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5300000031

第31章 榜样的力量(6)

胡敏辞去新东方第二任校长一职,创办新航道学校时,曾让俞敏洪很诧异。“老俞说,你这是从九楼到一楼啊,我说没关系啊,一楼不挺好的吗?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许多阶段不得不放弃,每次放弃得到的都是更丰实的回报。”

胡敏眯起细长的眼睛,笑。他扭头看看写字楼外的蔚蓝天宇,睛朗的9月,古龙那部武侠小说怎么说来着?

9月,鹰飞。

袁莎:第二十一根琴弦是孤独

袁莎,青年古筝演奏艺术家。曾在2001年和2002年接连两次获得两大国际和国内最高古筝演奏大赛: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一届“龙音杯”中国民族乐器古筝国际比赛的第一名,和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一届中国民族乐器大赛”的第一名。

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兼任中华慈善总会及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形象大使、中国古筝学院院长及教学总监、中筝艺术团团长。

2001年12月12日,中山音乐堂。

“傅成贤纪念奖学金十周年音乐会”正在举行。

大厅内显得有些寂寥,和火辣辣的歌星演出形成鲜明对比,来听演出的多半是音乐专业的学生。

寂静中,从空阔的演奏台上,一个声音铮铮响起,这声音起初是从容的、缓慢的,仿佛沉醉在杭州的春风里;然后又是哀婉的、凄怆的,似有一个披散长发的男子在古旧的墙壁上奋笔疾书、字字写来都是泪;就在一片忧伤之中,忽然万弦拂动,如铁蹄交错,踏破贺兰山缺。

这曲子是有名的《临安遗恨》,演奏者是个24岁的女孩儿,名叫袁莎,中央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

11月份,她刚刚获得一个数额巨大的奖金——第一届“龙音杯”中国民族乐器——古筝国际比赛青年专业组第一名,奖金3万元。对于业外人士来说,这个奖很陌生。但是对于音乐人来说,它可能是青年时代最重要的荣誉之一。

1.18年前,一条从天台通往上海的山路上

夜色茫茫,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正在翻山越岭。

天才儿童多半不快乐。袁莎就对自己眼下的状态深为苦恼,她和卡车上的工人叔叔们挤在一起,已经坐了六个小时了,还有八个小时才能到上海。每周日去上海学琴,已经成为最折磨人的一件事。

她晕车,车厢里晃得厉害,浓烈的汽油味儿、男人的体臭味儿熏得她喉咙发痒。

“莎莎,趴下,趴下!”忽然一只粗大的手伸过来,把她的头使劲儿往下摁。

“怎么啦?怎么啦?”

“前面有警察检查,抓住你就要罚款的。”

袁莎赶紧蹲下去,机灵地躲在叔叔的腿下面,要知道,叔叔们肯让她在卡车上挤一挤,已经很够义气了。爸爸费了无数香烟、好话,人家才答应捎上她。

一件军大衣罩了过来,把她捂得严严实实的。

过了关卡,叔叔们掀开了衣服,小姑娘还蹲着不出来,他们把她拎起来,才发现她面无人色。

袁莎跌跌撞撞地跳下车,一下车就呕了起来。

这是若干年后袁莎依然难忘的一个场景。

在从上海往回赶的路上,她把这些动作重复了一遍。

回到家里,妈妈吓了一大跳,才一天工夫,女儿居然又瘦了一大圈。

妈妈流泪了,说:“女儿,我们不要去了。”

爸爸不言语,他才30出头,头发已经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白发。

这个浙江男人,有着吴越一带细腻顽强而又坚韧的性格。他是个普普通通的知识青年,不懂乐理,只是喜欢听音乐,下班回家后最大的享受就是听《渔舟唱晚》《蕉窗夜雨》。他有三个女儿,个个都是掌上明珠,女儿上学后,其代课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跟他说:“你女儿在民族音乐方面有天赋!”

他才猛然惊醒,他从来没有向上天祈求过财富,但上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最好的财富给了他——就是这三个女儿,袁蓓、袁莎和袁莉!

面对苍白的女儿,他尽力表现出一个男人的漠然和镇定,他淡淡说道:“早点儿去睡吧!”

就这样,茫茫夜色中,每个周末都有一辆大卡车载着一个6岁的小女孩儿长途跋涉,一路呕吐去求学。

2.16年前上海火车站

8岁的袁莎站在父母旁边,身边是一堆行李卷儿。她梳着童花头,睁大了眼睛,爸爸说:“莎莎,到成都以后听老师的话,把她当做妈妈。”

怎么可能一样呢?袁莎扁扁嘴。

在上海教她学琴的老师很年轻,她毕业后要回老家成都,临行前老师特意找到袁莎的爸爸妈妈:“袁莎很有音乐方面的才华,我希望能把她带去成都集中教一年,明年再让她报考中央音乐学院。”

爸爸妈妈犹豫了很久,这期间他们一直问袁莎:“你想不想去?”袁莎不知道害怕,她还不懂得去地图上比划比划、看看成都离天台有多远,她笑嘻嘻地说没问题。

于是,家里值钱的东西一件件“不翼而飞”了,电器、手镯,包括那个爷爷留下来的大理石花瓶,爸爸妈妈开始为她筹措去成都的花费了。

“爸爸,去了成都以后,还有姐姐妹妹吗?”在火车站前,她才想到要问。

“没有。”

“有叔叔阿姨吗?”

“没有。”

妈妈说了实话:“你在成都没有一个亲人,只有老师。”

就在火车启动的一刹那,袁莎死死拽住爸妈的手不放,孤独与恐惧霎时占据了她的心灵,她终于明白,自己要去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这个男孩子一样的小姑娘开始号啕大哭,她紧紧地趴在车窗上,看着熟悉的树木逐渐变成电线杆子,再变成绿色的田野和山峦,她在汽笛的鸣叫声和陌生的人声中感到一阵阵茫然。

3.1995年上海

袁莎一遍遍地拨弄着琴弦,连自己都觉得枯燥。她已经长成18岁的大姑娘。

9岁她就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附小,一到学校就被任命为班长,因为她是一个人带着行李卷儿从上海来到了北京。15岁就被学校选派到台湾去参加演出,是演出队伍里最小的团员,谢幕后有一个台湾老人专门跑到后台去,要认她做干女儿,老人说从几十年前离开大陆后就没听过祖国的音乐、这么醇厚正宗古色古香的音乐,听到这些民乐才感觉到和大陆真是血脉相连。老人邀请这些演奏民乐的姑娘们去专卖店选购她们喜欢的服装,眼睛里充满了喜悦……

是的,上学之后,那在黑夜里令她彷徨无助的寂寞和孤独一点点淡下去了,她喜欢上了音乐学院,刘索拉、刘诗昆……那么多前辈们的故事让她兴奋得睡不着觉;她喜欢背着各式各样乐器走来走去的同学,欣赏着他们浑然天成的艺术家气质,欣赏他们的清高傲慢与天真洒脱;半夜里经常是风声呼呼,但同时隐隐有琴声和二胡声飘来,琴声古朴低沉,二胡声旷远幽怨,在这样的伴奏中她睡得格外香甜安稳。

但此刻,在上海比赛前夕,她再次感到压力巨大。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的全国性比赛,压力非常大。她再小几个月就可以归入少年组,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比赛,可她正好18岁,在青年组里她是最年轻的,无论从技法还是参赛经验来讲,她都是最嫩的。

最要紧的是就在比赛前一个星期,老师李萌忽然跑过来,郑重地告诉她:“你拨弦时手指还不够到位,音色不够美。”

“那我现在赶紧练!”

一个单调而枯燥的拨弦动作她重复了几百遍。她把手放到古筝的不同部位反复揣摩,手指僵直的那一刻她感到绝望,8岁时曾袭扰过她的恐惧再一次漫无边际地淹没过来。

和很多从小就背负着天才之梦长大的孩子一样,她习惯于为了一个个遥远的目标枕戈待旦,而在胜败未卜的决战前夕,她心里发慌,手心空洞。

没有人跟她说过吗?选择了古筝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了孤独,那些弹出高雅音乐的人不是总是哀伤知音稀少吗?钟子期是孤独的,俞伯牙是孤独的……

我不要孤独,袁莎想,这个年龄的少女,很少人不喜欢热闹和繁华啊,“做前辈小说中的女主角好,一天到晚披件紫色的风衣,依偎在男伴宽大的肩膀中,在微雨中诉衷情。”或者像亦舒笔下的黄玫瑰,“穿一件白裙子,站在树影下。细碎的金光透过树影羽状的叶子洒在她身上,火红的花朵聚在树顶,16岁半就可以花1万块买一件衣服。”

门突然开了,抬眼一看,竟然是爸爸妈妈从天台赶来了,还有在杭州读大学的姐姐!面对亲人,她再也按捺不住,她说:“我真想放弃比赛啊!我弹不好了!我比不过人家呀!”

妈妈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红花油抹在她的手上。爸爸明白女儿的心思,他说:“袁莎,你害怕比赛吗?”

“我害怕的不是比赛。”

“你害怕的是失败?”爸爸说。

“也不是失败。”她喃喃地说。这个女孩子觉得没法儿说,失败本身就已经够叫人难为情了,也许她更害怕失败以后灯光冷清,害怕看到爸爸妈妈老师失望的眼神。

“你曾经告诉我古瑟失传了吗?”

“是,古瑟失传了。”

“所以你今天才要弹好古筝啊,21根弦,每一根弦你都抚摸过上千遍。将来你当了老师,要弹给更多的学生听,你做了妈妈,要弹给自己的儿女听,这是你参加的第一个全国性大赛,如果很多年后,当学生和儿女问起你时,你很可能会很惋惜,你会责怪自己的放弃。”爸爸说。

不能放弃!就像大马哈鱼!那是一种只知道前进、不懂得的后退的鱼!在大马哈鱼的生殖季节里,它们成群结队从深海向内地的江河里挺进,也许是千里万里吧,行程异常艰难……到达浅滩时,奔波劳顿的大马哈鱼差不多是伤痕累累了。但是,它们仍然不停歇,雌鱼还要在有砂砾的江底掘出一个个洞穴,以便产卵。产完卵的大马哈鱼体无完肤,面目全非。就在这祖祖辈辈完成生殖使命的地方,一批批血肉模糊的大马哈鱼悲壮地死去,一层又一层大马哈鱼的尸体飘浮在江面上。

比赛那天,袁莎发挥得特别好,她得了第三名,老师说按发挥水平她应该是第一的。

4.2001年6月—11月北京

事隔六年之后,袁莎决定报“一箭之仇”。“龙音杯”是最好的“复仇”机会。这次评选,有很多非古筝专业的评委,还有日本的三木稔、韩国的朴范熏,在很大程度上将避免因为切身利益引起的评选不公。

参赛的曲目非常重要,她请来叶小刚老师写了《林泉》、杜鸣心老师写了《燕南渡》,还请《梁祝》的作曲者何占豪老师为她作了曲。

亲戚在复兴门附近有一套房,她特地借来练琴,每天9:00~23:00,指定的动作完成了一遍又一遍,晚上怕吵着邻居,她就用浴巾搭在古筝的尾部,这样发出的声音就是低哑的了。

假指甲准备了好多副,太容易折断了,记得刚开始练古筝,手还比较嫩,后来就流血、脱皮、结壳,然后再流血、脱皮、结壳,指腹上就结了白白的茧子。

每当练琴的时候,她就忘记了好多事情。

比如说那个等过她五年的美国男人,那个男人是跨国公司的经理,从她16岁时就开始等她。那个男人说:“你跟我去美国吧,我会让你在豪华的别墅里给客人演奏古筝,你不用再出去打工了,不用教学生,不用一遍遍地逼自己练琴,有时你都快崩溃了,我很心疼。”她对他的感觉很好,可最后在杭州的一条小路上,她还是说了个“不”字。说“不”的时候,那个美国人脸上非常失望,而袁莎只能说:“谢谢,但到美国我就没有弹古筝的土壤了,最要紧的是我不爱你,真的,如果爱你我就不顾一切地去了。”

比如说她那间屋子里,别人走进去都会惊叹一声,都难以想象,那排成一排煞是壮观的七面古筝。古筝很贵,最一般的也要五六千块钱,从高中时她就开始带学生,到现在都排不过来,她专门抽出一天教学生,每小时每人100元,收入挺不错。把赚来的银子交给乐器行时并不心疼,只是快乐。没事了,她就开始构思自己的宏图大业——出一张古筝教学的VCD,开一个古筝学校……谁说高雅艺术只会饿死人?袁莎对自己深信不疑。

还有好多事情她没有忘记。比如说得奖了如何分配那3万块钱?分1万给爸爸妈妈,拿1万买礼物感谢老师,再拿1万留给自己买古筝……她笑了,大雁还没打下来呢,就想着吃雁肉还是喝雁汤了?

5.2001年12月7日浙江天台

一对浙江夫妻在看北京台的《音乐人生》。节目主持人正在采访一个少女,她刚刚获得“龙音杯”大奖。

这少女看上去多么平顺温柔与甜美,只有他和她记得这少女曾经历过的恐惧和孤独的几个瞬间,这少女每经历一次,他和她感到的是好几倍的焦灼。

“她8岁那年坐上火车之后,我哭了,”他想,“我怕她晕车。”这少女现在依然晕车,但她已经不晕飞机了,他的初衷只是希望她走出小小的天台,但她多次去过中国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直至雨雪交加的英国。

“她不再是柔弱的小豌豆”,母亲想,“我的孩子不再孤独、不再恐惧。”

屏幕上,袁莎的手拂过琴弦,第21根是孤独,它弹奏出与众不同的声响,不断提升袁莎人生中的“音阶”;还有20根琴弦与亲情、师生情、爱情有关,浑然天成,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底蕴。

黄蒙拉:我喜欢法拉利

黄蒙拉,当代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辉煌的技巧和独特的演绎令欧洲、亚洲和北美的观众为之倾倒。2002年,荣获第49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并同时获得了这届比赛中的帕格尼尼随想曲演奏奖和纪念马里奥罗明内里奖。著名的英国《留声机》杂志称赞“他的才华正快速地为世人所知”。

复兴路思南路口,上海地价最贵的路口之一,黄蒙拉遗世而独立。他身穿黑色毛衣,一脸懒散,让人联想起《绝代双骄》里小鱼儿初次亮相,也是这般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情。

同类推荐
  • 独酌

    独酌

    此书遵循的是一个“醺”字。醺,微醉也,醺醺然,是一种幸福、乐观、忘我、没有烦事的境界,也是一个较为放开的世界。平日不敢说的不敢想的,此时可以放开了胸襟。说者痛快,听者忘我。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苏轼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苏轼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全读本

    本书遴选了几千年来我国诗词作品中的上佳之作。这些诗词流传久远、脍炙人口,具有极好的欣赏和实用价值。本书所选诗词名句均注明朝代、作者、出处,并收录原文,以便读者对照、窥其全貌。每句诗词加以准确的注释和译文,使之适宜阅读,便于查考、运用,并且在赏析部分对每一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文学价值、艺术成就进行了阐释,力求让读者对这些诗词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相信广大读者在学习、欣赏、运用中华古典诗词名句时,本书必定大有帮助,值得典藏。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热门推荐
  • 星星的记号

    星星的记号

    东川高中校刊的王牌记者林荩夕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采访校男子排球队:“星阶六人组”。在这支排球队里,集中了六个“骨灰级”帅哥:二传手麦哲文,发球王夏辉一,幻影自由人Ken,超级助攻手阿凉,以及一对无与伦比的组合“龙之翼”:主攻手齐翼和乐正茏。
  • 殛天之锤

    殛天之锤

    妖魔乱世则屠妖灭魔,天道不公必怒而殛天……牛奔将用事实证明:真理就在他锤势所及的范围之内!且看他如何炼器、泡妞、装逼、打脸,如何横行三界、争霸九天……
  • 復仇之血色天空淚

    復仇之血色天空淚

    我是一名高中生.休學了一年明年繼續讀書,因喜歡看小說,所以引起了興趣。此小說是第一次寫。新手上路請各位大神多多指教。
  • 屠尨巴子传

    屠尨巴子传

    一个与世无争、怯弱善良的牧童,在一个雨后,无意间卷入江湖的一个杀局,从此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恐惧、绝望、挣扎、浴火重生,小屁孩逆袭成为一代江湖大佬……
  • 龙珠同同人

    龙珠同同人

    第一次写啦,没想好哇,就放在这里了。就是字数不够……
  • 灰白色的夜

    灰白色的夜

    冬暖暖被谋杀后,意外因为磁场的变化而重生,在为前世的自己报仇后,重返校园,纵横商界,震惊演艺界。
  • 书名叫缱绻

    书名叫缱绻

    女冷强,男小白。一眼永亘,缱绻今生。作者良心深,尽量不挖坑。
  • 相逢何必怨杨柳

    相逢何必怨杨柳

    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几个年轻人,正在经历着人生的许多第一次,浪漫的校园,纯真的初恋,难忘的友谊,正当他们唱着友谊地久天长,幻想着充满鲜花掌声的未来的时候,毕业歌却如期想起......当他们走向社会之后,才发现,原来再见一次面都已经不容易,被命运安排的各奔东西,若干年后,他们又再次相逢,生活已经让他们变得我不再是我,而你,也不再是你!
  • 道焰

    道焰

    万化神诀,逆乱阴阳,演化神通,百般变化,诸多神奇。三世三道,先天灵性。一世为草,一世成蛟,一世化气……自三界中游荡,于六道内飘渡,终有那么一日,风云动荡!
  • 火影之复兴漩涡

    火影之复兴漩涡

    天晓:“漩涡衰亡,族人流落,惨遭人欺,我从此将摒弃以前的自大与高傲,担上复兴漩涡的责任,以神之眼,无论如何改变,力量都能突破一切!我,将让这世界里伤害我的同伴的人,全部,泯灭!因为我有……付出生命也要保护的东西……”(本书较慢热)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