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51100000009

第9章 奴隶社会卷(6)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三家分晋是指从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开始,到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废晋静公,彻底并将其国土全部瓜分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史学界一般此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中原地区硝烟弥漫,大诸侯国纷纷吞并小诸侯国。至春秋末期,天下大势渐由纷乱走向统一。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内部发生了重大变革,大权渐渐落入大夫手中。其中,作为中原霸主的晋国情况最为明显。

春秋末期,晋国国君的权力日趋衰落,实权分别由韩、赵、魏、智、范、中行这六家大夫所把持,他们凭借各自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范、中行两家被打败,剩下智、赵、韩、魏掌握晋国实权。而在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独占晋国土地,遂以“还地于晋室”为由,向韩、赵、魏三家进行勒索。三家大夫皆知智伯瑶之用心,韩、魏两家因实力较弱,自知难以抗拒便勉强答应,唯赵襄子不予从命。遂智伯瑶于公元前455年,联合韩、魏两家出兵攻伐赵家。

智、韩、魏三家联合围攻赵家于晋阳城(今山西太原市)。由于赵襄子在其封地内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百姓生活安定,民心依附,遂晋阳城内早有准备,粮草、兵器等储备充足,三家联军围攻三个月未果。后来智伯瑶经过勘察晋阳城的地形后,决定采用水攻之策,引晋水灌晋阳,以达到攻灭赵家的目的。

据说,三家围困晋阳城前后一年多的时间,晋阳城只有城墙露出水面,城中百姓只能“高床而眠,吊锅而炊”,城中的粮草眼看消耗殆尽,形势岌岌可危,然而“民无叛意”,依然协助赵襄子坚守。后来赵家谋士张孟谈建议赵襄子密联韩、魏二家反攻智,令对峙局势产生了扭转。

张孟谈潜出城外秘见韩、魏二君,一针见血地指出“赵将亡,然二君为之次矣”的现实。韩、魏两家本无伐赵之意,只因实力较弱,无奈屈从于智。此外,由于韩、魏的封邑安色、平阳分别濒临汾水、绛水,倘若智想攻伐其一,亦可采用水攻,遂张孟谈之言直指韩、魏两家之痛。因此,赵、韩、魏三家从各自利益出发,一拍即合,立即达成三家联合伐智的协议。

赵襄子不仅与韩、魏二家联络,约好里应外合,同时赵襄子还在夜里派出军卒突袭智伯瑶的守堤军队,挖开一处河堤,反使晋水冲向智军。赵军后又从晋阳城中杀出,正面冲击智军。智军见突然而至的大水,已先乱作一团;迎面而来的赵军更令其无暇防备;这时韩、魏二家的军队又从两边夹击,结果智军大败。智伯瑶被赵襄子斩杀。赵、韩、魏三家遵照事先约定,将智家的封地瓜分。

公元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幽公即位,三家继续瓜分晋国土地和人口,使得晋国国君直接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国都绛及曲沃两座孤城。不仅如此,晋幽公还要定期去朝拜势力强大的三家。至此,曾是中原霸主的晋国已名存实亡。

不过,晋国在此后还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直到公元前368年,赵、韩、魏三家才真正把晋国最后一小块土地彻底瓜分掉,并将其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降为平民。从此,晋国彻底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紧随其后的是战国时代的到来。

趣味链接 战国七雄

经过近三百年的春秋争霸战争,大约一百六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包括二十余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至战国初年,仅剩下了四十多个。其中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国力最为强大,史称“战国七雄”。在这七个国家中,秦、楚、燕三国是自西周以来就已有的古国,而齐国则是名虽旧而实质新的国家。战国初年的齐国乃田氏伐齐后的田姓齐国,而非春秋时期的姜姓齐国。至于魏、赵、韩三国乃是三家分晋后的新生国家。

李悝变法——魏国独霸,建立封建制国家

战国初年,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为了完善封建统治政权,都先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这一系列变法中,由于魏国在李悝的主持下变法最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魏国先于其他六国成为战国时期国力最强的国家。

李悝被称为战国时期法家的始祖。他在战国初年的魏文侯执政时,担任魏相十年,主持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1.废除官爵世袭制度,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选拔、任用官吏。

2.推行“尽地力之教”。目的是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具体的做法:一是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二是要勤奋耕作。要求农民“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即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割要抢农时。三是“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就是要求杂种粟、黍、麦、大豆、麻等多种农作物,以防止某种作物发生灾害而伤民。多种作物间作套种,还可充分利用地力。四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种植桑树、瓜果、蔬菜,扩大副业收入,以补不足。魏国人口较稠密,地少人多,只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空闲地,才能增加收入。政权的基础是农民,农民富裕了,国家政权才能巩固,国家的赋税才有保障。因此,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的措施,完全适合魏国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3.实行“平籴法”。把丰年分为上、中、下三等,荒年也分为上、中、下三等。丰年按丰收情况,国家收购多余的粮食;荒年则按歉收程度,国家拿出收购的粮食以平价卖出。上等荒年卖上等丰年收购的粮食,中等荒年卖中等丰年收购的粮食,下等荒年卖下等丰年收购的粮食。李悝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为了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

4.编纂《法经》。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将《法经》律始于《盗》、《贼》”。这两篇主要是防范对封建私有财产的侵犯,镇压破坏封建秩序的行为,以保护地主阶级的私有制度,维护国家政权。《囚法》讲的是“断狱”,即审断罪案的法律。《捕法》是有关“捕亡”,即追捕逃亡的法律。《杂法》包括对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具法》是“以其律具为加减”,即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等特殊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法律。

李悝变法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着的一场变法运动。它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地主政权逐渐稳固,国力逐渐强大,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一个强盛的国家。

趣味链接 《法经》

《法经》乃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封建地主阶级法典,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它不仅集以前各种法律之大成,而且对后来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以及汉代的法律,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为历代封建法典之宗。

吴起变法——楚国由衰转盛之关键

战国初期,楚国吞并了周边许多小国,成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中地域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国内政治腐败,经济发展落后,遂国力日渐衰微,国内局势混乱。至楚声王时,曾经笑傲中原的楚国已然走到了濒临败亡的边缘,声王本人亦被“盗杀”而死。其子楚悼王即位后,楚国接连遭到其他六国的进攻,连吃败仗。

公元前400年,韩、魏、赵三国伐楚,一直攻到乘丘,楚国丧失了大片土地。情急之下,楚悼王被迫重礼贿赂秦国。最后在秦国的斡旋下,才得以与韩、赵、魏讲和。

外敌不断,加之国内矛盾日趋升级,楚悼王很想进行政治改革,以振兴国势。恰在这时,吴起在魏国遭到排挤逃到了楚国。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即刻任命吴起为边防要地的宛守。

公元前382年,楚悼王又将吴起提拔为令尹,并向他征询治理国家的方略。吴起认为,楚国贫弱的主要原因是大臣之权过大,而享受俸椽的贵族亦太多,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势胁迫国君、欺压百姓,要改变这种局面,唯有变法革新才能使楚复兴。楚悼王接受了吴起改革的主张。

吴起的变法基本上继承了李悝在魏国变法的成功经验,主要内容有:

1.改革官制。规定“封君之子三世而收其爵禄”,取消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为了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吴起还实行“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的迁徙豪民政策,把一些旧贵族迁徙至荒蛮地区。如此一来,就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

2.整顿吏治,限制大臣的权力。吴起针对大臣权重,导致楚国贫弱的情况,要求楚国官吏“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公而忘私,一心为国家效力。同时,“塞私门之请”,避免官场中的结党营私。

3.裁汰冗官。推行“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将精简机构省的经费用来训练军队,以增强楚国的军事力量。

4.明法审令。明法,即制定法律并公之于众,使官民皆明白知晓;审令,即审核以往法令,不合用者去之,保留其适用的部分。

吴起变法效果显着,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其国力迅速由衰转盛。公元前381年,赵国遭到魏国的进攻,求救于楚。楚国派兵援赵攻魏,于州西(今河南沁阳东南武德镇)大败魏军。这洗雪了楚悼王即位之初多次败于三晋的耻辱,引起了各诸侯国的震惊。

趣味链接 吴起变法与吴起之死

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而变法的内容是消灭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如此一来,楚国大贵族的既得利益受到了严重打击,遂大贵族对于吴起变法的反对异常激烈。就在对魏国战争取得胜利的这年,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驾崩。在吴起变法中遭受打击的旧贵族,借送葬的机会回到国都,趁机作乱,围攻吴起。吴起逃避到楚悼王的尸体旁,贵族们用乱箭射杀了吴起,同时箭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继位的楚肃王在埋葬悼王后,下令按楚国“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的法律,清查因射杀吴起而射中王尸的人,由此而被灭族的达七十余家。尽管如此,变法也因楚悼王和吴起的死而告终。

商鞅变法——变法治国征天下

地处中原西北的秦国,直到春秋时期,与中原诸国的交往仍然很少,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亦落后于其他六国。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在魏国、楚国相继变法的浪潮推动下,年轻的秦孝公也意图通过革新来改变秦国日渐衰落的状况,遂任用商鞅开始变法。而商鞅的这次变法,不仅让秦国自此走入了强国之列,亦使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势发生了重大转变。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其主要内容有:

1.颁布法津,制定连坐法。商鞅借鉴李悝的《法经》,将“法”改为“律”,增加了连坐法,进而把秦献公时就推行的什、伍制完善成了相互监督纠发的连坐制。即邻里间有相互纠察、告发“奸人”的责任。告发“奸人”的可与斩敌获得相同的赏赐,不检举揭发的要被“腰斩”。如果一家藏“奸”,什、伍都要同罪连坐。法律还规定,投降敌人的,不仅本人要斩首,全家都要被罚为刑徒做苦役。窝藏有罪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罪。

2.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位制度。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可以得到官爵;临阵脱逃和投降敌人的要受到严厉的处罚。此外奴隶主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产,经常发生争斗,按照情节轻重判处刑罚。这项举措实际上取消了宗室的特权,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加强了封建制的中央集权。

3.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商鞅认为,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由于当时商品交换的初步发展,农民中已出现一部分商贾。为了保障国家财源和兵源的稳定,商鞅提出: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者,一律免除本身的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因消极懒惰而交不起租税的,一律没收为官府的奴婢。这些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法令和措施,使秦国的农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4.废井田,开阡陌。用国家法令的形式,宣布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阡陌”是指百步为亩的田地疆界,“封疆”是指每一顷田地的大田界。具体说来就是把小田界“阡陌”和大田界“封疆”统统打破,开拓为二百四十步一亩,亩百给一夫,重新确立田界,不许私自移动。这样,秦国的亩比西周时就扩大了一倍多。商鞅变小亩为大亩,重新设立田界,而且授田不再被收回,让耕者长期固定使用,土地还可以买卖,这样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的土地关系,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5.推行县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县令主县政,县丞辅佐县令,县尉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这就把领主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此项措施是对“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的有力支持,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郡县制。

6.统一度、量、衡。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商鞅向全国颁发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其标准尺一尺约合今天的0.23米,标准量器一升约合今天的0.2公升。

同类推荐
  •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本书主要描写古代冤狱讼案故事,内容包括人命、奸情、抢劫、婚姻、债务、诈伪、雪冤等。案中的人物,既有高官重臣,也有江湖盗贼,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推理手法睿智而又高明,因而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本身不发达,更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被广泛运用于刑侦之中。古人侦破案件,主要依赖日常经验的总结、观察的敏锐、以及睿智的推理来复原犯罪的现场,并在问案中加以佐证。这是古人刑侦的特有智慧,而这些智慧之光,在今天的刑侦过程中仍有令人惊讶的闪现。
  • 烨婼天下

    烨婼天下

    且容我于朔风卷尘北风萧瑟的今夜,再听一曲倾尽天下。刀剑嘶哑,高楼坍塌,缠线千匝纷乱在天涯。犹看不尽,三里桃花夭夭尽皆染血;再留不住,半生荣华富贵转瞬昙花。九重高塔倾塌,负了天下也罢,千秋万代不过浮华,青春易逝,韶华易老,悲白发已挽不住,昨日繁华。寂寞独守,半生空牵挂,忆不尽,临安初雨,沔水旧赋,且饮青都半山半水,再看新朝春去秋来,只奈何千载悠悠,当时少年的梦中的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天地浩大。
  • 冷眼读史—中国历史的天窗

    冷眼读史—中国历史的天窗

    本书以通俗手法叙述历史,揭开历史真相,涉及的人物包括韩信、王莽、关羽、李林甫、福康安、珍妃、十大良相、十大昏君、十大红颜祸水等。
  • 大汉之帝王侯的挣扎

    大汉之帝王侯的挣扎

    这是一个穿越的故事,但更是个历史故事,虽然起于荒诞但最终归于真实。如果不是穿越,他注定是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了的倒霉蛋。如果不是穿越,他只是考古研究所的小研究员
  • 云起长风

    云起长风

    这个故事里有君王有权臣有妃子有将军有商贾有侠客也有普通的士兵、农民和匠人相对而言笔墨不会太多放在他们的社会身份上而会多塑造一些个人风采水平浅陋多多指正
热门推荐
  • 忆晧

    忆晧

    叶紫欣,苏雨,白晴瑾是人人都知道的学校三人帮,因少女夏之忆的到来,原本和睦的三人帮支离破碎,以至于白晴瑾的离开在学校的生活令夏之忆窒息,白晴瑾的离开,苏雨的绝交信·····夏之忆变了,变得冷漠无情·····美男子墨玉的到来会在她们之间掀起怎样的风波呢?敬请期待萌虞虞的《再见青春》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书从七个方面简述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分别为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技能。
  • 翻滚吧主角

    翻滚吧主角

    傲娇毒舌天然呆,女王三无元气娘;腹黑病娇黑长直,呆萌弱气冒失娘;电波傲沉无铁炮,透明大神天然呆。每个属性都有自己的主角!每个位面都有自己的风格!女主可软可硬可傲娇,能冷能萌能腹黑!病娇?那都是可攻略的。腹黑?那都是能被耍的。透明?那都是能养成神的。女王?那都是能变萌妹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她做不了!席梓曰:吾日三省吾身,行否?过否?富否?否,滚去任务。(本文涉及青春校园,穿越奇情,经商种田,宫斗宅斗,武侠情缘,豪门世家,娱乐明星,魔法幻情,网游情缘)
  • 国际营销管理

    国际营销管理

    本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国际营销的基本理论、管理过程、方法和手段,而且是一本关于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国际市场营销指导书。
  • 异世儒尊

    异世儒尊

    在墨梅大陆!儒生代表着一切。儒生可为皇,臣,将!在这里文气是唯一的修炼方式。当21世纪小宅男周赋意外穿越这里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敬请期待!
  • 无限培训生

    无限培训生

    我叫伯恩,我参加了一个传说只有45%成才率的培训生计划,为了能完成这个计划我只能穿越一个又一个的世界——我曾经暴打过路飞一伙,我曾经直面萨格拉斯,我曾经连续三年被评为“最佳魔法教师”,我曾经在神盾局装过B,我经历这一切,只为了在我真正的苏醒时,能完成这个该死的培训计划........
  • 罪痛

    罪痛

    这是个动荡的年代。异族入侵丶妖魔横行丶。但这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无数的英雄起于战乱之中,也有无数英雄倒在这片土地上。一个被囚禁的实验品,一个为钱卖命的杀手,一场风波,牵出背后无数黑幕。一群小人物该何去何从,向前是悬崖,无论向左向右,终究化为一堆尘埃。毕竟,这是个动荡的年代!
  • 穿越之无极剑尊

    穿越之无极剑尊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真正的认识到什么叫惊心动魄,这本小说中,让你看到只有努力,才能当上那大陆的最强者,他就是————赵峰
  • 魔途杀

    魔途杀

    我是名门之后,天之骄子,身怀两极的玄火与苍冰。本来,凭借自身的资质和家族的势力,我完全有能力在元素横行的魔法大陆上呼风唤雨,横行霸道。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的惨剧,令我失去了所有,包括亲人,包括玄火。身体元素不复平衡的我,从此走上复仇的道路,谁在魔途上阻我,必杀之。兄弟情,虽死莫逆,共一世刀光剑影。红颜意,此生不渝,伴三千风雨槃情。不管流多少汗,滴多少血,我都要挣脱命运的枷锁,走上天地的巅峰。看吧,当风起,云涌,情动,我如何用鲜血,染红苍穹!
  • 中国鹰军团

    中国鹰军团

    本小说为:颁德斯乐、燕垒生联合创作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红鹰团,这支曾经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异域浴血奋战的中国军团,虽然只属昙花一现,但在苏俄报刊上得到过“我们战线最顽强的部队”和“最可信赖的部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