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3800000026

第26章 选拔宇航员(3)

通过在静音室的训练,这些未来的宇航员具备了即使受到干扰,依然能专心而高效地工作的能力。试验中使用的干扰源有音乐的节律、突然的声音(警报声、爵士乐、老鼠发出的声音)、灯光的作用(很强的闪烁)。此外,受试者还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状态——称为“等待程序”,即在等待新的行动指令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在试验过程中,经常使用一种黑红两色的舒尔茨表格。它由49个方格组成:25个方格中有黑色数字(从1到25),24个方格中有红色数字(1到24)。表格中的数字是无序的。未来的宇航员需要说出2个数字(一红一黑) ,这两个数字的和是25 ,并且黑色数字需要从小到大; 而红色数字则反之,从大到小。这个心理试验还伴随着声音或光学的干扰,例如,别人或宇航员自己在早先读该表时的录音,但不是同一种应答或不是同一种节奏。

贝科夫斯基是第一位参加独自一人在静音室内试验的人员,他安慰同学们说“没什么特别的”。但后来他承认说“不容易”。尼古拉耶夫回忆说:“真想听一听哪怕是非常细微的鸟鸣,想看看不管是哪种,总之有生命的东西。突然之间,感觉有人碰了一下我的后背。转过身,在小小的观察孔中看到了眼睛。是真正的人的眼睛。虽然它很快就消失了,但是我却记住了它:从褐色的眼瞳到眼皮上的每一根睫毛……”瓦雷诺夫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一点声音,哪怕仅有一点点声音,我都可能为之放弃一切!”而拉菲科夫在睡觉的时候呼吸传感器出了故障。值班大夫看看观察口,又看看测量仪:人躺在那里,可没有呼吸!可能还在睡觉?他在记录本上记下后,将受试人转移到过渡舱中,并打开了麦克风:“拉菲科夫,说话!拿起过渡舱里的东西!”从睡梦中醒来的拉菲科夫这时候吓坏了,他想,难道我已经出现幻听了?

加加林于1960年7 月26 日进入静音室开始训练。为了更好地工作,他还带着手册。每天的活动表内容有:早上做体操、握力计训练、原地走和跑步,完成相关的分析,观察并记录静音室的温度、压力,完成工作日志等。值班的通信联系一直没有中断,当然值班人员对受试人员所制造的大量笑话也不禁大笑。为了不感到无聊,加加林把学习使用天文导航仪器当做自己的额外工作。加加林的食品包括装在牙膏管里的汤、熏制香肠、熔化的奶酪、面包。

值班大夫马上注意到了加加林的一项杰出才能,他可以从非常积极的工作状态立即转到完全放松的休息状态。在强制性的孤独中,他阅读了普希金和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使用了“年轻的卫士”出版社向未来的宇航员们捐赠的图书馆。他忘情地唱道:“我爱你,生活……”10天的隔绝观察获得了很好的结果:他能很快适应周围的空间,反应适当,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稳定,具有幽默感。

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是加强人体前庭器官的训练。教员根据每位学员前庭器官的“弱点”为每个人制订了专门的训练计划。训练中使用了蹦床、希洛夫水平摆12、巴朗宁转椅13和莱茵轮14 ,还有专门的试验台,训练在不稳定的平台上保持平衡,对旋转和平衡进行补偿,以形成所谓的“动干扰”环境下的对视野中小目标的捕获。宇航员们在家里也继续了这种“动干扰”训练,主要是通过头部旋转运动和身体转动等来实现的。

在完成了基本的训练内容后,“失重”训练开始了。学员们先在双座的米格—15教练机15上进行3 次飞行,通过进行“过顶”飞行(开普勒飞行) ,来建立短时间内的失重状态(不超过15秒)。通过第一次飞行,他们先认识了失重状态,进行了无线电通话。第二次训练则学习协调运动、训练视觉的敏锐性和吃东西的可能性。第三次训练则记录各种身体指标。所有的宇航员对失重状态都给出了“很愉快”的评价。在完成了第二次试验飞行后,加加林在飞行记录本上写道:“感觉到了令人愉快的轻盈,试着动动手和头部,一切都很容易,很自由。抓住了面前飘浮的铅笔……第三次飞行中,在失重状态下试着在座椅上转过身,动了动腿,抬起来,又放下去。感觉很好,把腿放在什么位置,它就在那里停住,很好玩。很想更多地运动。”

为了更详细地研究失重环境,在失重条件下还是用了特殊的放射量测定器。加加林左手拿着这个测定器,放到眼睛所在的高度,而右手则使用握力计,测得的肌肉力量达到750 克。测量结果用特殊的电影摄像机拍下来。试验中还尝试了写字,加加林写下了自己的姓名、飞行日期。试验显示,固定在座椅中的宇航员不会被短时间的失重状态影响到自己的字迹。加加林在三次飞行测试中的成绩都是“优秀”。

针对第一批6人小组,人们开始研制相应的宇航服。因为简化的“东方号”飞船方案中,设计师否定采用密封的弹出舱,这就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设计并缝制相应的宇航服,以保证当飞船发生泄漏时,宇航服能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CK—1宇航服是由第918 托米林斯基工厂的工程师们在“沃尔库特”飞行服的基础上,为苏—9 歼击机的飞行员研制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开始时布置的任务是,只要在起飞和着陆时能为宇航员提供安全保障即可。后来出现一种意见,说需要研制全备的宇航服。当时已经没有时间与飞船上的系统进行对接了,于是研究人员决定研制一种放置在弹出座椅内的、自主式生命保障系统航天服。

第一套宇航服CK—1的外形,有多处借鉴了“沃尔库特”飞行服,但头盔完全是重新做的。例如,其中安装了特殊的机械装置,由压力传感器控制。如果飞船舱内的压力急剧下降,这个特殊的装置能在瞬间将透明的面罩合上,形成完全密封的宇航服。

CK—1宇航服主要由2层构成:内层的密封层和外面的亮橘色的彩色层。内层是用高性能的橡胶层通过逐层粘接做出来的。为了穿脱方便,其上安装了开口,在穿上宇航服后,可以通过“附加件”密封。为了保证在真空条件下,它能维持一定的体积,里面使用了承力的绳子和袋子。宇航服完全按照宇航员的身材定制,而由于时间仓促,必须确定他们中谁是第一位候选人。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最好的里选出最好的——最后的决定需要由卡曼宁来做出。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对自己手下的宇航员们这样描述:“他们是最优秀的人类样本。不管是加加林、季多夫,还是涅留波夫,都没什么好说的。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宇航员,他们没有一点瑕疵。尼古拉耶夫是最安静的。贝科夫斯基在精确性上比其他人稍差,更善于和别人建立起超范围的亲近感,这可能是多余的。波波维奇还有点令人迷惑,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很坚定的,但是对自己的妻子又过分温和……波波维奇的各种数据都表明他应该很可能成为6人小组中的第一名人选,但是家庭中的不和谐很可能拖他的后腿。应该采取一些行动,帮帮他。”

这样最终选出了3 名候选人:加加林、季多夫和涅留波夫。他们三个人都为太空飞行做好了准备。即使三个人最终都能实现太空飞行,那么谁会是第一个呢?

5.5 三名宇航员

在选出了6人小组后,科罗廖夫开始对宇航员的训练更加关注,经常出现在尚在建设中的星城,探望参训人员,并和领队交谈。

1960年6月18日,总设计师将他们请到巴特里普基来认识一下“东方号”飞船。开始是坐在办公室里,科罗廖夫当时情绪非常好,他非常少见地讲起以后的太空飞行,有数天的飞行探险和很大的空间站。随后,他将学员们带到试验工厂的车间,那里有非常亮眼的、暂时还没有安装热防护层的球形返回舱。

“我们看到了虽没有完工却如此迷人的飞船,”加加林回忆这次参观时说道,“科罗廖夫向我们讲述了当时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人类的第一次飞行计划是将绕地球飞行一周。”

科罗廖夫微笑着问,有没有谁想先到飞船里坐坐呀?加加林马上站了起来。他向前走了一步,一躬身,很快解开鞋带,脱掉鞋子,穿着袜子沿扶梯爬向飞船舷窗。科罗廖夫对加加林脱掉鞋子的举动非常满意。从此,总师开始在所有候选人中给予他更多的关注。此次会面结束时,科罗廖夫向每位参观人员赠送了E—1A自动飞船送到月球上的苏联标志物的复制品。

1960年10 月初,6 人小组临时来到莫斯科郊区的茹科夫斯基城。未来的宇航员们访问了位于飞行研究所专业医院大楼第三层的第28分部(航空航天医学)。在旁边的一幢大楼里,飞行研究所第47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达列夫斯基16的领导下,在3КA飞船的模拟器上完成了相应的教学工作。系统理论的课程是由飞行研究所的荣誉试飞员戈莱17承担的。

训练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宇航员学员穿着航空飞行服“沃尔库特”,坐在模拟训练器舱内(训练器被称为“小球”),舱内的所有设备都与真正的设备相似。通过通话设备播放火箭发射时的音效。之后,戈莱大声喊道:“起飞!”继而开始模拟飞行中各种正常的和异常的状态,包括手动启动ТДУ—1制动发动机。这是宇航员训练的最后阶段。通过这种训练后,学员就获得“宇航员”18的头衔。

1961年1月6日,空军总司令任命了一个委员会,对第一批6人小组进行训练验收考试。验收考试委员会包括空军、第一特种设计局、飞行研究所、第918工厂(研制宇航服) 和苏联科学院的代表。委员会的主席由卡曼宁中将担任。

1月14日,贝科夫斯基、波波维奇、尼古拉耶夫、加加林、涅留波夫和季多夫先完成了医学检查。他们全部获得了航天飞行的通行证。1月17日,在飞行研究所第47实验室,学员们开始了航天飞船结构、研发和控制操作方面的考试。考试过程中,每位学员要在40~50分钟的时间内,对3КA模型舱内的各种设备、宇航员在不同飞行阶段的操作等进行报告,期间,还要回答委员会成员的各种提问。对于飞船制动发动机启动前的操作,大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考试的成绩,涅留波夫和贝科夫斯基得到4分,其余都是5分。

第二天,即1月18日,在宇航员训练中心进行航天飞行原理的理论考试。每位学员都抽到了有3 个问题的试卷,在准备20 分钟后,开始回答。然后再回答一些附加的问题。这次,每位学员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综合宇航员学员的总体能力、个人身体情况、性格、医疗手册报告,验收考试委员会写道:“受试人员全部都准备好乘坐 ‘东方—3A’ 号航天飞船执行飞行任务。委员会建议按照如下顺序派遣宇航员执行飞行任务:加加林、季多夫、涅留波夫、尼古拉耶夫、贝科夫斯基、波波维奇。”

从这时起,6 人小组就着手进行有趣的飞行准备。2 月20 日,宇航员们开始在第918 厂学习关于宇航服、座椅和可用紧急装备的用法。当时只来得及准备3 套服装:加加林、季多夫和涅留波夫的宇航服,工厂对3套宇航服同时进行了调整。

这样就确定了正式的航天飞行的主要候选人顺序,正如验收考试委员会提交的名单所示,名单并不是按照姓名的字母顺序列出的。而加加林在名单中排在第一位。

挑选出来准备飞行的三人从职业素质的角度看应该是没有差别的。很多人更欣赏涅留波夫,因为他是宇航员小队的非正式队长,是小队的“灵魂”。但这一点却被认为是不足之处——涅留波夫喜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断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当然,没有任何人对年轻而聪明的季多夫的能力表示任何怀疑。他还是一位非常直爽、开朗的小伙子。但是领导们对他的鲁莽非常不放心——他一旦失败的话,很容易失去理智。但是所有人都对加加林表示出赞赏。

“东方号”的设计师、宇航员费奥克季斯托夫,也是给宇航员学员们讲授器械课程的人,后来写道:“在上课、考试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感受到,这群优秀的年轻人,有自己的领袖——年轻的加加林上尉。在所有的考试和测试中,他都获得了最好的成绩。所有的人都喜欢他,特别是科罗廖夫和卡曼宁。”

宇航员里昂诺夫称,在第一次会见科罗廖夫的时候,总设计师的桌子上就放着小队所有成员的个人档案夹。科罗廖夫叫出学员们的名字,学员站起来互相交谈,相互认识。最后轮到加加林时,所有人都注意到,科罗廖夫和他谈话的时候很专心,时间也最久。“大家都获得了一个印象,似乎科罗廖夫已经忘记了所有坐在屋子里的其他人。这应该容易理解。加加林从外表就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坦率又典型的俄罗斯脸型,总是保持着微笑; 深蓝色的眼睛,似乎从眼角流溢出善良……”

宇航员季多夫描述了加加林的个性特点,无疑这些特点影响了后来的选择:“我关注到了加加林最典型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随时都为最困难的测试做好了准备。不论是失重状态的练习,还是离心机上的训练、长时间的静音室训练,或者跳伞练习,他总是说:‘可以从我开始吗?’”

同类推荐
  • 辉煌60年

    辉煌60年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为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中国航空报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辉煌60年”征文活动, 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以著书立说的形式, 发掘航空工业的光荣历史。活动得到老同志积极响应, 收到来自集团总部及所属成员单位老同志撰写的征文32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100篇。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本书是一部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展示汉水流域历史渊源,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民俗风情,景观胜迹的富有资料性、可读性的文化著作,更是一部描写中国水利工程命运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厚重、阔大的作品。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辩的方法来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 科技与发展

    科技与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信息技术的变革开始大大加快。
  •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全书共分4章,旨在让工人了解装修的重要行业知识,为工人们提升自己,独立接恰装修项目提供知识储备。第一章,工程预算报价,介绍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合同的拟定,介绍怎样拟定合同,并详细讲解工程中的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第三章,施工现场流程管理,主要涉及装修工程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四章,装修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是国家对装修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合同纠纷问题等。并附录一套家装施工合同,以供参考。
热门推荐
  • 天缘宝藏

    天缘宝藏

    严律在王薇薇大小姐家撞见了一封王薇薇父亲寄来的快递,从而卷入一场阴谋,开始和王薇薇两人逃命复仇的惨淡人生。全世界都背叛,自己举世皆敌。然而,活着已经不重要了。活着只是为了复仇,让那群刽子手跪在死亡人们的坟前忏悔。
  • 时间如水流去不回

    时间如水流去不回

    时光如水般轻轻流淌,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出现在你生命中,令你忘不了的那些人?你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你喜欢的女孩,你所难忘的,感叹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生活的缩影,是他所经历的一部分,是他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没有华丽的词藻,他只想把他的故事告诉你。
  • 千机诡辨

    千机诡辨

    顾慎行曾想过自己这一生是不是注定孤苦无依,直到师父将他收留。正当他渐渐遗忘了失去双亲的伤痛时,师父又惨死于杀父仇人的手下。此仇怎能不报!一段尘封二十年的往事在他复仇道路上慢慢被揭开那虚假的面纱,陪伴他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在他得知一切真相时他该何去何从?
  • 魔神游戏

    魔神游戏

    一次空难让林浩来到元幻世界。这是个神和魔创造游戏世界,在这里游戏者可以依靠各种卡片提升实力,变强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径。为了凑足一千万积分回到地球,林浩不得不开始艰难的冒险之旅……
  • 僵尸猎户

    僵尸猎户

    谨以此作品纪念林正英师父。从小爱看林师傅的灵幻电影,自他走后,未能看到满意的作品。所以心头一热,走他作品的一贯路线并加以延伸和创新,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本文将穿越回到清朝,带给我们那些年久违的中国式僵尸大片。。这里没有小清新,这里没有玄魔科幻,这里只有:僵尸道长,师兄,师姐,我,还有我的好基友,桃木剑,大蒜,鸡血,符纸,对了还有“指南针”,以及大家的爱恨情仇。。当然少不了那些修炼成精的僵尸。。从不囤稿,每天现写现更,欢迎读者朋友参与互动。敬请期待。标签:奇门道术风水盗墓清史民国穿越
  • 木偶手记

    木偶手记

    原本早已对这伪善的人间感到绝望的子石,在一次死亡后感悟到人间还有真情在,所以回到人间,化身为木偶,倾听人间百态,感悟世间无常。我会用心灵去为这灰色的世界描绘出有色彩的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另外希望大家可以点一下收藏,好让我有写下去的信心。
  • 遂仙录

    遂仙录

    穿越不是我想要的,为了能回到地球拼命修炼希望有一天能实现愿望。
  • 落雪盈袖

    落雪盈袖

    这算是什么人品啊?穿越险些冻死街头,还遇到个成天喝酒不靠谱的师父。本以为生活就这么平平淡淡,隐居山林当个大夫也不错,可惜老天就不让她安稳,偏偏遇到最不想遇到的。o(︶︿︶)o唉,没办法,那就继续走一步算一步吧。(表示某七首次发文,尽量保证更新,只求勿拍砖就好………)当然支持下收藏什么的就更好了o(∩_∩)o
  • 踹开冷傲太子:九王妃

    踹开冷傲太子:九王妃

    华青鸾:卓依族的九公主,貌美无双。却是天生痴傻,若聋若哑,母妃早死,兄弟欺凌,姊妹嫉恨,父皇厌恶,及笄之年被送到魏国成为质子,前途凄惨。因为纠缠俊美冷傲的暗辰国太子,失足落湖,昏迷不醒。再睁开眼,美眸光绽,风华粲然,她,已不再是她!
  • 死神杀弑

    死神杀弑

    徐枫自出生那天起,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凡,自身的修炼天赋,日后的种种苦修与机遇,成就的必定是个天才。一人一狼游走世间,只身一人独闯大陆,只为世仇与自己的战意,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升华,最终敢傲视群雄,俯视一切,谁敢高喊一声“世间谁能与吾一战?”这不是傲气,而是实力!!死神杀弑讨论群11745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