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52600000005

第5章 荣升旗主(1)

多尔衮三兄弟中最年长的阿济格生性鲁莽,他为了对付皇太极和三大贝勒,策划着与舅舅阿布泰联姻,遭到了皇太极的严厉制止。为了分化多尔衮三兄弟,皇太极带领多尔衮和多铎出征蒙古多罗特部。多尔衮因功被授予“墨勒根岱青”(机智)的称号,也成了皇太极的盟友和得力助手,取代阿济格,继任镶白旗旗主。

与阿济格和多铎分手之后,多尔衮回到自己的府上,刚刚走进大门,妻子博尔济吉特氏便迎了上来。多尔衮十一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就为他娶了这个比多尔衮还大几岁的妻子,两个人已经共同生活了三年了。

“阿布泰纳哈处(‘纳哈处’为满语‘舅’之音译)来了,正在里面等你呢!”

“哦!”多尔衮有些意外,自从父母去世之后,舅舅阿布泰就没出现过,三兄弟私下里还埋怨过,“我们三个成了孤儿,处境这么艰难,舅舅都不来看一眼,说几句安慰的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现在是亲身感受到了!”时隔几个月之后,阿布泰突然登门,让多尔衮觉得非同寻常,难道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这段时间,多尔衮的神经无时无刻不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就像一根紧绷的弓弦,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神经过敏了,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自己心跳不止。长此以往,他真担心自己支撑不住,会精神崩溃。

多尔衮一边思索着阿布泰的来意,一边迈步走向客厅。阿布泰见多尔衮回来了,站起身来,“伊纳珠伊(满语‘外甥’的音译),我来看你了!”他伸开了双臂,想给多尔衮一个热情的拥抱。

但他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多尔衮的回应,多尔衮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嘴里淡淡地说:“纳哈处,真是好久不见了。你怎么突然想起我来了?这次来想必有什么事吧!”多尔衮接过博尔济吉特氏端过来的茶,呷了一口,神情冷漠地坐了下来。博尔济吉特氏用责怪的眼神看了一下多尔衮,示意他不要对自己的舅舅这样无礼。多尔衮装作没看见,依旧我行我素。

阿布泰从多尔衮的话中听出了讽刺的意味,讪讪地收回了伸出去的手臂,随多尔衮坐了下来,气氛一时变得很尴尬。沉默了一会儿,阿布泰开口了,“这段时间我没有露面,你们兄弟中一定有人误解我。阿济格是个直肠子,不会动脑子,他误解我,我没话说;多铎年幼不懂事,也理解不了我的用心。但你是三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难道也理解不了我的良苦用心吗?”

多尔衮冷笑了一下,不以为然地说:“当然理解,我们三兄弟现在是众矢之的,是天聪汗和三大贝勒的眼中钉、肉中刺,纳哈处是怕被我们连累,丢了自己的官位。那你今天为什么要冒险前来呢?”

阿布泰苦笑了一下,“实不相瞒,我的官位今天已经被天聪汗罢免了。你丢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镶白旗,我则从总兵官兼第一督堂连降数级,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游击”。

“果然被我言中了。你就算是跟我们保持距离,别人还是不肯放过你。现在丢了官,是想到我这个同病相怜的人这里找安慰吗?”多尔衮有些幸灾乐祸。阿布泰因为是阿巴亥的弟弟,在努尔哈赤生前备受宠信,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升任为协助努尔哈赤处理后金军政事务的最高官将——第一督堂。现在从这样的高位上跌落下来,内心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多尔衮也觉得自己落井下石的做法有些太残忍了,毕竟是自己的亲舅舅。

阿布泰被多尔衮接二连三的讽刺激怒了,“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我是你们的舅舅,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站在你们这一边。这段日子我之所以不来看你们,的确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可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公然地站在一起,敌人就会用更加残忍的手段来对付我们,我们的损失就会更大。我闭门不出,忍辱负重,就是想替我们保存实力。等敌人麻痹大意的时候,我就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支持你们三兄弟,夺回本来就该属于你们的东西”。

多尔衮被阿布泰的一番话骂醒了,惶恐地站了起来,“纳哈处……”

阿布泰叹了一口气,说:“没想到的是,不管我们怎么忍耐、顺从,他们还是要赶尽杀绝。现在,你的镶白旗被夺走了,我的官也丢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必须想办法反击!”

“纳哈处的意思是?”多尔衮困惑地问。

“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才来找你商量。这样吧,你派人去把阿济格、多铎接过来,不要声张,别让我们的敌人察觉。我们几个人好好商议一下行动的计划。”

从阿布泰的语气和神情中,多尔衮感受到一股危险的气息。他走过去,坐到阿布泰的身边,耐心地说:“纳哈处,我觉得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反抗的本钱,实力悬殊,反抗就是以卵击石。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示弱,以静制动,这样才能保存实力,在适当的时候作出有力的反击。”

“什么?你的镶白旗都被皇太极夺去了,还有什么实力可以保存?再不行动的话,恐怕阿济格和多铎的两个旗也保不住了,到时候你们兄弟什么本钱都没有,只能任人宰割,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阿布泰急得站了起来。

多尔衮依然不为所动,“纳哈处,你不要着急,听我说。就算是大汉和三大贝勒,他们也要顾忌国人的舆论,阿玛和额娘刚刚去世,他们不敢对我们兄弟三个太过分,否则会失去民心。国人不服,他们的地位就可能被颠覆。而且,皇太极刚刚坐上汗位,地位不稳,与三大贝勒之间矛盾重重。我们可以乘虚而入,与皇太极结盟,一起对付三大贝勒。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立足之地,才能生存下去!”

阿布泰像是被针扎了一样,叫了起来,“你要跟皇太极结盟?别忘了,是他害死了你的额娘,是他占有了本来属于你的镶白旗,你怎么会想到跟这个仇人结盟?难道你是铁石心肠?难道你的心肝都被狗吃了吗?”

面对阿布泰的责骂,多尔衮沉默不语,半晌才说出一句话来,“额娘又不是他一个人害死的……”

“你……你……”阿布泰气得说不出话来,“我姐姐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畜生,杀母之仇都可以无动于衷。你只知道保全自己,只要能苟活下去,连仇人都可以认做主子。你这个没有血性的懦夫,好,你忘了血海深仇,我就不给你添麻烦了。我去找阿济格,去找多铎,看他们是不是也像你这样苟且偷生。”说罢,阿布泰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多尔衮表情木然地望着阿布泰的背影。妻子博尔济吉特氏走了过来,担心地说:“你要不要跟着纳哈处?别闹出什么乱子来!”

“随他去吧,我有什么资格教训他呢!”多尔衮感到从未有过的沮丧和无力。

从多尔衮的府中出来,阿布泰直奔阿济格的贝勒府。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太极的监控之下,从他走出自己家门的那一刻起,密探就紧随其后,将他的所作所为报告给皇太极。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皇太极处罚了阿济格,夺走了镶白旗,罢免了阿布泰,他料定多尔衮三兄弟和阿布泰一定会有所动作,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撒开了一张网,将这几个人都纳入自己的视野当中。

阿济格本来就有奋起反抗的念头,经过阿布泰的火上浇油,更是蠢蠢欲动。他派人把多铎叫了来,三个人一起商议具体的行动计划。从阿布泰的口中,阿济格得知了多尔衮的立场,索性把多尔衮排除在外。“多尔衮为人一贯谨慎,胆小怕事,就不要让他参与了,以免误了我们的事。”

就在三个人躲在阿济格的府中密谋的时候,在外面戒备的镶白旗护军进来通报,“贝勒爷,大汗派索尼前来传旨,请贝勒爷和多铎贝勒一起出去接受谕旨”。

阿布泰心里“咯噔”一下,他毕竟年长,又曾身居高位,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直觉告诉他:坏事了!天聪汗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来传谕?而且是点名叫阿济格和多铎一起接受谕旨,他怎么知道多铎在阿济格的府中?看来是自己一时冲动,坏了大事。皇太极肯定也知道自己就在阿济格的府中,他断定今天的事情会激起强烈的反抗,所以派人来抓现形了。

阿济格和多铎都没了主意,全都看着阿布泰。阿布泰强作镇定,对两个外甥说:“不要慌张,他抓不到我们什么把柄,纳哈处来看他的伊纳珠伊,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他没有点名让我出去听旨,我就留在府中。你们出去见见索尼吧!”

索尼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了几十名黄旗护军,全副武装,杀气腾腾。见阿济格和多铎走了出来,索尼高声道:“阿济格贝勒,多铎贝勒,传大汗口谕:前总兵官兼第一督堂阿布泰为人奸诈,心怀不满,散布谣言,离间汗与诸贝勒,今已革其总兵官兼第一督堂之职,降为游击。现严令诸贝勒不得与其私相来往,更不得与其结亲,违者重罚。”

说罢,索尼不再理睬阿济格和多铎,上马离去。阿济格和多铎愣了半晌,才掉头返回府中,把天聪汗的谕旨告诉了阿布泰。阿布泰铁青着脸,许久没说话。阿济格吃不住劲了,催问道:“纳哈处,现在该怎么办?你赶紧拿个主意吧!”

阿布泰苦笑了一下,说:“皇太极这招叫敲山震虎。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线,他明知道我就在你的府中,也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所以派人来传谕,警告我们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就任人摆布吗?”阿济格忿忿不平地说。

“还是多尔衮说的对,我们现在根本就不是天聪汗和三大贝勒的对手,盲目行动的话等于自取灭亡。暂且忍下这口气,等待时机吧!”

听了阿布泰的话,阿济格和多铎面面相觑,全都成了泄了气的皮球。那边,多尔衮也接到了天聪汗的谕旨,他知道是阿布泰惹出麻烦来了。但皇太极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置阿布泰于死地,而是给了他一个严厉的警告,还算手下留情。皇太极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自感对多尔衮三兄弟和阿布泰的打压有些过分了,内疚的同时也担心他们狗急跳墙,到时候局面不好收拾,还有全国上下的舆论,也是他不得不顾忌的。父母刚刚去世,就不顾手足之情,仗势欺压自己无依无靠的三个兄弟,这样的名声对他来说非常不利,毕竟自己的汗位还不稳固,觊觎这个位置的大有人在。所以,他先派人去警告多尔衮三兄弟和阿布泰,阻止他们勾结在一起,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夜色降临,沈阳城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到处静悄悄的。晴朗的夜空中悬挂着一弯月牙,间或被轻纱般朦胧透明的云团遮挡住,清冷的月光笼罩了整座城。此情此景,恰好反衬出多尔衮现在的心境,内心一片凄凉,止不住的酸楚在心头翻涌,连杯中的美酒都变得苦涩了。

他坐在窗前,望着庭院中的光秃秃的树枝,叶子早已经落光了。一句俗语忽然在脑海中蹦了出来,“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多尔衮自嘲地一笑,自己现在不就是一只被人拔光了毛的凤凰吗,名义上是尊贵的贝勒,但只能任人宰割,还不敢发出半句怨言,唯有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这样的人生还不如一个平民百姓安宁快乐。

妻子博尔济吉特氏走了进来。多尔衮说自己想一个人静一静,所以没让她陪着喝酒。博尔济吉特氏见菜肴已经凉了,想端出去热一热,多尔衮摆摆手,这些菜他一口也没动,一点食欲都没有,何必麻烦呢!博尔济吉特氏心疼地看着丈夫,她知道多尔衮现在的心情,镶白旗被皇太极夺走,别人都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还不能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只能笑脸相迎。只有回到自己的家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流露出真实的情绪。所以,她非常敬重这个比自己还小上几岁的丈夫,尽管年纪轻轻,但他却有异乎常人的忍耐力,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为了一口气、为了面子拼个鱼死网破,不是很常见的事情吗?更何况多尔衮失去的是旗主的高位!从这一点,博尔济吉特氏就断定多尔衮不是平庸之辈,他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天气这么冷,把窗户关上吧,小心别着凉!”博尔济吉特氏的声音很温柔、很体贴。

“不,我就是要冷静一下,让自己保持清醒。”多尔衮并没有察觉到妻子的异样,目光依然停留在庭院中光秃秃的树枝上。

见丈夫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博尔济吉特氏放下了矜持的架子,她和多尔衮已经结婚几年了,算是老夫老妻,早已没有了少女的腼腆。博尔济吉特氏走到了多尔衮身后,伸出双臂搂住丈夫,把脸贴了上去,喃喃地说:“结婚都几年了,我还是没怀上孩子,我真的很想为你生个儿子!”说着,一只手就伸进了多尔衮的衣襟里,抚摸着他还不够健壮的胸肌。

妻子的温存终于把多尔衮从自怨自艾的情绪中拉了回来。他感受到了妻子的体温,还有那吹拂在耳边的气息,身体和灵魂都在随之回暖。多尔衮觉得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血液在沸腾。他和博尔济吉特氏之间并没有爱情可言,结婚的时候他才十一岁,根本不知道情为何物,懵懵懂懂地接受了家长为他们安排的婚姻。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彼此之间的感情依旧平平淡淡、若有似无,仅仅是彼此依赖、彼此照顾而已。有时,多尔衮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面对一个如此漂亮、如此体贴的女人,竟然没有心动的感觉。“可能我这一生都不会遇到那种一见钟情的人,都不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了吧!”他偶尔会有这样的遗憾。所以,即便博尔济吉特氏一直没能为他生下个一男半女,多尔衮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要她能关心和照顾我,也就足够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女人,还能要求她什么呢?”

同类推荐
  • 楚汉传奇

    楚汉传奇

    暴秦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争霸,各色英雄运筹帷幄,布篇谋局开创帝王伟业。项羽,落魄贵族,英姿魁伟,神勇威猛,性情中人,政治头脑不足。刘邦,草根痞子,却又知人善任,流氓精神可谓登峰造极。另有影子赵高、天鹅王陈胜、猛人章邯、屠夫樊哙,加盟最惊心动魄的生死对决,呈现中国历史上最悲壮最伟大的对手决战。
  • 公司春秋

    公司春秋

    这部小说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人生圈套。作家的深刻之处在于以其锐利的思想长矛洞穿了这种种日常经济与生活行为的表象,直接抵达了人类的生存本相,作强有力的逼视与追问的艺术内核。这样,出现于李骏虎笔端的,就不再仅仅是具有明显神话意味的商界传奇故事,而是变成了商海风潮中难以回避的人性悲剧……
  • 万历后宫之乱

    万历后宫之乱

    万历皇帝的一生是一个谜,有历史学家指出:“明亡,实亡于万历。”在他执政的四十八年中,竟然有三十年没有上朝,究竟他为何如此“怠政”?他在后宫又过着怎样奢靡的生活?他最爱的郑贵妃是怎样的一个女人?他为何没有立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围绕“国本之争”而发生的三个谜案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 祸从笔出

    祸从笔出

    许多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只不过有人保存得严密而没有被泄露,而有的人就不那么幸运了。日记记载着书写者最不想为人知道的秘密,有阳光也有丑陋。丑陋得有时会让世人鄙夷,更有甚者会让日记的主人失去正常人的生活。王为民就是这样的“倒霉”人。日记本不慎丢失让他失去了许多:亲人的情感、下属的尊敬、百姓的爱戴以及未来的前程和自由……他该怎么办?束手就擒还是鱼死网破?最终,他选择了令人吃惊的方式。
  • 不负如来不负卿(新版)

    不负如来不负卿(新版)

    公元初的丝绸之路,龟兹国的古道夕阳,驼铃悠悠,缓缓唱一曲悠扬的情歌……初次见到穿越而来的现代女子艾晴时,鸠摩罗什十五岁。几番共历生死,少年僧人心中刻入的倩影再难抹去。十年后再次见到她时,她容颜未改,他已名扬西域。对他来说,她是爱而不得的女子;对她来说,他是注定许生佛门的千古高僧。横亘在他们中间的不仅有父母的悲剧,弟弟的阻挠,权谋的利用,世俗的不容,更是相隔着漫长的千年时光。即便早已情根深种,终究羁绊于那一颗坚定的向佛之心。又一个十年过去,他遭受了人生中最大的困厄,她甘冒辐射穿越而来,只为陪伴他走过最艰难的岁月。
热门推荐
  • 冥剑断魂

    冥剑断魂

    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只不过是,夕阳晚照时,停下练武的步伐,陪爷爷一起开心地吃着晚饭,可命运的手,是如此的冰冷,就那么推着我,推着我,到最后留我孤身一人,我想知道,这漫漫一生,究竟为了什么?-------------------韩冰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巨星的亲亲爱人

    巨星的亲亲爱人

    以为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暗恋多年的她梦想成真,让睿智洒脱的他坠入情网。无尽的纠缠使得他们相恋,相思。在慢慢地相处中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但现实并不是那么的美好,总会有不尽人意的时候他们将何去何从。她:“正是因为爱着你所以才愿意等你。”他:“正是因为爱着你所以才愿意为你付出全部。”
  • 花前月下两相许

    花前月下两相许

    一角青衣,舞不尽十丈软红;一墨画卷,画不出旧时的他;七弦无心,无心弹出一段雪月风花。如今的你,可曾记得那年的花前月下,谁曾许诺我,种十里桃源如画?谁曾许诺我,在桃花树下筑一方桃花殿为家?谁又曾许诺我,从此陌上歌缓缓,桃花殿下好梦无涯?
  • 股市赢家操盘全书:新股民怎样

    股市赢家操盘全书:新股民怎样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股民投资指路,把众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与广大股民交流分享。共分为三篇:火眼金睛看大盘、买什么股票最赚钱、操盘制胜的技巧。
  • 《绯闻什么的都去死吧》

    《绯闻什么的都去死吧》

    关于绯闻什么的,讨厌绯闻的孩纸都来看看吧!!!
  • 尘刃彻华剑

    尘刃彻华剑

    世界初生以后,欲望开始侵蚀人们的思想,开天氏族开始分裂,其后发展成了仙、魔、妖、鬼、人五族三界之势。三界大乱后,妖仙鬼魔四族两败俱伤,开始被人类势力蚕食,人类不再迷信神仙之力,妖魔之力,只为追求自己心中的道义。仙魔妖鬼皆源自于人类的变化,而破除世界混沌的那一位人士以一把彻华剑斩尽世间灾邪,却在战后亲手摧毁了这把旷世兵器,彻华剑的传说就此遗留下来。由于人类之欲,有位少年自出生就注定走上了这条荒乱之路。
  • 咒怨少女

    咒怨少女

    异界世界丢失了一个咒怨系的少女,异界必须找到咒怨系妖兽,因为咒怨是不让异界毁灭的唯一生灵,然而咒怨少女因小时候贪玩被法阵传送到名叫地球的一颗行星上,异界以为人类绑架了咒怨少女,所以异界妖兽们想要在咒怨少女消失那天也去绑架人类作为交换,凑齐3亿个人类才能拯救异界,所以必须用咒怨少女交换异界才能放出人类,那么我们的咒怨少女会是选择给她美好家园的地球,还是回到异界保护那里的妖兽呢?咒怨少女又会在地球和他摩擦出怎样的恋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缘来终究逃不开

    缘来终究逃不开

    她,巫族皇室血脉,万人敬仰的红娘大人。他,白狐一族的七皇子,却因一身淡蓝,遭族人排斥。两人均为逃婚,而相遇。却不知,缘来,终究逃不开。“你吃太多了,这些是我的了。”“你,你还吃。我不要你了。”她气冲冲的跑开了。“哎,别走啊!又剩我一个人了。”他看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眼睛湿润起来。“哎,你别哭啊,我不走了。”原来他并非性情如孩童一般,“桃夭,你走快点啊,老是慢吞吞的。”桃夭还未作出回答,只听白长歌又说一句,“对哦,你腿短。”桃夭看他渐渐远去,赌气的坐在地上。“呐。快点,不然我后悔了。”白长歌蹲下,死要面子的说。“你好讨厌啊。”桃夭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手臂却盘在了他的颈上。两人脸上都浮现出了笑容。
  • 一梦终苍茫

    一梦终苍茫

    她本是将军之女,庆徳三年,大局初定,百废待兴,只因那高坐于朝堂之上的人一句话,便甘愿成为南堂郡主谢子清,千里迢迢去往敌国同太子齐玦成婚,她不甘受限于此,自荐成为他的谋士,在一个又一个陷阱中行走,如履薄冰,而齐玦次次试探,她都次次化解,她就这样谋取他那恐怕根本就不存在的信任,最后终于成为他手底下最为强悍的一名谋士。而什么话又是可信的?什么感情才是安全的?她知道,她所代表的,早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当一切旧情都随着那一声斩字而烟消云散,当昔日故土已被践踏得满目苍夷,当她身着盔甲踏回故国,她知道她已不再是南堂百姓心中的希望,她已成为自己子民唾弃的对象。但即使如此,也要孤独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