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2000000013

第13章 功名利禄的牺牲品——吴起之死(1)

吴起,一个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天才。在先秦的文献中,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是一名“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的优秀将领;作为改革者与商鞅并称,是一位“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杰出政治家。他被郭沫若誉为“中国历史上永不磨灭的杰出人物”。

历史上要说身中反间计次数最多的,吴起可排第一。后世史书上但凡评说名将,会经常说起孙吴。吴起与孙武齐名,他的军事谋略自然不比孙武差,更难得的是他是罕见的军政全才。因为无论吴起流落到哪个诸侯国都,只要被委以重任,那个国家就能政通人和,国富民强,对外作战也是攻必取,战必克。从功业上说虽然他极其显赫,但却几沉几浮,最后仍未善终。

有人说吴起乃大“恶”之人,乡民污其德,便杀戮三十;母亡,他就放声大哭三下,继而埋头苦读;当新婚三年的娇妻阻挡他求将之路时,他能够“杀妻拜将”。有人说他的“恶”源自他的“胸怀大志”,也就是他的人生观与其他人不同。这个根源是吴起一生的目标,而吴起其人又十分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认为凡是阻挡他远大目标者,必除之。然而,此人又十分“仁德”,替兵士吮脓毒、“夺****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力劝魏武侯“仁政”。

吴起集“恶”与“仁”为一身,矛盾的性格造就了他沉浮的一生。这样,他每到一国,一方面得到帝王重用,另一方面却遭到权臣的嫉恨。

一、名德有亏,被曾子逐

吴起是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擅于用兵。吴起出身殷富之家,少时周游四方,以舞刀击剑为乐,将家中之财尽数败光、荡尽。乡民为此讥笑、诽谤他,污其名德,他便恼羞成怒杀死30位乡民。后来与母亲起誓诀别道:不做卿相,就绝不回来与母亲相见!于是,他前往鲁国,拜在曾子门下求学,日夜苦读,终于学有所成,可同时他也恃才傲物、出言不逊,全然不把同学放在眼里。因为他的苦读和才华,曾子对他宠爱有加。然而,有两件事使得吴起的恩师将其扫地出门。

第一件事是,有一次曾子问吴起:“君生平志向为何?”他爽快地回答曰:“钱、权、色,别无它。”吴起这直爽之言在当时那种崇尚礼仪教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代,无疑是惊世骇俗。对吴起寄予厚望的曾子听闻此言,也是伤心失望之极。看来,吴起的思想、禀性与当时的社会有些格格不入。

正是由于他的恃才傲物、他的出言不逊、他的格格不入、他的才华出众,才发生了一件最终使恩师下决心驱逐他出师门的事情。那些饱尝了吴起尖酸刻薄、出言相讥,以及被吴起才华压得永无出头之日的同学,十分嫉妒憎恨他,他们一齐在曾子面前不断进谗言,说吴起当初出游求学之时,家中老母苦苦挽留,涕泪俱下,吴起违背天地良心,义无返顾,抛弃老母并许下宏愿:“如不混到卿相,就决不踏入家门半步。”他老母亲去世,可是吴起有悖常理,不但不回家行孝三年,反而行止如常,谈笑风生,连一丝回家守孝的意思都没有。

同学的反间之言击中了曾子的要害,因为曾子是当时孝的楷模。孟子曾说:“想当年,曾子奉养父亲曾晰的时候,每顿饭必有酒肉;收拾剩饭的时候,必定要问父亲还吃不吃;如果曾晰问厨房里还有没有剩余的,曾子一定会回答说‘有’。”孟子称曾子为“养志”,即“孝”的最高境界。这位大孝子有一次路过一个名叫“胜母”的巷子,因为觉得此名有辱母亲大人之嫌,因此绕道而走。这样一位至孝之人,是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子有如此不孝行为的。

曾子听了谗言后,当即气得脸色发青,说:“母亲死去,吴起却不奔丧返家,是一个忘本的人。河水无源就会枯竭,树木无根就会折断,人若无本,怎能得善终?吴起从此不是我的弟子!”于是,吴起被逐。

听信反间之言的曾子,只知道吴起“行止如常,谈笑风生”,却不了解吴起初闻母亲病亡,他仰天悲号,旋即收泪,诵读如故。他不了解吴起是一个志在四方,不拘礼节之人。

才智卓绝的吴起,一生受尽小人陷害,这算是吴起第一次被害。这与吴起自己不顺大流,不识时务,看来比较另类大有关系。有人在读《史记》时,感到比较困惑:何以吴起每到一国,都以被权臣构陷、残害为结局告终?吴起忠心为君主,却总是遭到君主的疑虑,遭到大臣的嫉恨,难道说是每个国家的君主和权臣都有问题?还是吴起本人也存在自己的问题?或许是鲁国的权臣嫉恨吴起大败齐国的功劳,毕竟他们当中无一人有此才能;或许是魏国的大臣不喜吴起贪荣名而好色,德性不良;或许是楚国的旧贵族过于保守,嫉恨吴起触范了他们的权势。但是,吴起与当时的时代格格不入,他不识时务的性格,也为他不断遭到小人排挤、陷害,直至惨死埋下了伏笔。

二、杀妻求将,为鲁王用

离开老师曾子,吴起从此抛弃儒学改修兵法,三年后学成,来到鲁国求官。牛刀小试,吴起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干颇得鲁国国君的赏识。公元前410年春,齐国起兵大举伐鲁,举国上下无不人心惶惶,整个鲁国都陷入到了战争的阴影之中。

其时鲁国兵力与齐国相比实力悬殊,但是,吴起信心百倍,向鲁王保证只要自己领兵,可保万全,鲁国必胜。宰相公仪休也力荐吴起,并劝说鲁王:“吴起是军事之才,领将,必能以弱胜强,于鲁之利”鲁王也对吴起的才能赏识有加,但是鲁国其他人不屑于吴起的为人,可自己又无力抵御齐国,于是大臣们一起向鲁王进谗言:“吴妻乃齐国人,本卫人,若吴带兵,一旦反戈,鲁之危矣!望大王三思!”

的确,吴起之妻乃是齐国大夫田居的女儿田姬,此时,仅为新婚三年的夫妻。依照常理,吴起的夫人是齐国人,吴起像他本人又是卫国人,他怎么可能专心帮着鲁国对付齐国?鲁国大臣们的顾虑还是有道理的。

然而吴起为将之心十分急切,他请宰相公仪休帮助力劝鲁王。鲁王的犹豫不决让吴起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就摆在眼前,可是因为自己的妻子是齐国人,这条道路可能将受到阻隔,如另谋高就,不知要何时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另一方面,妻田姬毕竟是自己新婚三年的妻子。休妻,只恐鲁公认为自己还留有后路,不忠心;杀妻,有悖当时的伦理道德。然而,吴起是胸怀大志之人,他不能因妻子而葬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最后,他选择了杀妻求将。无论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这种为达到目标不择手段,甚至残忍杀害自己的妻子,古往今来都是不可取的。他的这一残忍行径,让他背负了一生的恶名,此后,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会以这件事质疑他的忠心和“仁德”。试想,一个为了能够达到目的而杀死妻子的人,怎么会对士兵真心“仁爱”,怎么会忠于自己的帝王,怎么会真正地从百姓的角度力劝帝王施仁政?所以,此后他的“仁德”、“忠心”以及“爱民”,即便是出于真心,也受到了质疑,这就是为什么他每到一个国家,朝臣都反对他,帝王都不信任他的原因。

吴起提着血淋淋的人头来到鲁王面前,说:“起已将吾妻杀之,王尚有何疑?”鲁王大惊,虽恶其残忍,但爱其才能,遂拜吴起为将。吴起最终依靠这种冷酷血腥的方法赢得了兵权,用妻子的鲜血和头颅圆了自己的权势梦。这就是历史上吴起为世人所称恶的“杀妻求将”。

然而,对于“杀妻求将”历史上又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当时的宰相公仪休赏识吴起的才能,认为吴起的妻子是阻碍,力劝吴起杀妻的。

吴起欲求将不成之后,公仪休曾邀吴起到家中稍坐,说:“先生,来鲁数年,至今未得重用,着实委屈。”

吴起说:“未得鲁侯重用,却结识了重才仗义的宰相,知遇之恩使吴起毕生难忘。”

公仪休提醒吴起:“先生,如今将位之良机未失,如若先生不优柔寡断,将军一职仍为先生所有。要为鲁之将军,必要与夫人齐国田氏诀别。”

吴起完全理解公仪休的用意,考虑再三,吴起觉得宰相言之有理,便杀了妻子,当上了将军。

也有历史学者认为,是吴起的妻子贤惠、识大体,为了成就丈夫的事业,自己挥剑自刎,成全了丈夫。

更多的说法是吴起渴望成就功名,而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但是,不管怎样争论,吴起都是牺牲了自己的妻子才登台拜将的。

吴起领了将印,在军中与士卒同衣食,他卧不设席,行不骑马,深为士卒爱戴。及战,吴起先是向齐示弱,而后突发制人,终于把骄横而不可一世的齐军打得人仰马翻。

打败齐军,吴起凯旋之后,鲁国将军们见吴起日益傲慢,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于是,他们又一次在鲁王面前说:吴起向来寡恩刻薄,无情无义;老母亲去世,他不回家行孝三载;恩师不堪其忤逆、不孝,赶他出门;现如今,残忍杀妻只为求将。如此不仁、不孝之人怎能忠于鲁王您呢?况且,虽然这一仗我鲁国大胜,然我们鲁国到底是小国,此番出头势必会成为各诸侯国的众矢之的,早晚会成为虎狼之餐,对我国不利。另外,吴起是卫国人,我鲁国重用吴起,卫国必然会因为良将不为自己所用而记恨鲁国,无端地树起一个敌国,于我鲁国十分不利。

这番言辞公私兼顾,掷地有声,除了对吴起的品行、道德进行抨击以外,又将他的赫赫战功轻松拂去,更要命地是将他的起用提到国与国之间矛盾的高度,鲁王即使十分欣赏吴起的才干,又岂能因为他而开罪卫国,这样的构陷,鲁王焉能不为之所动心?

吴起大胜齐国之后遭到鲁王的猜忌,原因除了大臣的谗言和齐国使者的挑拨之外,有史学家认为与鲁王自己也有着莫大的关系:一方面,鲁国为儒学浸染日久,一向以忍让的态度对待其他诸侯的挑衅,而吴起身为建功立业的勇将,显然与鲁国政策不和;另一方面,鲁缪公本人亲儒,而吴起之行事不符合儒家风范。

此外,齐军败后心有不甘,于是齐宰相田和派使者张丑求购美女二人,加上黄金千镒,以馈吴起,名曰齐鲁通和。吴起贪财好色,见即收下。张丑出吴起府邸大门后,就故意到处宣扬,闹得沸沸扬扬,鲁国人尽皆知。吴起怕鲁王治自己受贿通齐之罪,于是,仓惶出逃奔往魏国。

吴起这次离开鲁国,与吴起本人性格方面的缺陷脱不了关系。吴起道德有污,性格残忍,而且又居功自喜,自然招致大臣们的嫉恨。倘若吴起胜利而归后,藏起锋芒,善于与诸位大臣沟通,那么即使有污德在先,相信其他大臣也不会陷害于吴起。反过来,善于交际沟通、谦逊有加,那也就不称其为吴起了,也不会有他一生的沉浮。

三、威镇河西,国内改革

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一心想扩大自己的国土,希望有一番作为,可是魏国当时被西邻虎狼之国秦国所欺,听说吴起千里来投,想效命文侯,于是文侯就问大臣李悝:“吴起为人如何?”李悝说:“吴起贪荣名而好色,德性不良。但吴起用兵,秦之司马穰立莫若也。”这样魏文侯就任命吴起为将军,令其火速率军攻打秦国,随即接连攻克五座城邑,让兵悍将勇的秦军对吴起之军也无可奈何。

这场战役中,魏文侯看到吴起善于用兵,而且廉洁正直,深得士卒们的爱戴。于是,魏文侯命令吴起做魏西河地区(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的太守,在魏国西边守护黄河西岸的魏国土地,以抵御西边韩国和秦国的入侵。

在吴起做魏西河地区太守期间,公元前409年(周威烈王十七年),吴起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澄城南),并增修此二城。次年,又攻克秦至郑(今华县),筑洛阴(今大荔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魏攻秦河西之战。

当时,魏文侯欲向西发展,夺取秦国东部河西之地。此时,秦国因国内权力之争,频繁更换君王,亦未完成当时商鞅提出的社会变革,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与魏国差很多。

吴起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七年的时间,魏军在吴起的率领下,首先在河西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修筑城池,建立牢固的基地,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发兵进攻少梁,阻止吴起修城。魏秦两军便在少梁交战,吴起率领魏军击败秦军,继续筑城,进行备战。秦军只好沿黄河边修筑防御工事,阻止魏军向西扩张。公元前413年,魏军筑城完毕,开始向黄河以西的秦军进攻,接着又深入至秦郑(今陕西华县西南)地附近,大败秦军。公元前409年,魏军经过休整,在吴起的带领下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临晋(即王城,今陕西大荔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两城邑,并在临晋筑城。公元前408年,吴起接着又攻克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邰阳(又作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两城邑,亦在洛阴筑城屯兵驻守。至此,魏军在吴起的指挥下,尽占河西之地,秦军则节节败退。

吴起“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大的诸侯国。

同类推荐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这位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以其传奇的人生和情感经历,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他声名显赫.却向往平静恬淡的生活;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他追求永恒真挚的情感,却屡屡受到命运的打击……纳兰词哀感顽艳、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它传达了纳兰容若至真至哀的心声,“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他最真实悲恸的情愫,又有几人深知?本书以传奇笔法,描述了纳兰容若短暂而灿烂的一生。以纳兰词中最动人的词句,串连起他真挚哀婉的爱情篇章,揭示了他凄美悲情的内心世界。
  • 姜宸英年谱

    姜宸英年谱

    初闻姜宸英之名,是在做博士论文《梅里词派研究》的时候,知道他与朱彝尊、严绳孙齐名,康熙皇帝都知道他是“江南三布衣"之一,甚至连其试卷上的笔迹都熟知了。尽管其诗词上的名声不及朱彝尊,但于我还是有特殊的意义,康熙时的慈城还属于慈溪,我当时就把他当作吾乡的先贤了,而且对于这位吾乡先贤的人品和气节还非常佩服。因为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工作的缘故,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研究宁波的地域作家,肯定会首选姜宸英。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立贵的故事、郭刚琳的故事、曾贤生的故事、胡觉三的故事、赵崇德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纵横在末法时代的修道者

    纵横在末法时代的修道者

    命格东方主苍龙,命里终需入道门;天地有万法,万法而殊途;然,殊途同归!三千大道各走一条,万法归一皆为道;末法时代,道在而法匮矣,然冥冥之中,道深则法自来;是以神魂吾修,肉身亦炼;以道为基,以法为辅,融于己身,悟道本源,纵横天下!------------PS:苦苦挣扎在道门的边缘,只为求得一张推荐,一个收藏!
  • 全能新生

    全能新生

    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无法上学,却无比冷静,他不是不想上,而是社会太残酷,看小子变身,如何在高手林立的校园里,打下自己的一片天,是现实所逼还是心灵作祟,这些都不重要,李傲,一个出生低微世家的男孩,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的走上的至尊之路··········
  • 传世藏书-仪礼(下)

    传世藏书-仪礼(下)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心理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心理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案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并附有较为专业的心理测试题,相信会使各位读者从中得到帮助,从而时时生活在幸福快乐之中
  • 梦落天涯:鬼魅天女

    梦落天涯:鬼魅天女

    [2015年伊绯泳落巨献大作:鬼魅天女-1月20号正式发布于云起书院]邶逻家二小姐,因灵魂不纯粹而无法修炼,被人们称为史上最美丽的花瓶之一;地球华夏绯心,因被人陷害而导致死亡,却恰好与想不开闹自杀的邶逻二小姐灵魂合二为一?为了寻找所谓的天女而从府衙出来面世的,两名妖孽为何又对她蠢蠢欲动呢?[绯王系列-第一名作-伊绯泳落著/简介白痴路过]
  • 春花笑,美人如画

    春花笑,美人如画

    美人一笑,桃花开满园;美人二笑,春心方初动;美人三笑,问君归否不?她是身世成迷的官宦千金,他是出身平凡的普通子弟。偶然的相遇,她们是成就锦绣良缘还是生死两地?
  • 欧皮皮事件簿—偷时间的贼

    欧皮皮事件簿—偷时间的贼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皮皮和伙伴们在公园乱逛,偶遇白头发白胡子白衣服的“神人”白爷爷。“神人”白爷爷发现了躲在皮皮们身边偷时间的贼,派出特使“小福尔摩斯”,要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怕贼捉拿归案!“偷时间的贼”到底是何方神圣?“小福尔摩斯”能帮皮皮们把这些贼抓住吗?看皮皮们如何面对这充满神秘的假期吧!
  • 红颜恋

    红颜恋

    当她被事实打入地府的时候,她却只觉得自己连心痛都没有了,所有一切的一切终究不过是欺骗。他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九皇子,他以为自己不会动心却终究丢失了心,又是一个骗局,为了皇位他甘愿娶别人。
  • 梦天泪

    梦天泪

    "没有绝对的胜败,学会放下,不是忘记,而是原谅自己。"原来这才是真谛……
  • 全能御师

    全能御师

    带着两个进度条,带着一个会变的框框,逍遥的无敌生涯就这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