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8100000026

第26章 文化漫笔(5)

后来张员外的长女虽然嫁了个富家子弟,却是个懒惰****的败家子,他把家产折腾光后,便一命归西。其姐闻知毛郎中了进士,其妹成了贵妇人,刻骨自恨,出家为尼。毛郎以宰相的身份回莱州时,其妹去拜见其姐,其姐避而不见,其妹欲送金钱给其姐,因怕伤了其姐的自尊心,便用绸缎裹着金钱,差人送去。其姐以为只是几匹绸缎,十分不悦:“与我金钱尚可作薪米费,我不需要绸缎。”原物被退回。其妹非常难过,又差人送去金钱,其姐得知绸缎裹金钱的事哑然自叹:“自己一生的不幸,都是私念造成的。”

蒲松龄笔下的毛郎,就是明正德五年(1510年)进士,官至首辅,被誉为“名重当朝,泽被后世”的一代名臣毛纪。毛纪之父并非牧牛人,而是学识渊博,精通诗书经论、曾任杭州府学教授的毛敏,父子葬在同一墓地,如今,毛纪墓已成为莱州市的一处景观。

一鸣惊人·放鹄亭

“一鸣惊人”是成语,“放鹄亭”是古迹,这成语和古迹均缘起于黄县(今龙口市)历史上的一位名人淳于髡。黄县有个淳于村,因淳于氏世居于此而得名,村里有淳于祠,供奉的便是先祖淳于髡,祠中有颂扬淳于髡的石碑,系清嘉庆七年(1802年)黄县知县魏绍濂所立。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影响很大的名人,因此被司马迁写在《史记·滑稽列传》之首。淳于髡是齐国著名的谏臣、学者、外交家,他博学多才、善说隐语,在谈笑讽喻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为齐国的强盛作出了贡献。

威王(?一前320年)当政初期,沉缅酒色、不理朝政、诸侯并侵、国家面临危亡,群臣无人敢谏。淳于髡挺身而出,用隐语劝谏齐威王:“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出这是淳于髡在讽劝自己,于是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后齐威王开始整饬吏治,厉兵秣马,诸侯震惊,纷纷归还强占齐地。从此“一鸣惊人”成为成语流传下来。

淳于髡为齐国进行过多次外交活动,皆取得成功。他曾出使魏国,救回了被庞涓骗到魏国并被处以膑刑(去膝盖骨)的军事家孙膑。楚国攻齐时,他曾去赵国搬来十万精兵、革车千乘,楚国闻之连夜退兵。淳于髡最出色的一次外交活动,是使楚国与齐国结成联盟。

为了与楚国修好,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齐威王投楚王所好,让他带一只美丽的鹄鸟献给楚王,淳于髡深知楚王崇尚信义,决定用计打动楚王,他故意把鹄鸟放飞,提着空鸟笼去见楚王,楚王问他为何提个空鸟笼,淳于髡说:齐王本来让我把一只美丽的鹄鸟献给楚王,我怕鹄鸟口渴,在江边放出来让它饮水,谁知鹄鸟飞了,我深知闯了大祸,我想死、想逃,可我痛心因此会影响齐楚修好。我想买只相同的鸟,假冒齐王献给楚王的鹄鸟,但这种不讲信义又欺骗楚王的事,我是不会做的,因此我提着空鸟笼来见楚王,任凭楚王治罪。楚王听后不但没治他的罪,还称赞他是“信士”。齐楚两国从此结成联盟。

后来,楚国尊淳于髡为“楚先贤”,还在襄州之南淳于髡放鹄鸟处,修了一座“放鹄亭”,纪念这位为齐楚修好避免战乱的先贤。唐代诗人柳宗元和刘禹锡路经“放鹄亭”时,两人追怀淳于髡,洒酒祭奠,即景赋诗抒发情怀。柳宗元的诗是: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荒垅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带是同声。

名宅石狮出土记

在福山区王懿荣纪念馆大门两旁,安放着一对雕凿精美、玲珑剔透的石狮子,纪念馆建筑虽非王懿荣故宅,这对石狮子却是王氏宅第原物。

明洪武年问,一位云南大理府人,来福山任登宁盐场盐课大使,他便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始祖王忠,史称盐场公。王忠任职其间,爱上了被誉为“福地”的福山,全家便在县城西北15公里的古现河北村定居下来,再也没回云南。明崇祯年间,王懿荣的十世祖王道增,又将全家迁移到相邻的古现东村(今古现镇政府所在地),传至王懿荣,已经十六世。

王氏家族不但世代为官,而且是诗书传家的儒学世家,明、清两代一直是福山的名门望族,出现过很多载入史册的历史名人,所以王家在修建宅第时,设石狮子为大门装饰是顺理成章的,这对石狮子不但一直守望着王氏宅第,而且是王氏家庭史的见证。

20世纪40年代中期,王氏宅第部分被毁,门前的石狮子神秘失踪。20世纪80年代初,福山区(时为福山县)的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中获得一条线索,当年失踪的石狮子,是一位有心人把它抢救出来埋在地下,村民王宪军老人证实,石狮子就埋在他家南院里。

1983年,《红旗》杂志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文中写道:“……陈天华、王懿荣为了向外国侵略者表示抗议,不惜蹈海坠井自尽,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陈天华(1875—1905),近代民主革命家,为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在东京愤而蹈海自尽。王懿荣(1845—1900),清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古文字学巨擘,为抗议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率妻、媳坠井自尽。《红旗》杂志评论员文章,更加坚定了烟台人民为王懿荣建纪念馆的决心,l984年,市、区两级文物管理部门决定,首先把王氏宅第遗存的石狮子挖掘出来。当年ll月,市、区文物工作者共同来到古现东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王炳见的支持协调下,在众多村民的帮助下,使埋藏于地下的石狮子重见天日。由于王懿荣纪念馆的馆址尚未确定,决定将石狮子运到市博物馆存放,驻福山空军某部出动吊车支援。

1989年,是王懿荣发现甲骨文90周年,10月,王懿荣纪念馆在福山区隆重开馆,这对当年一直守望着王氏宅第的石狮子,被安放在纪念馆大门两旁,成为纪念馆的镇馆文物。

孙遇和他的子孙

福山区有个两甲庄,明代该庄曾出过一门三代六进士,他们便是孙遇和他的子孙,在《福山区志·人物传》中,孙遇名列首位。据《孙氏家谱》记载:孙氏家族系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之后,元朝至正年间,孙遇的先人孙志学、孙志孝,为避战乱由河南固始县迁徙福山,在县城南6公里处,东西夹河之间定居下来,故名两夹庄。后因孙遇的两个孙子同科考中进士,村名因此改为两甲庄。

孙遇生于明永乐2年(1404年),明正统元年(1436年)考中进士,系福山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科考进士。明正统9年(1444年),孙遇任安徽徽州知府,在任期间,均徭役、除时弊,审结多年积案,徽州百姓呼之为“青天”。明正统14年(1449年),其父病逝,孙遇遵例回乡守孝,此时徽州百姓联名上奏朝廷,亟请夺情(不守孝称为夺情),得到朝廷批准,于是孙遇回乡为父办完丧事,便匆匆返回徽州。明景泰5年(1454年),徽州遭灾,粮食歉收,饥饿的灾民聚众哄抢,汪御史巡视至此,欲调兵镇压,孙遇忙劝止日:“此饥民耳,一用兵,祸且延。”孙遇亲临灾区,设赈济之,饥民喜,境内大安。孙遇在徽州任满后,因政绩卓著,按例应升迁,徽州百姓联名奏请乞留,朝廷顺应民意,颁旨:孙遇由四品晋升三品留任徽州。明天顺8年(1464年),孙遇迁任江西右布政使,徽州百姓知不能复留,为孙遇置生祠祀之,并作《六颂》诗,镌于壁碑,以纪念他20年来治徽之惠政。

孙遇在江西任职时,因查办京官萧彦家族依其官势、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之案,得罪了萧彦,被其诬告为“朋党”,明宪宗听信谗言,罢了孙遇的官,朝野上下都为他鸣不平,让他上诉,孙遇不申不辩、坦然处之,率家人返回家乡。孙遇回乡后,开办私塾,教育子孙,在他的精心教育下,其四个儿子有三个考中进士,他们是长子孙珂,明景泰5年(1454年)进士,累官南京大理寺丞。次子孙圭,明成化14年(1478年)进士,累官陕西右布政使。四子孙琰,明成化17年(1481年)进士,官拜尚宝寺少卿。唯有三子孙瓒,明成化l0年(1474年)中举后,不愿为官,终生研究理学,成为理学大师。

孙遇有两个孙子系明弘治17年(1504年)同科进士,一为孙琰之子孙乐,任四川布政司参政。一为孙珂之子孙檠,授官直隶任丘知县。一门三代六进士,福山仅此一家,当时有人作诗赞孙家科第之盛,并被编人《福山县志》,“累朝名宦不寻常,试问家声齿颊香,黄榜弟兄三玉荀,碧幢父子两甘棠。”

铁头御史郭宗皋

明、清《福山县志》和新编《福山区志》人物卷中,均记载着一位历史名人,被誉为“铁头御史”的郭宗皋。郭宗皋(1499—1588),今烟台市福山区城里人,明嘉靖8年(1529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任监察御史,明隆庆初年任南京兵部尚书。郭宗皋与海瑞(1514—1587)是同时代人,均在嘉靖皇帝驾前为臣,都因上疏进谏而触怒皇帝遭贬罚。

嘉靖l2年(1533年),时任监察御史的郭宗皋上《星变疏》,劝皇帝“享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引起皇帝不满,被廷杖四十。嘉靖16年(1537年),朝中有人为讨好皇帝辅臣、行宰相之职、地位显赫的李时,推荐他的亲信保定巡抚刘夔,让皇帝委以重任,郭宗皋列举刘夔阿附李时的“谄媚之行,”奏请皇帝不可委以重任。皇帝不但不听忠言,反而对其施以罚俸两月的惩罚。郭宗皋不畏权势的铮铮铁骨,震动朝野,史称“铁头御史”。

嘉靖23年(1544年),时任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郭宗皋,巡抚顺天(今北京市),他忠于职守、不事趋奉,遭内阁首辅严嵩及其党羽嫉恨,严嵩向皇帝屡进谗言,嘉靖26年(1547年),郭宗皋被革职谪戌陕西靖虏卫(今靖边县)。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皇帝即位,郭宗皋才被赦回京城,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隆庆2年(1568年),已经69岁高龄的郭宗皋,以“年迈衰弱不能复任”为由,辞官还乡。还乡时他从南京请来一名善做水车的木工和两名善种水稻的老农。

早在嘉靖l7年(1538年),郭宗皋任山西按察副使,驻代州(今代县),出巡时发现当地农民皆利用盐碱地种植水稻,收获倍于它种作物,深受启发,心想:福山城北也有一片盐碱地,何不学其方法,将来告老还乡买地种水稻,于是他下田观察、学习,掌握了洗碱种水稻的具体方法。他请来南京木工、老农的目的,便是为了种植水稻。

郭宗皋还乡后,在城北流子河(今称柳子河)畔,买下40亩盐碱地,亲自督导开渠、筑畦、整地,用水车引流子河水洗碱后栽种水稻成功,开创了在胶东用盐碱地种水稻的先河,至今这一带仍盛产品味极佳的稻米,便是源于郭宗皋。

明万历16年(1588年),郭宗皋病逝,神宗皇帝赠封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康介”,御赐石牌坊一座,上书“敕使崇修”四个大字。郭宗皋一生著作甚丰,有《康介公遗集》、《四素堂录》等传世。

半岛名人“和鸣夫妻”

胶东半岛自古以来出名人,而夫妻同为名人者极少,郝懿行、王照圆便是一对名列史册的”和鸣夫妻”。史料记载:他们夫妻在生活中常以诗唱和,既和谐又富情趣,由此夫妻二人把平时唱和的诗,汇成《和鸣集》刊印传世。

郝懿行(1755—1825),号兰皋,栖霞人,著名学者、训诂大师。王照圆(1763—1851),号婉全,福山人,著名学者、亦长于训诂,25岁远嫁栖霞郝懿行。

清嘉庆2年(1799年),郝懿行考中进士,先后任户部额外主事、江南司主事。郝懿行在京任职期间,王照圆自栖霞来到京城,他们买不起房子,先居于山东会馆、后迁齐鲁会馆。他们以苦为乐、潜心治学、”得来俸钱,辄以买书”,把一生精力耗于研读和著述中,《诗向》、《诗说》两书便是夫妻二人合作著成的。王照圆的名著《列仙传校注》、《列女传补注》的完成,溶人了郝懿行的心血,当时的大学者马瑞长、臧庸都为《列女传补注》写了序言,他们不但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王照圆的人品、学识和才华亦很推崇。

郝懿行一生著作甚丰,同样倾注了王照圆的心血,在对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注释过程中,王照圆始终参与其中,历时12年,《尔雅义疏》终于著成,被誉为郝懿行的代表作。《清史稿》记载:《尔雅义疏》书成,”间取照圆说”。郝懿行把历代学者对儒家经典《春秋》一书的分歧意见,详加注释,逐一澄清,写成《春秋说略》,亦是在王照圆的协助下完成的。当时的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说:”吾见历代论《春秋》者,唯兹划尽千秋藤葛”。王照圆还为丈夫的《晋送书故》写了跋语,被当时学术界传为美谈,称王照圆为当代李清照,巾帼校书第一人。臧庸曾说:”时有夫妇著述,一家两先生者,郝兰皋户部暨德配王婉全安人也”。

同类推荐
  • 松下幸之助的智慧

    松下幸之助的智慧

    松下幸之助——一位20世纪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这不仅缘于他一手创立了松下王国,更在于他超乎寻常的经营之道——被全球范围内的许多成功企业家奉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是真正把经营企业视作一项崇高的使命、一门真正的艺术来看待的。他那创业之道的超人意志、对人生真谛的无限探索、博大精神的经营智慧,令世人常常慨叹不已!
  •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本书收录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等十二名西医,都是在天津行医数十年,并在各医科上有所建树的已故先辈名医。
  • 李白:最浪漫的诗人

    李白:最浪漫的诗人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然而,伟大诗人李白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他都经历过什么?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李白的形象,在涉及存在历史争议的事件时,本书采取绝大多数学者的看法,尽可能保证李白的形象不被野史、戏说所歪曲。相信在读完此书后,读者朋友会对李白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 秦汉越地人物传

    秦汉越地人物传

    余全介编著的《秦汉越地人物传》收录自秦至汉越地名贤一百五十五人,既有乡土所出,也指异邑寓贤。称为越地,指代汉顺帝永建四年以后会稽郡之别于吴郡者,与明代徐象梅所谓两浙之地相同。本书主要依据两类材料:正史和方志。秦汉名贤为本土所出,见于正史方志,径采本传。他邑寓贤,依方志取其越地行迹。魏晋人物,依方志节其汉代事略。本书正文以白话文直译人物传记。考证文字,见于脚注,时出正史、方志、他书材料以互质,力求古雅、通俗同时呈现。
热门推荐
  • 此缘不折此桃花

    此缘不折此桃花

    时光像一碗深深的潭水,印入眼前只不过是红尘旧事罢了,又有谁能看到你我撒手种下点点桃花?
  • 未闻花名字

    未闻花名字

    当年的相遇距离现在早已时隔多年,我们到最终还是不知道她到名字……
  • 这个饭桶不一般

    这个饭桶不一般

    “骑士决斗?行!先让我吃两口龙爪。”“哎~哎~大天使哥哥你跑什么?我又不会红烧了你,只是切一对翅膀嘛!”“你侮辱我没关系,请不要侮辱我的食量!”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田园生活、战场厮杀、宫廷内斗,女主角玩转古王朝)好不容易和男神约会一次,莫名的赶上了穿越,没有狠毒的嫡姐庶妹后娘,只有极品帅哥接踵而至,按说应该过得无比滋润才对。可是谁能告诉她:传说中的英雄救美让她给赶上了,为什么她的英雄不怜香惜玉?明明前主给自己留下了花不完的钞票,还没捂热就进了别人的腰包,难道只能乞讨?好不容易遇见酷似男神的公子,许诺带她游山玩水、吃遍天下时,一头醒来却成了腹黑少爷的丫鬟!荣嫣然仰天长叹:此穿越岂一个“衰”字了得!全文完,欢迎阅读其他完结文《欢喜冤家:爱妻守则三百条》《第二次初恋》
  • 悬壶子传

    悬壶子传

    南宋之年,君昏臣暗,以致妖魔横行,百姓受苦,奈何天界众仙皆已离去,女娲娘娘怜悯众生,召来域外心善之人。就这样,刚进大学校门的莫罹就被一道雷劈到了女娲面前,获医仙之位,三大法宝,自号悬壶子。自此,断案、斗法、救黎民、度苍生,直到最后,他才明白……
  • 且用错醉一生换一个拥抱

    且用错醉一生换一个拥抱

    儿时,父亲将小女儿狠心扔给他人,本以为那段往事就此翻篇。却不想命运捉弄,十几年后姐妹俩重逢,她为了弥补当年父母的过错,掐灭爱情的芽儿,甚至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唐筱蓝想,或许上辈子她欠她的,所以这辈子要统统还给她。苏钰宸想,或许上辈子是他有负于她,所以这辈子要倾其所有的爱护她,倾其、所有。
  • 瞬忆绿光

    瞬忆绿光

    刚毕业的女主角张瑶,找到了份很好的实习工作,却发现这间公司的总裁,和自己高中时期就死去的男同学长相一模一样......从而引起了一系列,回忆与现今交错的离奇故事。
  • 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

    第一狂妃:绝色邪王宠妻无度

    【已完结,女强宠文!】腹黑女主,强大绝色,仙逆天下!她是将军府嫡女,天生废柴,一朝惨死,眼眸再次睁开,她是21世纪的王牌武器代号L!神魔同体,天地不容?不怕,她有大boss做相公,还有神兽当小弟。当腹黑轻狂的她,遇到风华绝代的他,弑神之刃,挑开他衣服,轻薄放肆,没想到却惹了一只天底下最尊贵的无耻之徒……
  • 遇上最初陌生的你

    遇上最初陌生的你

    七岁那年,两个不相干的人出现在对方的世界里。十七岁那年,他们擦肩而过,好似陌生,但却擦出了火花。
  • 冰山殿下很无赖

    冰山殿下很无赖

    【免费完结】【世界上最坑爹的事情】被职业乞丐骗走一大笔钱?NoNoNo!是穿越!【更坑爹的事情】被职业乞丐骗走一大笔钱后还被小偷把身上的值钱东西都偷个精光?NoNoNo!是穿越后还要跟某个冰殿订婚!【冰殿的十字真言】“安沐晗,我喜欢你。”“连告白都不超过十个字,这么没诚意,不超过十个字的告白本姑娘我概不接受!”“……”【冰殿的极度无赖】“易洛宸,快说十次我喜欢你。”“十次我喜欢你。”“……你可以去死了。”【冰殿的最终誓言】“我愿追随你,天涯海角。”——易洛宸“我愿陪伴你,沧海桑田。”——安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