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4300000023

第23章 鼹鼠

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内幕消息”,不要相信经纪人公司的推荐,甚至连你最信任的金融通信杂志上最近所提出的“至少不会损失”的投资建议也别接受,请只相信你自己的研究。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同样身为投资大师,彼得·林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存在着分歧——彼得·林奇对于公司内部管理资讯并不十分感冒。他对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的举动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彼得·林奇认为,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投资项目,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于公司内部的状况非常熟悉。他们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讯,来帮助他们判断股票的买卖如何进行,以及如何选择决策时机。这可以让他们赢得更多的投资时间,而在股票市场,时间往往是决定收益回报的关键。

彼得·林奇的另一个发现也让他受益匪浅——购买本公司股票的内部管理人员,不仅能够从购买本公司股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同时他们所在的公司破产的风险也随之降低。这样的发现直接影响了彼得·林奇的投资方式,他对中层管理人员抢购的萧条股票有着极度的偏爱。彼得·林奇认为,这比任何投资资讯都更为可靠。

于是,彼得·林奇专门成立了投资小组,他们的任务是对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购买股票的行为和动向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将详细的情形提交给彼得·林奇,以方便他从中获取投资的资讯,并据此做出投资决策。

彼得·林奇还认为,对内部管理人员的投资行为的参考,有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即群体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内部管理人员的行为并不能够对市场形成太大的影响,同样,也就不具备参考价值。而当这种投资行为是一个群体或大多数内部人员的共同选择时,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彼得·林奇把这样的群体行为,作为投资调查研究的开始。

彼得·林奇把管理作为一个公司的重要运行手段加以确认,但同时,良好的口碑带来的企业声誉,同样可以让一个公司的业务发展、收入增加。这一现象在很多行业里都存在,以某一个突出的特征作为卖点,企业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利润也就随之而来。也就是说,当公司具有垄断性质,并且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的时候,管理问题的不利因素会被掩藏在角落中,而不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过多的障碍。在它的市场份额被其他公司侵占之前,管理问题不会得到充分地暴露,公司的前景也不会有任何的阴霾出现。

在彼得·林奇看来,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公司的投资理念,投资理念才是与利益切实相关的。因此,彼得·林奇喜欢和一些公司的经理以及行业人士打听行业的最新情况,并从中分析出重要的资讯。彼得·林奇认为,如果你对那个行业的了解并没有达到专业人士的水平和高度,那么,行业人士的观点往往可以给你一些关于该行业投资项目的启发。假如建筑工人对行业实际销售情况的判断比市场的认知普遍情况要好,就会促使彼得·林奇开始考虑木材产品、水泥、石膏或其他建筑行业的投资。但彼得·林奇也指出,行业人士对自身所在行业的了解程度的深浅也存在着区别和差异。因此,你不可以轻易地相信任何一个行业人士对行情的分析。如果一家造船公司的老板说将迅速改善工厂的状况,你可以并且应该相信这是可靠的资讯。但如果他说电子行业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重大的突破和进展,那么,你就需要咨询相关人士了解更多的情况,掌握更多资料,之后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由于彼得·林奇对内部员工的松懈管理,使得麦哲伦基金公司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依靠着自己对股票市场信息的预知而大赚一笔。有的时候,有些员工会紧随彼得·林奇的投资方向,虽然彼得·林奇对一些机密信息保守得非常严密,但是随着公司投资方向的确定,麦哲伦基金公司的员工总是比一般投资者更先得知彼得·林奇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金额。于是,麦哲伦基金公司的员工总会随着公司的利润回报率而大赚一笔。

让彼得·林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自己的这一松懈管理,导致麦哲理公司在1985年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鼹鼠”。

1985年5月的一天,彼得·林奇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清晨,他告别了妻子卡罗琳和三个女儿,离开了纽约东区豪华的私人别墅,来到了位于华尔街林奇投资公司的办公室。几天前,公司研究部主任发现了一个异常的情况,在麦哲伦投资公司接受客户委托,准备对某公司进行合并和兼并之前,该公司股价却出现了突然上升的情况。

在股票市场上,合并和兼并是常有的事,一到这时,由于欲兼并某公司的公司大力收购股票,使得被兼并公司的股价得以上升,许多持股人都会从中获利。

所以,在兼并目标公司之前,一般需要不露声色、悄悄地吸纳更多的股票,才能降低兼并成本。当正式宣布兼并目标公司时,那么当事人就应该持有了相当数量的股票,在此之前,吸纳的股票会越多越好。因为宣布之后,股票无一例外地疯涨。

彼得·林奇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有人泄露了这个消息,并且希望借助这个机会来谋取暴利。

那么,麦哲伦公司内部的“鼹鼠”会是谁呢?

要知道,在股票市场上,泄露这样的机密是违背法律和行业道德的。从可能性上分析,只有参与过相关事件的高级人员,才有可能把消息透露出去。很显然,走漏消息的人肯定是参与了合并谈判的相关人员。但问题又出现了,对方公司并不知晓彼得·林奇投资公司的准确态度,换句话说,他们对于合并的可靠性仍存在着疑虑。在这样的情况下,泄露这个消息的人,只可能是彼得·林奇公司的内部高级人员。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彼得·林奇。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把这个该死的“鼹鼠”从地里挖出来,合并的事件将始终被笼罩在一层阴云之中。可能会给麦哲伦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先生,我很遗憾地告诉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任何异常的事情出现。”站在彼得·林奇面前的,是他派去调查卡洛斯和托瓦利个人帐户的调查员。

“是吗?没有任何异常……”彼得·林奇再度陷入了沉思当中。

投资公司内部知道这一合并事件的,只有他、托瓦利以及副经理卡洛斯。托瓦利是首先向彼得·林奇报告股价异常上升事件的人,但很显然,这并不能排除托瓦利的嫌疑,因为当时,这一事件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而卡洛斯是彼得·林奇极为赏识的副经理,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似乎他并没有背叛彼得·林奇的理由。但在金钱的面前,谁敢保证他不会成为背叛上帝的犹大呢?

“先生,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调查员问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从沉思中觉醒过来,他微笑着对面前的职员说:“是的,我需要了解他们的社交情况,记住,这同样是一个秘密。”

彼得·林奇焦急地等待着,仿佛度日如年,合并工作没有任何进展,“鼹鼠”也没有露出任何蛛丝马迹。

阴云仍然没有散去,彼得·林奇显得很忧郁。

“先生,我想我找到您想要的东西了。”看着面前神采飞扬的调查员,彼得·林奇心里感到一丝轻松。

“看,就是这张照片。”调查员把调查收集到的照片递给彼得·林奇。

照片是在一个酒会上拍的,其中一个人是德雷塞尔公司的业务经理丹尼斯·莱文,而另一个举杯欢笑的,是麦哲伦投资公司的副经理卡洛斯!

“看来我该准备一个新的副经理办公室了。”彼得·林奇微微笑着,对托瓦利说道。

接过彼得·林奇递过来的照片,莫名其妙的托瓦利总算明白了彼得·林奇的意思。德雷塞尔公司是彼得·林奇投资公司的老对手,如果彼得·林奇投资公司的合并计划被他们知晓的话,德雷塞尔公司肯定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牟取暴利的机会!最为严重的是,如果对手同样加入争购的行列,那么原本顺利的合并计划,将会变得更为复杂,这将直接关系到彼得·林奇公司的生死存亡!

几天之后,托瓦利的报告书送到了彼得·林奇的办公桌上。出乎彼得·林奇意料的是,在市场上抢购股票的,并没有德雷塞尔公司的身影,而是一家在巴拉马开设帐户的南美公司——狄亚蒙德产业公司。

“是时候把鼹鼠从地里挖出来了。”彼得·林奇自言自语道。

几天之后,卡洛斯被叫到了彼得·林奇的办公室。

“先生,您找我有事吗?”

“你看看这个。我想,过去的副经理办公室太陈旧了,以至于墙壁都出现了裂缝。是时候换个办公室了。”彼得·林奇笑着对卡洛斯说。

卡洛斯预感到了一丝不安,彼得·林奇透过镜片向他投来的目光让他有些不寒而栗。他从彼得·林奇手中接过来的,赫然是一封解雇书。

“先生,我不明白……”

“是的,鼹鼠先生,我也不明白。但是关于狄亚蒙德公司,我想我们都明白。”

卡洛斯似乎明白自己的阴谋已经败露了。他显得有些不甘心:“难道说,前两天您透露给我的消息……”

“是的,那是为了让你自己从地里钻出来,鼹鼠先生。结果和我们预料的一样,在我把取消收购的消息告诉你的第二天,股票就回到了正常的价位上。我想,这样的巧合的确是难得一见。”

当副经理卡洛斯被请出华尔街的时候,彼得·林奇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困扰他许久的“鼹鼠事件”终于结束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就此停止。

经过调查,彼得·林奇才得知,南美狄亚蒙德产业公司的背后老板是华尔街有名的“预言家”丹尼斯·莱文。

丹尼斯·莱文自从在华尔街从事投资以来,总是为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处理公司合并和兼并事务。在这一投资领域,丹尼斯·莱文做得非常“优秀”,他联系华尔街的绝大多数投资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并且用重金贿赂他们,以便从他们手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丹尼斯·莱文一方面通过公司的投资手段为公司谋取利益,另一方面,他通过设置瑞士银行的公司账号来自己投资。而这家公司就叫做南美狄亚蒙德产业公司。

在华尔街的社交场合,等级是十分分明的,同等职位的人往往组成一个社交圈,而地位低的人根本不会、也不可能跳进高一级的社交场合。

这样一来,就需要丹尼斯·莱文不断地谋取大型投资公司的高职。因为丹尼斯·莱文的“预言”总是能够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华尔街的许多投资公司也乐意接受丹尼斯·莱文。因此,丹尼斯·莱文就可以在华尔街有实权、有影响的这一阶层的人士中周旋了。高职位的人所能提供的情报,显然比低职位的人提供的更多、也更为可信。

一次,从摩托罗拉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那里,丹尼斯·莱文得知,摩托罗拉公司将投标收购四相公司。这个信息是被绝对封锁的,除了公司的几个高层领导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丹尼斯·莱文得知后,立即购进了1万股四相公司的股票。买进后的第二天,摩托罗拉公司投标收购四相公司。丹尼斯·莱文立即脱手,一夜之间净赚6万美元。

那时,丹尼斯·莱文不到30岁,然而在华尔街股市中却大发横财,而且赚得轻松而快捷。他个人财富以飞快地速度增长着,很快就成了年轻的大富翁。

事实上,丹尼斯·莱文赚钱的方法很简单。

只要有公司被接管、兼并,该公司的股票就一定看涨。那么,只要有可靠的情报,在接管、兼并之前买入,然后再立即脱手,就一定能赚到钱,而且往往能赚到大钱。

情报如此重要,因此挖掘情报成了丹尼斯·莱文最大的癖好。

当然,丹尼斯·莱文获取的情报并不是他独自利用,为了能在公司站稳脚跟,他也将这些情报提供给公司。公司赚了钱,他就能保住高职位甚至得到再一次的提升。

丹尼斯·莱文通过自己“眼线”提供的信息,使他的“投资”总是一帆风顺,少有失手。短短一年,他就由一个百万富翁跨进千万富翁的行列,这时他才只有32岁,而8年前他只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但就在这年5月,丹尼斯·莱文的好运似乎走到了尽头。麦哲伦基金公司经理彼得·林奇对事件展开了调查,丹尼斯·莱文的重要帮手——麦哲伦基金公司的副经理卡洛斯被彼得·林奇请出了华尔街。

而此时,美国证券和汇兑委员会也对此展开了立案侦察。

1986年5月7日,如惊弓之鸟的丹尼斯·莱文致信巴哈马群岛的瑞士银行,准备转移存款。与此同时,当天美国证券与汇兑委员会找到了狄亚蒙德的真正主人——丹尼斯·莱文。

5月10日,证券与汇兑委员会得到了法院的批准,将丹尼斯·莱文的包括瑞市银行在内的所有资金全部冻结。

5月12日,丹尼斯·莱文被捕,这个驰骋华尔街近10年的金融狂人,在短短的时间里从一文不名到千万富翁,创造了一个奇迹,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33岁的丹尼斯·莱文的余生恐怕将在监狱里度过了,因为依照美国的法律,丹尼斯·莱文重新回到华尔街时,至少也是60岁的老翁了。

同类推荐
  • 宋朝往事

    宋朝往事

    本书以北宋末年一段人所共知的改革风波为背景,激情讲述王安石变法时代宋朝的权力格局与自救路径,特别是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品、人品、学品做了颇见新意的阐述。
  • 不一样的胡雪岩

    不一样的胡雪岩

    胡雪岩身上存在着传统式商人常有的巴结权贵、骄矜浮躁、奢靡享乐等致命弱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将他打入冷宫。相反,鉴其兴衰沉浮,察其长短优劣,正可使当代商家引以为戒。
  • 马可·波罗(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可·波罗(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在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西方史籍中,虽然也有偶尔提到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文字,但都是一鳞半爪、语焉不详。在阿拉伯的历史学家和旅行家所留下的许多记载中,倒是有不少谈到中国的内容,这些记载先后传到了欧洲,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尽管如此,当时欧洲人对中国和东方仍是非常陌生的。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建立、十字军东征的展开、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民族国家的产生,给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市民群众开始进入史学领域,世俗编年史、城市编年史、世俗人物的传记和游记等随之出现。其中有些著作就是写东方国家的,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亦译《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它们的典型代表。
  • 海明威在古巴

    海明威在古巴

    本书系最新引进的海明威传记。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摄影家卡伦娜,书中介绍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创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介绍了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过程。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友谊。
  •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字孔明,时称卧龙先生,三国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人。他生长在汉末乱世,怀佐王之才,抱济世之志,隐世遁名,躬耕于南阳,同时交结四方名士,谈论政治,钻研学问,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自比于管仲、乐毅,有澄清宇内、光复汉室的远大志向。及出山之后,又兼采管申之术,科教严明,德威并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并联吴抗曹,致力于统一事业。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忍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凡绝伦的才智,卓尔不群的人格,达到了儒道法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才德兼备的完人形象。羽扇纶巾的孔明……
热门推荐
  • 一曲离殇不识君

    一曲离殇不识君

    很多年以后,当那个动乱的江湖依然动乱,当那些音容笑貌渐渐消逝在岁月的洪流里,当猫猫想起那个人站在雨中的侧影,依然觉得怦然心动。有些事,是绕在掌纹间不灭的萤火,虽然无法触碰,却旋成年轮里光华的印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有大神,有高手,有花花草草,有校园爱恋,有都市风情。游戏里的快意恩仇,现实里的纠葛缠绵。一只懒猫,落入江湖,开始她的喜怒哀乐。平淡的语言,安静又温暖的故事。为卿一曲离殇尽,前世今生不识君。
  • 做人做事的方圆艺术

    做人做事的方圆艺术

    只有高标定位与低点起步相结合,才算体悟了做人做事方圆艺术的真谛。外露做人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住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内敛做事要求我们在办事时别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不要指望别人感激你。做人真实并不意味着做什么事情都让自己以“原生态”的面貌出现,该包装自己的时候也要会包装,这是为求做事顺利不得已而为之。
  • 次旋律

    次旋律

    “马青云说他今年犯太岁,不适合做大生意,我只能呵呵。我从出生就开始犯太岁,年年犯,天天犯,我跟谁说过?”————张志会新人新书,看咬炸打火机的人,如何生存。
  •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

    用我青春的年华续写人生的百态,故事的多姿由我来用心的绘画…我只愿用心来爱它,用心绽放它的美丽与精彩…
  • 网游之元神

    网游之元神

    谁能窥探天地的秘密成就不朽的元神?一天一万字,更快把写好的更完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重生之金融风云

    重生之金融风云

    前世情场失意的商场骄子,带着前世记忆意外重生了,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还记得可爱羞涩的邻家女孩吗?还记得偷偷暗恋的美女同桌吗?还记得大学时曾向你表白的美丽女孩吗?他会怎样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的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融帝国和地下王朝呢?除了刀剑和铁血他别无选择,江湖恩怨,侠骨柔情,金戈铁马,快意恩仇。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一切精彩尽在本书!请大家支持!
  • 金翎笑

    金翎笑

    可能穿越这件事难度太大,老天爷操作到一般的时候中间卡了壳,别人都是在一具全新的身体里醒来,而她却是成了一抹孤魂。魂魄怎样?那就找个身体。妖女怎样?就是有人爱。且看她怎样变身水如墨,在异世界连遇美男,混得风生水起……
  • 惹事招妃:追妻之路乐漫漫

    惹事招妃:追妻之路乐漫漫

    简介:咳咳!虽然今年流行穿越,可是,某女只不过是整了一下渣爹,这特么的居然也能穿!老天爷,你绝逼是老眼昏花了!要不要她买副老花镜当寿礼啊!不过那个邪皇啊,你特么是不是思念春天了啊雾草!她可是个平胸啊,恋童癖吧啊?!敢不敢要点脸!某邪皇眨眼卖萌:可是…可是…人家就好这一口啊~某女:……【三木新人报道!?(??3`?)?】
  • 让你的情绪不失控

    让你的情绪不失控

    《让你的情绪不失控(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课)》讲述了分为“我怎么了”——正视负面情绪;“我该怎么办”——控制自我情绪;“我可以”——不断激励自我;“他在想什么”——接纳他人情绪;学会克制愤怒;抚平烦躁情绪;丢掉你的疲惫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