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3800000027

第27章 选拔宇航员(4)

加加林是第一位进入飞船训练的宇航员,他第一个穿着宇航服进入到模拟训练器中。在委员会的验收考试中,他第一个进行考试。他的简历也非常“干净”——宇航员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他所在的时代,成为时代和祖国的象征。而加加林是农民的儿子,在被德军占领的年代里历尽艰辛。此外,只有加加林是同时具有3 个“优秀”毕业证的人,它们分别是机械学院(莫斯科州的柳别尔齐城)、萨拉托夫技术学校和契卡洛夫航空军事学校。

在发射前不久,空军宇航员训练中心制作了一张表格,让宇航员小队的队员们填写。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谁应该第一个进行太空飞行?大部分人都填写了加加林的名字。在自己的表格上,加加林写道:“第一次飞行,这是最高的信任,与其他的品质相比,首先应该选择的是人员的道德品质。也许,从现在开始就需要考察,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人会怎样表现。因为全世界的人都会看着他……”对于自己认为的最合适人员,加加林选择了别里耶夫。

5.6 总彩排

3КA飞船的部分子系统还没有为无人飞行做好准备。为了加快飞船的研制进度,1961年2月22日,由鲁德涅夫19任主席的国家领导委员会决定于3 月初发射未全部完成的第一艘3КA。当全部试验都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发射。

在“3КA”1号带着试验犬“小黑”于3 月9 日成功地完成试飞后,就轮到载人飞行的总彩排发射了。3 月15 日,6 人小组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进行了常规检查,之后见到了空军总司令,领导表达了热烈的祝福。当晚,加加林从训练中心宿舍被紧急召唤到家里,因为他的妻子瓦莲金娜刚刚生下了他们的女儿戈拉。

第二天一早,宇航员们和卡曼宁、卡尔波夫以及格列戈利亚德20分别乘坐3架飞机飞往古比雪夫。在那儿,他们乘机巡视了将来飞船和宇航员返回陆地的地方。宇航员们对这个区域感到非常满意——不大的水体,只在北部靠近日古廖夫斯克山脉的地方有一片树林。

“3КA”2号飞船带着人偶模型伊万·伊万诺维奇和试验犬“好运”将在斯梅什列耶沃克机场降落。宇航员们需要观察飞船和弹出座椅着陆的过程。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住在普里沃尔日斯克军事区域的疗养院。但是飞船式卫星的发射推迟了几天,所以宇航员们又飞往秋拉塔姆。

1961年3月18日,在基地的2号发射台,宇航员遇到了各分系统的总师。他们来到装配试验楼的组装大楼。在那里,宇航员们首次看到了“东方号”火箭是如何捆绑起来的。

为了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浪费时间,3月19日,6人小组跟随费奥克季斯托夫学习了“宇航员手册”,了解如果在第一圈飞行结束后未能实现返回的情况下,飞行不同圈数后飞船将降落在苏联境内的区域。所有可能的降落区域,还有ТДУ—1发动机的启动点都写在了飞行地图上。晚上,宇航员们研究了宇航员与地面进行通话的计划。3月20日和21日,加加林、季多夫和涅留波夫进行了身穿宇航服的训练,学习了在水域下降和着陆的相关组织情况。

3月23日晚,一个非常可怕的消息传到了基地——宇航员小队的学员邦达连科在静音压力舱内牺牲了。事件是在第10 天的封闭试验中发生的。早晨,邦达连科接到通知说,试验已经接近尾声,可以去掉医疗传感器了。邦达连科将它们取下时,用浸有酒精的棉球止血后,也没有看就将棉球投向垃圾筐。但棉球没有投进,而是落到了开着的电加热器上,充满了氧气的静音压力舱马上窜起了火苗。火苗立即蔓延到舱内所有的地方,点燃了毛织的试验服。试验舱门又没有办法马上打开——因为舱内用的是低压。当邦达连科被抬出舱外时,他还有意识,并不断重复道:“不要责罚别人,是我自己的过错。”整整8 小时,鲍特金斯基医院的医生一直奋力抢救他的生命,但是最终未能成功,邦达连科死于火焰的冲击燃烧。

宇航员们被他牺牲的消息震惊了。大家跟邦达连科的关系都非常好,他是一个很容易沟通的人,也是宇航员小队中最年轻的一个。1961年4月,国防部发布了专门的指示:按照宇航员的待遇,向邦达连科上尉的家庭提供一切所必需的供应。

1961年3月24日莫斯科时间11 时,科尔德什主持召开了关于“3КA”2号飞船发射的国家委员会会议。相关人员报告了弹出系统和生命保障系统的试验情况。报告显示,还需要进一步修改。乘坐试验人员的弹出系统还没有试验,而空气再生系统也有故障——在进行了10天的试验后,飞船舱内出现了氯化物溶液,干燥系统似乎不太有效。研究人员准备使用活性更强的化学物质,而相关试验需要2周时间。尽管如此,会议决定于当天晚上进行飞船发射。

13时,在秋拉塔姆的1号发射平台上开始了载人飞船的总彩排发射。宇航员观看了“东方号”火箭与“3КA”2 号飞船的转移。傍晚18时,加加林和季多夫穿上宇航服并被带到火箭旁,他们顺着梯子爬到上面。只不过到达舱内后,人偶模型和试验犬“好运”替代了他们,“好运”这个名字是加加林提议从“小明星”改过来的,他说:“我们希望取得成功。”

发射于3月25日莫斯科时间8时54分进行。重4695千克的第五艘飞船式卫星进入近地点178 千米、远地点247 千米的绕地运行轨道。除了试验犬之外,飞船上还携带着豚鼠、老鼠、飞虫、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菌和微生物,以及细胞组织(血液组分和人体的癌细胞)。弹出座椅上坐着穿着真正的橘黄色宇航服的人偶模型,它的木制腿上穿着密封的靴子。为了防止在落地后被救援队员发现之前,有其他人先发现了他而不被吓坏,其白色的密封面罩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偶模型”。

在完成了绕地飞行一周后,飞船在苏联境内进行了软着陆,落点距离沃特金斯克城45千米。在飞行过程中,连接包带的断点处再次出现故障,为此实际落点比预定的多飞行了660千米。

5.7 决定性的日子

“总彩排”的报告并没有给出载人飞行已经完全就绪的结论。生命保障系统还需要进一步修正。但最重要的是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连接包带没有实现分离。

已经没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了。美国人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水星号”飞船,即将向亚轨道发射。需要做出决定了,而担负抉择后果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总设计师科罗廖夫。

1961年3月29 日,第一特种设计局的领导签署了《关于“东方号”飞船试验研究的报告》。其中部分提到了返回大气层之前,飞船舱段分离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飞行过程以很大的误差越过预定落地点的结果。

正常的分离方案应该是这样的。返回舱和仪器舱用4 个金属包带绑紧,包带连接到返回舱最顶端的同一个舱体段上,另有4 个爆炸螺栓安装在仪器舱一侧的接口处。在发出制动脉冲信号执行离轨操作之前,爆炸螺栓将两舱之间的机械连接断开,爆炸剪将高频电缆剪断,电缆是从天线沿着包带进入仪器舱的。舱段间的电连接就是通过缆线,从仪器舱的密封垫片扯出来,沿着包带,通过另一端的密封垫片进入到返回舱的。连接包带的密封垫片也应当在爆炸装置的作用下弹出去。

重要的是,两侧船舱的分离传感器都测到了分离已实现的信号。这种情况只有在一种条件下会出现,即当爆炸螺栓和爆炸剪都已经起作用时,包带的分离火药却没有工作。

正常情况下,科罗廖夫应该组织开展研究、进行试验,再进行一次无人试验飞行,以解释清楚出现这种怪异现象的原因。但如果那样的话,他可能就把“第一”的称号交给了美国人。看来只能冒险了。

密封垫片没有分离并没有造成飞船的损毁。大自然自动为返回方案增加了一项保险——连接包带会在大气内运动的过程中燃烧掉。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当作是分离系统的另一个备份方案。为了不引起主要设计人员的思想混乱和犹豫不决,科罗廖夫并没有让更多的人知道舱段分离的细节。当然宇航员们也对此一无所知。

1961年3月29日,鲁德涅夫领导的国家委员会听取了科罗廖夫关于载人发射“东方号”飞船的汇报。同一天,国防工业委员会召开会议,会上大家一致决定,尽管分离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但是下一次的发射将载人进行。委员会修订并签署了“已完成了开展人类第一次载人进行太空飞行准备工作”的报告,并提交苏共**********。报告中附上了3个提交给塔斯社的通讯版本:(1) 成功发射(在发射后马上宣布);(2) 成功返回(着陆后马上宣布);(3) 返回出现意外情况,如降落在海上或其他国家,请求相关国家对宇航员提供帮助。委员会还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去除飞船上的紧急状态自毁系统。建议的发射窗口定在4月10日~20日期间。

4月3日,加加林、季多夫和涅留波夫三人用磁带录下了各自的发射前感言。卡曼宁对发言稿进行了修改,内容如下。

亲爱的朋友们、身边的亲人们,还有不认识的人,同胞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

再过几分钟,威力巨大的航天飞船将载着我飞向遥远而广阔的宇宙。在这发射前的最后几分钟,我能对您说些什么呢?我全部的生命在这一刻凝聚成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瞬间。以前生活过的、做过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大家都明白,在我们已经为之准备很久、努力很久的试验即将来临之际,此时此刻的感受很难用语言表达。而当我面临着要完成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飞行时,是否还值得再述说我此时的感受?高兴?不,不仅仅是高兴; 骄傲?不,也不仅仅是骄傲。我感到的是巨大的幸福。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亲自进入人类尚未征服过的大自然——还有比这更大的梦想吗?

同类推荐
  • 豪赌三万英尺:空中客车挑战波音霸权

    豪赌三万英尺:空中客车挑战波音霸权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以及从一个被美国飞机制造商嗤之以鼻的欧洲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超过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头号民用飞机制造商的艰难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公司既要面对美国制造商的强大压力,又要克服合作伙伴之间由于特殊的体制带来的种种矛盾和来自政治(包括政府)的种种压力,几乎是举步维艰,走一步摆三步。全书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极强,空中客车公司每一次陷入绝境时令人叹息,每一次峰回路转又令人拍案叫绝,而折射出的经验与教训又使人回味无穷。本书可作为航空界管理与科研人员的参考读物。
  •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编著者丁邦昕、魏克。《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以平实,生动的笔触,讲述了飞机问世以来100多年间,国际上23位政要,名流驾机飞行的传奇故事。他们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丘吉尔、布什父子、阿萨德,魏茨曼,穆巴拉克、侯赛因,加加林,普京,他信,查尔斯,安德鲁,威廉和哈里王子……有的是职业飞行员,沿着从军,从政之路扶摇直上,或改行从事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有的出于对飞行的爱好,历经千难万险,终身挚爱未曾改变;有的则是兴致所致偶尔为之,一飞冲天,轰动一时。
  • 迷惑君心:皇上只宠我一个

    迷惑君心:皇上只宠我一个

    本套丛书共分20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商各个方面的要素,以及培养财商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如是记录了中国航空工业近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系统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体现了航空人奋进创新、报销祖国的精神风貌。本书内容翔实、系统,记述准确、可观、简明,不少信息属于首次披露,兼具纪念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作为工具书使用与收藏。
  •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涵盖我国各地具有传统特色的米粉、米糕、米粥、米饼、油炸米制品、汤圆等米制品的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25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米制食品加工实例的原料配方、技术要点和产品特色。本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书适合米制品加工企业、传统食品加工作坊的生产技术人员及食品餐饮从业人员使用,也适合广大城乡家庭使用。
热门推荐
  • 剑道弑天

    剑道弑天

    因一些家里原因,武轩被迫将家传宝拿去卖。没想到遇见了一个强者,由于先辈的因果。拜入强者手中。因为天身对剑有着亲和力,便以剑为道。成就绝世强者!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他的生意,从倾其所有,“投资”400元摆地摊卖袜子开始:卖袜子,做点焊,加工手镯,他在创业初期折腾个不停,在各类小生意中寻找机会,一次又一次地倾囊投入,一次又一次地血本无归,一次又一次地重头来过,每次都能汲取新的教训和经验,每次都坚定地东山再起;资金一步步积累直至挣得亿万身家。
  • 诡玉魂

    诡玉魂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你不愿相信,但还不得不相信的事。一个莫名的玉佩,究竟隐藏着多少密码。一个少年的前路,究竟布满多少坎坷与辛酸。仅有的一丝线索,“我”决定去解开这块玉的秘密。
  • 真仙魔主

    真仙魔主

    无尽的鸿蒙宇宙中闪烁着一颗又一颗的大星,它们或仙气弥漫,氤氲笼罩;或魔焰滔天,乌光纵横;或金光普照,佛环层扣;或魔力四射,七彩夺目……这些大星都围绕着一团巨大无比的混沌之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周转。在这些看似永恒流转的大星中,有两颗却发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 凤倾天下之凤无双

    凤倾天下之凤无双

    凤无双——前世,我以为低调便能护姐姐一世安好。不料人心险恶,我十五年的低调换来的竟是姐姐的惨死。这一世,我将不再隐忍,誓要为姐姐撑起一片蓝天。——只是,姐姐你在哪?夜无痕——我以为我一生都不会输,但当遇到你的那一刻,我承认,我输了。这一输,便是一生。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看他们如何扭转乾坤,袖手天下。
  • 血雾迷云之血劫

    血雾迷云之血劫

    学生党,不定时更,纯属个人写作,不用做其他用途,侵权必究!
  • 甜妻萌娃:腹黑蛇王追来了

    甜妻萌娃:腹黑蛇王追来了

    一次意外她偷了两个龙凤宝贝回家;龙凤宝贝长大要找爹地,两宝联手出击,网上招聘,相亲节目,计谋层出不穷;瞬间,众位美男蜂拥而至;接着,爹地从天而降,威武霸气地宣布,“我的老婆和孩子,谁敢动!”于是,她风中凌乱了。此为超级萌宠文,萝莉妈咪VS腹黑爹地,外加两个呆萌宝贝!一家齐上阵,其乐融融,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 冷帝妖孽:独宠腹黑妃

    冷帝妖孽:独宠腹黑妃

    她-----a国第一杀手代号“绝影”,被自己男友背叛,一朝穿越。却不曾想过自己本就是这个异界的人······他------闻名遐迩的冷王,却爱上了曾是傻包的女人;可他不知道,若是一旦爱上一个人,便沉迷于此,无法自拔······【简介写得不好,以后再改】
  • 反转心脏

    反转心脏

    是缘还是命?是生还是死?是从头开始还是继续发展?还是扮演着蓝色生死恋?不。。。而是前世今朝,明争暗斗!
  • 成大事赢在做人凭手段

    成大事赢在做人凭手段

    做人凭“手段”不是教你学坏,而是告诉你:做人要懂得防人,用人,成全自己。人生很多时候就是战场、如果做人失败,就难以取得好的成就,成功就不会垂青于你。在生活中,成功人士之所以在做人方面有成就,完全得益于他们知道了人生的奥妙,懂得做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