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4800000047

第47章 孙叔敖无怨三去相 樊国舅惊魂遇君王

庄王未及洗尘解甲,就急召群臣于路寝廷议孙叔敖谋逆之罪。列班两侧的大臣既有随庄王御驾亲征的将军,也有留守郢都的申叔时、斗更生、伍举等一干大臣。

庄王令左尹公子婴齐细说了孙叔敖谋反之事,怒如烈火地问道:“你们觉得,应该对孙叔敖作何惩处?”未曾亲临茅门的群臣闻听孙叔敖谋反,有若晴空霹雳当头炸响,一时都惊呆了,随即窃窃私议之声四起,继而大殿内一片沸腾。

右尹公子侧按剑眦目欲裂,恨恨地道:“孙贼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按《凤典》,前车后辙,应与斗贼同样处理,诛灭九族!”

“慢!大人言辞莫要过激,”箴尹斗更生出班奏道,“我等只听到一面之词,真相究竟如何尚不清楚,怎能贸然行事?岂不闻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妄杀大臣,陷人君于不义!”

“孙大人乃国之干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忠耿之心,可与日月齐辉。”大夫伍举慷慨陈词。

大夫申叔时接言,激昂地说道:“右尹所言之事,必有其因。常言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真相尚未弄清楚,就妄谈诛杀,轻率而为,可称慎乎?”

“错!大王亲眼所见,还能有假吗?你申大人与孙叔敖相交甚厚,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右尹公子侧霍地站起来,大声反驳道,“好一个理有固然!大王曾两次罢黜了他的令尹之职,焉知他不怀恨在心?他在期思时,晋曾遣士会聘他为重臣。我军与晋激战之时,明明可以全歼士会所率之师,他却感其恩,令太傅让道,使士会全师而还。这是不是通敌之为?孙叔敖叛楚反楚不是一清二楚了吗?申大人所言理有固然,其理恐怕就在这里吧!”

“含沙射影,是何道理?”申叔时跃然而起,大声叱斥道,“右尹大人欺人太甚!你疑我与孙叔敖大人同谋么?”他气愤填膺,仗剑道:“天下皆知大王所率为仁义之师,不以杀戮为要。放败军以生路,显我楚国之仁,其有罪乎?卑职倒要问问,右尹大人何以知之?”

虞丘万万没有想到,这把火竟把自己给烧出来了,赶紧接言道:“纵虎归山,恐后患无穷。那时我逢右尹,便坦言相告,以为孙大人之举不妥。何则?士会所率非溃败之师,故当击之。”

“众位大人还有何话可说?孙叔敖祸心尽露,你还有什么不服的?”右尹公子侧疾声厉色地道:“你与乱臣贼子交厚,乃私谊也,怎可因私害公?”

“你一竿子扫倒一船人!”申叔时飕地拔出剑来,“是可忍孰不可忍?你想逼我自戕,血溅路寝,证我清白乎?”

公子侧一见申叔时拔出剑来,以为他要奔扑将过来,取自己的头颅,也嗖地拔出剑来。一人猛地冲上前去,挡在两剑之间,众人视之,乃箴尹斗更生。他须发戟张,怒言道:“圣君当有兼听之明,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无伐德之色。察古而知今,阅人过往而知其所为。大王言出于口,即为天宪,轻率定孙大人有谋逆之罪,实为大谬!”

公子侧听到申叔时最后一句,才知道错悟了他的意思,那剑却高举着不肯落下。殿内一时剑拔弩张。

庄王气得一拍龙案,呵斥道:“你二人成何体统?寡人知尔等情发于中,语无所择,寡人不怪。幸好有斗贤卿中间相隔,不然大殿内岂不是要流血么?统统退下!”

激烈争论的众人听到庄王吩咐,一个个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听了群臣之争的庄王怒火已然消退不少,道:“寡人愿听谔谔之言。”

“启奏大王,”左尹公子婴齐掸掸衣袖,出班奏道,“这么争论下去,终不是个办法。不若将孙叔敖传到殿来,听听他怎么,岂不是比争来争去更好?”公子婴齐虽然对孙叔敖有许多不满,但也谨守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为臣之道。见大臣们争得脸红脖子粗,差点动手,他出于公心,便如此上奏。

庄王寤然,不觉想起太傅冉伯聃告诫自己的治世箴言:“君王当上不玷知人之明,下不失四海之望,则国可霸焉。”他觉得自己怒极而智昏,恨极而拂人之性,轻率地判其是非,实非人君之所当为,便道:“婴齐爱卿所言极是。养将军!”

“臣在!”养由基声震殿宇。

“着你立即将孙叔敖带到殿上来,寡人要亲自问询于他。”

“臣遵旨!”

养由基就要急步离殿而去,庄王之声又起:“不得为难他,替他去掉枷锁,与常人一样领他上殿!”养由基领旨而去。

不多时,孙叔敖随养由基来到路寝。他清癯的面容显得消瘦憔悴,只是那双眼睛依然清澈淡然。来到丹墀前,他跪下行礼道:“罪臣叩见我王!”

“起来吧。”庄王抬抬手,“寡人与众臣愿听你说说谋反之事!”

“罪臣不该率兵丁追赶凶犯至茅门,在那儿竟出现罪臣始料未及的劝进谋逆之境况。我王大怒,罪臣亦能体察其心。”孙叔敖说得悲愤不已。

“孙叔敖,当着大王的面,你当将你何以铤而走险,率兵丁至茅门之事一一细说。”司马潘尪之语听起来像是训斥,实则是提醒孙叔敖照实道出当时情景与缘由。他虽然一直身处前线,但对孙叔敖的大贤大能亦崇敬有加。

“潘卿所言,正是寡人想知道的,你从实道来。”庄王雷霆之怒已去,守正为心地说道。

孙叔敖便将当时的情形一一陈述了一遍。

未待庄王开口,右尹公子侧冷笑一声叱问道:“说得好不轻巧!你率兵攻打王城,意欲何为?不是图谋不轨是什么?”

“举朝皆知太子审曾于匆忙之中踏破皿器,朝廷也不曾宽宥。何则?法之所加,不避贵贱。按《茅门法》,必须惩处孙大人!这般大逆不道,不惩治何以服众人之心,何以正朝纲、明法纪?”虞丘也是一副痛心疾首状,“孙大人虽然为我举荐,老臣不敢私其亲也!”

庄王仍是缄口不言,专听群臣争议,以便从善而择。

“大王,臣有一事要奏!”将军养由基忍不住大声道,“臣迎接大王赶至茅门,没见兵丁攻打茅门。那些吵吵嚷嚷要攻进茅门的纯属乌合之众,一见大王率兵马赶到,就像绿林强人,打一声唿哨就风飘云散了,绝不是我楚国训练有素的兵丁。这些与右尹所述不符。”

“那么我问你,按你的意思,该怎样处置此事?”公子婴齐问道。

“行逾矩,盖有因。”养由基道,“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孙大人未曾有非分之心。罚其俸禄可也!”

“养将军言之有理,然岂可处罚?”大夫伍举激烈抗言,“细究始末,孙大人实是中了圈套。朝廷里有人设奸计,意欲残害忠良,欲去我王股肱,居心之险,势如吞天。望我王明察!”

伍举此言一出,整个路寝大殿犹如烈火烹油、鼎中爆豆,群言汹汹:“启奏大王,构陷于人者,必须揪出,去掉朝廷之患!”“启奏大王,鬼蜮不除,国无宁日!”“大王,孙叔敖谋反之象已显,不严惩何以正朝纲?”“大王亲眼所见,围攻茅门,众人劝进,欲取大王而代之,其罪当诛!”“厉法禁,自大臣始,则小臣不犯矣。”“太子之马曾踏破茅门之皿,尚且依法治罪。不论孙叔敖是否谋叛,围攻茅门仍是大罪,当治,岂可避乎?”

庄王仔细倾听群臣的各种议论,渐趋冷静,头脑也越发清晰,看看孙叔敖,见他仍是坦然镇定。庄王想:孙卿居是官,专利国家,不为身谋,与寡人遇合,天下之事迎刃而解,楚国霸业所以兴,此等良臣,怎么会有谋反之举呢?然而事已至此,别说按谋逆罪惩处了,就是按《茅门法》也不是斩其车辕、杀其御者能了结的。不惩处则视法度如儿戏,何以治国导民、号令天下?罢罢罢,这样处置罢:“孙叔敖,寡人免你令尹之职,待此事查明后再作区处。你可以歇息一段时间,亦可寄心松竹,取乐鱼鸟。你听明白了吗?”

“臣谢大王不杀之恩!”孙叔敖急忙跪下,涕泗横流道,“臣遵旨!”

散朝时已交申时。这时暮春已过,初夏将临,赤云峥嵘,斜晖映于宫墙之上。庄王由宫正庶子伺候着盥洗毕,换上常服,也不乘坐辇舆,龙行虎步而去。庶子急颠颠地赶紧跟上,将庄王领往樊姬的凤翔宫。

“你怎么将寡人往樊娘娘那儿领?”庄王问道。

自打庄王怒斥过樊姬,只要是宫正庶子伺候他就寝,必然按着他的心思,将他领往许姬的凤阳宫。

“这个……”宫正庶子支支吾吾起来,也算他脑子转得快:“毕竟大王与樊娘娘恩爱有加,天下皆知樊娘娘襄助大王成就中兴霸业。这个……”

“怎么吞吞吐吐的?这个什么?嗯?”

“自打那一次,这个……许娘娘落下病根,如今贵体欠恙,不宜伺候大王。”

“唔。你飞车赶至郊外,报称令尹谋反,是奉谁人之命?”

“奉太子之命。太子说,令尹仿效当年斗越椒故事,欲行篡逆之事,罪恶滔天!”太子当时是这样命令的不假,庶子却不肯说出自己是奉了许姬之命才将茅门之变禀于太子的。

“哦!”庄王盯着庶子,直看得他惶恐汗流。停了半晌,庄王方才言道:“罪疑唯轻,功疑唯重!”

庶子不懂庄王所说的这番话,岂敢接语?到了凤翔宫,庶子就欲报大王驾到。庄王连忙阻止,原来他听到里头传来樊姬严厉的训斥声:“你闯的祸还小么?平日里你是不是仗着背后有我这个姐姐,为非作歹?那一年你抗税不交,还是令尹派出兵马,围了你的府邸,你才肯放点血来。你与屈巫几个人搅在一起,尽干些鼠盗狗窃之事。你当我处于深宫,不知道你干的这些勾当?我心里明镜似的。你若不悬崖勒马,诛灭九族之时,看你有何面目去见地下的祖宗!”说到后来,樊姬竟嘤嘤地哭将起来,又道:“祖上三生有德,姐姐才得以服侍仁德的大王。如若遇到一个无道之人,你我焉有今天?”

庄王略略迟疑一下,便大步迈了进去。樊姬一见大王着常服来临,便行了夫妻之礼。礼毕,她急忙背过身,抬起衣袖将眼泪拭去,回过头来强颜欢笑道:“大王征战已有三月,备尝艰辛,妾日夜悬心。”又对庶子道:“速传太官给大王预备馔馐,另备一觥香茅酒来。”庶子遵命,急急跑了出去。

“爱妃不必忙碌,寡人现在不感腹中饥渴。”

樊羽跪在地下,紫色博袍好像被人割去了一块,狼狈不堪;又被姐姐训斥了一通,面如死灰。庄王亲临凤翔宫,他吓得大气不敢出,唯有埋下头去。

庄王转向樊羽,厉声问道:“你亲手打死一个年轻后生,可是真的?”

樊羽浑身一震,哪敢隐瞒,战战兢兢地回答道:“人是我第一个打的,可是不知打哪儿跑来一帮陌生人,一拥而上,就就……酿成了命案。”

“就是说,人不是你直接打死的。那你为什么要逃跑,还偏偏往宫里逃呢?”

“有人喊,藏在府里不保险,会被令尹抓住,唯有逃到宫里娘娘这儿才没有性命之虞。”

“那么你为什么要动手打那年轻后生呢?从实招来!”

庄王步步紧逼,问的问题却与樊姬如出一辙。樊羽松了口气,编排道:“我贩卖到齐国的漆革锦缎亏本了,冲伙计动怒发火。哪想出门就见到一个年轻后生,瞅着我好像在耻笑我,我便将气撒到了他的身上。”说罢,樊羽左右开弓,扇了自己两个耳光。

“行了,你也不必演戏了,寡人姑且信你你一回。赶紧出宫找到死者亲属,料理安葬事宜并且给予赔偿,须令死者一家满意。如若不然,籍没家产,囹圄伺候!深宫不是你久留之地,赶紧出宫去吧!”

樊羽闻言,仿佛死囚得到大赦,连连磕头谢恩退去。

庄王心意沉沉地对樊姬说道:“孙卿去职,寡人于心不忍,总觉得这事儿好像是什么人设的套儿,必须查个清楚。寡人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去掉一个贤良之臣!”

樊姬屏退侍伺在侧的一干宫人,道:“我王英明。打死年轻后生的,是一伙不知从哪儿跑来的人众;围攻茅门的兵丁,也不知是打哪儿跑出来的,却又突然跪下,拥护令尹为王为君。这恐怕是同一伙人,不然怎么那般奇巧?说不定那教唆樊羽往宫里逃的人别有用心,意在设下连环套,逼大王扳倒孙卿。”

“嗯。说下去,寡人还想听听。”

“自打孙卿入朝为令尹,桩桩大事无一不切中时弊,无一不利国利民。国家始显中兴气象,霸业始盛,就一直有人想将他扳倒。似乎朝内有人深藏不露,不停地使出鬼蜮伎俩,暗算孙卿。望我王格察。”

“嗯,此言不谬。寡人原以为朝中大臣皆寡人股肱,与寡人皆无二心,谁知大错特错了。”庄王此话说得有几分沉痛。

宫门外宫正庶子大声禀报:“启奏大王,太官与食监送膳食来了。”庄王听了,如风过耳,继而心有所动。

“进来吧。”樊姬替庄王回答道。

太官与食监领着几个小内侍,呈上香气四溢的肴馔,庄王却没有心思用膳,一挥手又令他们端了出去了。

庄王如猛虎在牢,烦躁地来来回回踱步不停。这时,宫宰胥隗提着一个铜觥轻轻地进来了,觥里盛着热腾腾的鬼盖汤——即今人所说的人参汤。

庄王胡乱饮了几口,浑身热汗沾衣,便推门出宫去了。凤翔宫里只剩下樊姬与宫宰胥隗了,胥隗躬身说道:“娘娘,奴才欲向大王说清许姬流产一事,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本宫已经想明白了,此事不说也罢。”

胥隗讶然道:“娘娘,你蒙受了这天大的冤枉,为何不向大王说清楚呢?”

樊姬轻咬红唇,沉吟半晌,轻轻挥挥手道:“大王忙于国事,无心饭食,本宫不能为大王分忧,哪能再让后宫之事打扰大王?”

“哎呀,娘娘,你心肠太软了。大王出征时你不叫奴才说,怕大王分心;如今大王凯旋了,你还不让奴才说。不说清楚此事,洗刷自己,还你一个清白,岂能叫大王信赖娘娘?”

“不!”樊姬眼中已经泪光点点,“大王征战数月,还没好好喘口气,便到凤翔宫来,足见大王不忘旧日夫妻情分。”

“娘娘仁德宽厚,应因人而转。遭到如此阴毒的算计,尚宽宥不较,后宫岂有宁日乎?”

“你们所谈何事?”庄王竟然尚在宫外徘徊,听得宫里对话,复又走了进来。

樊姬赶紧拭去眼角的泪痕,强颜笑道:“大王,臣妾这儿再大的事也是小事,江山社稷之事才是天大的事。臣妾望我王不必介意后宫小事,臣妾自会处置妥当,不叫我王分心。”

“寡人欲知之!”庄王怒气一发,声如雷鸣。

樊姬怕庄王一怒之下,后宫将会纷乱不已。她心里想的是,厚待于人之为德,有德则事安,事安则承平百年,伺机点悟许姬,她或可醒悟。

“大王息怒。后宫之事,乃臣妾之职也,不必扰惑我王之心。”

“哼!”庄王一跺脚,瞟了一眼樊姬,大步跨了出去。

胥隗惴惴地说道:“娘娘不若通通告诉大王算了,也免得大王生气。”

“禀报给大王,后宫就得风起云涌,少不了人头落地,我岂忍心乎?”樊姬叹息一声道,“宁可大王迁怒于我,我忍了算了。大王乃盖世英主,血性刚烈也属常情,不必计较。至于许姬,她若能悔悟,则不必耿耿于怀;如若不然,她就是自取其咎了。”

庄王出得凤翔宫,经凉风一吹,头脑便冷静下来了。偶一抬头,不觉已经走到凤阳宫外。许姬正与宫正庶子说着什么,笑声顿起。庄王忍不住推门跨了进去。

听得宫门响,许姬与庶子以为是宫人,依然窃窃而言。庄王疑心大增:庶子不是说许姬落下病根,病怏怏的么?怎么还欢声笑语,精神百倍?

“你二人聊些什么呢?”

许姬与庶子闻言抬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一齐跪地叩首。许姬娇喘喘地颤声说道:“臣妾不知大王驾到,有失远迎,望我王恕罪!”

庶子道:“奴才该死,竟不知大王驾临。”

“你们刚才相谈甚欢,说些什么呢?”庄王冷峻地逼视着许姬道。

“这个……”许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庶子眨巴着那双老鼠眼,道:“为给娘娘治病,我编排太医那里有个有趣的药方儿,说里头须有一百个男童尿,一百个女童尿。娘娘说,那不得叫人恶心死了,说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难得娘娘破颜一笑。”

“少在这儿聒噪!滚!”

庄王见许姬一副颦蛾对影的模样,顿生怜爱之情,过去一把将许姬揽在怀里。

“哎哟!”许姬突然惊叫一声,慌忙抽出手来,直朝手背上吹气。庄王托起那只柔若无骨的玉手,见手背上尚有血渗出,忙问道:“爱妃,手背怎么被划伤了?”

“妾无聊了,吃鲜桃时想玩点花样,将桃子往空中一抛,挥刀当空一劈,不想用力太过,竟将手背划着了。”

这刀痕看起来很蹊跷,许姬所言也不大合情理,庄王心下颇疑。他见侍女蘅芷脸色苍白,遂斥道:“蘅芷怎么不伺候好娘娘?”

“奴婢当时不在场,不知此事。”蘅芷赶紧跪下,吓得瑟瑟发抖。

“当时妾令蘅芷到宫外采蘅草与江离装点内室,故而她不在宫内。”

庄王狐疑地看看许姬,复看看蘅芷,道:“既然你身体欠安,寡人回自己宫里吧。”

直到庄王离去了,许姬才长出了一口气,又警告蘅芷道:“若敢胡说半个字,小心我把你乱棍打死,喂囿游里的豺狼虎豹!”

同类推荐
  • 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五代政治局势的转变过程,简单介绍这一动乱时期的政治家和武将们的大致情况,第二部分讲述宋太祖,第三部分围绕宋太宗的统治,叙述了中国走向统一,实现中央集权的过程。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尼采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尼采

    1844年10月25日凌晨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洛肯镇一个小男孩呱呱堕地了这个小男孩是卡尔夫妇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看到他可爱的脸蛋和圆滚滚的四肢夫妇俩心中充满了喜悦。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又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吉思汗信任,人称“神人”,遂为成吉思汗的股肱大臣,尊宠至极。元太宗窝阔台时,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主之功,上谏针砭时弊的十八条,保证了江山的初步稳定。改革税制,让习惯于马上争战的蒙古人大开眼界,欣喜若狂、大力召用并培养“治天下匠”(指儒士),终使“武功”盛极的蒙古统治者收到“文治”之效。耶律楚材,其德其才可使许多中原名臣相形见绌,而与同时的南宋权臣相比,更无敌手。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五万光年的旅人手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五万光年的旅人手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给有缘看到的人看,如同故事只能讲给坐在你身边的那个过客一般,能坚持多久,取决于你有多着急赶路,人生永远不缺一段精彩的故事,只缺一颗懂得欣赏的心。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你可以在每天最固定最无聊的时候看一个。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没让入围的作品,因为他们觉得不完整。可只要我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看,我就会写下去……为了逃婚离开仙霓安的覃先念,阴差阳错成为巨鲸飞船泰坦的船长,带着一群奇葩的小伙伴,踏上了一段奇特的星际大冒险。
  • 凶险的假期

    凶险的假期

    王森劳苦功高,上头特别调他去苏州帮忙侦查一件奇案。结果王森到境之后,不但没人告诉他案件情况,反而被当地警方监视。几经周折方知,当地大美女林香莉被人劫杀,嫌疑人却有不在场证明,而之前向王森透露情报之人又突然坚决否认和林香莉有关。王森人生地不熟,唯有谨慎行事。刚刚得出头绪之际,就险些被人暗杀!
  • 明明如月

    明明如月

    明末清初的扬州,是烟雨江南里一个耀眼的繁华存在。一个,是给明朝后宫进贡香粉的粉晴轩江府;一个,是忠心为国的任府;一个,是清朝安插在江南的细作王府。且看以扬州十日屠城为大背景的明朝子民如何在乱世末路里,演绎属于他们的地老天荒。用尽长长短短的一生,去谱写出了哪些爱恨情仇,最后如何保卫家国和天下?所谓的正义与邪恶势力的较量,究竟孰是孰非?所谓的春秋家国梦,情仇爱恨,究竟孰轻孰重?最终的一切,终究是尘归尘,土归土,是否还可回得去曾经的那些感动?
  • 储备军校中的少女

    储备军校中的少女

    竹马护短,学院佩枪,梦与怪物,铁与硝烟的蒸气魔幻。储备军官学校里,流浪军团的出身,护短的竹马,与老式贵族势力暗处的较劲、及明处的互殴,昆诺帝国斗师学院校训:不互掐枉少年。她的梦里总有诡谲齿轮门扉与烟囱,夜间通红的炼铁城市,笼罩浓雾一般的纺织工厂,还有挥之不去的硝烟粉尘气息,而维拉此生从没想过,自己有日竟会这样生出犄角尖爪与羽翼,鲜艳夺目更甚那些梦魇怪物,就像她从没想过,自己竟会与那些身穿凛凛漆黑长大衣的军官们,这样牵扯不清。
  • 蔷薇走过的初夏

    蔷薇走过的初夏

    这是讲女主琉璃晴晴在转学过后,开始青春,开始爱情,但这途中,她也遭受背叛,但结果究竟怎么样呢?请大家看正文吧!
  • 郑在傅清

    郑在傅清

    原本互相爱着,或许彼此并不知晓,未来的某个时刻或许相处久了之后才发现一直寻找的那种初恋般的感觉或许就是眼下人
  • 当人生被私服

    当人生被私服

    在这里,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开了挂的人生,牛逼的人生不需要重生,无形的装逼最为致命,学霸、首富、绝顶高手,除此之外,人生还能怎么玩?一切尽在当人生被私服
  • 焚心痛:千年不负奚辰

    焚心痛:千年不负奚辰

    “倪奚辰,你的生命只能由我掌控!你死不死我说了算!“荀流景用回生石护体,取出了自己的心脏,用真气将心脏送入倪奚辰的体内。这心脏带着千古咒灵,若是奚辰无法承受此咒,则会被其吞噬。醒来的奚辰,以一身红衣化身咒灵傀儡,但她却没有忘了她对荀流景的爱,她杀了千百人,却败给他...“荀流景,你当真要杀我吗!”“........”“若有来世,我绝不会再爱上你。”说完,纵身跃下绝生池,化为一池污水。千年后,她车祸被一群来历不明的医生做了手术,再一次被换了心脏,悲惨的历史似乎要再次重演....
  • 狼灵咆哮

    狼灵咆哮

    精灵帝国的崩灭给恒断大陆带来了无数的变化,趁势崛起的人族继承了精灵帝国的遗泽,成为东西大陆新的霸主。而被精灵奴役了上千年的兽人终于在英雄们的领导下从新获得了自由。时光无情,主宰着这片大地的生灵正在不断的轮回,上演着无数的英雄故事............
  • 老君门徒

    老君门徒

    烟泽伤自小没有父母亲人,却拥有最广大的爱。但是当他18岁那年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却宁愿自己早已经死去。他天纵奇才,却从不算计别人,但是即便是元始天尊,也微笑:“师侄好算计。”他只想要所有的人都活的好好的,却惹下滔天之罪。他尽心尽力,却不得所有的人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