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2500000021

第21章 科人篇(5)

华罗庚先生是个很有特色的人,早年在中关村南区的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老人散步的身影。他的身材微胖,走路速度慢,拄着拐杖,左腿迈出去总是一弯一弯的。后来听人讲,华老早年生过重病,后遗症是腿瘸了。他当年腿上的毛病还要重,走一步腿需要画一个圈子,自称是“圆和切线运动”,在美国动了手术才治得好一点。

那时候路上的人见到华老,都会自觉地让出条路来。我记得一次看到华老散步的时候是一个人,随口问是不是华老在一边散步一边思考问题?人家说华老的夫人在住院;还有一次我看到他可能是遇到了熟人,就和那个人站着说话,笑眯眯的。说着话用拐杖朝上指指天,这时候他的大衣就滑下来,于是用手拉住重新披到肩上,过了一会儿又指指天,又滑下来……

后来有好久不见老先生散步,问起来,才知道华老已经去了。

华老是在出国访问的时候走的,当时刚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学术演讲,比预期的要长,走下讲台就猝然离世。

那一段时间,出国访问的中科院专家在外面猝然离世的不在少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钟家庆先生,也是倒在讲台上。而我还知道一位人们不太熟悉的研究员,名字和《北京人在纽约》的主角相同,叫王启明(不是今天的王启明院士,那位是研究物理的,我认识的这一位是研究数学的)。王启明研究员曾住我家对门,80年代访问美国时疾逝。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在经过“十年浩劫”的束缚后,这些科学人员在工作重新走上正轨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激动和痛苦——激动,是因为终于盼来了科学的春天,痛苦,是因为睁开眼睛,人家已经跑到了我们前面那么远。很多人或许还记得当年在整个科学院奔腾的祝酒歌歌声,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情,这之前我没有见过,这之后,我们也已经好久没见到了。

终于有机会做事业了,他们能不拼命吗?

那个时代科学院不断地重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景,那一张张死神的请柬,背后是中国科学人员不甘人后的尊严。

犹忆80年代初期,数学所苏式灰楼里不灭的灯火。前些天回国,在科学院软件小区的院里散步,已经夜深,忽然看到大楼虽然盖了新的,里面依然是不灭的灯,一如日本大阪御堂筋两侧深夜的写字楼。

那时,泪忽然涌了上来。

跑题了,让我们回来看看华罗庚先生怎么对付学者们的公款吃喝。

学者是知识分子,华老也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办法。

于是,各个研究室的头头脑脑们(都是学术骨干)有半个月等不到公款吃喝的报销了。

正在狐疑中,华老忽然传话来——某日某时到四不要礼堂餐厅,我请大家一起吃馆子。

啊,华老请吃饭,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得到通知的人个个脸上飞金。

为什么不得了呢?原因是华老极少请客,如果请,必是钱学森、吴有训等数理化学部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这是因为数理化学部的上层有个传统,大家经常聚餐,借以讨论问题,饭费则轮流坐庄,可以说是个科学界的超级沙龙。华老虽然不喜欢请客,但这种交流他是必要参加的,吃了人家的只好回请。

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能吃到华老的大菜,是何等的荣耀。从辈分和学术水平来说,这次被宴请的都是低了一个档次的学者,收到请柬不免有人心中暗想——难道我,我的水平也达到能和华老他们一起吃馆子了?!

估计有人早上起床看老婆都骄横几分。

果然是水陆杂陈,边吃边谈,宾主尽欢。吃到快算账的时候,拿着服务员的账单,华老说我出个数学题啊,大家算算邻座吃的喝的,折合起来能有多少钱。

都是每天数数都数不清了的主儿,这个话题俏皮又让人觉得有趣,大家就嘻嘻哈哈,半真半假地算起来,方程,微分,什么招儿新鲜上什么。算出结果和账单一对,还差十三块两毛。

华老说算得对吗?

那还能不对?数学所的大拿连账都算不清还混吗?

华老掏出十三块两毛,放在账单上飘然而去。

大家……

教训给了,态度给了,方法给了,面子也给了。学者们公款吃喝的风气,好长时间都控制得很好,就算大家为了工作出去吃饭,也多用AA制。

然而“****”时就有人为这事贴华老的大字报,说华老是小资产阶级店员出身,抠门,请钱学森吃饭钱老有事没到就拉部下付账。事情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不能不佩服国人想象力之丰富。

涉及矛盾的不适合写,邓稼先的事情就不好写了。他的老部下回忆,说邓是和他们一起工作中,邓突然“失踪”了,那么大的数理化学部秘书长突然说没就没了,而且谁也不能打听他去了哪里。然而和他一起工作的人都相信他不是因为特务之类的事情失踪的,因为他的家人一切正常。

一直到70年代,他们才有机会重新与邓稼先见面。邓老虽然依旧和气精干,与大家相谈甚欢,却对他多年“失踪”的经历,闭口不谈。大家也心领神会,普遍认为邓稼先是口很紧的人。直到那一篇关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报告文学出来,他们才知道这位老朋友和学长的行踪。

然而,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写的,这件事还涉及毛公。

有一位老先生和邓老私交很好,所以在邓老会见杨振宁之后,两人曾会面并在科学院的某个食堂一起吃了顿饭,提起那次会面,邓老似有遗憾,而又莞尔。

老先生也是绝顶聪明的人,看出来觉得其中必有古怪之处。好奇之下问,再问,大约因为不涉什么保密问题,邓老终于开了口。

他说,杨振宁问我是不是多次见过毛主席,我说是。他问我对毛主席的印象,现在想起来一件事,当时应该对他说的。

现在想来,杨振宁先生只见过毛公一次,大约是想听听老朋友的看法吧。

邓稼先想起来的是怎样一件事呢?

他说,那是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有点紧张,在座的很多科学家都是第一次见毛主席,也有点紧张。

毛主席出来的时候和大家握手,旁边有人给介绍。介绍到一位著名数学家,毛公停住了,目不转睛看他半天,说我知道你啊,你是数学家。我看到你有点害怕啊。这位数学家一愣,大家也吃惊的时候,毛公接着说,我上学时候的数学学得不好啊,好的时候能得六十分。所以我看到你害怕。

这时候大家都笑了,而毛公还意犹未尽,拉着这位老数学家接着说,——我有个问题要请教数学家啊。我的数学不好,老师很不高兴,说你怎么能数学不好呢?给我出了很多题目让我做。我就是不肯做。他发了脾气,于是我说,你的题目我不明白,你要是能给我解释明白了,我就做。他说你哪里不明白呢?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他也解释不清,于是我不做他的数学题,他也没办法了。

是怎样的一个题目呢?大家都很好奇。

毛公带点顽皮地对大家说——我就问他,你这个题目叫鸡兔同笼,你为什么要把鸡和兔子养在一个笼子里呢?我在乡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养兔子的,你不怕它们打架吗?

哄笑声中,毛公还在讲——你能解释清楚,我就做你的题;你解释不清楚,对不起……他解释不清楚……

那一天,老先生也是大笑。

回来以后,老先生的太太却吓得汗流浃背,说你可不能出去乱讲啊,要说毛主席数学才六十分,不把你打成现行反革命?

老先生一吓,从此不敢提这件事情。

今天,大概是不要紧了。

生死耀邦

胡耀邦当然不是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但是他在科学院很有威信。与他同样有威信的,还有一位张劲夫。

有位在院部工作的老人回忆张劲夫,说他的特点是鼓动性强,为人正直。他曾经坐张劲夫的车在路上汇报工作。中途张忽然让停车。原来他看到路边有个病人,大家围着看正在想办法。张当即让司机开车送病人去医院,自己站在路边继续谈工作,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听到有些长辈谈张劲夫当年在科学院的种种,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不禁插话——你们干吗不向中央建议把张劲夫调回来呢?

长辈之一莞尔——把张劲夫调回来?你怎么不说把胡耀邦调回来呢?

哦,我忘了级别的问题了。

胡耀邦从1975年开始担任科学院副秘书长,是因为“五子登科”受到大家的热爱。这个问题,我在其他文章中曾经提到过,认为五子登科是指“妻子问题——解决科研人员两地分居;房子问题——优先分配给科技人员;车子问题——为科研人员开班车;孩子问题——扩大科学院幼儿园;帽子问题——增大了每年提职称的比例”。老先生告诉我错了一个——那个妻子问题,解决科学院五百骨干妻子进京指标,是1978年的事情。我漏掉的,是“炉子问题”,为大家解决炉子用煤和开始使用液化气罐。

这位老先生,曾经参加过胡耀邦去世后的治丧委员会,当时,他听到胡的家属有这样的要求——胡耀邦要把自己葬在江西德安共青城,“我死之后,埋在青山绿水间,地点就是共青城”。胡耀邦要求葬在那里,是因为他长期从事团的工作,而德安是共青团诞生的地方。

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点考证,发现共青团是1920年在上海诞生的,所以老先生的记忆可能有误,德安不是共青团的诞生地,而是红军少共国际师的诞生地。胡耀邦长期担任少共国际师的政委(由少共中央儿童局书记转任),可能这才是他选择德安作为埋骨之地的原因。

当时就胡耀邦的具体葬址还有一个斟酌的过程。

最初,是准备葬在当地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中。家属不同意,他们根据胡耀邦一贯的习惯,说这个不是好地方。因为德安是个不大的城市,公园也不大,如果放一个墓,要占去好大一块地方。公园是老百姓休息玩乐的地方,放一个墓占好大地方,大家什么心情?

第二个建议是放在林场,这个家属接受了,但是又不主张砍树。胡耀邦生前很重视种树,为他修墓把树砍了,他会不高兴的。

结果家属去勘察,不占林地农地,选了个光秃秃的小山包做墓址。

按照风水说法,孤山于子孙不宜,但胡家人对此好像不怎么在意。于是将小山包顶部平整,改为墓地。这时候胡家提了一个唯一的“额外要求”——请求在胡耀邦墓的旁边修一个亭子。理由是如果有人来看,当地气候很热,希望有个让人休息乘凉的地方。

过了很多年,这位老先生出差去江西,顺便去祭扫一下胡耀邦的墓地。

这一去感慨甚多。

胡耀邦的墓并不大,但是由于他的墓在这里,当地人在周围种了很多树,几年过去便郁郁葱葱,将墓地所在的小山和身后的山岭连成了一体,俨然一个风景区。在墓地上看小丘是孤立的,但略远一点看来,前面是浩荡的鄱阳湖,后面青葱的山岭环抱,墓地正在山水之间的交融之点,气派端的非凡。孤山的“孤”根本就看不出来了。幸好胡耀邦是无神论者,否则大家不免猜测这难道是传说中对风水的改革?

老先生祭扫了胡墓后,感到墓地颇有些奇怪,转了一圈以后,终于根据他的职业习惯找到了感觉——这个墓从空中看,分明是个问号的形状嘛。

胡耀邦的墓做成问号形状,是什么意思呢?他要问什么?

吃饭的时候,当地的同事见他若有所思,忍不住询问一番,老先生就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那位同事大笑,说果然是从北京来的,见识不凡,不过啊,你还是没看懂啊。

你再看看,这问号有毛病没有?

老先生再看,道:是有毛病,没有下面那个点啊。

对了,那位当地同事告诉他,这墓地的确像个没有尾巴的问号,其中自有一份含义。

这是因为有些干部有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种种问题,那么,胡耀邦生前有没有这类腐化问题呢?

人家说,答案就在他的墓地里。他的墓设计成这个形状,就是告诉大家这句话——盖棺定论,我这里“问题一点没有”。

我不是要问什么,我是要告诉你我的风骨。

这份清廉,或许就是胡耀邦一生最值得宽慰与荣耀的事情吧。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的母亲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的母亲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基蒂

    基蒂

    《基蒂》的故事开始于伊丽莎白结婚一年后,贝内特家四小姐基蒂受到了父亲的严加管教,由于绝少出入社交场合,且以读书为乐,其性情和头脑渐渐发生了变化,曾经的轻浮与傻气已然不再,聪颖灵秀越发见长,于是,围绕着这位年轻美貌的未婚小姐,作者展开了又一段现实与浪漫、爱情与冒险的故事。
  • 中国经典诗文集-元曲三百首

    中国经典诗文集-元曲三百首

    “一个国家人民文化水平的高低,要看它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也就是说,它对世界文化提供了多少珍品。”(引自1982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我国对人类文化提供的珍品。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六百年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时间会证明一切

    时间会证明一切

    爱过,错过,都是经过。好事,坏事,皆成往事。生而为人,红尘浮浪,免不了世间一番摸爬滚打。也曾迷茫,也曾彷徨,虽抵不过少年白发,却终可见淬火成金。尝遍人间滋味,领略万种风情,然后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是时间。无不可过去之事,有自然相知之人。我们都曾不堪一击,我们终将刀枪不入。时间会证明一切。
热门推荐
  • 弄人书

    弄人书

    大数之界,吾寻归路;非绝心不可至,非至高无可达。
  • 误惹暴戾蛇王

    误惹暴戾蛇王

    穿成相府三小姐,本来潇洒地很啊!结果,被陌生男人吃了!!!居然还在她肚子里留下三个蛋!身为第一废物的她收拾不了孩子他爹,对付几个小坏蛋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为何这堕胎药一次两次就是没有疗效?她桀骜不羁的人生看来是要被毁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开锁师

    天才开锁师

    “我开了一辈子锁,最难开的,是人心这把锁。”“切!你开锁不是为了赚钱吗?”“赚钱只是一名聪明开锁师的必备条件而已。”“可是,我并不擅长赚钱,是不是就不聪明呢?”“不擅长赚钱并不代表你不聪明,只代表你会一辈子穷而已。”“呃,那你是如何战胜李老头,成为第一开锁师的?”“那一年,我们比试开锁技能,我为了防止保险柜被盗,就把保险柜锁进了保险柜。”“呸!你也太贱了......”
  • 神族学院

    神族学院

    这是一个充满战争的世界,从上古时期开始,就一直在杀戮与哀伤中轮回,大地早已被染成暗红.....一次奇遇,穿越到了另一个大陆,为了能在这里活下去,少年不得不踏上变强之路.....(这是我是第一次写作,故事情节可能比较混乱,写得不好的话,请大家多多包涵,给点建议)
  • 无限求活

    无限求活

    前行,反抗,挣扎。退让,妥协,屈服。最后苏威发现,一切只是为了求活罢了。
  • 韩娱大混战——我的前辈EXO

    韩娱大混战——我的前辈EXO

    她们能否冲破重重阻碍见到他们,她们能否用自己的全部爱他们,她们能否完成父亲的任务,找回真相,她们能否用各种方式证明她们的实力……守护他们吧!不要让他们任何一个人离开。所有的真相,都在这一刻被揭开。勇敢前进吧,少年,前面有你的成功,有你最爱的人……这里蓝曦柔大帅比,新书韩娱刚写不久,前面几章不好请见谅,还请耐心看后面噢~戳戳微博搜索简慕蓝曦柔,我在评论区等你来撩噢,不定期举行活动微博通知,最后示爱蓝家军,么么哒?
  • 她是友还是敌

    她是友还是敌

    有一对双胞胎,进了一所最好的学校,进了学校里最好的班级,班级里有一名班花。班花成绩优异,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自从双胞胎来了以后,占了班花的位置。在经历过许多事以后,班花时而变成双胞胎的朋友,又时而变成双胞胎的敌人。双胞胎不知她到底是友还是敌……敬请期待。
  • 三生三世桃花劫之挥情示爱

    三生三世桃花劫之挥情示爱

    “师徒之爱,有违伦常”昔日的空霆教已不复存在,龙惊凤因爱生恨,血流成河。“十七的约定”两个背负宿命的人,在模糊的记忆力找寻彼此的影子。他曾经默默地爱过她,所以想再她失去记忆的时候重新开始...她和他自小青梅竹马,以为是彼此的唯一,可是他却始终把她当做妹妹...她愿与他生死相随,可总是觉得自己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过客...而他为了她甘愿放弃自由,任由姐姐将自己变成一代魔君...爱有很多方式,让我们相聚示爱...
  • 疯狂的打字姬

    疯狂的打字姬

    筱杰是个落魄的网络小说写手。在2120年,网络小说已经成了世界上最流行的娱乐,大神们通过脑波控制码字机器人日更十万,而筱杰却只能以可怜的码字速度,赚取一点生活费。直到有一天,梦想攒够钱回老家结婚的筱杰用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下了一部码字机器人。筱杰的悲惨生活就从这一天开始了。
  • 续集古今佛道论

    续集古今佛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