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8100000025

第25章 文化漫笔(4)

佛像是怎样入藏到烟台博物馆呢?说来话长,此画原藏在潍县十笏园(今潍坊市博物馆馆址)丁家,后流人黄县城丁百万手中。40年代土改复查时,丁家浮财被分,在丁家扛长工的林某见丁氏庄园院内丢弃有两捆字画,便带回家让老伴当柴烧,老伴埋怨他净拿没用的,顺手丢到阁梁上,再也没有理会。60年代初,原烟台地区博物馆在黄县西松岗村用重金收购古画,林某听说后,想起放在阁梁上的两捆字画,连忙找到博物馆的同志说,“这东西我家有两捆。”博物馆的同志便跟着到了他家,从阁梁上取下两捆包着厚厚尘土的字画,数了数,共70余幅,林某说:“这东西原准备当柴烧,因为放在阁梁上,早就忘了,国家有用,就都拿去吧。”博物馆的同志便全部带回烟台,经逐件拣选鉴定,从中发现了金农佛像轴以及50余幅有价值的字画,原烟台专署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拨给专款,全部收购,当博物馆的同志专程到黄县林家,登门付给重金时,林某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两捆柴禾值这么多钱,公家办事就是不坑人。”

丹青勾绘千人面

中国京剧是国粹,京剧睑谱举世无双,它不但是舞台表演的需要,而且具有独特的鉴赏价值,因为脸谱绘画与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善画脸谱者,多为京剧净行,他们为了演出在脸上画,为了鉴赏在绢、纸上画,从而使脸谱成为一门绘画艺术。在烟台这座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京剧码头上,善画脸谱的梨园净行层出不穷,一代胜过一代,当今活跃在脸谱绘画艺术领域里的何冠奇先生,便是其中佼佼者。

何冠奇先生生于1939年,l958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京剧本科,国家一级导演,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全才。笔者且不说他l962年编导由耿其昌主演的现代京剧《雪夜探亲人》、1964年改编传统京剧《游西湖》(主演刘

秀荣、张春孝)以及由他编导的多台获奖京剧。亦不说他在烟台京剧院五次出国访问演出时,既当艺术指导又兼演员,被乌克兰艺术委员会聘为“外国艺术顾问”的一系列成就。这里单说他的脸谱绘画艺术。

何冠奇先生不但善于画脸谱,而且研究脸谱,他把脸谱造型艺术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在众多脸谱绘画高手中独树一帜,笔者称其为“何氏脸谱”。“何氏脸谱”不光使观者知道所绘人物,而且具有丰厚深邃的内涵,他把中国民俗中的福、禄、寿、喜融人脸谱创作中,使书法艺术与脸谱艺术相映生辉。如他把以孙悟空为中心的32位神灵脸谱,组合在一个巨大的“寿”字中,“寿”字上端三横一竖似“主”字,创意为“人生主要多争斗”,中间一长横创意为“艰难时刻真人救”,下部“口”字创意为“祸福无门出自口”,“寸”为“方寸之地显风流”,“点”为“金钱一抹抛在后,只求一点福禄寿”。他把包公等35位忠臣良将的脸谱,组合在一个巨大的“寿”字中,创意为“自古忠良多悲壮”,观后令人叹服、令人感慨。他在《中国脸谱范例》这一数十米的长卷中,绘出了自商代至清代的l30多位历史人物脸谱,令人叫绝。

为了展示“何氏脸谱”的艺术风采,l992年,烟台博物馆与烟台京剧院联办了《何冠奇脸谱绘画展》,令观者大开眼界,赞叹不已。笔者观后写了一首拙诗:

中华国粹是京剧,脸谱艺术妙无比。梨园辈出画谱人,齐东首数何冠奇

此诗由中山画院院长、书画家迟乃邦先生书写后,挂在展室中,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一位华侨,看中一幅由40多位历史人物脸谱组成的“寿”字,执意要出资求购。此后“何氏脸谱”名声大振,在后来举办的“烟台市首届艺术博览会”上独领风骚。21世纪初,“何氏脸谱”又走进了修缮后的英国领事馆进行专题展览。后来烟台山创办了“京剧艺术馆”,馆内专设“何氏脸谱”展室,何冠奇先生“丹青勾绘千人面”的艺术成就,在“京剧艺术馆”得到充分展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观赏脸谱、识别脸谱、品味脸谱的艺术殿堂,“京剧艺术馆”被誉为“烟台山第一文化亮点”,何冠奇先生功不可没。

杨公祠·四知堂

明万历《莱州府志》载:莱州有“杨公祠”和“四知堂”,清光绪年间落成的烟台福建会馆山门上,有“暮夜却金”青石浮雕。“杨公祠”供奉的是东汉名臣大儒,被誉为“关西孔子”的杨震,“四知堂”缘起于杨震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天知、地知、我知、子知”,青石浮雕展示的是杨震“暮夜却金”的情景。

杨震,弘农华阴人,生于东汉永平三年(60年),官至太尉,他一生忧国忧民、清正廉洁、抗节不屈、死而后己。杨震任荆州史时,举荐儒生王密当了昌邑县令,数年后杨震调任莱州太守,赴任路经昌邑时,王密深夜来访,送杨震黄金十斤,以报恩师举荐之恩。杨震很不高兴地对王密说:“往昔我知你才德尚可,才荐你当了县令,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人知者,求恩师收下。”杨震严厉地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如若以不知则收受贿赂,岂非伤天害理,欺世盗名!”王密听后十分羞愧,持金退出。

延光三年(124年),时任太尉的杨震,发现奸臣樊丰、周广趁安帝东巡泰山之际,假传诏书,竞修宅第,杨震拿到假诏书准备奏告安帝,樊丰、周广得知后设计陷害,诬杨修对朝迁不满,安帝不辨清浊善恶,将杨震罢归故里。在回归华阴途中,他怀着满腔忧愤饮鸩而卒,时年64岁。l26年,顺帝即位,诛杀罪恶累累的樊丰、周广,为杨震平反昭雪。杨震的后代,都继承了杨震传下来的家风,个个光明磊落,代代清史留名。

儿子杨秉,官至尚书,一生不畏权贵,嫉恶如仇,对己约束极严,晚年时,他从容地回顾自己的一生:“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孙子杨赐(杨秉之子),曾为皇帝讲学老师,官至司徒,为国敢于直言上书,抨击朝政,批评皇帝,中平二年(185年)病逝。皇帝称赞他是士林学习的楷模。

重孙杨彪(杨赐之子),知识渊博,通晓典章制度,官至太尉,终生不畏强暴,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视为异己,欲以谋反罪杀害杨彪,被孔融所救,后病逝家中,终年84岁。

第五代杨修(杨彪之子),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任曹操主薄时,杨修聪明过人的才智引起曹操的忌恨,将其杀害,年仅45岁。

《汉书·杨震列传》评说:杨氏几代人“能守家风,为世所贵”。莱州建“杨公祠”,表达了莱州人民对曾在此任太守的杨震的崇敬之情。建“四知堂”是为了永远铭记杨震的名言:“天知、地知、我知、子知。”青石浮雕“暮夜却金”像一面金灿灿的明镜,镶嵌在烟台福建会馆山门上,它告诫人们:为官者要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为民者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兄弟同画伟人像

当今烟台美术界,人才辈出,一片繁荣。老中青三代美术工作者,创作的一幅幅书画精品,在国内外屡屡获奖。建国之初的烟台美术界却不是这样,美术人才凤毛麟角,寥寥无几。1951年,为筹备建国二周年的庆祝活动,需要******与斯大林的巨幅油画像,市政府有关部门就把绘制任务交给了我胞兄迟乃武开办的“时代画社”,我当时在画社随兄学艺。小小的画社接受了绘制巨幅伟人像的光荣任务,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我们画社以绘制广告牌匾为主,从来没绘制过巨幅伟人像,担心绘制水平达不到要求,辜负了领导的信任。我们兄弟两人画了改、改了画,终于按期完成任务,当然主要是我兄长的功劳,我不过是替兄长打个下手而已,那年我才l6岁。伟人像画成后,我们就

像小学生等待老师批改作业一样,请领导审查,领导看后表示满意,我们一直紧张的心情才松弛下来。

国庆节那天,这两幅伟人像并列悬挂在南操场庆祝大会主席台中央,庆祝大会结束后又被取下,由仪仗队抬着参加国庆大游行。大游行结束后,这两幅伟人像由市政府收藏,每逢召开群众大会或举行群众游行,都要抬出来亮相。为了留住我们绘制巨幅伟人像的记忆,我们特意把画像抬到锦章照相馆,因此才有了这张老照片,伟人像前右,为我胞兄、画家迟乃武,左边就是我(迟乃邦)。

(烟台中山书画院院长迟乃邦口述,王焕理撰稿)

烟台早期的国画创作

20世纪60年代初,烟台的国画创作曾有一段辉煌时期,一批国画家脱颖而出,一批优秀作品在全省、全国美展中屡屡获奖,频频被省以上报刊刊发。一些作品被有心人珍藏,今日鉴赏这些国画作品,会使人联想到那个令人难忘的时代。

1958年,烟台市博物馆在福建会馆宣告成立,l960年后,受市文联委托,由博物馆负责成立了”烟台市国画创作组”,主要成员有本市知名画家张艺峰、张君佩、赵鲁如、黄新民、张西园、张镜逊、叶崧光、迟乃邦、刘玉玺等。其宗旨是:”共同学习、提高画艺,繁荣烟台的国画创作。”创作组每周五在博物馆集体活动。

为了提高画艺,创作组采取了两种有效的方法,一是通过鉴赏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名家书画,从中吸取营养,学习古人技法。因此,创作组成员均具有深厚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力。二是邀请国画大师和著名画家来烟传艺,先后应邀来烟的国画大师和著名画家有:潘天寿、俞剑华、王个移、江寒汀、孙雪泥和张彦青、刘鲁生等。他们来烟台后,首先对创作组成员的作品进行审评,然后再向创作组成员传授画艺。在大师和名家的言传身教下,创作组成员的绘画水平迅速提高,还曾将其创作的作品与大师们的作品在博物馆进行联展。

由于国画创作组所处的年代,其作品都具有时代特征,体现了时代精神。如张君佩创作的获奖作品《向日葵》,体现的便是”葵花朵朵向太阳,人民心向共产党”这个主题。1964年,******同志号召全国”农业学大寨”,由此,黄新民创作了获奖作品《大寨田》。

******《在延安**********上的讲话》中说:”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

过程。”赵鲁如创作《烟台莱果》之前,就是遵循******同志这一教导,多次到西沙旺苹果园体验生活,在苹果树下进行写生,然后才创作出《烟台苹果》。此画用笔老练,浑厚圆润,把烟台苹果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开用国画画烟台苹果的先河,并在省、全国美展中获奖。

为了让烟台国画更上一层楼,还特邀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来烟台市博物馆举办“徐悲鸿大师遗作

展览”,徐悲鸿大师的夫人,徐悲鸿纪念馆廖静文馆长亲自携带徐悲鸿大师遗作40余幅来烟,此展览不但使烟台的国画家和国画爱好者大开眼界,而且轰动全市。此后烟台的国画创作蒸蒸日上,国画创作组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国画爱好者纷纷到创作组求教,学习画艺,同时在青少年中掀起了学画热潮。

当时的国画创作组成员毫无功利思想,大家一心一意、倾尽全力进行创作,以严谨的画风,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国画精品。l966年,”**********”开始,国画创作组被迫停止活动,一些创作组成员受到批判,一些优秀作品被毁,幸存下来的作品,有的不知去向,有的被有心人珍藏。

今天时空已跨入21世纪,创办于40多年前的烟台国画创作组已成为历史,创作组的主要成员多已故去,但昔日创作组为烟台国画所作的贡献,画家们留下的那些反映时代精神的国画作品,已成为研究烟台国画史的重要资料,画家们那种认真探索的敬业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毛纪墓·姐妹易嫁

在莱州城西福禄山下,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墓地,系莱州历史名人,明代大学士毛纪之墓。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有“姐妹易嫁”的故事,主人公便是毛纪,而且故事缘起于毛纪墓。

《聊斋志异》中说:毛家墓地原本是张家墓地,因曾有人告诫张家员外,此墓地本是毛公葬身之地,张家占用不吉利,劝其迁走。张员外相信了这一预言,便把张家祖先迁移到新址安葬。时有姓毛的牧牛人,路经张家墓地时,突降暴雨,便躲在废弃的墓穴中避雨,谁知山洪暴发,大水灌进墓穴,不幸溺水而亡。因毛家贫穷无墓地,牧牛人之妻便到张员外家为丈夫乞求葬身之地。张员外闻知死者姓毛,非常惊奇,认为这正应了“此墓地本是毛公葬身之地”的预言,便将此墓地给了毛家。

张员外见毛家儿郎眉清目秀、聪慧过人,便留在府中读书,还让其与长女定了亲。毛郎长大后,前来张家迎亲,花轿临门时,张员外的长女大哭大闹:“我死不嫁牧牛儿。”其妹哭劝,其姐怒道:“小妮子,你何不从他去。”其妹说:“父母不曾以妹子许毛郎,若以妹子许毛郎,何烦姐姐劝嫁。”张员外听次女之言,与妻议定“以次易长”。便问次女“今欲以儿代姐,儿肯行否?”次女说:“父母之命,即乞丐不敢辞。”父母大喜,即以姐妆妆次女,登轿而去。毛郎得知易嫁之事,倍加敬重自己的妻子。

同类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曲折而光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流转的历史时空中,去追寻这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成长轨迹。冯玉祥,本来名叫冯基善,字焕章。“冯玉祥”这个名字是他11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替他报名入伍时来不及问他的名字随手写上的。后来他一直用这个名字,本名冯基善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冯玉祥的老家在安徽巢县。他的父亲名叫冯有茂,是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冯有茂年轻时为逃避兵荒和战乱,和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流落外地。在替一家姓张的财主当佣人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财主请来教儿子武术的教师学习了一些武艺。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岳家将

    岳家将

    岳飞是我国南宋年间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统率岳家军八百儿郎抗击金兵入侵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各地长期广泛流传。本辑将反映岳飞抗金的两部史小说名著《岳王传》、《说岳》汇编成册,取名《岳家将》,以飨读者。
  • 曾国藩成就大事的谋略3

    曾国藩成就大事的谋略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一个充满矛盾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以一介书生领兵,纵横疆场,剿灭太平天国,中兴清廷,堪称奇伟;他以汉人位居清廷要职,功高震主,而得以善终
热门推荐
  • 我要的幸福是离开

    我要的幸福是离开

    有一种人,你视他为生命所爱,他却只视你为人生知己。既然无法相爱,惟愿相忘江湖。可是,有一日,有一晚,注定了她与他这辈子都要纠缠不清。于是,怀孕,你说我怀孕了吗?没有恋爱经历,没有心甘情愿,却有一个生命出现在她身体里,属于他和她的印记。一个以为离开便能幸福,一个以为留住就能幸福。两个不懂爱情的人,却在执意寻找幸福。其实幸福一直都在,想要的也早已了然,只是能否在失去之前,及时放开紧握的双手……
  • 护界仙王

    护界仙王

    亲情、友情、爱情,凡人有,修真者也有。仇杀、残暴、嗜血、无情,不止妖魔鬼怪会,修真者更会。守护伴随着主角的一生,为了自己珍爱的人,为了这一界的万物苍生,主角是如何在自我与无我中抉择的呢?且看主角如何在争斗与斗争中成长,如何守护心中的修炼之道,又是如何演绎自己精彩一生的呢?交流群:321906354
  • 重生嫡女:废材二小姐

    重生嫡女:废材二小姐

    在瑶池初见的第一眼,就注定了今生为他而活。随着他的脚步毅然成仙,却在刚成仙的时候听见一个惊天的消息!一怒之下,险些堕落成魔!难道仙就可以轻率地绝定万妖的生死?难道万妖的命就如此渺小?她偏不信!既然天道如此不公,那她就用手中的剑,为万妖讨一个公道!
  • 大灾难时代

    大灾难时代

    当电视中的怪兽,突然出现在现实世界之后,建筑在崩塌,生命在死亡!就在这绝望笼罩天空,血腥泼洒大地的时候,传说中的奥特曼会不会出现拯救毁灭的世界?本文无穿越,无雷点,全新的剧情,给你不一样的同人小说!
  •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

    本书精选“中国最受青少年喜爱的青年作家”、“畅销书作家”周海亮近年来所创作的美文100余篇,绝大多数文章被诸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小小说选刊》等国内一线杂志转载。本书文章短小精悍、立意深刻,所有美文全部针对青少年读者,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启迪和帮助,不啻为一本青少年成长的“圣经”。
  • 穿古至今

    穿古至今

    她,冷血杀手,却有一根祖传月牙项链,而这根项链却有着逆天本领——穿古至今!而它(他),就是本书男主!他是远古时期女娲补天掉落的一小块七彩石,只是一小部分。两者相遇,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爱情火花?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再耀时刻之方舟重返

    再耀时刻之方舟重返

    异世界黑月降临地球。故事讲述一位再平凡低调不过的普通学生机缘巧合下成为异世之月的宿主,从此以后人生不在平凡,奇幻之事接连而至。命运,很少在你能选择之时降临。
  • 震泽纪闻

    震泽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职高手之王者归来

    全职高手之王者归来

    当中国的电子竞技陷入低谷时王者以势不可挡的姿态重临荣耀(本书是参考全职高手写的,如有雷同,纯属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