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500000009

第9章 第606研究所(1)

不去机关上一线

沈元副院长批准我提前结束研究生学习后,北航学生处的一位女同志很热心地关心我,把我的档案资料报了上去,确定单独分配。

1962年3月的一天,国防科委一位佩戴中校军衔的领导同志约我谈话。他说:“你的档案资料我们审查过了,也向首长做了汇报,同意接收你到国防科委机关来工作。为了将来工作的需要,准备先送你去读一年英语。”还说:“国防科委就在北海边上,条件很好,你来了就在四楼的办公室工作,站在窗户前就可以看到北海了。”

他谈完之后,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我服从组织的分配和安排,但我最希望的还是想到科研第一线去搞点儿技术工作,机关工作不太适合我的性格。”

他认真地听我说了个人的想法之后说:“你这个意见组织上可以考虑。你想到哪儿去搞技术工作?”我说:“我想到五院31所工作。”因为我是学冲压发动机的,包括读研究生阶段,将近7年半时间,学的是冲压发动机专业。这位中校同志说:“你再考虑考虑,我们也跟领导再汇报一下,但你要有两种思想准备,先回去等消息吧。”

回想起来,如果这位中校同志当时不征求本人意见,我可能就去国防科委工作了。

大概过了10来天,我接到通知,说组织上接受我的意见,不去国防科委了,安排我到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即航空研究院)工作。六院才刚组建一年多,正是需要大量科技人员的时候,让我尽快到当时六院院部所在地天津军粮城报到。

我按照要求,到天津军粮城报到,在那里住了两三天,一位干部处领导同志找我谈话,他告诉我,六院院部可能要迁到北京去,希望我留在院部机关工作。我说:“要是在机关工作,就直接留在国防科委了。我还是希望到基层去,到科研生产第一线去。”他说:“你坚持要去基层、去科研生产第一线,这也很好,但你希望到哪儿?”我说:“领导打算分配我到哪儿?”他说:“有两个研究所可以供你选择,一个在洛阳,另一个在沈阳。洛阳是第五研究所,搞空空导弹;沈阳是第二研究所,搞航空发动机的。两个所都是军队建制,去了都要参军。沈阳条件相对艰苦一点儿,你是南方人,是不是到洛阳好一点儿?”

搞火箭弹,不是我学的专业。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沈阳的六院二所。因为二所是搞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我学的冲压发动机也属于空气喷气发动机。大学期间我到410厂实习过,知道沈阳冬天很冷,条件要更艰苦一些,但专业比较对口,去那里工作有用武之地。这两次谈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这些机关领导和蔼可亲,发扬民主,尊重个人意见,让我感到十分温暖和亲切。

就这样,我于1962年3月底,赶到沈阳六院二所(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923部队)报到。

初识吴大观

到沈阳后的第一顿饭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火车到达沈阳,没赶上所里食堂的午饭,自己就到外面一个小饭铺点了一碗面条儿。那碗面是用高粱面做的,跟筷子一样粗,很硬,嚼起来都觉得吃力,真想不出是怎么做出来的。我胃不好,吃了几口就没敢再吃了。

报到时,所里接待我的是王靖寰同志,他是哈军工优秀毕业生,在所政治部干部科当干事。他首先表示欢迎我来所里工作,并向我介绍了所里的自然情况。因为我在北航搞过冲压发动机总体设计,所以就分配我到了第二研究室,即总体研究室工作。

据比我先到所工作的同志讲,建所之初,因为所址还没有定下来,真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暂时寄居在410厂的宿舍区,办公地点是410厂的一间厂房。办公桌不够,就从食堂借来桌椅板凳,两三个人坐一条长凳子。新同志来没有地方,就在两个桌子之间搭一块图板当办公桌。直到第二年夏天,炮兵整编,总参谋部决定将小河沿炮兵政治学校的全部房地产划拨给六院二所,条件才有所好转。

1962年我刚到二所的时候,先暂借住在410厂宿舍里,和所医务室一位姓林的医助住在一起。

二所的新所址在东塔机场旁边,噪声比较大。房屋大部分是日伪时期建的平房,房间用秸秆涂上白灰作为隔断墙,隔壁人小声说话都能听得很清楚。只有一栋炮校20世纪50年代建的三层教学楼作为科研办公楼。

我于1962年5月正式参军,第二年被授予中尉军衔。

总体室主任是陈及恒同志,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生,为人厚重,非常能干,后来当所的副总师。1970年调到624所,当过一任所长。他的爱人袁美芳是我的湖南老乡,当时在所里任第一设计研究室主任,也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夫妇两人水平都很高,都是所里的关键技术骨干,以后一起调到624所,袁美芳曾任624所总工程师。他们夫妇为624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到所后不久,时任二所技术副所长的吴大观(注)同志找我谈过一次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说:“你来所里工作我们很欢迎。”听我介绍我的研究生导师是宁榥教授时,他很高兴地说:“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宁榥先生也当过我的老师。”吴副所长和我谈话就像聊天一样,使我感到很亲切。他问我为什么研究生不读完就提前离校了?我说身体不太好,胃病比较严重,吃什么拉什么,有时疼起来很厉害,难以坚持繁重的研究生学习任务,所以就早点儿出来工作。我还给他讲了自己希望做点具体技术工作,不愿意蹲机关的思想。吴副所长十分关切地说:“我们研究过了,让你到总体室去工作。你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千万不要把身体搞垮了,航空发动机事业将来还要靠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挑重担。如果有可能,我们争取安排你去疗养一下。”

不到半年时间,同住一室的林医助通知我,所里安排我到大连小平岛疗养院去疗养。我当时很受感动。做梦都没有想到,刚一到工作单位,领导就这样关心我,给我去疗养的机会。

小平岛疗养院条件非常好,伙食也挺好。医生每天检查,打针、吃药,还搞一些理疗、针灸。早上打太极拳(我打太极拳就是在那里学会的),再就是看海,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特别是潮落的时候,还可到海边去散步、抓海参、拣贝壳……有时晚上部队文工团前来慰问演出。在这个地方,一般安排都是两周时间,而我在那里疗养了将近一个月,基本上治好了困扰我多年的胃病,身体慢慢地恢复了正常。

这次疗养使我感到组织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心里非常感动。当年正处困难时期,能够到大连疗养一个月,虽不能说彻底治好了胃病,但总的看来没有像以前那么厉害,也没有那么频繁发作了。强壮的身体确实是革命的本钱,感谢之意难以言表。尤其很感谢吴副所长,也感谢与我同住一室的林医助,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具体安排的。

穿了三年军装

到所二十几天,全所听六院院长唐延杰中将作报告。他曾是抗美援朝志愿军66军的军长,我们所长刘苏是他的参谋长。

唐院长在报告中讲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搞航空发动机对国防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说:“你们到这儿来是很光荣的,是为了航空事业的发展、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抗美援朝中,空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飞行员仅训练几十个小时就上天作战,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他还讲到:“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光靠小米加步枪,在未来现代化战争中是行不通的。美国的武器比较先进,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主动为部队排忧解难,要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们的部队。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六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当时从苏联引进了米格-21,装的是РД-11Ф-300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上级的意图是要摸透米格-21,在摸透的基础上掌握先进歼击机的设计技术,当然也包括发动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在内。

唐院长在报告中动员我们一定要把米格-21摸透,要“摸着石头过河”,在掌握米格-21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走出我们自己的路子来。唐院长的报告很精彩,大家受到很大的鼓舞,他是我当时见到的级别最高的一位领导干部。

听完报告,一回到宿舍就傻眼了,我的房间被盗了!

我3月底刚去,还没有来得及办理入伍手续。东北很冷,于是孙懋臣同志(他是我北航的同学、调干生,当过大班党支部书记,后来担任606所的党委书记,之后调大连市任科协主席)借给我一件军大衣,那次去听报告没有穿,就这样丢了。同屋林医助的军大衣比较破旧没有丢,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几件衣服就是最值钱的东西了。

我一下子懵了,军大衣丢了,拿什么还给人家呢?

我自己还没有军大衣,即便发了新的,还给人家后,自己穿什么?东北那么冷,没有军大衣肯定不行。后来负责发军装的同志告诉我,让我写一个报告,请政委批一下,可以多领一件还给孙懋臣。

那是我第一次去见政委,很胆怯。政委叫张显,是一位老革命,大校军衔。他态度很温和,嘻嘻哈哈地笑着问我:“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呀?”我说:“我的军大衣丢了,是借别人的,请求政委批准多发一件还给人家。”他说:“你的军大衣怎么丢了呢?你是军人,脑袋怎么没有丢?”我说:“是我不小心,去听唐院长报告时,那边小偷就进去了。”政委说:“小偷怎么会到你们宿舍去呢?”我说:“我也不知道。”张显政委一边同我开玩笑,一边就批条子。后来发给我两件军大衣,一件还给了孙懋臣同志。

1965年5月,六院与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合并,我们集体转业。所以我只穿了三年军装,佩戴了两年的中尉军衔。研究生毕业可以授上尉,但因我没有毕业,所以只能授中尉军衔。部院合并后,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改名为三机部第606研究所,这个代号一直沿用至今。

“摸着石头过河”

进入发动机总体设计室的第二年,党支部改选,我当选为支部委员。

当时二所整个办公区每天晚上灯火通明,大家都自觉地在学习、看资料,热情非常高。

在北航我学的是冲压发动机,也听过一些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课,但很不系统。我把喷气发动机原理的书全都找来了,主要是苏联斯切金院士和哈军工董绍庸教授写的《空气喷气发动机原理》,每天都学到晚上10点钟左右,记了整整两大本笔记。

当时我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老同志做一些具体计算工作。我的组长是江源俊,大尉军衔,哈军工毕业,调干生,水平很高。我们两人都是党支部委员。支部书记王树茂,是部队下来的一个少校团级干部。江源俊的爱人没有随军,长期单身。我就跟王树茂书记讲,能不能把江源俊爱人调过来?我说:“我念书的时候,调干生的爱人都可以调到北航去,江源俊现在已经工作了,应该解决他的这个问题。”后来所领导派我去办,把他爱人调到了沈阳,但没有安排在所内工作。

我们总体室的总体性能组力量很强,严成忠、朱鸿义、张国政、蒋一鹤、潘家丽、马海舟、李金垓等同志都是这个组的。那时没有计算机,全靠拉计算尺。

后来才有了一台手摇式计算机。我主要向江源俊同志学习,遇到发动机方面的一些计算公式、算法,不懂就向他请教。组里还有两位中专生,一位是马海舟,对总体性能方案计算方法很熟;另一位叫刘郁文,是一位女同志,后来调到湖南株洲608所去了,她比我到所要早一点儿,拉计算尺速度很快,我就向她学习拉计算尺。总之一句话,放下架子,虚心向一切比我强的同志学习。

米格-21飞机装的发动机,苏联编号叫РД-11Ф-300,我国编号叫815发动机,后来又叫涡喷7发动机。在摸透学习的过程中,我也记了两大厚本笔记,从原理开始,一章一章地学。

那时候我是单身,没什么负担,每天晚上都同大家一起加班、学习到半夜,完全是自觉自愿的。经常是领导来打招呼,说明天还得上班,硬是把我们赶回去休息。群众热情很高,部队气氛也很好。应该说,六院属于国防科委管的那一段时间是黄金时期,真正按部队要求,工作作风很踏实、很正规,早上还要出操。至今我还十分怀念那一段的军营生活。

当时的提法是“摸着石头过河”,用现在的话讲,叫做“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要把人家的东西学深、学透、学活,看看有什么问题,还搞一些反设计,只有认真学习,摸透、消化、吸收,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606所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男多女少,很多男同志没有对象。1963年的五六月份,所里交给我一项任务———参加国防科委组织的招生小组,代表六院在沈阳地区招生。这个招生小组有北京来的两位机关领导同志,606所就我一人。出发之前,所政治部主任毛海广同志找我谈话说:“给你一个光荣任务,如果有女孩子,要尽量多招一些进来,学习成绩差一点儿没有关系,但一定要了解她有没有对象,如果有对象就不一定招了。”

同类推荐
  •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本书在简述林书豪的学业、成长和赛场业绩之外,从青年成长、成功成才、心灵励志方面入手,解读林书豪成功的精神内核,将其总结为12个成功真谛,如坚持梦想、做好准备等待机会、长期坚持不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合理抉择、在专业和职业之间理性抉择、胜不骄败不馁、注重团队精神、保持强大的心灵安宁等等,这些特质是每个时代的精英人士、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知性美女许戈辉:灵魂的独白

    知性美女许戈辉:灵魂的独白

    本书通过对每一位文化名人的采访,展现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创作背后的故事,都是一段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就是他们灵感的来源。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看文字如何在他们笔下熠熠生辉。主持人许戈辉智慧聪颖,问题犀利,嘉宾回答深刻至极,一问一答中尽显智慧人生。
热门推荐
  • 系统之宠妃人生

    系统之宠妃人生

    殷如雪在系统君的鞭策下,稳步提升渣皇帝对自己的好感度和真情度,一步一步走上了当朝宠妃。
  • 魂战三国

    魂战三国

    三国英魂乱斗芸芸众生觉醒英魂独斗天下看三国群雄在异界的战斗看主角一人笑看天下群雄
  • 宝气颜

    宝气颜

    前世是女间谍的嘉伟穿越来到这个架空的时代,遇见了同穿越的华荷颜。本想利用自己间谍的本领闯出些名堂,却奈何女人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也有很多无奈,但她们并不妥协。浮浮沉沉,究竟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天生化

    破天生化

    杀杀杀!杀光一切威胁你的变异体!保护,保护一切值得你保护的同伴!在昏沉的天空下,当你有了力量,你就是王者!
  • 我欲成魔:魔女追爱记

    我欲成魔:魔女追爱记

    纵使我拥有这千般柔情,可是你爱的也只有她跟这天下;我用尽了浑身解数,可是你的眼里始终没有我。我对你的爱呀,竟然是你的筹码。你要我的“魔王之眼”那你便拿去;你要我的性命,那我就送你’你让我成魔,那我便成魔;我若成魔,你又能奈我何。仙界不过如此。你也不过如此。
  • 魔域巨人

    魔域巨人

    末世来临,没有人类知道为什么,只知道一直进化,保证自己能够见到明天的太阳,而不知不觉中,一个个魔域巨人诞生,组成了一个新的种族——魔域巨人。这是时代的进化,也是人类的进化,从智慧转型为力量的进化。
  • 仙侠传之天书圣贤

    仙侠传之天书圣贤

    仙本是人,魔本是道。天道无情,仙道茫茫,一念成仙,一念化魔!天若非要待人不公,我便逆乱万界苍穹。修仙魔道经,得三世轮回悟往生,破万厄之体成奇门遁甲之术,从此仙界我为一。
  • 邪魅皇后征服圣君

    邪魅皇后征服圣君

    现代高材生,带着妖孽般的智慧,穿越到架空的古代世界,跟三千后宫佳丽,斗智斗勇斗床戏,征服圣君的精彩步伐。(穿越方式纯属臆想,请勿模仿,所有产生的后果请自行承担。)
  • 蜜宠新婚:煮妇的逆袭

    蜜宠新婚:煮妇的逆袭

    结婚三年,我甘为家庭主妇却换来了丈夫的伤害。丈夫在公司里面宣称单身,大闹娘家,在我面前带着小三进到家里面,甚至把我送给别的男人,怀孕了之后,说我脏,还说是别人的孩子。离开了他的身边我才发现原来世界这么的广阔,年下男的追求,心机男的守候,到底我应该何去何从……
  • 穿越女法医

    穿越女法医

    一个是现代女法医,一个是身份神秘的古代捕快。他们最初的碰撞是在凶案现场,彼此怀疑,互相戒备。不过同样的信念注定两人要走到一起,破解一个又一个谜题,揭露一张又一张丑恶的面具,就算其中凶险无数,只要有他陪在她的身边,一切都好。********************************简介无能,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暂定一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