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4000000054

第54章 去苏未归(3)

作为王明的继母黄莲舫,在“**********”中能有这样的境况,已算“幸运”。王明的岳父母、弟弟、妹妹们却没有这样幸运。

王明岳父母孟募州夫妇,在黄莲舫离开北京不久,也离开了孟公府2号,搬到儿子孟侃家。1968年王明岳母病逝。1969年,“林副主席第一个号令”发布后,党政军机关进行了大规模疏散转移,以适应紧急战备的要求。在“**********”中遭到冲击的孟侃被下放到干校,剩下孟募州孤身一人,生活艰辛,含冤而死。

王明弟弟甘宁,在“**********”中惨遭酷刑,险些丧命。王明妹妹王营每当谈起“**********”中的遭遇,总是泪流满面。他们都遭受了严重株连。

(三)关于焚烧王明书稿之事

王明去苏联后,他的手稿和藏书都在孟公府2号家中保存完好。“**********”开始后,据负责保存他物品的秘书田书元说:“1966年7月,******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委负责人,带着一些人到我住的地方,宣布撤我的职,并把王明的屋子、文件、书稿、钱、账目等东西看守起来……后派人把这些东西都搬走了。”

因此,王明的手稿和藏书并不是被烧了或扔了。不像王明所说:“积书千卷成灰烬,存稿百篇付浪沙。”而是在“**********”中被******机关事务管理局收缴了。

(四)关于中断与王明往来的问题

党和政府虽然在政治上对王明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上却是细心照顾。王明去苏联养病,照常每月领全部工资。要药品、要物、要人,政府都给予满足。先后往苏联派去了为王明服务的西医、中医、护士、警卫员、保姆等人,不满意的人选随时可以撤换。

王明工资是行政五级,孟庆树是八级,秘书田书元代领俩人工资,换成卢布半年一次寄往苏联,共3300个卢布。据田书元回忆说:“给王明的汇款到1965年上半年,下半年发表‘九评’,我就没汇。1966年2月,管理局副局长、处长给我打电话,叫我去。去后,训我一顿,问我为何停汇。我说根据我的认识,王明他们应该回来了。他们说我错了。最后,我把1965年下半年与1966年上半年的一次汇去。”

“**********”中,一直负责给他寄钱物的田书元已被撤职,甚至有人批判他“里通外国”。这样,从1966年下半年起,国内再没有给王明夫妇寄工资和物品。

四、《****五十年》的出笼

1974年3月23日,王明在莫斯科郊区的寓所里,抱病写完了《****五十年》,只过了四天,王明就一病不起,《****五十年》竟成了他的遗著。

王明一生中发表数百篇文章,几本小册子。这部近20万字的《****五十年》,可以说是他一生中部头最大的一部著作,同时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王明写作《****五十年》时,正是国内发生“**********”时期。

王明在“**********”之前,还没有公开向中国共产党和******发起攻击。这时,他利用中苏两党关系发生变化之机,开始发泄他多年来的积怨和不满,公开地在报刊上向******和中央发起进攻。

中国共产党由于指导思想上的错误而爆发的“**********”,客观上为王明的攻击创造了条件。王明在“**********”发生以后,除了用诗歌攻击党和******外,从1969年开始,已经进入晚年的王明又掀起了一次创作“高峰”,他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攻击中国共产党和反对******、反对******思想的文章。

1969年3月,王明写出《******进行的不是“文化革命”而是反革命政变》一文。同年3月19日,他在加拿大共产党党报《加拿大论坛报》上发表了《论中国事件》。同月31日,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又将这篇近四万字的长文作为小册子出版。

1970年4月,为纪念列宁诞辰100周年而出版了《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一书。

197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之际,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整风运动”是“文化革命”的演习》两篇文章。是年秋天,又写出《“文化革命”和毛同帝国主义合作的方针》一文。

1974年初,王明写了《孤僧的命运和******的十大》一文。

1974年3月,王明把《中国共产党五十年》、《“整风运动”是“文化革命”的演习》、《“文化革命”和毛同帝国主义合作的方针》、《孤僧的命运和******的十大》四篇文章,汇集成书,取名为《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的叛逆行为》。1975年,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用俄文出版了王明的《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的叛逆行为》一书。1979年至1980年,《蒙古消息报》中文版全文连载此书。1980年,我国现代史料编刊社,把此书翻译成中文内部出版,改名为《****五十年》。

《****五十年》分四编12章29节,约20万字,主要围绕我国“**********”而展开。但纵观《****五十年》一书,王明并没有抓住“**********”的错误实质,他批判“**********”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纠正党的错误,而是为了反对******,反对******思想,反对党中央,为自己的历史错误翻案。

对于《****五十年》这样一本涉及面较广、内容十分复杂的书,应有专文评述。本书仅就此书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评析。

(一)错误地断定“**********”是一场“反革命政变”。

王明虽然远在莫斯科,但是,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些“**********”的情况,也看到了“**********”的一些错误。他认为,“‘**********’混淆敌我关系,一大批党政军的领导人遭到批斗和迫害”、“省市县区乡等各级党组织被破坏了”、“创作和学术团体都受到破坏”,“红卫兵扛着大旗,敲锣打鼓上街上迫使共产党员和劳动人民当众坐‘喷气式’或让他们头戴高帽,脖上挂牌去游行”。“**********”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遭受巨大损失”,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陷入了灾难空前的深渊”。他说的这些话符合“**********”的某些事实。不过,他的问题在于紧紧抓住党和******在“**********”中的某些错误,进而歪曲它的性质,硬说它是一场“反革命政变”。

王明早在“**********”爆发不久的1966年8月30日,就写了一首《所谓**********》的诗,提出“名为**********,实为武装反革命”。从此以后,王明凡论及“**********”的文章,都必称其为“反革命政变”。在《****五十年》中又明确提出,“从1966年夏季起,******在‘文化革命’的旗帜下,开始实行旨在反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反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革命政变。”

王明还认为,“这一反革命政变的首要任务是,以‘******思想’取代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使这个‘思想’成为制订国内外政治路线和方针的唯一基础”。“政变的基本内容就是反共、反苏、反人民的罪恶行径”。政变的对内政策,是“用武力毁灭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镇压勤劳而富有天才和革命性的中国人民”;政变的对外政策,是“一方面继续绝望地努力地去破坏和分裂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反帝运动;另一方面,竭尽全力向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帝国主义集团靠拢”。如果按照王明这种关于“**********”是“反革命政变”的说法,领导和发动这场“**********”的******自然是“反革命”了。这正是王明歪曲“**********”性质的目的所在。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发生的“**********”,确实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对此,中国共产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曾进行了认真总结和研究,特别是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作了全面总结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虽然******同志对“**********”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发动“**********”的目的,仍然是出于一种“反修防修”的主观意愿。虽然****、“******”两个反革命集团,曾在“**********”中利用******的错误,兴风作浪,篡党夺权,进行反革命活动。但是,他们的反革命活动和******同志所犯的错误是两种性质,他们的罪恶活动也没有改变“**********”“内乱”的性质。对于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应当彻底否定,对于******在“**********”中的严重错误也应当坚决纠正。但是,******的错误终究还是思想认识上的失误。纵观******的一生,他仍不愧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全党和全国人民不会因为******的失误而忘记这位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有卓越功勋的领袖。

王明向来是只把反革命的尺子对准别人。他在撰写《****五十年》时可能忘记了,如果把指导思想上的失误看成是“反革命活动”,王明的政治生涯恐怕早在30年代就终结了。当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导致中国革命陷入绝境时,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对全党的统治,但党中央一直把王明的严重错误作为党内矛盾来处理,也一直给他改正错误和重新工作的机会,从未把他定性为“反革命”。

(二)大批“**********”的****错误

党在“**********”期间所犯的严重错误,是全面性的,它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倾错误的发展和产物。

奇怪的是,王明不是去反对“**********”的“左”倾错误,而是攻击“**********”的“****”错误。王明似乎一生也没有摆脱“左”比右好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他仍像1930年反“立三路线”时那样,大反******和**********的“****”。虽然他这次没有像反“立三路线”时那样明确点出这是“一贯的****机会主义理论与实际”,但实际上仍然把批判矛头指向******的“****”。

王明批******和“**********”的“****”,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认为,******发动“**********”是进行“反革命政变”,是以资产阶级代替无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代替社会主义;第二,在国际上,是实行反苏联、******主义国家、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投靠美国等帝国主义,实行与帝国主义合作的方针。这些都是“****”的表现。

王明认为,******是一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机会主义者。他专门在小册子中用一章篇幅,论述所谓“******堕落的根本原因。”他说:“在历次反帝、反封建和社会主义革命中,******所持的立场都基本上是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他列数了******在这方面的表现:20年代“发表的《北京的政变与商人》一文中,就公开地把资产阶级视为革命的‘领袖’”;30年代“宣传中国的苏维埃运动是纯粹的农民运动”,主张发展“农业资本主义”;40年代“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否认中国革命发展的非资本主义前途”,“《新民主主义论》集中地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论和行动纲领”;******还在《论联合政府》中宣称:“我们的资本主义太少了”,说什么“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其他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成社会主义”;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坚持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后只能采取建设非社会主义社会”;在《论人民民主****》一文中,断言“中国不能建立无产阶级****”,只能建立“人民民主****”,而且“扩大了‘人民’这一概念的内容,把民族资产阶级也包括进来了”;50年代在“******”失败后,宣称:“像中国这样落后国家,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里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60年代******积极准备“文化革命”的时候,斯诺和李宗仁等一个接一个地来北京,他们“实际上是白宫代表”。

******在**********中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一生中的伟大功绩之一是,他在领导中国革命进程中,正确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纠正了党内“左”****错误,包括共产国际的领袖指导和处理与资产阶级关系时的错误。******曾经深刻地指出:“当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着分裂统一战线的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化就前进一步;而如果是不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化就会要后退一步。”这是对中国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和对中国革命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党内“左”****错误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所换回来的深刻教训。正是在这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集中全党智慧,写出了《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等不朽篇章。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爱因斯坦自述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中国历代贤能录

    中国历代贤能录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智慧,我编著了这本《中国历代贤能罗》,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不过,在开卷之前笔者要重申两点:首先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然而,也要看到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坏学生”成功定律:“坏学生”成大器的8种能力

    “坏学生”成功定律:“坏学生”成大器的8种能力

    哲人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话虽平淡,却值得深思。之所以说人生如戏,是说它的无常,它的出人意料。譬如说,父母望子成龙,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却是个庸才,这样的事,难免让人扼腕唏嘘。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于是他们就按照自己所谓的“成才秘笈”教育儿女,甚至越俎代庖地为孩子作着很多关键性的抉择,譬如说,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很多的老师也是如此,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是否听话。于是,是否听话、成绩好坏,成了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好坏之分也由此而来。在他们的眼里,好学生,就是成绩又好,又听话的学生;坏学生则是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父母和老师常常以好学生为荣,以坏学生为耻。
  • 唯寂圣岚之光

    唯寂圣岚之光

    两人,一为鲛族少主,一为人族殿下。两族,生死仇恨,纷争不断。两人,是否能走在一起?两人,是否终将分离?是不顾种族的私奔?亦或是为了种族忘记对方?
  • 地狱之犬:骸骨城

    地狱之犬:骸骨城

    当牛头人身怪弥诺陶洛斯复活,魔爪伸向童男童女;当家园不复存在,帕洛斯该何去何从?
  • 娘子请淡定

    娘子请淡定

    她能文能武,文是为了博得心上人的好感,武是为了配得上心上人。为了他,她上刀山,下火海,换来的却是他在她面前与别的女人成亲。心痛,心死!姐姐成亲的前一晚想自尽,被她救下,为保全家人的性命,她代替姐姐上花轿,谁知,她嫁的不是名满京城令她钦佩的二皇子北阳,而是,臭名远播的四皇子北易……本想在易王府度过余生,可是,臭名远扬的北易,居然屡次挑战她的耐性,她一忍再忍,想不到北易居然得寸进尺,好吧,忍无可忍,则无须再忍!老娘和你斗到底!
  •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王之天使颂

    网王之天使颂

    【完结】主讲一位名叫音成忆陌的女孩子在网王世界与各个王子们的日常小故事,本文玛丽苏,且为黑历史处*女作,如有雷同,发文年限比我早的是巧合,发文年限比我晚的是抄袭。即便本文再不好也是作者的一片心血。女主的小苏之路,本文为黑历史。(本文NP)
  • 诱宠萌妻:腹黑老公太嚣张

    诱宠萌妻:腹黑老公太嚣张

    为不嫁给楚家那傻子,杜岚岚随便找了个人就扯证了。新女婿第一次上门:当他优雅的从劳斯莱斯上走下来时,她忍不住问:“你的?”他笑了笑“租的!”。站在一堆贵重的聘礼,她又忍不住问:“你买的?”他又笑了笑“赝品。”她又指指那一字排开的保镖,“那、那这些人呢?”他继续微笑:“群演。”看着娇妻蠢萌可爱的小模样,腹黑总裁很是得意:不嫁楚家那傻子?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你傻还是我傻……蠢萌小娇妻VS腹黑大总裁,孰胜孰负?嘿嘿,各位看官且看着吧!
  • 地球消失记——诡异多变的气候

    地球消失记——诡异多变的气候

    本书讲述了目前地球大气遭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的状况,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重点培养青少年对环保的认识。
  • 王俊凯之浸沐暖阳

    王俊凯之浸沐暖阳

    一次大冒险的游戏,让他们纠缠在一起。她的呆萌傻,让他有心动的感觉。可是,他们之间却仿佛有一堵墙,高的,让他们看不到彼此。厚的,让他们压抑的喘不过来气。“小凯,我答应你,要陪你走完最后的路程,竹雨没有毁约哦!”遇见不完美的彼此,却是他们最美好的事情。她是他心中的暖阳,不会消失的暖阳。。。
  • 金玉瞳

    金玉瞳

    陈然是一个初入门的玉雕雕工,生活拮据的他突然得了一个机遇,那就是对他颇为照顾的梁伯将要给他引荐一位雕工大师。陈然满心期待着,然而,最终的结果,梁伯却突然去世了,这顿时让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之中。绝境不是结束,生活还需继续。就在这个时候,陈然得到了一种特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