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鸭子、野鸭子,一下子带了一趟回来,得给它们一个落脚的地方。塘边上的一块地刚刚收完稖头,长山就在那里搭了一个鸭栏。
早晨,鸭子出去以后,鸭栏里遍是圆溜溜的鸭蛋。
长山叫大茂子拿了一只篮子来,捡了半篮子鸭蛋,亲自送到了陈家。按照乡风,若是谁家有了生日、满月之类的喜事,都要送些糕粽糰圆之类的食品,表示喜庆共享。尽管两家的相邻关系十分平常,可是自己带回了这么多的鸭子,应当属于一件大喜事,送些鸭蛋过去表达一下意思,那还是该当的。
这么多鸭子到了家,长山想,自己的时间恐怕全都要耗到它们身上了。过了两天,知道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些鸭子十分乖巧,在家里老鸭的带领下,白天顺着港汊到外面去觅食,天一晚就自动回来,丝毫不要人操心。归家以后,长山给它们补充一些食物。好在今年粮食丰收,大麦粒、稖头籽那么多,囤在家里还没卖出去,拿来喂养鸭子再好不过。
每天清晨,长山到鸭栏里去捡拾鸭蛋。这时候,孩子们主动跑过去帮忙。每次都能捡起二百多斤的蛋来。过了三五天,长山一早用船撑到城里去卖,不到下午就卖完了。回来的时候,买了麻花、脆饼带给孩子们。孩子们看到爹扛着竹篙从船上走下来的时候,欢呼雀跃地迎上去。长山把买来的东西分发给他们,望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情形,心里甜滋滋的。
范家发大财了!陈友富心痒难熬,他要讨到范长山的诀窍,自己到外面也能弄这么一趟鸭子回来。生怕范长山不肯把诀窍告诉自己,忍着心疼买了二斤红糖。这天看到范长山没出门,赶忙过来,亲亲热热地问道:“范大爷,你啥法子弄回来这么多家鸭、野鸭的?”
范长山是个毫无心计的人,他推开陈友富拎着红糖的手,把前后经过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于是,陈友富就迫不及待地盼望着下暴雨。
好容易熬过了几天。这天下午,骤然间天空挤满了乌云。几道电光闪过,雨点伴随着雷声砸落下来。
机会来了,那是不可以随便丢失的。陈友富赶紧把家里的鸭子抓了一只出来放跑,照范长山说的那样,冒着暴雨在后面追赶。
一路上果如长山所言,那只鸭子见到主人离得远了,就停下来“呷呷呷”地叫,眼看追到跟前的时候,就又飞快地游起来。
天已经黑下来,离家已经好远了。为了能够像范长山家那样发财,陈友富什么都顾不得了。他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家炸栏的鸭子游过来,可是望来望去,只有他家的那一只鸭子,在前面孤零零地游。半夜里,一直撵到西荡口,也没有看到别人家的一只鸭子。
陈友富心想,这一路上的情形和范长山说的差不多,可就是没有家鸭子、野鸭子靠上来,一定是范长山把紧要的关节隐瞒起来了!
暴雨停歇下来,听到远处空中有鸟雀朝着自己飞过来的声音,数量还很为不少!陈友富陡然来了精神:没有家鸭,野鸭更好!这么多的野鸭,把它们全都领回去,晚上用鱼网一撒,一只都逃脱不了,用船撑到城里去卖掉,那可要卖出成堆的银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