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8900000071

第71章 章太炎(7)

全国新中国成立前,汤国梨拒绝接国民党要职,亦拒去台湾。新中国成立后,汤国梨曾担任苏南行政公署专员,并当选江苏省和苏州市首届人民代表,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苏州市妇联执行委员、民革苏州市委副主任、主任等职务。“**********”中,汤国梨受到冲击,幸得******眷顾,才免遭迫害。1979年,《章太炎全集》出版,汤国梨数十年夙愿终于实现。1980年7月27日,98岁高龄的汤国梨病逝于苏州,1986年,迁葬于杭州西子湖畔南屏山麓章太炎墓侧。

革命

鲁迅称乃师章太炎是“有学问的革命家”,认为“先生的业迹,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学术史上还要大”。

黄侃的《太炎先生行事记》中记录:“先生(章太炎)生而徇敏,幼读《东华录》,愤异族之君中国,即立志不仕进。”

14岁时,章太炎听闻杭州有人出了一本叫“灭鞑子”的书,讲述元末明初汉人排满之事。章朝思暮想,希望一睹为快,于是决定亲自到杭州寻觅此书。章家门口就是运河,每天都有船到杭州。某天,章太炎上了一条船,对船家说要去杭州。船家知道他是仓前镇大户人家的孩子,未见大人带领,便不许章太炎上船。章只得怏怏地下了船。船至杭州,船家却意外地发现章在船上。原来出发时,章太炎趁船家不备,又悄悄上船,躲进了船舱。当家人发现章太炎失踪,四处找寻之时,章太炎已经携带着书回到了家中,而且在回家的路上他已将《灭鞑子》读完了。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章太炎异常气愤,从杭州寄给康有为设立的上海强学会16元会费,加入该会。次年年底,章应梁启超之邀,担任《时务报》撰述,结识谭嗣同等人。受梁、谭等人影响,章的思想渐趋革命。1897年6月,章太炎在杭州发起成立兴浙会。

1897年,时年三十岁的章太炎随叶浩吾来到《时务报》工作。章“独居一小楼上挥汗执笔,日不遑食,夜不遑息”,发表了《论亚洲宜自为唇齿》、《论学会有益于黄人亟宜保护》等一系列支持变法的文章。由于他文辞犀利,论说有力,使维新派感到振奋,谭嗣同在给汪康年和梁启超信中说:“贵馆添章枚叔先生,读其文,真巨子也,大致卓公(梁启超)如贾谊,章似司马相如”,黄遵宪给汪良年信也谈道:“馆中新聘章枚叔、麦孺博,均高材生,大张吾军,使人增气。”

孙中山因从事反清革命斗争被清廷驻英国使馆幽禁于伦敦,引起海内外哗然。章太炎阅西报得悉其事,“问梁启超:’孙逸仙如何人?‘梁云:’此人蓄志倾覆满洲政府。‘”章太炎听罢,“心甚壮之”,暗暗引为同志,说:“窃幸吾道不孤!”

1898年12月,章太炎因支持维新变法,遭到清廷通缉,逃往日本占领下的台湾,次年又因发表言论,触怒台湾当局,随后奔赴日本,八月回国。在日本期间,章太炎与孙中山晤面,过从甚密。

1900年,章太炎的《訄书》出版。章在书中提倡复兴诸子之学,排满,反对列强,并首倡光复之说,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清廷后来因“苏报案”诉章太炎时,此书也是清廷指控章的罪状之一。

是年7月,唐才常发起“张园国会”,章太炎、严复、容闳等八十余人参加了大会;章对唐等人“排满”又“勤王”的大会宗旨极为不满,他说:“诚欲光复汉绩,不宜首鼠两端,自失名义。果欲勤王,则余与诸君异趣也。”于是他当场“宣言脱社,割辫与绝”,脱去“戎狄之服”(清朝服饰),换上“欧罗马衣笠”(西服),扬长而去。随后,章写《解辫发》一文明志。唐才常自立军失败后,章太炎被清廷追捕,躲到家乡余杭龙泉寺中避难十日,方返回上海。****子等友人相见慰问,规劝他宜明哲保身。章答曰:“辫发断矣,复何言!”****子笑曰:“君以一儒生,欲覆满洲三百年帝业,云何不量力至此,得非明室遗老魂魄凭身耶。”章太炎亦笑。

1901年,由吴保初介绍,章太炎到东吴大学任中文教员。在课堂上,章不谈经史,却大谈民族大义,倡导学生走光复之路,一时哗然。他发表《正仇满论》,在书中首次对清廷及保皇主义公开进行批判。保皇派十分震惊,视章为“乱党”。次年元月,江苏巡抚恩寿到学校通知该校美籍校长,要缉拿章太炎。章此时正回家过年,得到吴君遂的通报后,匆忙逃往日本。

在日本,章太炎于明崇祯皇帝的忌日,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因清室干预,日本警方驱散学生,孙中山及数百留学生未能与会,后在横滨补办仪式。席间,孙中山提议与会者各敬章太炎一杯酒,共计七十余杯,章太炎亦未醉。

爱国学社规定师生每周要去张园演讲,“倡言革命”。章太炎每会必与,登上会台,慷慨演说一番。马叙伦回忆,章时已断发,而仍着旧装。夏季,套一件浅绿纱半截衫,袒胸赤臂,裤腰上系两根缚腿带,因带子不紧,时不时以手提裤,以免裤子掉落。章登台不从台后拾级而上,而是自台前攀援而上,登台后,演说不过数语,即大声疾呼:“必须革命,不可不革命,不可不革命。”言毕而下。台下掌声雷动,一到散会的时候,就有许多青年“像蚂蚁附着盐鱼一样,向他致敬、致亲”。

章太炎在日本与张继相识,后在爱国学社,又结识了邹容、章士钊,四人意气相投,过从甚密,约为兄弟,常常聚会,纵论天下。邹容少年气盛,每每出语惊人,引得章太炎刮目相看。邹容见爱国学社许多人日日学习英语,嘲笑他们道:“你们弃了国学不研究,专习英文,将来堪做买办,预备做洋奴了。”这些学员听了,气得要动手打他。但邹容性情暴悍,加之身上别着一支手枪,人不离枪,枪不离身,大家终不敢惹他。邹容倜傥不群,对章太炎却一见倾心。章太炎这一年35岁,邹容方19岁,两人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邹容封章太炎为东帝,自称西帝,平日称章太炎大哥,自称小弟。

1903年,章太炎为邹容《革命军》一书作序,称该书为“义师先声”,因文中有“载湉(光绪)小丑,不辨菽麦”之语,引起清廷震怒;同年6月,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与《革命军》同时付梓刊行,不足一月,便抢购一空。此时,《苏报》又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摘录发表了章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清廷要求租界查封《苏报》,逮捕章太炎与邹容。因讼案发生在上海租界,经外国法庭审判,章太炎被判刑三年。

1906年6月,章太炎出狱,孙中山派人将其接到日本。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章太炎发表演说,认为当前最紧要的,“第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到日本后,章太炎加入同盟会,主办《民报》,与梁启超主持的《新民丛报》论战。章的加入,使得“向之与《新民丛报》有关系者,莫不倒戈相向”。一时,《民报》的销售数量激增,而《新民丛报》则大规模减少,最后《新民丛报》不得不停战,关门了事。

1907年,同盟会原本计划从日本运送枪械到钦州防城附近的白龙港,以支援当地起义。章太炎在《民报》报社听日本人平山和田说,同盟会所购的枪械陈旧不堪作战,便一心要破坏孙的购买计划。刘揆一回忆,章太炎当时“乱吵乱嚷地说道:’孙某所购军火是村田式,这种式子在日本老早不用了,用到中国去不是使同志白白地丢了性命吗?可见得孙某实在是没道理,我们要破坏他!‘他说了这些话便使别的同志也附和了起来”。章太炎想到一个办法,《民报》与香港的报纸多有业务联系,他便给香港的《中国日报》发了一个明码电报,电报上载:“械劣难用,请停止另购。”由于事情已公之于众,孙中山等人只好协商取消此次计划。但冯自由说,章“秉性憨直,少有感触,辄一吐为快”,而运枪械到钦州的计划早已取消,不能归咎于章太炎。

“中华民国”之名乃是章太炎首先提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也由章太炎提议。1936年,鲁迅撰文纪念老师时叹道:“至于今,惟我们的’中华民国‘之称,尚系发源于先生的《中华民国解》,为巨大的纪念而已。然而知道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经不多了。”

民国成立后,章太炎一度拥护袁世凯。二次革命袁世凯迫害革命党人,章太炎大闹总统府,被袁世凯软禁。余杭的章氏族人恐受牵累,在家祠中召开全族会议,将章太炎开除出族。汤国梨因章被囚一事,派家人寿荣去见章太炎的兄长章篯。寿荣进入大门后,即被命站在天井中,不准入室内。章篯对寿荣说:“太炎被捕,家族无能为力,且恐祸及全族,已将他开除出族了。”说完,挥手令去。

袁世凯死后,章太炎获释归家,未住满一月,又去西南和南洋争取革命力量,一去近半年。南洋归来,长子章导出生尚未满三个月,章又离家参加护法战争,随孙中山去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一年零三个月后才回家。夫人汤国梨日后每忆及此,总不胜感叹,说章太炎心里只有国,没有家。

章导回忆:记得一九一七年夏,我家居住现在上海连云路延安路口的也是庐,中山先生住现在的香山路,常派车来接先父去商量国家大事。有一天,先父去中山先生寓所夜深未归,先母遣人去接,派去的人回来说:“先生(指先父)说今天会议未完,不回来了。”第二天再遣人去接,又回来说:“先生说今天会议未完,不回来了。”第三天依然未能接回。第四天正拟遣人再去,只见报章已登载他随中山先生乘军舰去广州,不告而去了。

章太炎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担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以及川、滇、黔靖国军总参议。他奔走于西南各派军阀之间,历时一年三个月,行程一万四千里,为促进各派的联合,他唇焦舌敝,但派系斗争有增无减,护法运动最终失败。章太炎这才彻底意识到西南各军阀与北洋军阀“为一丘之貉”,遂“发愤杜门,不时见人”。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章太炎发出通电,欲“使水深火热之民,早登衽席”。

九一八事变后,章太炎在给友人的信中愤然道:“东事之起,仆无一言,以为有此总司令、此副司令,欲奉、吉之不失,不能也。东人睥睨辽东三十余年,经无数曲折,始下毒手”,虽然抵抗未必能胜,“败而失之,较之双手奉送,犹为有人格也。辽东虽失,而辽西、热河不可不守”。

张中行在《章太炎》一文中回忆章太炎演讲:“现在只记得最后一句是:’也应该注意防范,不要赶走了秦桧,迎来石敬瑭啊!‘其时是’九一八‘以后不久,大局步步退让的时候。话虽然以诙谐出之,意思却是沉痛的,所以听者都带着愤慨的心情目送老人走出去。”

1932年2月23日,章太炎动身北上,此时“一·二八”战火未熄,北上火车尚未通行,他冒着吴淞口纷飞的炮火,坐船前往青岛,然后改乘火车抵达北京。当时记者访问章太炎,询问北上之意和对时局的看法。他回答道:“此次来平,将分访张汉卿(张学良)、吴子玉(吴佩孚)诸氏”,“对日本之侵略,惟有一战,中国目前只此一条路可走。”张学良到花园饭店看望章。据当时在场的刘文典回忆:“张学良去见他的时候,我在楼下龚振鹏的房里,听见他大声疾呼,声震屋瓦,他那种激昂慷慨的声音,至今还留在我耳朵里。”汤国梨回忆说:“张学良是很尊重太炎的,据说当时深为感动,面对正直的民国元勋,他既无从申辩,又无法出兵,于是对太炎出示了******给他的不抵抗密令,以说明苦衷。据说这是张学良第一次向人透露这个密令。这时太炎感到无可奈何,不久就南归了。”

是年3月,国联派出以李顿为首的调查团来华调查中日事件,国民党政府驻国联代表顾维钧也随团同往。日军对国联的调查百般阻碍,甚至扣留调查团成员。章太炎闻讯,立即写信给顾维钧,要他学习洪皓、左懋第以死自矢,“牺牲一身,而可以彰日人之暴行,启国联之义愤,为利于中国者正大”。顾维钧得信,啼笑皆非。

1933年4月1日,章太炎与马相伯、沈恩孚发表《三老宣言》,指出抗日的希望不应寄托在国联仲裁上,应“以自力自助自求”。4月27日,他与马相伯联名通电,告国人毋因小胜而忘大虞。5月,冯玉祥在张家口就任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率吉鸿昌等宣誓抗日,章太炎立即与马相伯通电声援,电云:“某等虽在暮年,一息尚存,必随全国民众为执事后盾。”每当前线传来捷报,他必致电祝贺,并亲为《察哈尔抗日实录》一书作序,赞颂冯玉祥察哈尔抗日的功勋。当他得知华北失守,危及南京时,便愤然作诗鞭挞:“淮上无坚守,江心尚苟安。怜君未穷巧,更试出蓝看。”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陀(觉者)、世尊等。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中“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传说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其父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其母为摩诃摩耶。从小在宫中生活,娶妻后生有一子。据说他深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不满婆罗门祭司及其梵天创世的说教,29岁时在月夜乘白马出家修道。开始遍访名师。
  • 维基黑客阿桑奇

    维基黑客阿桑奇

    JulianPaulAssange2006年创办“维基解密”;1987年,阿桑奇组建了名为“万国颠覆”的黑窖团体,开始侵入各种机构。1991年,阿桑奇利用调制解调器,入侵了加拿大北电网络的电脑系统。1992年,阿桑奇通过保释被释放,第一次官司结束。1997年,阿桑奇与作家赛利特·德累福斯合著《地下:黑窖与疯狂的传奇及对电子前沿的痴迷》书。2006年12月,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组织,开始大量公布各国的各种机密文件。2010年11月,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对阿桑奇发出国际逮捕令。2010年12月,阿桑奇在伦敦向警察局投案。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迪斯尼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迪斯尼

    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在美国的芝加哥出生,他的名字随着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问世开始誉满世界。
热门推荐
  • 你曾来过便是永远

    你曾来过便是永远

    自幼失去双亲的叶乔笙,跟着叔叔顾瑾初在一起生活。却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自己的叔叔。直到后来,被叔叔顾瑾初发现,叶乔笙不得已逃离。再回来,却发现一切早已经物是人非。
  • 与美男同居的日子

    与美男同居的日子

    一个是成绩优异长相俊美的冰山腹黑校草,一个是差班吊尾车便利贴平凡少女。原本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两个人,突然因为父母的再婚,而住在了一起。美男要求一:白小雨,你在学校不许说我们住在一起。某雨委屈:咱明明只住在你对面。美男要求二:白小雨,你在学校不许说我们认识。某雨委屈:咱们明明说过的话不过两句半,谈何认识?可是在每天的朝夕相处中,某些情愫慢慢变了味道……某男再次改写同居条款:白小雨,你不可以找男朋友……这一次,雨妞彻底怒了,誓死不……从!
  • 恶魔夺妻

    恶魔夺妻

    大一那年。她被人下药,她在床上痛苦难耐,而她床前,两个男人大打出手,但都不是为了救她上医院,而是在决斗,讨论该由谁来给她解药。大三那年。她被逼签了两张结婚证书,一张国外的,一张国内的。千帆过后,两个男人,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虐恋情深:复仇千金强势回归

    虐恋情深:复仇千金强势回归

    曾经是他亲口订下婚约,要娶她为妻。却不想因为一场意外让他们分离。后来,她发现他居然爱上了自己的妹妹,一场阴谋被妹妹设计陷害坠入大海,失明……后来,是他的弟弟救起她并帮助她回归复仇,她的回归是否能唤起他,在他心中最深处的“自己”,他们终将会错过?还是会破镜重圆?或者男二逆袭?「ps:本文属虐文,进坑之前请做好心理准备!」
  • 倾城未若妖之华

    倾城未若妖之华

    隐藏在那双阴阳眼瞳下的,又是怎样坚定而悲伤的灵魂。如此奇异,如此矛盾,如此变幻莫测。迷了谁的眼,乱了谁的心,饮了谁的泪?最催人泪下的情感,最轻松幽默的情节,最清新美好的缱绻,最刻骨铭心的坚持。樱花雪舞,尽欢天下。妖者,是他?还是她?【于黑暗中渴求光明,】【于困境中渴求生机,】【于命运中渴求逆转,】【于失去中渴求守护。】
  • 正太的侦探录

    正太的侦探录

    作为一个正太,某夙很淡定。作为一个侦探,某夙表示很平常。作为一个正太侦探,某夙表示很苦逼,天天工作量那么大,去学校还得被花痴围观。某夙他真的不开心啊不开心!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各位亲们放心服用,本文不含防腐剂哦~
  •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人心的灯光

    《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温暖故事集。其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矫折百变。里面有令人心里发暖的温情,里面有令人如沐阳光的亲情,里面有春天般的励志……《温暖的故事:温暖人心的灯光》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一定会在故事中,忘记烦恼和忧愁,并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一起插上故事的羽翼,遨游在故事的长河中吧!……
  • 明天就做窝

    明天就做窝

    本书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三只不同性格的“寒号鸟”在面对生存困境的时候,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生存态度和行为方式,并由此留下了不同的生命轨迹,带给它们截然不同的命运。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绝世神衣

    绝世神衣

    他小时候为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而去和父亲讨要,父亲的回答是:“你需要他就必须自己努力”这短短的一句话却付出了15年的劳动和汗水,如今这件衣服已经到手,谁知道这才是灾难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