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41900000021

第21章 岁月的印记(1)

李淑贞

岁月流逝,但历史的记忆是抹不掉的,回忆能使我更加珍惜生命。从1951年大学毕业来新疆从事石油化工事业,匆匆已过去了56个年头。其间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在变,世界在变,人也在变,这里记录了一位普通女性的心路历程。

我的人生感悟,认为最终不变的是对祖国的忠诚、信念和誓言。

沦陷区童年

1937年7月7日,我刚念完小学二年级,卢沟桥事变爆发,华北沦陷。当时我们全家在天津,父亲那时是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奉命迁校。哥姐也相继赴昆明西南联大等校求学,家中留有多病的母亲、四岁的弟弟、尚未出生的小妹和我。

为了避免上下学路上日本鬼子的欺辱,我从培才小学(位于法租界的一所教会学校)转学至英租界一所离家较近的慈惠小学就读。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了,八年抗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那时我在广东女中刚念完高中一年级,我的理想是“科学救国”。广东女中地处天津法租界绿牌电车道附近,环境嘈杂。为了好好念点书,我便转学至离我家较近的圣功女中就读,希望将来能考入名牌大学。

1947年暑假,我从圣功女中毕业,一心追求进步,向往光明,为使多灾多难的祖国富强起来,我决心学工,实现“工业救国”的梦想。

大学生活

1947年夏,我报考了5所大学:清华、北洋、燕京、辅仁、工商。上清华(那年是和北大、南开联合招生,只能报考其中一所)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但在第一天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回家取来时已经考完一门了,因此落榜。其余4所大学均录取了我,我想选择北洋或燕京。北洋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大学,教学质量高,理论与实践结合好,名闻中外,学生成绩优异,我报考的是化工系。上北洋工学院也是我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父亲和伯母主张我学工,他们说我这人太粗心,去考大学这样的大事居然忘带准考证。我承认粗心的缺点,一天大大咧咧的,不修边幅,像个男孩子一样。他们说:“当医生不把剪刀给人缝在肚子里才怪呢,粗粗啦啦的人去学工吧!”就这样决定了我的命运、我的人生轨迹。

1948年11月,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展开了激烈地“反南迁”活动。10月底学校公布了国民党政府布置北洋大学南迁的决定。反对南迁的同学压过了反动学生和不明真相害怕战争的学生。我父亲那时是工学院院长,又是国民党员,为了争取他,地下党派学生代表何国模来我家给他做工作,******同志亲笔写信挽留他。12月份解放军逐步包围了平津,北洋大学学生搬到河北女师暂住。为了躲避,父亲要求我和他一起走,我和同学始终一起住在女师没有回家。最终父亲一个人于解放前夕离开了天津。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我多次参加庆祝天津解放游行、慰问解放军、街头文艺演出等项活动。当年暑假我参加了****天津市委主办的大学暑期学园,我们学习了《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书籍,使我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树立了革命人生观。

化工系从大三开始分专业了,有普通化工(制酸、制碱、造纸等)和炼油化工,我选了炼油化工。化工原理、工业化学、物理化学等都在一起上课,石油炼制、炼厂设计等课程单独上,还选了有关石油基础知识的课程如石油钻采、石油地质等。

大学四年级基本上就确定了我毕业后搞什么专业了,我下定决心从事石油专业,因为石油是利国强民的工业。

1951年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正值我国大学毕业生第一次全国统一分配。我们集中在北京,由中央人事部组织学习,动员服从国家分配,到工矿企业、到艰苦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央领导人朱德、陈毅、郭沫若等给我们作报告,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这一级毕业生报名到西北去的就有十多人。

从北京到独山子

中央人事部分配去西北工作的方案公布了,北洋大学有采矿系的张毅、王炳诚、张从哲,化工系的戴菊生、姜国清、李淑贞、王国才。因为从北京到大西北几千里的路程只有我一名女生,铁路只通到西安,分配后我和姜国清结婚了。我们于1951年8月2日从北京出发,到西安后各地分配到大西北的学生都集中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等待了9天,有的去了玉门,我们7名同学踏上了3000余公里的进疆路程。西北军政委员会安排部队转业去新疆工作的干部和家属,加上我们7名学生,共100多人,乘4辆大卡车从西安出发,沿途全部按供给制待遇。每天早晨天刚亮就起来收拾行李,装上卡车,人上车后坐在行李上。卡车是露天的,没有篷子,后面还要装几大桶汽油以备沿途使用。公路路况不好,汽车颠簸很厉害,越来越荒凉,人烟稀疏,没有青菜吃,能吃上面条油泼干辣子就不错了。晚上住路边小店,一个大土炕,男女都躺在自带行李上面。有时我们同学没有地方睡,就打开行李睡在汽车轮子旁边。好在是夏季,空气流通,倒也舒服。黄土高原漫无边际,一望无垠,只是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浪漫情调。

一进新疆境内第一站是星星峡,过了哈密继续往西北走到了骆驼圈子,渴得张不开嘴,继续走到木垒,见不到一个人。因为要找水喝,敲一家老乡的门,老乡出来告诉我们:“乌斯曼来了,快走!”乌斯曼是新疆一名反动匪首,据说彪悍无比,都带有武器,能倒挂在马肚子下面射击。我们刚上车走不远就听到马蹄声,赶快下车躲在一山坡后,转业军人手持武器保护我们,幸而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过了木垒继续西行约200公里总算到达了乌鲁木齐(那时叫迪化)。我们大家长吁了一口气,真是不到新疆不知祖国版图之大。尽管我们一路吃了那么多苦,早晨寒风刺骨,中午日晒难挨,晚上冻得无法安眠。俗语说新疆是:“朝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一路上没有火炉,也没吃上西瓜,仅有的一点零用钱早花光了,连8分钱的邮票都无法买,走了一个多月也没给家里写一封信。到乌鲁木齐后新疆的领导同志设宴招待了我们,我们是解放后第一批分配来疆的大学生,我是唯一的女大学生。

从乌鲁木齐又往西北行了200多公里,于9月12日最终到达目的地——当时尚设在独山子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从北京到独山子,总计走了4000多公里,真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啊!尽管我们吃了些苦,但苦得快乐。我们有追求,有理想,理想的实现就是最大的快乐。我们7个人没有一个叫苦,一路上歌声不断,唱得最多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欢度国庆两周年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是解放初期我国和苏联合资经营的石油联合企业。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曾和新疆省政府合作在独山子钻井采油和炼油,但规模不大,1944年以后停办。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的乌苏油矿筹备处经营一年多之后,由三区临时政府管理,有一座小型釜式炼油装置间断生产。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后来了许多苏联专家,按协议各部门的领导前三年由苏方担任正职,中方担任副职,三年后轮换。我们刚从学校来的学生是实习生,跟着苏联专家学习。

到独山子以后,男女同学分住集体宿舍,在大食堂吃饭。1951年国庆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国庆,工会把我和李曼玲(王国才爱人)抽出来搞文艺节目,独山子是个多民族地区,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还有俗称“二转子”的混血儿……天哪,他(她)们个个都能歌善舞,而我们则相形见绌,没什么特长,一合计,干脆组织一支腰鼓队吧,工会很支持我们的建议,组织了一支30余人的青少年(男女各半)腰鼓队,他(她)们个个聪明活泼,极具天赋。工会特派人买来服装、腰鼓、鼓镲等用具,训练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这支队伍就能熟练地表演了。天蓝色的服装,大红色的飘带,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艳丽多彩。李曼玲的镲打得好,节奏感强,我们在她的指挥下,起劲地舞动着。我们表演的是陕北腰鼓,不但在独山子矿区表演,还到附近乌苏、奎屯等地表演,无论是在城镇街道还是在田间地头,吸引了不少观众,既介绍了内地文化,又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使内地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以交流,真正体现了民族大团结。

按劳付酬

我被分配在中苏石油公司建设处当实习生,第一个实习岗位是参加独山子炼油厂管式炉常压蒸馏装置建设。那时,中苏石油公司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基本都是苏方人员,统称为苏联专家。我在学校没学过建筑,只得边学边干。第一项工程是挖大渣油池,10月份正式开工。领导我的是一位名叫格来赛文的专家,叫我参加测量工作。他指导测工和我拿上经纬仪和水平仪,按照图纸给每个建筑物定位放线。首先放线的是渣油池,所谓放线就是根据图纸所示该建筑物所在位置和尺寸钉木桩,用麻绳拉线,5米左右打一木桩,工人们在线内挖土方。放线很有学问,不但要按照图纸上所标混凝土桩的位置和标高来定位各建筑物,而且还要考虑土质问题。挖土方时上宽下窄,呈梯形,防止塌方,保证砌基础时符合图纸尺寸要求。我每天跟着工人师傅一块干。盖厂房时,他们砌砖,我帮忙递砖;他们下地基砌卵石,我帮着搬运卵石。王义新师傅小组干得特别好,一天八小时的工作量丈量后,由我负责统计并检查质量。那时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累计一个月下来,发工资时最高的竟达300多元,比公司总经理聂列亭的工资还高。当时我们实习生每月工资90元左右,有的工人师傅安装技术水平提高特别快,一年连提三级的也有。如:何生玉(后曾任新疆油田工程公司副经理)。因为当时实行的是按劳付酬,奖罚分明,立竿见影,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1952年8月,仅用不到9个月时间,7万吨常压装置及其附属设施全部建成投产。这套装置是最简单的一段气化流程,仪表只有指示,没有控制,全部手动操作。虽然只有40年代水平,但在当时的独山子来说确实是先进的了,这套蒸馏装置按俄文习惯称它为A.T.Y(阿特吾)。

中苏合营时期,全部设备、技术及人员培训都由苏方负责(连化验室所用仪器甚至玻璃器皿都是苏联生产运来的),中方当时出劳动力,主管生活、后勤、政治思想教育等。

学俄语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沟通的工具,尤其到新疆多民族地区,语言不通就无法工作和学习。

我在大学念的是英文专业,毕业论文是用英文写的炼厂设计,我的第二外语学的是德语,没有学好。抗日战争时期天津沦陷,我上小学,在学校给我们灌输了点日语。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多用维吾尔语。从苏联回来的侨民及其后裔,大多说俄语,此外还有哈萨克语、塔塔尔语等。对我们来说,除了汉语,其他语言简直一窍不通。但是所谓的“二转子”(混血儿),他们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从小会说几种语言。我们一方面向他们学习,一方面抽出业余时间学习俄语等,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进入工作岗位的要求。炼厂投入生产,分析化验是现场生产的眼睛。1952年3月我从基建处调到独炼化验室工作,可以搞我所学的专业了,当然很高兴。当时的化验室位于老电站南面一幢平房,室内只有三张大工作台,所用仪器大多是从苏联运来的。当时化验室主要是配合现场生产做控制分析,不仅定时在塔顶和各侧线以及塔底取样分析,还要不定时地在中间罐和成品罐取样分析,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当时生产的品种只有汽、煤、柴三种燃料油,同时还要做原油和渣油分析。分析项目有密度(当时称比重)、恩氏蒸馏、凝固点、闪点、恩氏黏度、运动粘度、酸值、水溶性酸碱等。分析方法和产品质量指标全部采用苏联标准(OCT)。

把我分配到化验室工作,担任班长,还要负责带十余名最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徒弟,其中有几个不懂汉语,只能示范或采用肢体语言,手把手地教。总工程师马尔卡利扬是苏联专家,他是乌克兰人,小个子,脾气大,经常来化验室布置任务和察看化验分析结果,但不具体指导我们工作、化验、分析方法和操作技术。化验室没主任,也没工程师,只有我们四个大学生担任班长(刘静瑜、万德禄、汪祖铎和我),算是主任化验员,带班工作。最初生产汽、煤、柴油,总计有几十个分析项目,我们采用俄文的试验方法,边学边自己操作,边教徒弟。幸亏半年前,我们到独山子时每天早上五点参加了俄文学习班,从字母学起,有时碰上生字特多就查字典。当时,先来了一个叫玛利亚的女专家,她负责出厂产品质量把关,后来又来了一位叫喀加林娜伊万诺夫娜的女专家,帮我们建立马达法测汽油辛烷值。经过一年多的磨炼,我们能听懂专家布置的工作,也能用俄语给下面传授技术。我们四位班长带领大家建立起全部分析项目。1953年我的同班女同学刘静瑜(比我们晚来两个月)被提为化验室主任,我和汪祖铎(借调很短时间)被提为工程师。就这样,我们建立起了能够进行全部分析化验项目的化验室。苏联专家为了便于工作,还给我们每人起了一个俄文名字,我叫喀秋莎。

同类推荐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致命的自负

    致命的自负

    本书是哈耶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这部著作不同于以往,在某种程度上,它实际上是“哈耶克对自己毕生所反对‘极权社会主义’的思想努力的总结”。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市场化管理机制和集群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下的企业信息服务的协同组织,基于企业信息需求和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集成化信息服务流程重组及其集成服务模式的实现等。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热门推荐
  • 总裁不高兴,娇妻哪里跑

    总裁不高兴,娇妻哪里跑

    “朴七七别以为搞定了我妈我就会妥协!”朴七七垂头不说话。“朴七七,你别以为嫁给了我日子就会好过!”从此以后的朴七七没日没夜的被羞辱与折磨,终于忍不了的朴七七一张纸甩在了宫陌凌的脸上:“我们离婚!”请大家多多关照初夏的文章,谢谢~
  • 不能相念,那就怀念

    不能相念,那就怀念

    如果不能相念,那就怀念吧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能力创造机遇

    能力创造机遇

    本书从知识准备、目标、心态、能力、敏捷度、领导和执行等要素与层面,阐述了行动的要素与结构,从主体的内在素质、主体指向客体的微观过程,教人怎样走向实际成功。
  • 诡香异灯

    诡香异灯

    爷爷是开香铺的,就是卖死人的东西,爷爷死后的某一天,突然托梦给我让我重开香铺!
  • 不当大少了

    不当大少了

    当个平凡的学生仔不也很好吗?自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 涅槃重生之倾世千雪

    涅槃重生之倾世千雪

    她为他倾尽一生,得到的却是一杯毒酒。为他夺来一生荣华富贵,得来的却是亲子之死。踩着尸体将他送上皇位,却等来休书一封。“凤千雪,没想到吧,你只是在为我和尹炎铺路而已,哈哈哈。”凤依叶笑得癫狂。望着曾经高贵傲慢的凤千雪狼狈的趴在地上,谁知道她有多开心。“凤千雪,看在你我夫妻一场,说吧,你想怎么死?”慕容尹炎问道。“我呸,您你们这对狗男女!”如果她现在可以动,她一定会杀了他们,奈何她已被凤依叶切断手筋脚筋!她恨,为何不能早点识穿这对狗男女的真面目!爱她的娘,被他们逼下悬崖。疼她的爹,被他们千刀万剐。忠心的流蝶,被他们火烧化灰。而彩云却生生被他们活埋。如有来世,我必将手刃伤我至爱之人,护我所爱之人!
  • 魔契逆魂

    魔契逆魂

    一个天真胆小的懵懂少年,突逢巨变。且看主角如何在异世,亲情,爱情,友情的漩涡中挣扎。面对阴谋,大局,弱小的主角如何与之抗衡?付出代价,觉醒血脉,获取力量,最终的结局又将如何?热血的战斗,感人的故事。看少年一如何一步步成长。以魂做契,笑傲天地。
  • 微型剧本

    微型剧本

    这是一部微型的剧本,希望广大读者会喜欢。。
  • 末世凤狂

    末世凤狂

    冷凤狂,二十一世纪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嚣张一姐,然而,一场蓄意的阴谋与背叛,让她穿越到了异界大陆,狠厉狂肆的黑道风云人物,穿越到一片强者为尊的大陆,美男照泡!拳头开路!看嚣张一姐书写一番传奇?
  • 海琼问道集

    海琼问道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