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8900000061

第61章 陈寅恪(8)

在德国留学时,陈寅恪曾与******共过“患难”。抗战期间,陈寅恪曾对石泉说:“一天晚上在一家华侨开的饭馆里,我无意中和******还有曹谷冰等三人相遇,同在一桌吃饭,由于政见不同,彼此争论起来。******很雄辩,曹等三人都说不过他,恼羞成怒,动手就打,竟同时连我一起打。我们一同退入老板娘的住房,从里面锁上门。直到曹等走后才出来。”他说:“没想到他们竟把我也当作了共产党,其实我那天什么也没有讲,只听他们辩论。”******官至总理后,陈寅恪就再没有提起这件陈年往事。

无论参加任何会议,陈寅恪都不发表个人意见。他说,在任何一次评议会的记录本上,决不会找得到他的一次发言。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内食品奇缺。一天,陈寅恪忽然收到从香港寄来的一箱食品,内有奶粉、罐头等物,寄者自称是陈的学生。陈不知此人是谁,以为是曾在岭南大学选过他的课的中文系学生。但为了慎重起见,他叫助手去核实,经查证并无这样一位学生。陈说,东西来历不明,断然不能接受。于是将原件退了回去。

僻冷

陈寅恪的大哥陈衡恪结婚时,合家皆欢庆喧腾,唯独不见五岁的陈寅恪,原来他独自一人,默坐空院台阶前沉思。

1912年,陈寅恪自欧洲短期回国,与家人同住在上海。陈寅恪在西方接受了现代卫生科学观念,如“传染”、“消毒”、“细菌”等常识。一日听说有位患肺痨病的客人刚离去,即要求家人将其接触过的器皿,包括茶杯、毛巾甚至门把手都统统消毒。母亲及家中其他人很不理解,认为他想法怪异。

冯友兰晚年回忆说:“我于1920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做研究生,同学中传言: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中有一奇人陈寅恪,他性情孤僻,很少社交,所选功课大都是冷门,我心仪其人,但未之见。”

洪业曾回忆陈寅恪在哈佛时的趣事:某日,他在哈佛校园见一中国学生的衬衣全都露在裤子外面,并且口诵中国诗歌,旁若无人。当时美国人多把衬衣的下半部系于腰带以内,露在外不合礼仪,所以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洪业见此人如此怪异,便向他人打听,被告知,此乃哈佛一位有名的学生,名叫陈寅恪。

1924年,赵元任拟辞去哈佛教职回清华任教。当时赵获得了美国Hall铝大王基金的款项,即为哈佛燕京社的前身。因赵执意要离去,基金会主任说:“你一定要回国,必须找到相当资格的人来代替。”并暗示“找陈寅恪如何”?赵遂写信到德国询问陈的意见,陈复书云:“我不想再到哈佛,我对美国留恋的只是波士顿中国饭馆醉香楼的龙虾。”

陈寅恪初到清华,星期天常和侄子陈封雄到城中的商铺、书铺等地闲逛。他身体很差,薪水一多半用来购书,剩下的部分则用于买药。但陈只相信西医,常到药房买些西药。据陈封雄说:一次到西单一家药店去买胃药,“当时西药店的药品绝大部分是洋货,店员取出几种胃药,其中有德国货、美国货和日本货,没有中文说明书。他把每个瓶上的说明以及盒内的说明书都仔细看过,然后选购了一种。店员以为他是精神病患者,我在旁边连忙解释说’他懂各国洋文‘,使所有在场的人立即向他投以’奇怪‘的眼光”。

陈三立去世时,陈寅恪是父亲身边最大的儿子,故而主持父亲的丧事。全家不披麻着白色孝服,一律穿着特为丧事缝制的黑布孝衣,儿媳头上都戴着白色绒袋小花,亲戚女眷头戴深蓝色绒线笑话,男眷左臂围着黑色布圈,没有披麻着白色孝服,也未请僧侣念经。陈寅恪坚决不同意请僧道唪经,说:“佛经讲的东西都是骗人的,我都读过,并且能像和尚一样地背诵。不要搞这套迷信蠢事。”以至于在东北的郑孝胥听说后,于日记中愤慨言道:“听说散原去世了,在他身边有一个儿子,就是在清华作教习(注:郑孝胥是清朝遗老,拒绝用”教授“这个新名词)的那个儿子,这个儿子既不给散原开吊,自己也不服丧。”陈寅恪随后南下避难,他走后不久,陈三立出殡,由从庐山赶来的陈隆恪主持,改穿白色孝衣,披麻戴孝,请僧侣诵经开道。

在联大就读的学生周法高回忆:“研究生住在三楼两间大房里面,加外两小间,一间住的是陈寅恪先生,一间住的是汤用彤先生。……他(陈寅恪)的脾气也真不小,可能是由于健康不佳的关系吧!我们和他同住在三楼,彼此从不交谈。有一次大概他午睡的时候,有一个客人慕名来看他,他一直打恭作揖把那个人赶下楼去。又有一次,二楼罗常培先生的房里研究生满座,闹哄哄的,那时大概九十点钟吧,听到楼上陈先生用手杖重重地把楼板敲了几下,罗先生吓得赶快偃旗息鼓。”

1944年暑假,杨向奎到成都,住在华西坝,与陈寅恪比邻而居。杨与陈本不相识,慕名前去拜访,也想请教有关隋唐史中的问题,解决讲课过程中的疑问。杨到后,陈不在家,等了一会儿,陈回来了,二人坐下谈话。杨问:“陈先生您看到杨慎在《丹铅录》中有关李唐氏姓问题的文章么?”陈答:“没有见过。”杨不意陈如此回答,他本想借这个问题,引起对于唐史几个问题的讨论,同时要说明向陈说明“其道不孤”。但陈这样回答,他一时不知该如何继续话题,只是默然,气氛颇僵。几分钟后,杨向奎起身表示要走,陈寅恪也就“端茶送客”了。

陈寅恪好京剧,晚年虽然目盲,但仍乐而听之。王越回忆,一次,王越陪同一位官员去拜访陈寅恪,陈问他:“你是分管文教的,那么戏剧、音乐方面你管不管哪?”客人回答也管。于是陈脸一沉,很不客气地说:“有人送了三张京剧的戏票给我,我很高兴,但临出门前,突然告诉我因故暂停了,这是为什么?难道你们就没有考虑过观众的感受吗?”客人向陈解释说,中山纪念堂临时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开,那场京剧就不得不暂停了。陈觉得这不是理由,拿起茶杯就叫喝茶,意为下逐客令,场面颇为尴尬。

新中国成立后,陈寅恪避居广州,但孤傲的性格一如既往。1961年8月30日,吴宓到广州看望陈寅恪,他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寅恪兄说明宁居中山大学较康乐便适(生活、图书),政府于是特别尊礼,毫不系于苏联学者之请问也!此后政府再三敦请,寅恪兄决计不离开中山大学而入京:以义命自持,坚卧不动,不见来访之宾客,尤坚决不见任何外国人士,不谈政治,不评时事政策,不臧否人物……决不从时俗为转移。”

忧愤

1910年秋,远在德国留学的陈寅恪听闻日本吞并朝鲜的消息,想到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作《庚戌柏林重九作》:“陶潜已去羲皇久,我生更在陶潜后。兴亡今古郁孤怀,一放悲歌仰天吼。”

1928年,陈寅恪到北大兼课,讲“佛经翻译文学”及“蒙古源流研究”,每周到北大上课一次。他每次从清华园坐人力车到位于沙滩的北大,一路颠簸两个小时,颇为辛苦。由于深感疲惫,只上了一年课便请辞。课程结束前,陈寅恪有感于日本人从中国搜罗了大量文物古籍,在日本兴起了汉学研究热,而中国学子纷纷东渡日本学习中国史,曾写诗两首赠给史学系毕业生,勖勉北大学生雪耻。其中一首云:“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九一八事变后,陈寅恪不再治考据,而开始研究政治制度。

日本人占领香港后,有人曾送面粉给陈寅恪夫妇,陈氏夫妇因来历不明,拒绝收下,双方在门口推让半天,最后来人扔下面粉就跑,陈氏夫妇只好将面粉分给周围共患难的邻居。

1942年春节过后不久,有位中等偏瘦身材、穿着灰色西服的中年男子到陈家拜访,自称是陈寅恪旧日学生,寒暄后说道:“奉命请老师到广州或上海、北平(都为沦陷区)任教。”以后,此人又与他人同来,陈寅恪卧床称病,拒绝接见。陈致函傅斯年述说当时情况道:“精神上之苦,则有广州汪伪组织之诱迫,陈璧君之凶妄,北平之伪’北京大学‘亦以伪币千元月薪来诱招,香港倭督及罕见复欲以军票二十万(港币四十万),托办东亚文化协会及审查教科书等,虽均已拒绝,而无旅费可以离港。”

在朱家骅的帮助下,陈寅恪借到数百元,又以衣物、皮鞋等抵债,一家人冒险从香港回到大陆。在海上,陈寅恪吟有“万国兵戈一叶舟,故邱归死不夷犹”的诗句。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某些御用文人为向******献媚,发起向蒋献九鼎的活动,并邀请陈寅恪参加。陈作《癸未春日感赋》讽刺道:“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陈寅恪在成都华西坝居住时,牛津大学曾有一位高级讲师来访,重申牛津之前的邀请,陈谢绝了。客人走后,陈寅恪对石泉说:“狐死正首丘,我老了,愿意死在中国”。

1949年,陈寅恪到广州岭南大学任教。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受傅斯年之托,多次派人劝说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动员陈寅恪赴台湾,为陈序经所拒。杭立武便直接找到陈寅恪,劝陈先到香港看看情形,说这样可以进退有余,但陈没有理会。国民党退守台湾之际,杭立武和“战时内阁”财政部长徐堪再次到岭南大学,要求校长陈序经帮助劝说陈寅恪到香港。据说当时杭立武已到了哀求的地步,对陈序经说,如果陈寅恪答应去香港,他马上可给陈寅恪10万港币及新洋房,陈序经抢白道:“你给10万,我给15万,我盖新房子给他住”。见陈序经不肯合作,杭立武只好亲自带上财政部长直奔陈宅劝说,但陈寅恪不为所动。

周扬曾回忆与陈寅恪见面的情形:“1959年我去拜访他,他问,周先生,新华社你管不管?我说有点关系。他说1958年几月几日,新华社广播了新闻,大学生教学比老师还好,只隔了半年,为什么又说学生向老师学习,何前后矛盾如此?我被突然袭击了一下,我说新事物要实验,总要实验几次,革命,社会主义也是个实验。买双鞋,要实验那么几次。他不大满意,说实验是可以,但尺寸不要差得太远,但差一点是可能的。”

1959年,陈寅恪贴出一副对联:“六亿人民齐跃进,十年国庆共欢腾。”有台湾学者认为并非陈所书,而******却认为应是陈亲撰。余解释道,为何陈会撰写如此浅露、粗俗甚至肉麻的对联,是因为陈联面虽为歌颂,实则暗含讽刺,因为六亿人民齐跃进,跃进哪里,没有说,是火坑还是地狱?共欢腾的“共”是指共产党。

“****”期间,陈寅恪在第七次交代稿中写道:“当广州尚未解放时,伪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长傅斯年多次来电催往台湾。我坚决不去。至于香港,是英帝国主义殖民地。殖民地的生活是我平生所鄙视的。所以我也不去香港。愿留在国内。”

逸事

陈寅恪自小不擅长户外游戏,被兄妹们笑为“笨手笨脚”。陈隆恪之女陈小从回忆:“先君言彼少时,顽皮甚,一日,有亲戚某从乡间来,小兄弟喜获作弄对象。经聚议,在花园内挖一大坑,上铺以乱草杂枝为掩饰。陷阱成,派寅叔为先锋,诱敌人圈套。岂料先锋诱敌未果,自已反误中机关,落人陷阱。”

1896年,家中为陈氏兄妹合摄留影。当年照相是件稀罕事情,因此小陈寅恪对拍摄觉得甚为新奇,心中暗自思量:长大后恐怕难以辨认出照片上哪个小孩是自己,刚巧拍照时他正站在一株小桃树旁边,便伸手握住一枝桃花作为标记,想将来再看必定不致出错。

侄女陈小从回忆六叔陈寅恪:“祖父藏书很丰富,六叔在他十几岁以及后来自日本回国期间,终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又说:“我父和六叔在出国前那段启蒙教育都是延师在家教读,先后所延聘教师有王伯沆(名瀣)、柳翼谋(国学大师柳诒徵)、萧稚泉等。萧兼为画家,曾教过三位姑母学画。当教师初到时,祖父常和他们约:第一,不打学生;第二,不背书。这和当时一般教师规范大不相同。所以父亲和几位叔叔都是在这种轻松活泼比较自由的气氛中,度过了他们的蒙馆生涯。”

陈寅恪记忆力极佳。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会客,年仅八九岁的陈寅恪随侍在旁静听。客人走后,谈话的内容,别人都不记得,但陈寅恪照述无遗。陈从小看书,常只看一遍,就能背诵,对新旧唐书尤为熟悉。

1912年,陈寅恪回到国内,为了了解更多国外动态,希望订一份英文报纸。当时上海的英文报纸价格不菲,陈寅恪不便轻易跟母亲提出要求,就让侄儿封怀开口。封怀对六叔言听计从,以自己学英文需要为名,向祖母提出要订阅英文报纸。俞明诗虽然纳闷,但疼爱孙儿,为孙儿的前途着想,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陈寅恪闲暇时喜欢听歌剧、评书、京剧等。一次,他忽然带侄儿陈封雄去东安市场的一个茶馆听说书和京剧清唱,听得津津有味。这使得陈封雄也觉得他有点“怪”,因为陈封雄一直以为六叔是个除了看书之外没有其他嗜好的书呆子,没想到他还有听说书和清唱的兴趣。

同类推荐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讲述的是畅启宝的一生,他出生于一九二一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热门推荐
  • 天狼之殇

    天狼之殇

    一位名字怪异、不太合群、对未来感到迷茫的高中生,在他18岁生日的那天凌晨,奇妙的获得了一段来自天狼星的记忆传承后,知晓了地球人的起源之谜,明悟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最本质道理。
  • 巅峰世界之尽头

    巅峰世界之尽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他赵晨宿被命运选中,来到了封神大陆。从此,这天要压他,他便破了那天;这地要拘他,他便踏破这地。他以超凡的天赋,逆天的气运在宇宙中横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是那世界的尽头,到底有什么等待着他……
  • 妖尾趣谈

    妖尾趣谈

    经历了亿万轮回才懂得,凡间的离火,空界的“光”,在明虚的故去中没有什么遗憾,但是在这一世,他却有很多放心不下的东西,而且这个世界的妖尾还这么的好玩,不留下也太对不起自己了吧.....
  • 半树花开

    半树花开

    多年的恨怨、埋葬的痛苦所酿造的酒你尝了吗
  • 道亦魔

    道亦魔

    封言幼年八岁时,亲眼目睹父亲被练气士所杀,母亲遭奸人所凌辱。那一幕,封言一生难忘。复仇!复仇!这个声音在他心中响起。他不甘心!天下之大,为何容不下我这蝼蚁般的生命?“为何!为何!我不甘心!既然天要拦我,那我便要和天斗。可如今,世人受奸人之蛊,视我为魔。那么从今天起,我——封言便成魔!“
  • 异世封魔师

    异世封魔师

    身为剑圣的柳如风,名震江湖,但却没能保护好自己最心爱的人。悲愤交加,同时被江湖中人追杀,却不想穿越到了异界,在这个魔鬼般的世界里这位曾经的剑圣如何应对?如何能够到达曾经的高度?敬请观看!
  • 六道法师

    六道法师

    命运坎坷的钟凡死后离奇复活,更是带回了地狱六道的能力。捉鬼降妖斗僵尸,六道法师写传奇
  • 萌妻送上门:拒嫁亿万继承人

    萌妻送上门:拒嫁亿万继承人

    “我是一个好女人,喜欢我的男人可以绕地球三圈。所以,大叔,你也是喜欢我的吧?”男人淡淡扫了她一眼:“我没有绕着地球跑圈的习惯。”“我是一个好媳妇,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所以,老公,求你吃了我吧?”男人看都没看她一眼:“你还太小,一下两下吃不饱。”“我小?我这么小也是因为你!”闻言莫小贝蹦起来,挺着胸脯在男人眼前晃:“你都不摸,它怎么大的起来!”一句话简介:暖萌欢脱小妹纸在通往豪门媳妇之路上,同高冷傲娇老公大人的甜蜜婚前生活和苦逼婚后生活。所有人都知道,徐之昂名动全城,却不动心不谈情,但没有人知道,他清心寡欲的真正原因……只是因为他从小就定下的小小未婚妻。
  • 恶魔回归之暗幽女王

    恶魔回归之暗幽女王

    被至亲背叛,肮脏不堪,死不瞑目。一朝重生,恶魔归位。血月在手,我便是这世界的帝王,淡漠生死,笑看风云,操控一切。“把灵魂交给我,我许你权利、地位、美人,你可愿意?”“万物之终,归于永恒,消失吧!”棋子、私生女,还是女王、堕天使?看恶魔少女一步步走向世界顶端,回归王座。永远不会忘记暗城帝宫中的那一片泪湖,还有那一抹红色身影,想要保护她,想要杀了那些人。既然上天又给了我一次机会,那么我这次不会再放手了。重登帝位的这一路,我陪你。正在努力更新中,敬请期待。(作者正在上学,更新的很慢,不想等的可以等完结后再看。)
  • 兵戈临天下

    兵戈临天下

    凌戈,一个人很喜欢孙子兵法这部兵书的人,在同人搏斗的时候魂穿异界,这是一个他梦想中的世界,这里有飞天遁地的武者,有力大无穷的妖兽,有着无数的强大与弱小的国家,来到这里的凌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