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500000008

第8章 北京航空学院(2)

那年天气很冷,我的手都冻裂了。南方来的同学中,手脚冻伤的很多。学校里有暖气,十三陵工地那边就没暖气了,北风一吹,地冻得很结实,一镐刨下去,只见一个小白点儿,但刨不动也得刨。我是总干事,必须带头干,最后双手都磨出了血泡,回校后得到了系里的表扬。

进了保密专业班

四年级的时候,北航成立了33A专业。当时北航新增两个绝密专业,一个是火箭专业,叫六系,在学校东南角专门建了一栋六系楼。我们叫33A专业,只一个小班,学冲压发动机,也属于绝密专业,把我选上了,看来学校领导对我是很信任的。

这个班主要由调干班的学生组成,有30来个同学。调干生基础相对较差,不少是从速成中学毕业后送到北航的,当然其中也有学得好的。学校从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挑了十几人与他们一起学习,显然是要在学习方面帮一帮他们。一共30多人组成了一个特别班。我担任班团支部书记。班上单独成立了党支部,曹楷同学当书记,毕业后他先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当教师,后调到沈阳606所工作,当过研究室的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现已退休。

当时曹楷同学找我商量,要在班里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那时候讲政治,要保证全班同学顺利毕业。由我们团支部负责组织这一活动,分别结成“对子”。班上同学们的关系都很好,大家很团结,互相帮助,心情舒畅。党支部交给我的任务是帮助两个同学,一个是袁三民,还有一个是曹志稳。

袁三民同学为人正直。据说他当过****的警卫员,立过战功。到学校来之前,已享受部队连级干部待遇,带工资上学,而且组织上把他夫人调到了北航。我与袁三民两人课桌紧挨着,我经常帮助他,不懂的地方就给他讲一讲,一起讨论,直到他搞懂为止。其实这种方式也是我复习功课和深化学习的过程,应该说起到了互相帮助的作用。毕业前,他不幸得了黄疸型肝炎,因医治无效去世,实在太可惜了。后来,学校把我们几个跟袁三民接触最密切的同学都拉到医院去抽血化验,怕我们受到传染。我跟曹楷同学首当其冲,所幸两人都平安无事。

曹志稳同学政治上强,为人和蔼可亲,学习也很棒。他的夫人薛医生与我在祁阳同一所小学读过书,是同乡加校友,她被调进北航校医院工作。曹志稳毕业后分配到航天五院31所工作,后来调到******办公厅秘书局当处长,之后又调到国家监察部任办公厅副主任、****中央纪委监察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他曾邀我有事可到中南海去找他,中南海是党中央、******所在地,由于怕给我们双方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而,他在中南海工作期间,我没去找过他。但我们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密切,现在联系还很多。

我们班上这些调干的老同学都是好样的,有些人虽然基础差一点儿,学习有点儿吃力,但都非常认真,刻苦用功。

除曹楷、曹志稳、袁三民之外,杨思霜同学对我帮助也很大,他经常主动约我谈心,交流思想,帮我进步,毕业后,他分到西安430厂工作,当过吴大观同志的助手,后担任工厂设计所的试验研究室主任;唐瑞成同学原则性强,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毕业后留校当教师,担任过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北航印刷厂厂长,后因患癌症英年早逝;王润宗同学,童工出身,踏实苦干,后来与我一起在624所山沟里搞高空台建设,是11室“八大金刚”之一,当过机动处处长和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默默无闻一辈子,为高空台和624所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班第一批入党

1959年,我入党了。我记得很清楚,入党时间是6月25日。我是大班中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与我同时入党的还有王润宗同学。当时学生党员很少,但我所在的5336班,因调干生党员较多,单独设立了党支部,由曹楷同学担任书记,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之一,还有一位介绍人就是曹志稳同学。

争取入党是我在中学时期就立下的志愿,这可能与我担任过三个中学的学生会主席有关。因工作关系,我同学校党支部、团委的负责人接触较多,受到他们的教育、帮助和熏陶也就多,如邓国瑛、刘纪生老师等。当时,他们都很年轻,但充满活力,很有修养,处处做表率,肯于牺牲个人利益。他们像一团火一样,能将全校师生团结在一起,得到校长、老师和同学们的拥护。尤其是祁阳中学邓国瑛书记,曾经关心和培养过我的父亲,推荐他为湖南省的优秀教师,出席了湖南省和中南区的先进教育工作者大会。他也多次同我谈话,讲革命道理,表彰我能牺牲个人学习时间当学生会主席,主动做好社会工作,与团总支书记配合得很好,还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他经常鼓励我要努力争取进步,不要背家庭出身的包袱。我从他那里第一次听到党的“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个人政治表现”的政策,他还对我说:“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要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制度,要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解放全人类,达到人人平等,世界大同,这是世界发展的大方向。”邓国瑛书记还说过,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都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在我们党内,不少高级领导人的家庭出身也不好,但他们能够从思想上背叛那个阶级,投身于党的革命事业中,许多人还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他希望我正确对待,不背包袱,争取早日入党,这些道理给了我以巨大的鼓励和帮助。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上大学,家里基本上没花什么钱。五年学习期间我只回过一次家,由家里负担来回路费。当年从北京到老家坐慢车需两天一夜,往返车费60多元钱,但这已相当于父亲半个月的工资了。当时父亲的工资要养活家里五六口人,还要供养爷爷,生活是比较艰难的。我一直享受学校的甲等助学金,除免交食堂伙食费外,每月还有4元零用钱,用来买笔、纸、牙膏和肥皂等生活用品。所以,我是党和国家一手培养起来的新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1956年下学期,我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向党表决心,要把一切献给党,不畏牺牲,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生。当时,我们小班的徐才通同学是党支部委员,后担任过党支部书记。他接到我的申请书后很高兴,给了我许多鼓励,并送我一本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此后,我就成了大班的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听党课,也常有党员同志找我谈话,我也经常向组织汇报个人的思想。

经过党课教育和党支部的培养、帮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特别是通过学习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使自己对如何加强修养,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有了很大的升华,消除了我曾背上的家庭出身不好的包袱。我更加相信党,相信群众,相信只要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献身于党的革命事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办事,刻苦努力读书,将来报效祖国,同样有光明远大的前途!

经过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和考验,我于1959年6月25日被批准为****预备党员。1959年7月1日,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从此,我正式成为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中的一名新党员。

“北京”4号

1958年“******”,北航要搞飞机型号,我参加的是“北京”4号,是新中国第一架高空高速靶机。“北京”4号于1958年4月开始研制,设计马赫数2.5,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由于种种原因,该机最终未能完成系统试飞,但1958—1960年,“北京”4号总计进行了7次回收伞外场试验和大量的释放可靠性试验。

当时,为了研制“北京”4号所需的冲压喷气发动机,以304教研室为主成立了一个设计班子,由教研室主任宁榥教授任总设计师。宁先生是国家一级教授,是全国航空界暂不退休的四位专家之一。当过吴大观先生的老师,在学校中有很高的威望。在课堂上,他画的图很漂亮,讲话幽默,深入浅出,深得同学们喜爱和敬重。

设计班子里分四个小组,即总体组、燃烧组、喷管组和控制组。每个组都由一位老师当组长,两个学生当副组长。我在总体组,组长是魏佑海教授。副组长一位是马继华,另一个就是我,主要是帮助协调参与该项设计的本班同学的一些事宜。马继华比我高一届,也在北航读研究生,导师也是宁榥教授,我常叫她马大姐,后来留北航当教授。她对我很关心,1961年我身体不好,胃痛很厉害,她经常安慰我,还从家中弄点好消化的东西给我吃,在一切都凭票供应的最困难时期给我以莫大的帮助。

魏佑海先生是我最尊敬的师长之一,他博学多才,学术造诣高,和蔼可亲,深得同学爱戴。改革开放以后,1985年他应邀到广东省江门市创办新型中心城市大学,任五邑大学副校长。1989年由国家教委领导推荐,广东省政府任命他为深圳大学校长,直至退休,为五邑大学、深圳大学的初创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搞“北京”4号的研制,需建设暂冲式气源的高马赫数的冲压发动机试验设备,由杨再明老师担任实验室主任。我当时是学生,与老师、工人师傅一起劳动,积极参加实验室建设。有小零件需要焊接,我就提着零件骑自行车跑到清华去求援,请他们帮助焊接。我们实验室有一位工人师傅叫李文模,个子瘦小,技术水平高,人也很好,为实验室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2000年我到北航后还见到过他,他一下就认出我来了,还记得我的名字。他年纪大了就去守航空馆的大门,退休之后又修自行车,始终在辛勤地劳作。

实验室建成后,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我曾参加过超声速扩压器和燃烧室的一些试验研究工作。

北航五年的学习,对我来说,既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政治思想、文化知识,还是个人素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同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师从宁榥教授

1960年,我大学毕业了,我们都等着分配。一宣布分配名单,唐瑞成同学留校任教师,我留下来免试读研究生。那时向苏联学习,叫副博士研究生。

到研究生班后,首先补工程数学、外语和马列主义课程,后又去听空气动力学、喷气发动机原理、燃烧理论和工程等专业课程。当时一起上基础课的研究生还有任汝根、岳承熙和曹玉璋等同学。

我的副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宁榥教授,研究方向是燃烧学。

宁榥先生是我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1940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宁先生在英国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为了抗日,报效国家,他毅然回到祖国。1941—1946年任西南联大航空系教授,1946—1952年任清华大学航空系教授,1952年以后,任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与他指导的研究生高歌教授一起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宁榥先生懂英、俄、德三国语言,他鼓励我一定要学好外语和数学,说“不懂外语是半文盲,不懂数学是全文盲”。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参加北航304教研室的冲压发动机和燃烧室实验研究工作,并编写了副博士研究生学习计划。只可惜这个计划未能实现,我就中断了研究生学习。

我大学毕业时,身体状态就不太好。医院出具诊断证明,查出来患胃溃疡,后来一段时间在北航病号灶吃饭,伙食比大食堂要好一点儿。但还是不行,胃疼得厉害,有时还有点儿便血。

曹楷的哥哥曹克强解放前是****地下党员,解放后当过驻朝鲜大使馆参赞和大使,也当过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西亚北非司司长,驻叙利亚、瑞典、法国大使。我曾随曹楷到他家里去过一次。他看我身体很虚弱,就让曹楷同学送我两支朝鲜高丽参,至今仍记忆犹新,是真正的野山参,对我的身体恢复起了一定的作用。

304教研室有一位女老师,叫李静明,见我吃得少,就给我弄一些炒面,用玻璃瓶子装上,对我说:“你饿的时候吃一点儿,要少吃多餐。”马继华师姐也这样做过,都令我十分感动。

后来经领导批准,我回湖南老家休养了一段时间,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没东西吃,母亲就拿毛衣给我换地瓜(红薯),弟弟冒着生命危险下河捉鱼给我吃,但在当地没有条件进行治疗。所以,两个多月后又回到了学校。当时我的思想负担沉重,一是担心所耽误的功课难以补上;二是感到身体无法再坚持下去。经过与一些老师和同学反复研究,思之再三,最后决定还是早点儿离校,出去工作为上策。

1962年2月,我正式写了报告给沈元副院长,他问了我一些情况、看了医院的诊断书,经研究后就批准了。我就这样提前结束了难得的副博士研究生学习机会,至今仍觉得很遗憾!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汇集了大量由屠基达本人亲自撰写的珍贵文稿,其中包括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精彩,情感真挚动人。从叙述的内容中,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屠基达,认识中国的一位歼击机设计师,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唐太宗传

    唐太宗传

    本书用“以图读传”的形式为唐太宗作传,再现堪称帝王楷模的太宗丰富传奇的人生历程,开创盛唐气象的历史功绩等。
  •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我相信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对生命、自由和幸福权利的追求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我相信权利之中必包含责任,机会之中必包含义务,拥有之中必包含职责。我相信法律皆是由人所制定,而非人被法律所掌控;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非人民的主人。我相信人因为工作会变得高贵,不管是用脑力还是体力;我相信世界会给予每个人谋生的机会,但它并不对人类之生存负有义务。
  • 财富家成长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

    编者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孩子们会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财富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财富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跟随榜样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无端被雕刻的时光

    一个关于个人命运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关于历史与现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和理解,记忆与羞耻的故事。高中学生文学谦本是泛泛之辈,因偶然对好朋友的女友何文萱暗生好感,引得兄弟讨伐,无奈只得放手。却又在高考中因运气脱颖而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楚天工大,并阴差阳错当选班长,不劳而获新的恋情。可他心里却悄悄爱上另一个女生钱倩,两人逐渐走向暧昧,当爱情即将被证明之时,学谦却感到似乎历史又在重演……
  • 我不想回忆起你

    我不想回忆起你

    “那一世,你为古刹,我为青灯;那一世,你为落花,我为绣女;那一世,你为清石,我为月芽儿;那一世,你为强人,我为骏马。我知道,我将生生世世与你结缘………”这一世,你亦忘掉了我的脸,记忆中停留看别人的关怀备至。你不懂,在这世上怎么会有那样固执的我。是的,我太执拗,以至将青春如此挥撒向你。一天,一个月,一年…
  • 归潜志

    归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子奇缘

    双子奇缘

    不过只是想打场酱油,帮师伯做做试验。没想到自己和师伯却和作为祭品的六凶,混合在一起穿越了。
  • 上京寻亲记

    上京寻亲记

    少女决心去上京寻找生父。路上,她遇到了两个小伙伴,三个人一路上吵闹拌嘴,上京之路也变得热闹起来。萧苏瑾拼命摆手:我不叫小酥饼,我不叫小酥饼,我不叫小酥饼。。李顾怀笑的很纯良:我这个人啊,浑身上下都是优点,英俊潇洒,锄强扶弱,温柔善良。。。鬼华斜了小伙伴一眼:在下鬼华。小伙伴:噢——桂花。“鬼!华!”“桂!花!”“。。。”
  • 大网文帝国

    大网文帝国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掌控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编辑系统,来到平行空间的柳城,开始了漫漫的养神路。养大神,建网站,席卷网文圈。挖作者,掘潜力,建立网文帝国。网文小说与电影的碰撞,电视剧再也不是亲亲我我的肥皂剧。当玄幻拍成电影,悬疑做成名震中外的4D体感游戏。网文早已不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文青所鄙视的低俗之物。我的系统,我做主ps:新书期,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书评区置顶qun号,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入。新书时期,500票一加更。
  •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这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一个叫王逸欣,一个叫刘恩慧,她们各有一个最喜欢的玩具,王逸欣有一个洋娃娃,刘恩慧有一个玩具熊,而且,王逸欣会弹古筝,刘恩慧会弹钢琴,她们都很爱弹一首曲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他们幸运的成为了小学的同班同学,于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从此开始了······
  • 红萍

    红萍

    《红萍》是一部描写婚恋的悲情小说。书中通过农村少妇许梦莹和妻子瘫痪的镇干部夏雨霏的情感恩怨纠葛,多角度剖析了现实中关于家庭.情感.欲望.良知和责任的社会问题。挖掘了现实社会百态人生及深刻而复杂的人性本属,真实揭示了社会改革大潮冲击下人性的浮躁.情感的追求与困惑,从而引发人们对婚姻.情感.善良与人性的深度思考。小说以许梦莹不堪情感重负,跳楼摔成植物人,夏雨霏将她背回自己家为结局。真实的诠释了一种被颠覆了欲望的别样人性状态。是一部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强烈的人文精神的作品。
  • 后妈正传:遇见爱情

    后妈正传:遇见爱情

    网red冯潇潇,其人生最大的追求不过金钱和帅哥,其梦想的最高境界不外乎金钱在手,帅哥在怀。平日里,冯潇潇做梦都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个富婆,包养小白脸,走上人生巅峰。然而有一天,突如其来的一个小奶娃,抱着她的腿“妈咪,Austin要妈咪”。
  • 入侵异界

    入侵异界

    天才游戏少年穿越到异界,身怀英雄联盟游戏系统(敬请期待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