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撑着船,尾追着这趟鸭子。下午的时候,到了西荡口。
西荡口有上千亩的面积,周围长满成片的芦苇,中心是一片开阔的水面。
一大趟鸭子游向荡中心,快活得拍着翅膀连声喊叫起来。水面上有先期到达的鸭趟,都游过来合了群。
长山估算了一下,这趟鸭子肯定有几千只。
这时,芦苇从中一群又一群的野鸭游了出来,它们和家鸭混在一起。哎呀,成千上万只鸭子挤在一起,一会儿游过来,一会儿游过去,占了几亩的水面。长山家的老鸭领头叫了一声,引得所有的鸭子一起叫了起来。“呷呷呷——呷呷呷——”那声浪,排山倒海,在水面上冲刷而过,传向四方。
长山站在荡边上看得呆了。
太阳已经落山,鸭子游到芦苇丛中歇宿了。长山追了一整天,他又饿又累,上了船撑着四处搜寻,终于看到芦苇丛中长了几棵菰草,把船靠了过去,将所有的茭白都掰下来,狼吞虎咽地吃了几根。然后躺在船舱里,很快睡熟了。
一觉睡到天亮,长山醒来了。他用手掬起水来洗了洗脸,又吃了几根茭白。
荡中心,数不清的家鸭子、野鸭子游在一起,情投意合,十分愉悦。长山看了这情形,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老鸭呀老鸭,看来你是迷恋上这里了,那么你就在这里吧!”
长山拔起船篙,准备撑船回家。
临行的时候,他恋恋不舍地朝着鸭趟唤了几声:“鱼哟——鱼哟,鱼哟,鱼哟——鱼哟,鱼哟……”他想最后再看一眼那只跟着一家人生活了几个年头的老鸭。
可是老鸭没有应答。
长山很沮丧:老鸭有了这么多伙伴,它心目中已经没有自己这个主人了。他有气无力地撑着船,离开了西荡口,慢慢地往回撑。
没撑多远,听到后面有“呼哧呼哧”的声音。长山回过头来一看,一大趟鸭子,有家的也有野的,都跟在后面。家里的那只老鸭游在最前头!
长山乐不可支!他甩开臂膀,把船撑得飞快。一大趟鸭子,“呼哧呼哧”地,紧紧地尾随其后。它们十几只并成一排,一排一排地首尾相接,成了一支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颇为壮观。
从西荡口到家,平时要走一整天。这次发了大水,有些平时不能行船的地方也能通行了。长山抄着近路走,未时未过,就把船撑进了家东边的塘里。
老鸭大概是重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熟环境,快活得“呷呷呷”地连声大叫,所有的鸭子应和着叫起来。鸭叫声惊动了家里人,几个孩子看到爹吆喝了一大趟鸭子回来,高兴得在地上翻跟头。
陈家人听到声音出来,看得眼都红了。
回到家里,长山看到老婆垂着头坐在旁边,一声也不吭,眼睛红通通的,诧异地问:“我不在家,是谁欺负你啦?”
这么一问,老婆哭出声来:“不是你又能是谁呀?”
长山很不理解:“我碰都没碰你一下,怎么欺负你啦?”
老婆抽泣道:“下这么大的雨,外面那么大的水,把人都愁死了。”
“好了,别再淌眼泪了。”长山哄道,“我在外边又不是玩的,那么一大趟鸭子,把它们赶回来容易吗?”
“莫说是一趟鸭子,你就是撑回一船金子我也不稀罕。”说着说着,止不住又流下泪来。
大茂子道:“爹走了以后,妈一直都在哭。”
长山把洗脸巾递给老婆:“快别这样,也不怕孩子笑话?”老婆这才止住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