶按照初制过程的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可分为蒸青绿茶、烘青绿茶、炒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种。杀青是绿茶初制的关键工序,通过高温杀青,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保持绿茶绿叶绿汤的特色。

1.蒸青绿茶

我国湖北恩施、江苏宜兴和浙江余杭、余姚等地均有生产,如玉露茶、阳羡茶、煎茶等。蒸青绿茶初制的基本工艺,要经过蒸青、冷却、粗揉、中揉、精揉、烘干等工序。蒸青采用蒸汽机,通过100度的蒸汽,使鲜叶的叶温在30秒钟之内达到95度以上,鲜叶中的酶活性迅速受热钝化,从而固定了蒸青叶的绿色。蒸青叶迅速冷却后经粗揉、中揉、精揉三道工序加工,目的是将其揉成直棒略扁的外形,并揉出适度茶汁,便于冲泡。各工序的时间均为40~45分钟,叶温保持在45度左右。烘干的目的是蒸发水分至干,利于贮藏保色。烘干的茶叶,要求含水量控制在4%左右。蒸青茶的品质特点是“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

2.炒青绿茶

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其形状特点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三类。长炒青精致,形似眉毛,又称眉茶;圆炒青外形呈颗粒状,形圆如珠,又称珠茶;扁炒青外形扁平,又称扁形茶。

长炒青绿茶的初制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杀青的目的是钝化酶的活性,固定杀青叶的绿色。

长炒青绿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显峰苗,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圆炒青是浙江省的名产,主要产在浙江的嵊县、新昌、上虞、余姚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初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干燥包括二青、小锅、对锅、大锅四个过程。产品具有外形圆紧如珠,身骨重实,香高味浓,耐冲泡的品质特点。而珠茶也是以外销为主。扁炒青为名优绿茶,多为手工炒制。炒制的基本工艺是青锅、摊晾、烩锅三道工序,炒制的全过程在炒锅内完成。成品具有扁平光滑,香鲜味醇的特点,如西湖龙井茶、千岛玉叶、大方茶等等。

3.烘青绿茶

烘青绿茶主要产于安徽、福建、浙江三省,除了高档的嫩烘青绿茶可直接饮用外,大部分用做窨制各种花茶的原料,称为茶胚或素胚。初制基本工艺与炒青绿茶相同,只是最后一道工序,采用烘干而不是炒干。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完整稍弯曲,峰苗显露,干色墨绿,香青味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在制绿茶的干燥过程中直接烘干的茶叶,审评毛茶时注重外形紧直程度与嫩度,应不带烟异气味为佳。烘青外形较松,芽叶较完整,香气较清醇,滋味较清爽,汤色较清明,叶底较绿明完整,这样才较耐泡。

4.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是压制紧压茶的原料,其初制工序是杀青、揉捻、晒干,如砖茶、沱茶等,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饮食

    中国古代经曲《礼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吃饭问题,从来就是社会和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们的饮食观念,表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民间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发展的象征。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中国医学之发展,两千年来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医药学家,其中最为杰出、贡献卓著者不过百余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则是最为杰出者之代表,卓越贡献者中之引领人物。如果将他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大小予以排名的话,孙氏堪为前三甲之一。本书是画说汉唐文明丛书之一,是孙思邈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英教授近30年来研究的成果,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生平、药王巨大贡献、药王文化追踪、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以及药王山等,内容丰富,突出特色,反映历史,涉猎广泛,文图并茂,一目了然,既适宜研究者的需要,又方便于一般读者的需求。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热门推荐
  • 励志语录

    励志语录

    励志语录为生活中感悟的点点滴滴,皆为做人真谛做事真理,能读懂的了不起的你。
  • 独步亿灵

    独步亿灵

    陷害、内斗!兄弟的反目,道侣的背叛!!不挣,不染血,面临的就是死!!!
  • 兰馨: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

    兰馨: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

    世间最伟大的女子,人生最真挚的情怀,感动堪比《戈壁母亲》《漂亮妈妈》,人淡如兰,见证最美丽的,[中国式]母亲,再难的日子,都不要去埋怨,生活就像走路,一只脚迈出去了,另一只脚就要接着往前迈,就这样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到好日子。
  • 印主

    印主

    在这安静、温馨的山村里,有爱他的人陪着他慢慢的成长,是他小小的年龄所能感到最高兴的事情了。看少年如何成长和奋斗!
  • 修真强少在学校

    修真强少在学校

    为了活命就必须靠近女人,这是什么破规矩?唐铮拥有九阳圣体这千年难遇的身体,却不得不吸收纯阴之力才能活命,为了活命,拼了!绝美校花、女神老师、妩媚少妇、傲娇萝莉……形形色色的女人走进......为了活命就必须靠近女人,这是什么破规矩?唐铮拥有九阳圣体这千年难遇的身体,却不得不吸收纯阴之力才能活命,为了活命,拼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修真强少在校园》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卿在水一方

    卿在水一方

    她本是天界的曼陀罗华仙,在人间又将经历怎样刻骨铭心的情感纠葛……
  •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这是恩怨情仇,王俊凯一个总裁,无人能敌。却载到在一个女人手里。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你是我王俊凯这辈子永远的女人。他的霸道,一步步逼近她。直到有一个红色本本到她手里。
  • 任意寒风掠凌发

    任意寒风掠凌发

    内容简介:钟瑅比双胞胎妹妹早出生二十分钟便因為“计划生育”惨遭亲人遗弃在王家门口,王家虽将她领养却因她不是亲生女儿而百般苛待,她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灰姑娘”整個童年记忆灰暗无比。陪伴她长大的沐新是她童年時期回忆里的那片暖色,两人却在少年时阴差阳错的分离。钟瑅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变身豪门公主,却被宁逸辰这个纨绔子弟強势介入生活,往她手里放老鼠,课桌里放蛇,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朝着逗逼的路上策马奔腾。同样是青梅竹马,为何反差那样大?一个温暖了岁月一个在时光里变身成为二货钟瑅笑说:“苦也好,乐也罢,任意寒风掠凌发。”
  • 剑修之荣耀

    剑修之荣耀

    魔法是绚烂的,剑修却是一往无前的,当魔法遇上剑修,自然便是绚烂着一往无前,你能挡住剑,我认了,你还能挡住魔法,我只能说算你牛逼,现在魔法加上剑,你再给我阻挡试试?剑之所向,万物退避,会魔法的剑修,不仅代表与众不同的强大力量,还有心中那一点浩然气,以及无尽的荣耀!
  • 逆世非凡

    逆世非凡

    吃个鸡腿也能穿越?好吃归好吃....但这是怎么回事啊!非凡君乃宅男一枚,叫个外卖,吃个鸡腿,睡个小觉,就穿越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古血大陆。开始了他的逆世人生!抱得美人却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