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1900000107

第107章 吴佩孚与他的军歌

——浅读《满江红·登蓬莱阁》

国有国歌,军有军歌。军歌,作为军队鼓舞士气,振奋军心的一个重要手段,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据考证,中国最早的军歌可追溯至战国时期。齐桓公伐戎狄之际,管仲即作《上山歌》与《下山歌》于军中,并申说了“乐其身者忘其形”的用意。这可能要算最早的军歌。之后,金戈铁马,铿锵有力的军歌历代皆有。进入20世纪,外国殖民者入侵中国后,打着自己的国旗、军旗,唱着自己的国歌、军歌,在中国领土上横行霸道,中国人深感气愤屈辱。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在海外需要演奏国歌时,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颂龙旗》作为中国近代陆军的第一支军歌,永远地写在了历史上。这期间,张之洞编练新军,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都曾作过军歌,训练部队,鼓舞士气。从蓬莱阁下走出来的直系将领吴佩孚,以一阕《满江红·登蓬莱阁》作为他的精锐第三师的军歌,在军中广为传唱,在近代军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佩孚的军歌歌词是这样写的: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弱。

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笔者才疏学浅,对古典诗词更无研究,但吴佩孚为他的军队所作的这首军歌,还是激起了笔者的兴趣,现不揣浅陋,浅析如下,就教于各位方家。

《登蓬莱阁》的创作背景

《满江红·登蓬莱阁》创作的确切年代已不可考,有说是在洛阳练兵时所作,有说是在此之前,但吴佩孚写下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却有据可查。

1874年4月22日,吴佩孚出生于蓬莱县城县学后街一户开杂货铺的小商人之家,吴佩孚家的不远处就是丹崖山上的蓬莱阁。蓬莱阁自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建成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来蓬莱阁“到此一游”者何止万千。然而,对吴佩孚来说,蓬莱阁不仅仅是一个可供游览的景点,蓬莱阁的人文环境,给了他丰厚的文化涵养;蓬莱阁曾经的遭遇,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他爱国抗日的动力源泉。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1月18日,蓬莱阁历史上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吴佩孚一生的大事。这一天,一艘参加甲午海战的日本军舰炮击蓬莱阁,一发炮弹正中蓬莱阁后壁外的一块石刻,石刻上,“海不扬波”四个大字中的“不”字受损,成了“海扬波”。内壁的灰皮被震落,内壁上南海才子招子庸所绘的墨竹图毁于炮火,从此绝迹。这一年,吴佩孚21岁。蓬莱阁遭炮击后的第二年,吴佩孚以第三名的成绩中了秀才。中秀才后的第二年,吴佩孚因不满豪绅之辱,大闹堂会,被县官革除功名,并通缉捉拿,吴佩孚从此走上逃亡之路,从秀才变成了逃犯。

蓬莱阁遭日本军舰的炮击,在热血青年吴佩孚的心中打上了民族耻辱的烙印,激发了他反抗日本侵略的决心。3年后,25岁的吴佩孚投笔从戎,成了武卫前军统领聂士成帐下的一名护勇。军人的身份也许更让吴佩孚的眼前时常浮现出蓬莱阁上的弹痕,耳畔时常响起日军大炮的呼啸。有了这样的铺垫,具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且又掌握了一定兵权的吴佩孚写下这首《满江红·登蓬莱阁》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阕《满江红》创作的确切时间,就笔者本人手头掌握的资料,尚无法确定。1927年5月,吴佩孚兵败入川。1929年3月,吴佩孚的幕僚刘泗英(曾担任吴的政务处长)将吴佩孚的诗词收集整理,刊印了一本诗词集——《蓬莱诗草》。在《满江红·登蓬莱阁》一词后,刘泗英加了一段按语,按语中这样写道:

此词即吴公驻节洛阳练兵时之军歌,以日本为假想敌,誓雪甲午之耻!七七战起,翌年武汉撤守,泗英奉政府命,由渝北上谒先生,告以政府彻底抗战之决心。时汪精卫已出走,自河内发出艳电主和。先生首语诘泗英:“汪出主和,是否政府授意?”泗英力证其妄,先生慨然曰:“君居洛阳,曾目睹耳闻我练兵及军歌。余固夙主抗日者,特今日蒋公独负其责耳!余当力助其成,以完素志。”及先生于二十八年冬,不屈殉国!蒋公挽联有:“落日暗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之语,盖指此也。泗英谨志。

刘泗英的这段话,或许能为我们解读吴佩孚的这阕《满江红》提供较为确切的背景。

《登蓬莱阁》的内容解读

明眼人一看便知,吴佩孚的这首《满江红·登蓬莱阁》与岳飞那首著名的《满江红》有某些相似之处。事实正是如此。秀才出身的吴佩孚十分崇拜民族英雄岳飞,也十分崇拜和他同为蓬莱人士的明朝名将戚继光,戚继光号“佩玉”,吴佩孚以“佩孚”为名,以“子玉”为字,即寄托了对戚继光的崇拜之情。而岳飞、戚继光所处的时代与吴佩孚所处的时代十分相似,一样的外族入侵,一样的山河破碎,一样的国破家亡,因此,他们的心境相通与相似,便催生了了这首慷慨激昂的吴版《满江红》。

作为晚清秀才,吴佩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他不同于“拉杆子”出身的张作霖、张宗昌之流,而有了儒帅、儒将之名。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翻滚于吴佩孚胸中的那份激情。

上阕的第一句便是“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开篇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身处丹崖山巅,高阁之上,临风披襟,看到的不是一般游人眼中的海市蜃楼,虚幻美景,而是一个放眼远望的大境界,一幅波涛汹涌的大场面。接下来,“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东北的黑土地历来是中国的富庶之地,那里有“藩篱”,有“城郭”等防卫设施,人民是安全和快乐的。接下来,笔锋一转,“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表达的是一位爱国军人心中的愤慨。

下阕的开头便是“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弱。”甲午战争以大清国的惨败而告结束,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万万两白银,日船可以沿河驶入各口岸……。甲辰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和俄国不在各自的国土开战,而在中国的东北打仗,结果俄国战败,日本取代沙俄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并为进一步侵略中国打下了基础。面对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吴佩孚的内心又岂止是这区区的12个字所能概括。“江山如故,夷族错落。”江山还是那片江山,但不同的是“夷族错落”,外来民族的入侵让中华民族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接下来的这一句也许是整首词中的“词眼”:“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表达了吴佩孚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位爱国将领“提锐旅”、“恢复旧山河”的浩然正气,读来令人备感振奋。

作为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却让人们读到了吴佩孚的另一番心境。他没有像岳武穆那样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迈,而是表达了解甲归田,退隐“蓬山”,面壁信佛的心灵归宿。这也从一个侧面让人们领略了这位吴大帅“不做督军、不结洋人、不纳妾、不积私产”的“四不主义”。

能给吴佩孚这阕《满江红》作注解的还有他兵败入川后,曾亲手书岳飞《满江红》,书赠青年党领袖、四川人曾慕韩。“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上阕原文照录。下阙,吴佩孚略作改动:“甲午耻,犹未雪;国民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三韩地缺;壮志饥餐岛夷肉,笑谈渴饮倭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千万不要小看这“甲午耻”、“国民恨”、“三韩地缺”、“岛夷肉”、“倭奴血”等十几个字的改动,披露的却是吴大帅的心中块垒,心迹表白,不吐不快。曾慕韩曾在吴佩孚手书的这首词后作跋曰:“蓬莱吴子玉将军,昔曾叱诧风云,威震华夏。当其盛时,初不相识,及兵败入川,经西北而返旧都,乃由刘泗英、张伯伦诸友介绍,把臂谈天下事。时东北沦陷,国势愈危,将军抚髀兴叹,慷慨悲歌!尝亲书所改岳武穆满江红词见赠,易‘匈奴’为‘倭奴’,慨然有平戎之志!余读而壮之。迨寇陷燕京,时为所逼,矢志不挠,因以殉国!余自香港沦陷,转徒流离,屡濒于死,书画颇多散佚,独此则秘藏未失。履虎尾而蹈春水,历岁寒而见松柏,将军之敢于书此,与余之敢于存此,各秉其浩然之气。今虽幽明永隔,而精爽无间,裱而存之,其亦所以彰英雄之志节也夫。”

《登蓬莱阁》的传唱及影响

吴佩孚为其精锐第三师创作的这首军歌,曾在军中广为传唱。据史料记载,比较大型的传唱至少有两次。

第一次是1920年5月25日,“吴部‘离衡(阳)北旋’,直军将士沿途高唱其自撰的‘满江红’《登蓬莱阁》军歌,反日情绪,活跃道上。”这次大规模的传唱的背景是这样的。1917,护法运动兴起,南北对峙,段祺瑞对南方用兵,吴佩孚率领的北军势如破竹,“武力统一”指日可待,此时,在吴面前是一个永享荣华富贵的前途。吴率领的陆军第三师是其中最精锐部队,已抵衡阳。正在这时,吴佩孚却置段祺瑞的数道进军命令于不顾,忽然宣布息兵,并通电全国:“阋墙煮豆,何敢言功?”呼吁“罢兵共和”,气得段祺瑞大骂吴佩孚“误国”。吴佩孚罢战主和,撤防北归,轰动中外。当时的报刊称赞吴佩孚是“新中国的大英雄”,许多团体发表通电,称赞吴佩孚“救国热忱,歆动寰宇,凡有血气,罔不佩服”。一时间吴佩孚竟有“革命将军”之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吴佩孚率领他的三师两万多精锐从衡阳撤防北归,一路上,全军将士高唱的就是吴大帅为他们写下的军歌——《满江红·登蓬莱阁》。

第二次较有影响的传唱是在1923年4月,吴佩孚庆祝他的50岁寿辰时。这是吴大帅人生的鼎盛时期。他坐镇洛阳,拥兵十万,开公路,修铁路,建车站,修机场,建无线电台,设电报局,成立造币局,通市内公共汽车,一时间,洛阳成了直系统治的政治、军事中心,全国除广东、云南、贵州三省外,均有代表常驻洛阳。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吴大帅迎来了他的50大寿。四面八方来给吴大帅贺寿者达六七百人,连维新的领袖康有为也未能脱俗,给他送来一副寿联:“牧野鹰扬,百岁勋名才半纪;洛阳虎踞,八方风雨会中州。”此时的吴佩孚,可谓如日中天,权倾朝野。为给大帅庆寿,军中又想起了他的《满江红·登蓬莱阁》,似乎是很自然的事。这时,有一位日本记者在洛阳采访吴佩孚,他问道:“吴大帅,登蓬莱阁能够望见长白山吗?”吴佩孚看了一眼这个不怀好意的日本记者,话中有话地回答:“我心眼通灵,岂止能望见长白山,还能望见你们的富士山呢!”一句话,噎得那位日本记者一时语塞,悻悻而去。

吴佩孚的军歌,词是吴佩孚写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曲子为何人所谱,是何样旋律,皆不得而知,实为憾事。假若有一天能聆听到这首完整的军歌,对于吴佩孚研究来说,当是一件幸事。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现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现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邓刚幽默

    邓刚幽默

    早恋的要害在于发生在关键的学习求知阶段,犹如一列不按时刻表而提前开出站的火车,整个前程将不堪设想。爱情是一种非常状态,而家庭却是正常状态,爱情是浪涛滚滚,家庭是平坦的沙滩,相爱的男女两人兴奋地从爱情的浪涛中游上来,到了家庭的沙滩上还做游泳状,那就有点精神不对头了。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李白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李白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热门推荐
  • 留水借山情愫浓

    留水借山情愫浓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散文的结集,共4章。“桑梓觅踪”回顾童年及少年时代艰难求学历程,尤其对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间悲剧有十分真实的描写,读来唏嘘不已。“有缘三花”是老三届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有沸腾的校园,有……
  • 明伦汇编人事典贵贱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贵贱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吞噬世界之风云崛起

    吞噬世界之风云崛起

    一不小心,得到吞噬大帝的传承,小龙浩从一个王朝走出,他天赋秉异,历经磨难,终于开启他不一样的人生……
  • 咆哮过后是凄凉

    咆哮过后是凄凉

    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岁月-----青春。或许我们正走在路上,或许已经走过那段痛并快乐的岁月。但那段日子,却是我们最美好的,最向往的,一生难忘的。。
  • 王俊凯之初见是夏天

    王俊凯之初见是夏天

    第一次遇见他,她以为自己已经用尽了自己所有的运气,没想过还会在见,可在见两人却成了朋友,两人一直朝夕相处,爱情也在这个时候悄悄萌芽……可经过几番周折过后才发现,最初……
  •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中日学者抗战文史研究论文集

    民间信仰带有极强的现世利益色彩,寻求死后救赎的观念十分淡薄。对一般大众而言,阴间并不是由神佛的真理所支配的极乐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和生前世界的延长。人们按规矩通过祭祀在这种世界的祖灵的方法,来保证现世利益。
  • 穿越之百转千回

    穿越之百转千回

    青春少女因一场变故而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成为备受宠爱的郡主,机缘巧合结识太子......最后因为误会,因爱生恨.......
  • 书仙成就系统

    书仙成就系统

    异界人来了,我拿大炮对付!外星人来了,我有神兽阻挡!未来人来了,我用禁咒招待!在魔法的世界里,我用科技制霸!在科技的世界里,我用武学颠覆!
  • 欲擒故纵:总裁老公太无赖

    欲擒故纵:总裁老公太无赖

    没错,当年是她对不起他,还间接害死了他的父母……可常言道,好聚好散,她都已经有未婚夫,他也已经结婚了,他现在来狠狠报复她是不是太恶毒了?最关键的是,她的婚姻被他破坏了,能做的不能做的,她都被迫做过了……他为什么还不放过她?带着孩子,她准备逃到一个他永远都不找的地方,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想到,他竟会用极致的宠爱和万分的柔情,让她再度燃起了曾经埋葬在她心底的爱……自此,她打消了离去的念头,准备跟他一生一世……可她万万没有想到,易宗林这个表面谦和温柔,实则冷酷腹黑的男人却是在更进一步将她推入报复的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价娇妻:老公么么哒

    天价娇妻:老公么么哒

    “妈妈,你醒醒啊……爸爸…爸爸…他……”她在昏迷不醒的的妈妈床前泣不成声……男朋友的母亲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说男朋友要和其他女人结婚了……接下来……自己的家被男朋友的母亲给砸了,父亲当场气死,母亲受不了打击疯了……泪,已经流干!剩下的,是恨!男朋友的婚礼?我这个前女友怎么能不参加?谁说,黑色的丧服就不能参加婚宴了?谁说,婚礼的音乐不能变成哀乐了?谁说,天上撒下的彩带就不能变成冥币了?看着背叛自己的男朋友,虚伪狠毒的贵妇,还有……隐藏的最深的,我的好姐妹……原来是你夺走了这个渣男……哦,不……我不是来闹事的,我对这个渣男没有兴趣,我是来当他嫂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