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3800000023

第23章 飞船的制造(4)

最后获得的方案虽然看似很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能解决很多技术问题:在7千米的高度先释放出引导伞,之后在4千米的高度释放减速伞,最后在2.5千米的高度释放主伞。坐在座椅中的宇航员在引导伞打开之前,就以20米/秒的速度被弹离返回舱。开始座椅先弹出引导伞,以消除可能出现的翻滚。在4千米的高度,座椅解锁,宇航员的主伞开始工作,更直白地说,是将宇航员从座椅上拉出来——宇航员和座椅将分别落地。如果主伞出现故障,还有备用伞。宇航员落地速度不能超过5 米/秒,返回设备不超过10米/秒。当然,人们也考虑到打开舷窗和座椅弹出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这时宇航员将在舱内着陆,这种情况被称为硬着陆(因为没有采用任何一种软着陆装置或缓冲装置),但是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能保证宇航员生存。设计师们最担心的是如果舷窗被“焊住”——这时宇航员无法自行离开舱体,将对他是一个威胁。

为了进行太空观测,返回舱上设计了3 个透光的窗户。第一个设置在宇航员头顶,是可以打开的入口舷窗。第二个设置在舱体的顶部和右侧,而第三个则直接设置在宇航员的腿部方向。在技术观察窗口上还安装了光学“凝视”调姿设备,利用它,宇航员在手动控制的过程中就能够对飞船进行定向。

窗口的透光玻璃由航空工业部特种玻璃科研所22研制。这项任务非常复杂。当时仅研制飞机用的玻璃就很艰难,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在来流气体的作用下,玻璃很快就布满裂纹,不再透明。战争迫使人们研究有防护功能的玻璃,但是对于航天飞船来讲,这样的玻璃依然无法满足要求。最终研究人员选定了石英玻璃,确切地说,是2个型号的石英玻璃CK和KВ(后者是熔融石英)。在太空飞行,再加上在返回大气层时数千度高温的作用下,这些玻璃表现出良好的特性,没有出过任何问题。如果太阳光透过舷窗干扰了宇航员的工作,他总能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开关(“凝视”、“右侧”、“后方”)将百叶窗打开。

“东方号”飞船安装有多种型号的无线电设备。宇航员的通信使用了若干个通道,包括“曙光”无线电通话系统,它工作在短波(9.019兆赫和20.006兆赫) 和超短波(143.625兆赫) 波段。超短波通道使飞船能够与各个地面测控站进行通信,作用距离达到2000千米。经验证明,它能保障飞船在大部分飞行轨道段与地面之间的通话。

此外,飞船上还安装了“信号”无线电系统(作用于19.995兆赫的短波频段),实时传输宇航员的各种感觉参数和数据。与它一道安装作为备份的还有用于提供轨道测量功能的“红宝石”无线电设备,此外还有“拖网—П1”无线电测量系统。

当然在返回舱内部,各种设计对于宇航员的生活还是非常方便的。毕竟,如果制动发动机装置发生故障,飞船需要在轨道飞行一周的时间。飞船内的专设部位安有装有食物、储存水(通过过滤出口饮用) 的包裹,以及存放废弃物的空间。

空调系统可以保障正常的空气压力,温度保持在15 ~22℃,相对湿度则维持在30%至70%之间。在“东方号”飞船设计之初,设计师们需要确定航天飞船内的最优空气类型(是正常的空气还是富氧空气)。后一个选项允许降低飞船内的大气压力,并由此减小生命保障系统的总质量,美国人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案。但科罗廖夫坚持选择正常的空气,他认为,富氧空气中,任何一点火苗都可能造成火灾,飞行员无路可退。实践证明了总设计师的正确——正是富氧环境导致了“阿波罗1 号”飞船中宇航员迅速而悲壮的牺牲。

这样“东方号”的系统方案最终得以确定。在当时这是真正独特的、采用了最先进技术的飞船。它的各子系统使用了421 个电子管,超过600个半导体晶体管,56 个电动机,大约800 个继电器和开关。电缆的总长度超过了15千米。

3КA飞船比1К飞船略重(如果“1К”5号飞船重4563 千克,那么无人的“3КA”1号飞船重4700千克)。当然,第一艘载人飞船应该做得更轻些,并且也有这种可能性,但是科罗廖夫有更长远的计划,他想在未来继续使用类似的飞船,而且他对现有的探月“E舱段”的载重能力并不满意。为此,位于沃罗涅日的第154特种设计局里,考斯伯格团队就接到了基于PO—5 研制更好的发动机的技术任务。于是在一年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采用煤油、液氧混合燃料的PO—7 发动机(编号 PД —0109 ,8Д719)的研制工作。

新的第三级火箭随飞船的名字,也被命名为“东方号”(8К72К) ,具有完美的外形。但是舱段之间的链接,还有发动机的燃烧特性还需要进一步试验,所以在原定的时间内,航天人未能及时完成工作,直到1961年2 月,新的飞船才一切就绪。此外第一特种设计局的核心团队再次被行星际探测项目的“天文窗口”发射任务所吸引。这次注意力集中在“启明星”金星上。

为失败的火星项目恢复荣誉的机会来了。四级火箭“梦想”( 8К78 ,编号 Л1 —7Б) 带着无人探测卫星“1 BA”1 号于2月4日首次发射升空。卫星进入了近地轨道,但是Л助推模块电源供应系统的电流转换器却出了问题(没有考虑到转换器要在真空中工作)。模块的发动机未能点火,因而卫星只能留在近地空间。

正如往常一样,新闻没有公开报道所发生的问题,只是提到“重型科学卫星被发射入轨”。“1 BA”1 号卫星在西方被称作“7 号卫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流传着夸张的谣言,说其中坐着在飞行过程中死亡的飞行员,而他的名字则是个秘密,云云。

新的航天年在失败中登场了,但是苏联的航天人却最终在失利的环境下获得了突破。作为罪魁祸首的电流转换器在下一枚火箭的L模块中被密封起来,2月12日,“闪电”(8К78,编号Л1—6Б) 运载火箭携带着“1 BA”2号金星探测卫星一起升空。此次发射过程近乎完美——卫星离开近地轨道向着目标飞去,由此正式获得了“金星1号”的称呼。但是晚些时候还是出现了问题。根据遥测数据,温度调节系统的百叶窗导线故障,导致卫星的仪器舱温度超出了额定范围。此外技术人员还发现,当“金星1 号”保持在太阳照射的状态下飞行时,由太阳能电池板向蓄电池充电的过程很不稳定。这应该是系统自动转换到了“粗”定向状态,使卫星围绕着指向太阳的轴转动,并关闭了除时间—程控装置之外的几乎所有分系统,以节省能源。这种状态下的通信只能依靠全向天线,而下一次通信窗口只有在5天之后借助自动执行的指令开始。

2月17日,位于叶夫帕托里亚城的16号测控站与“金星1号”取得了联系。当时卫星正在190 万千米的距离外。遥测数据再次显示温度调节系统停止了工作,卫星处于对日定向的姿态模式。这次通信成了最后一次——卫星此后再也没有回应任何信号23。

“金星1号”出现故障的消息被当成秘密没有公开,甚至多年以后,各种出版物还在宣称,卫星完成了全部的科学计划。事实上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首次制造了一个标志物,并将它从地球发射升空,飞向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而它依然是苏联的。

发射“金星1号”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事件过程中新建造的海上测量船得到了验证,这一次它不是部署在太平洋,而是大西洋上。在大西洋上部署测控站的决定是在总结了1К 飞船的飞行后做出的——在世界地图上,有太多的区域存在着“盲区”,测控网的各种雷达、无线电系统都无法抵达。而这些区域又非常重要,因为要在苏联境内的有人居住区降落,飞船需要在非洲上空的某处开始制动,制动前如何确认飞船上一切正常就显得非常关键。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1960年4~5月) ,从苏联海运部租用的几艘远洋船被装备成测控船,出发了。“克拉斯诺达尔号”和“疾驰号”游船在奥德赛海洋港口改装,而“溪谷号”游船在列宁格勒改装。每艘船都装备了2套“拖网”无线电遥测雷达站。

当时已经没有从工厂生产好的这些雷达系统了,人们就直接把陆上测控站点的设备拆下来使用。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从国防工业企业的废品、物料堆里搜集而来的。人们把它们调试到工作状态,再经过测试、包装,用集装箱发送到各游船所在港口。有趣的是,人们先是按照传统的车载“拖网”进行组装,然后再卸掉通用车体的轮子,最后直接把剩下的部分整体装运到了游船上。

成功地组装起原来的遥测设备,问题就迎刃而解,但对于时间统一服务系统“竹子”的设备而言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按照原来的解决方案,第一艘船上根本来不及制造这些设备。经与第一特种设计局协商后决定,直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与海上计时器测得的世界时相关联,其精度是半秒钟,当然还需要经常给它对时。

1960年8月1日,开往大西洋的测量船首航开启。每艘船上都有十多位来自НИИ—4МО的工作人员。在为期4个月的航行中,他们分析了开展遥测测量的各种技术。1961年2月,当船只从加速离开的1BA金星探测器上接收到数据时,它们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战斗”能力。

当时,远航条件非常艰苦。第一次到达赤道的人们很长时间内都无法适应。这些借来的船都是20 世纪20年代修建的,连最基本的生活设备都没有。远征探险的人们在主甲板下的货舱内工作,里面从早晨起就在阳光的炙烤下变得酷热难耐。为了避免暑热,人们试着在清晨或晚上才开展操作训练,打开各种设备。工作的时候人们都光着膀子。由于酷热,设备还出现故障甚至冒出火花。面对所有这些困难,船员们一一加以解决和克服,最终在春天,苏联向太空发射新的飞船时,呈现出最佳的状态。

1961年3月9日莫斯科时间9 时29 分,三级运载火箭“东方号”从秋拉塔姆发射基地的1号发射平台成功地将“3КA”1号航天飞船(第4 艘航天飞船式卫星) 送入近地点183.5 千米、远地点248.8千米的轨道。这是当时最重的一艘无人飞船式卫星,重达4700千克。它的飞行精度则与无人飞船的精度一样。

弹出式座椅上是穿着宇航服的人偶模型,被试验人员称作“伊万·伊万诺维奇”。来自航空医学科学试验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它的胸腔和腹腔内放置了许多从小白鼠和海狗身上取下的细胞。在飞船船内不弹出的地方,还安置了一条试验犬“小黑”。

飞行过程本身很顺利。但是在制动之后,连接包带的密封垫圈却没有弹出,由此导致飞船和仪器舱未能成功分离,而这会使飞船坠毁。然而进入大气层后的高温烧掉了连接包带,舱体最终还是分开了。由于之前的错误,飞船降落点偏离计算落点412 千米。最后在最高委员会的总结会议上,这次试验被定性为一次成功的试验,而未来的宇航员将要承担的风险则被当作可以承受的风险。

苏联的报纸当时写道:“现代技术的奇迹——重达4700 千克的航天飞船不仅能够绕地球飞行,而且还准确地返回到苏联境内的预定区域。苏联航天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全世界人民为之惊叹。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怀疑,天才的苏联人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更加勇敢的梦想——将人类送入太空。”

同类推荐
  •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涵盖我国各地具有传统特色的米粉、米糕、米粥、米饼、油炸米制品、汤圆等米制品的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25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米制食品加工实例的原料配方、技术要点和产品特色。本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书适合米制品加工企业、传统食品加工作坊的生产技术人员及食品餐饮从业人员使用,也适合广大城乡家庭使用。
  • 脱水蔬菜加工技术与设备

    脱水蔬菜加工技术与设备

    目前,脱水蔬菜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此类食品已成为一种适应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生活方式的流行食品;在我国,它不仅在方便食品领域大量使用,而且也是旅游、边防、地质等部门解决吃菜难的有效方法。
  •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编著者丁邦昕、魏克。《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以平实,生动的笔触,讲述了飞机问世以来100多年间,国际上23位政要,名流驾机飞行的传奇故事。他们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丘吉尔、布什父子、阿萨德,魏茨曼,穆巴拉克、侯赛因,加加林,普京,他信,查尔斯,安德鲁,威廉和哈里王子……有的是职业飞行员,沿着从军,从政之路扶摇直上,或改行从事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有的出于对飞行的爱好,历经千难万险,终身挚爱未曾改变;有的则是兴致所致偶尔为之,一飞冲天,轰动一时。
  •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本书主要从型号入手,讲述了米格设计局从诞生至今的基本情况。从型号的研制背景、型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介绍,在讲述型号研制生产的同时,还侧面讲述了世界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是了解米格战斗机较为理想的参考读物。本书适合军事和航空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桃花谷的见习弟子

    桃花谷的见习弟子

    桃花谷,双修门派为世人所不耻。意外穿越的主角附身在了桃花谷的一名见习弟子身上……
  • 文字忆青春

    文字忆青春

    零星的往事是泪汪汪的却偏偏在黑夜咀嚼着那份思念
  • 倾世妖妃:腹黑萌娃闹天下

    倾世妖妃:腹黑萌娃闹天下

    前世有缘终无分此世定执子不离她说:“若有一天,我忘记了所有。。”他说:“用我的一生告诉你,你的所有。”宝贝说:“还有我,还有我!”。。。前世今生之谜,到底如何?看白染萌和腹黑宝贝如何应对、惩恶、救世、捉弄。。而后邪王如何追娇人……【本文是甜文、宠文的哦,我觉得还挺唯美的、欢迎大家观看】
  • 住在月光街的少女

    住在月光街的少女

    【暗黑重口味死亡序曲】月光街银杏号,住着这世界上最低调的超力量美少女组合“月下野杏”!计算机技术一流的美少女——轻眉,身手了得的前特工——青洛,爱睡懒觉的通灵师——小故,潜伏的梦魔者——阿朱,经常语言乱码的解语师——初晴,外表包子的暴力机师——笛子,还有温柔善良最爱美男的佛医圣手——极极!这七个性格迥异又友情深厚的超力量美少女组合,在各自的情路上又有遇到怎样的坎坷?她们又将怎样对抗全球第一经济体——通天财团的暴力收编?又将如何应对隐藏在暗处的神秘组织“绞”呢?各位亲请用力地收藏点击评论吧~~!
  • 岁月孤独

    岁月孤独

    谨以此文,纪念那些年一起混过的兄弟。谨以此文,纪念我们这消失的热血青春。官方群:223036265官方QQ:1217004764官方ID:www.*****.coml
  • 麻雀的爱情:蓝瘦香菇

    麻雀的爱情:蓝瘦香菇

    世人总有新奇的想法,如:“破镜重圆,重归于好”;相反的,还有“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呢。常鸿夫妻之间是什么情形呢?他们的恋爱、结婚、生子,真是坎坎坷坷、跌宕起伏,堪称神奇。
  • 猎人乱斗

    猎人乱斗

    少年尼戈雕斯在无意从养父谭永陵口中得知现实世界中赏金猎人职业与能够实现任何愿望的无此珠的存在。为追求聚集无此珠复活自我亲生父母,少年与同桌赵芸经养父训练激发体内超能,通过猎人协会鉴定成为赏金猎人。之后尼戈雕斯从小白开始历经艰辛不断完成猎人冒险任务,寻找无此珠,不断提升自我,最后实现屌丝逆袭,聚齐无此珠与家人团圆。同时在冒险的过程中尼不断结识、对抗来自现实、历史、二次元等各种猎人,在此期间发展成为一系列搞笑、励志、成长的玄幻故事
  • 何时何地都有凯

    何时何地都有凯

    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不要误解……不许黑粉瞎传……
  • 青春无主角

    青春无主角

    叶子离了树不能活,林子没了树怎叫林。我原本以为水滴石穿,却忘了石穿过后便是再也触碰不到。
  • 溺宠到底:霸爱小娇妻

    溺宠到底:霸爱小娇妻

    “咚咚咚。。”“进来。”某女悄悄地露出自己的小脑袋鼓起勇气走进屋里“喂,顾默宸,我要出去和朋友吃饭!”顾默宸放下手中的东西抬头看向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和谁?男的女的?”“当然是男的啦!”“男的?不准去!”“为什么?你是我的谁啊?你凭什么不让我去!”“你说呢?嗯?我为什么不让你去?”某女浑身一打哆嗦:“我..我不知道!”“顾默宸一挑眉:“不知道,好吧,我现在就让你知道!”某只小白兔看着顾默宸的一步步靠近心里胆战心惊:“你...你想要做什么?”“嗯?当然是做床上的事情了!!”某女双眼瞪大,撒腿就跑:“啊!!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