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1400000041

第41章 罗生门下 (2)

1951年,电影《罗生门》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获得了第2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还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奖等一堆奖项。当时在日本国内,有人认为这是评奖者对东洋式的异国情调的好奇,甚至还说影片出卖了日本。当时战争刚结束没几年,西方人对日本既嫌恶又好奇,《罗生门》毋宁是日本民族的自供状。当时,日本刚被清算罪行,但所谓清算,是不可能的。虽然美国已经形态上占领了日本,但是对这个国家还搞不明白。所以同时也派出了一些专家来研究这个神奇的民族,成果之一,就是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鲁思·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文化属于“耻感文化”,有别于西方的“罪感文化”。“罪感文化”中的人心中有道德的绝对标准,违背了,就会感觉有罪;而“耻感文化”则是依靠外来的强制力。简单地说,“罪感”和“耻感”的根本区别是“自律”还是“他律”,“罪感文化”的良心根源是人与宗教的关系,而“耻感文化”的良心根源是人与人的关系。于是就可以发展成: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耻”,而是这“耻”是否被人发现了。假如不被发现,就不会受到外来的压力,也就不存在“耻”了,所以日本人总是千方百计掩盖“耻”。似乎从真砂的嘴里,我们也听出了什么是“耻”:她被当着自己丈夫的面强奸了,所以有了“耻”。

但是本尼迪克特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日本学界的认同。当然这也许也恰恰说明了日本人在掩盖“耻”。但是尽管不认同,他们却仍然将此书列入了《日本教养文库》,这似乎又说明了日本人十分愿意正视自己。相比之下,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了纪录片《中国》,不过是客观反映了当时中国普通群众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却因为不能符合我们歌功颂德的目的,而被斥为“反华小丑”。当然也可以说,中国也属于“耻感文化圈”。

关于《罗生门》的主题,黑泽明似乎也在他的自传《蛤蟆的油》里有了“自供”。他说,人永远不会实话实说,即使死了都不会放弃虚饰。这似乎更确凿证明了日本人的丑陋,他们自己都供认了,我们应该弹冠相庆。但且慢,黑泽明说的是“人”,并不是“日本人”。一部作品,如果只是暴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丑陋,他的价值是有限的。鲁迅如果只是写出了中国人的阿Q,《阿Q正传》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至少在客观上,他画出了人类普遍的灵魂,所以罗曼·罗兰说阿Q是法国人。

实际上,为《罗生门》喝彩的西方人并非是在幸灾乐祸,因为他们自己也站在战争的废墟上。他们还清晰记得两次世界大战中暴露无遗的人类惨象——道义被如此肆无忌惮地无视与践踏。在亚洲,日本人固然邪恶,但被他们赶走的西方殖民者也好不了多少。那些被西方所殖民的亚洲国家,也是做梦都想着把殖民者赶走。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做不成。日本人把西方人赶走了,但是日本人不可能把他们的家园交还给他们,日本人也是强盗。正如元代中国人赵雪航早看透的那样:“窦氏虽除,而寺人之权从兹盛矣!谚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元赵雪航《评史》)没有真理,只有利益。翻开解密的历史文件,其中有多少谎言?罗生门与其是建立在日本京都,毋宁是建立在整个地球上;那丛林,与其只是案件的丛林,毋宁是人性的丛林。

人性习惯于把优点归给自己,把丑陋推到别人身上。比如说自己民族具有优良传统,就没有想想自己民族的劣质传统;说别人不道德,显示自己很道德;说日本人好色,好像自己就坐怀不乱;说人家虚伪,好像自己就很诚实。

但也许可以来个反诘:为什么就不能说自己诚实?也许言说真能成就事实?这并不是指“谎言讲上一百遍就是真理”,这当然是创造事实的办法,是强权之下的创造。但是还有更巧妙、更柔软的,即把谎言建立在合理之上。这似乎并非不可能。

有人从《竹林中》读出了“后现代”,比如“去中心化”、“表征危机”、“语言游戏”,这些在后现代社会都已习以为常。还有被广泛运用的“互相说理”,似乎更是文明发展的产物,在当今的法律、商业乃至人际交往中被普遍应用。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这词,希腊文原义叫“logos”。当希腊人说人是“逻各斯”的动物时,其实不仅在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还指人是话语的动物。也就是说,人是说理的动物。丛林凶杀案的目击者,每个人都在说理。当然说理首先得有个共同认同的“理”,这“理”,也就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准则。

那些证人尽管撒谎,但他们都承认这个准则,甚至他们之所以撒谎,也恰是因为他们心虚于自己违反了这准则。当然仅仅认可是不够的,还必须论证,自己的行为符合了这个准则,这必须在私心和准则之间搭上了逻辑,这是说理能否成功的关键。那些撒谎者似乎也完成得很好,从单个证言看,他们并没有逻辑上的矛盾。问题在于,这些证言合在了一起,就互相矛盾了。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没有将这些证言合起来,假象就会被认为是真相了。即便是把所有人的证言合在一起,假如他们串通好了,编织出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事实的网,那么即使是假象,因为没有破绽,也就成了事实了。

他们的破绽,并不是因为他们撒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谎言说好。那么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说得圆满了的谎言呢?

4

即便我们想说真话,就真能表达真相吗?所谓“所指”,未必就是“能指”。当然仍可以说,这种困难我们心里是清楚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我们被自己蒙蔽了。比如我们可能被我们的记忆所蒙蔽,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刚出生时不可能拥有记忆,要到出生后的第二、三年才会有,但是我们常常会回忆这之前的样子。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曾做过一个试验,她向每个接受试验的人展示一个虚构的迪斯尼广告,在广告中,小时候的试验者正和兔子罗杰在一起。于是,在167名试验者中就有16%在自己的记忆中发现了这样的错误记忆,在再一次的试验中,这个数字竟然上升到了35%。研究者们还做了另一个更加成功的试验:把试验者小时候和他们的父亲爸爸在一起的照片同一张热气球的照片合成在一起,于是每两个试验者中就有一个人回忆起自己搭乘热气球的“空中之旅”,而事实上这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不是骗,是自己确信了。

这个心理学家曾经运用基因测试的方法,为二百起案件的被告提供有利的证据。因为证人的错误记忆,罗纳德·考顿被剥夺了十一年自由,而基因测试表明,二十二岁的原告的确回忆错了,导致她相信考顿就是强奸她的歹徒。而在另外一起案件中,因为五名证人都记错了,导致他们全部指认被告是杀害一名九岁女童的凶手。这是我在写作最新长篇《大势》时偶然看到的资料。《大势》写的就是关于记忆,我的整个构思被打乱了。大凡一个作家写作,最终总是要说出所以然来,但是我发现自己说不出来了。怀疑情绪完全淹没了我,最后竟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这大概是后现代时代知识分子特殊的困境吧?

1927年的日本才走在现代化进程中,芥川却看到了“后现代”的景象,所以他必须死。相比之下,“后现代”作家们常常好好活着,他们甚至没有前代作家的不安。当然当个改编者也好得多,比如黑泽明,在《罗生门》最后,樵夫成了个可信的叙述人,他回归了人性,说出了真相。所以黑泽明虽然也很焦虑,但仍然长寿,芥川龙之介却只能短命。

其实,芥川龙之介也可以长寿的,他完全没必要这么处理《竹林中》。他可以学黑泽明,让一个人说出真相,那么其他所有撒谎者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就像我们提倡的小说中应该有“光”一样。无论写得多么黑暗,只要有个光明的尾巴,一切都被蒙上了希望,就好像糊上了窗户纸一样。他为什么不这么做?芥川自杀后,日本举国震惊,评价他身上具有“日本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面”。之所以“优秀”,就因为他不能自欺欺人。在他自杀的1927年,中国也有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自沉于昆明湖,他就是王国维。他为什么自杀?至今人们还议论纷纷。

那一年,还有一个著名人物去世,他就是李大钊。但他是被抓去枪杀的。他不愿死,因为他要改造世界,他有理想,有目标,而且已有行动。因为李大钊首先是个革命家。这就是革命家和知识分子的区别。革命家确信,知识分子怀疑。芥川龙之介如此,他的老师夏目漱石也是如此,“中国的夏目漱石”鲁迅,不是也如此吗?现在想来,鲁迅所处的时代,无论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其实都并不错,“五四”自不用说,三十年代,中国的现代化初露端倪。夏目漱石所处的时代似乎更好:明治时代。芥川的时代也不错。可是他们却无论如何的要怀疑。

其实,导演也更类似于革命家,他目标明确,他知道要创造怎样的效果,他挽起袖子干,他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即便“艺无止境”,也只是技术层面,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而作家却不相信。现在想来,1993年我看《罗生门》时,还太浅薄了。比如我还相信正义,相信真理,相信人间正道,相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我记得回来前,一个中国人同学在新桥车站前的一家小店为我饯行,他说:“你回去了,日本会成为你永远的痛。”我还是回来了。我想我虽然无法当导演,我可以当作家。虽然我仍不知道哪里会发表我的小说,但是我仍然写。现在终于当成了作家了,却看到了“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

我可以设想,自杀前的芥川龙之介是预感到了“风月宝鉴”背后的骷髅了。他对一个朋友写下了这几个字:“模模糊糊不安”。“模模糊糊不安”,这也许是作家特有的预感?非画面的文字的不确定性,是否也是一种“模模糊糊”?我记得二十七年前我写了第一篇小说《坟墓》,就是类似《抓痒》中的那种绝望,让我的老师孙绍振匪夷所思。确实,当时我十八岁,并没有经历过婚姻生活,连女朋友也没有,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也没有读《竹林中》,我完全不知道芥川龙之介。我只是愤世嫉俗之下妄加推断。我曾经偏激地说过,凡事不妨想得坏些,最后都会证明是对的。作家是对未来有着超验预感的人。

二十多年前,我妄言世界是什么样子,二十多年后,世界真是什么样子了。现在我妄言未来,是否仍会应验?

也许不是我妄言,而是世界的内

同类推荐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今日美国

    今日美国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 弟子规新读(第二版)

    弟子规新读(第二版)

    本书是一本解读《弟子规》的蒙学读物,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同时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范本。可供中小学生参阅。
  • 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该书展示一百年来百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反映出我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的概貌和轮廓。每位作家附小传。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鱼缸中的一个少年

    鱼缸中的一个少年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作者善于挖掘出现实中的荒诞现象并表达为文学的荒诞。小说描写了各个层面的“问题少年”,虽然是极端的生活状态下的文学人物,但是又极为真实的反映了失去父爱母爱以及处在极端压力下的少年问题,希望唤起人们的关注。
  • 花千骨之糖宝传奇

    花千骨之糖宝传奇

    糖宝,原神界小公主,白子画与花千骨前世之掌上明珠,曾见证神界覆灭。今世为救母亲与白子画同处一室十六年,渐渐对白子画产生依赖,认白子画为义父。后来她发现自己七情受损故而断情绝爱,为了找回七情决定下山历练.......经过一系列的波折与考验,最终复苏神界成为新任神尊。
  • 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

    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

    这本书,就是为了颠覆这种状况而写的。我们没有办法接触到正规的恋爱课程,几乎所有人的恋爱经验都来源于朋友的撺掇、同学的热心、父母偶尔流露的几句细节、各种虐恋情节和充满性描写的言情小说,以及带有不切实际的浪漫色彩的电影、电视剧。恋情成功者不知道为什么成功,受伤者也不知道为什么受伤,更不知道该如何取得成功,如何避免受伤。
  • 幻灵天问

    幻灵天问

    偏武侠风的异界小说,文笔尽量不小白,情节尽量不老套,顺便夹带私货。天缺帝子,飘零江湖。紫薇星主,逆道改命。我不欲世人尊我惧我,世间红尘却需我涤荡寰宇。我不欲称王称尊,莽莽天下却无人能居我之右。
  • 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

    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岸回忆你

    彼岸回忆你

    童思羽用了七年去爱苏念仁,可总是有那么多的阻挠,一段不受所有人支持的恋爱,她该怎么办呢。他说,他们的恋爱就像彼岸花一样,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永远永远都不可能在一起。。。。。。。也许,他们是被曼珠沙华诅咒的恋人。生生世世永远无法在一起
  • 离上殇

    离上殇

    一个不受待见的三流明星,意外地穿越到古代。在历经背叛与利用之后,绝地重生,开始了她开外挂的人生。
  • 田家

    田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前言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渴望和幻想。于是渴望一睹东方风采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挥别亲友,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漫长途。多年的旅行之后,一本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了。里边详细记录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为欧洲人缔造了一个“黄金梦”,也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而对于遥远的东方人来说,欧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摸样,在过去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我们都难以窥其全貌。当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时,不仅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这个鼻子高高,满脸络腮胡的外国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长得和中国人不……
  • 心珠

    心珠

    蔚蓝之星,一个武灵至上,武技荣耀的武道世界龙易,七年一剑,灵力背道而驰,当五段暴跌零段倔强心性,名动少年,武灵步步巅峰,武技打一路天空涅槃佛珠,天外僧老,灵师未知品阶,神技惊一方武界少年狂,僧老邪,心珠一体,苍穹变,神魔乱,强势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