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60000000004

第4章 学观品第三(1)

上品已制名立字。然名不虚称。必有称名之行。故今次明涉求修观。观三谛入道证圣等果。立体各各四十二人尽已。生法二空。二谛空。中道第一义谛空。观解为体。故名学观品也。

从此已下。敬首菩萨发问修行真行之法下。如来即叹其敬首所问理深高同诸佛。此品问之中凡作四问。第一问学观义。真实门中明四十二贤圣二种法身。第二问名字云何。第三问体义。第四问及心所行法。此品中唯答三问。体义一问。后释义品中答也。谛听已下。将答第一问故。先敕听也。六种性者。释前四十二种所由。而有皆因性生。然性理无差。何由有六。正由内照有别故。所以有六差别也。习种性者。此人创修入理智微。要由从师学习。方能得知己身有性故。云习种性也。性种性者。初言性者。此人习解明利性。自能解己身中性。后言种性者。此正因之理。与佛果为种。不从因生。不为物坏。故言种性也。道种性者。前习种性得假名空。性种性得五阴空。今道种性假实并观。能与初地为道。名为道种性也。圣种性者。以取著为凡。无著为圣。从其初地乃至法云。除著义同。通为圣种性也。等觉性者。解与佛同故。言等觉性也。妙觉性者。累外之觉体照精微故。云妙觉性也。亦名坚信者。习种性信解坚固也。坚法者。性种性解法坚固也。坚修者。道种修行坚固也。坚德者。初地已上德行坚固也。坚顶者等觉行体坚固因中最上故言顶也。坚觉者。佛智觉万法理周也。信忍者。忍之言解习种。信解相应也。法忍者。性种解法成就也。修忍者。道种增修惠解也。正忍者。初地已上达真空无邪为正也。无垢忍者。等觉地断际垢障究竟。一切智忍者。如来也。闻惠者。习种从闻生惠。思惠者。性种从思生惠。修惠者道种从修生惠。无相惠者。初地已上体离众相也。照寂者。等觉与佛同照真寂之理也。寂照者。如来即体圆照穷法界也。住观者。习种性入理波若名为住。行观者。性种意行成就也。向观者。道种世间行满回向初地。地观者。地上菩萨生成住持名地观。无相观者。等觉地断除众相。一切智观者。诸佛一切种别而知也。六种明观者。解心断除闇障也 从佛子汝先言名字者已下。讫现行化人。还列四十二人名字。答上第二问。问曰。前名字品已制名立字。今直应彰其观学所由。所以复更列名字者。答曰。上虽制名。然此一一人名各有所以。不必定一名字。或因本行以立名。或就功能以受称。或因譬喻以得名。或就所除为目。故种种得名不必定一也。故从以已下借喻以况。明摄报调柔愿智等果严形饰真。令物尊形生信顺修行也。佛子至灌顶注。答初十人名也。第二佛子至真实菩萨。答中十行人名也。第三从佛子至法界无量回向。答十向人名也。第四至法云。答十地人名。五从佛子至常住本境。答无垢一人也。其名金刚惠菩萨者。就喻以得名也。住顶寂定者。顶是金刚心。寂者一谛三昧也。以大愿力住寿有劫者。就金刚心分为三品。上中下也。故就下忍金刚心中。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皆一合相也。复住寿千劫者。是金刚心中品忍也。学佛威仪者。学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仪也。象王视观者。法身之王示照万境之化也。师子游踄者。法身师子游在一切应化大六之身也。修佛不思议者。所谓八不思议有为四理也。神通化导之法者。控心乘于群方之方。以示物几也。佛法现前在者。入佛禅定者故。所以现前也。入佛行处者。中道之解为行处也。坐佛道场者。示现成佛应身化坐坐法身之上也。法性凝玄为佛道场也。超度三魔者。穷玄尽性为超过烦恼魔也。法身圆明超过阴魔也。六天归化超过天魔也。复住寿万劫者。金刚上忍心修一切功行游神无为界外虚玄之场故。言等觉诸佛二谛界外也。非有非无者。不受三界报故非有。未脱三相故非无。无心无色已下。广叹上忍金刚心一切行也。而实非佛神通行未穷原故。非佛现佛神通者。不思议用故。言现佛神通也。常住本境者。住菩萨法位。空同玄寂。妙存无相也 佛子水精璎珞已下。至为化有缘。妙觉性中一人也。下高叹法身之德。是故佛子已下。举上贤圣。劝于时会受持也。

从汝先言云何心所行法已下。答上第四问。至敬首菩萨以来。答上心所行法问。所谓十心一发心住至灌顶住持。答心所行法。先举十心也。四弘誓者。弘之言大。誓者自约其心。若本伤切为患之重。必欲方便令离故。云未度苦谛令度苦谛也。结业集苦廮缠处。深教令观空。除其业结故。言未解集谛令解集谛也。四流三漏漂没众生。恐坠三涂大坑危险。教修道品令安常乐之理故。云未安道谛令安也。灭诸****为涅槃故。言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也。二治地住心中行法。谓四念观。众生身中妄计有净。教观身空三十六物永夷净相。计受为乐。令观三受迭迁适心莫知依寄也。计心是常。教令观心迁流移动无有住时也。计法有我。教观想行无自在相得四虚寂无常乐我净四到即灭也。皆如幻化者。五阴六大一切法自他相寂。如似虚空有用而无相也。三修行住心中所行法四大四危。空处识处。皆如实相故。言十一切入也。四生贵住心中所行法者。谓八胜处。观内一阴空为略。五阴悉空为广。二胜处外假一切众生空为略。无量众生空为广。四胜处观一水大空为略。无量水大空为广。余三大亦尔。虽云广略。同是实法。合为四胜处。内心不染八境。故言八胜也。五方便住心中所行法者。谓八大人觉。少欲者。于五欲中色声香味触中但取其一。知足者。于一之中更不求胜。寂静者。除身心十恶。精进者。策列进修行行去恶。念者。守境不移。作发后解。定者。静心一境。惠者。得法理原是相皆虚。不诤论者。万或妄取境界所作无功为戏。迭相是非为论。此八是大人所知为觉。六正心住心中行者。谓八解脱。闻惠得内外假空。思惠内五阴外一切法。修惠得色界五阴空为三。四空处及灭尽定为五。此八处本缚众生。今悟相虚为解脱。七不退住心中行者。谓六和敬。三业造恶为诤破戒异见竖吝。今明舍此六事为和。八同真住心中所行者。谓三空。解因妄造为无作。解果因生为无相。因果双虚为空。凝神三境为三昧。九法王子住心所行者。观三苦。非乐为苦谛。无明业受生无穷为集。三空道品为道。无为寂泊为灭。皆归一相为一合相也。十灌顶住心中行者。谓六念。佛法僧戒施天。此六是正境。归之除或故劝念也。佛子吾先忉利天说十观。名初十住凡夫行。若一切菩萨无不入此门向萨婆若海也。

十行心者。一欢喜心行。二饶益心行。三无嗔恨心行。四无尽心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心行。七无著心行。八尊重心行。九善法心行。十真实心行。总列十行于前。即十观心所观法者。先提章门释观学于后也。一为自得一切种智故。所谓四正法。恶有已未善有曾当。何等为四也。若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勤进摄心正除。已生恶不善法。为断故生。欲勤进摄心正除。未生善法。为生故生。欲勤进摄心正住。已生善法。安住修集。为增广不失故生。欲勤进摄心正住。正以勤断已未二恶。勤生曾当二善故。言四正勤法也。佛子二饶益行心所行法者。谓四如意足。何等为四。念定。精进定。欲定。惠定。如是四法。以慈悲喜舍而为根本。是四无量心。常亲近故。心得调柔。心调柔故。得入初禅第二第三至第四禅。入诸禅故身得轻软。成就如是身心轻软入如意分。入如意分已即生神通。得神通已。若欲进止如风行空自在无碍。是名菩萨四如意足。佛子三无嗔恨行愿无畏具足。所谓五根。信念精进定惠。云何信根。信于四法。何等四法。于生死中行世正见。信业果报。信菩萨行不随诸见。信一切佛有无量功德。信此四法以为信根也。云何念根。若法信根所摄。是法专念终不妄失。是名念根。云何进根。若法念根所摄。是法即应增修策进。是名进根。云何定根。若法进根所摄。是法不妄不失。一心不乱。是名定根。云何惠根。若法定根所摄。是惠所观。内自照了。不从他知。自住正行。是名惠根也。四无尽行心中行者。谓五分法身。五离痴乱行。为化一切众生故。所谓八正道。何等为八。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云何正见。若见出世不起我见。乃至士夫常断有无。如是等见。亦复不起善不善生死涅槃二相之见。是名正见。云何正思惟。若思能起贪欲嗔痴诸烦恼等。是名不正。正思惟者。唯思五分法身。能思如是住戒聚等。名正思惟。云何正语。凡所演说。不令身心而有烦恼。亦不损他。成就如是趣于正道。是名正语。云何正业。若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非善非恶有非善非恶报。若业能尽业。是业必作。是名正业。正命者。不舍圣众头陀威仪。不为世间利养所牵。是名正命。正精进者。若进趣世间贪淫嗔恚愚痴烦恼。不名正进。若入圣谛圣道寂灭涅槃举缘正路。如是精进。名正精进。正念者。于法正直为正守境为念。故名正念。正定者。于一切法不乱。是名正定。证于无生作一合相也。佛子六善现行得大慈悲故。所谓七观。何等为七。一若念觉分。能观于法。能分别法。撰集思智。亦能观察诸法自进。念如是等令其觉了。是名念觉分。择法觉分者。若能分别晓了八万四千法聚。如所了法分别撰择。是名择法觉分。进觉分者。若念法。择法。喜法。除法。定法。舍法。以智摄取精进踊猛。是名精进觉分。喜觉分者。于无量法心生悦豫。为喜觉也。除觉分者。若除身心及诸烦恼。离于覆盖令心正住。为除觉分也。定觉者。如所入定悉能觉了。非不入定是觉了法。是名定觉分。舍觉分者。若法忧喜其心不没。无喜无著。为舍觉分也。七无著心中行者。五方便观也。五善根者。能观体也。止观者。四念是也。凡夫于弥劫起或不止。今始得明定之解。未止八到也。故名止观也。暖观者。无相惠火。烧灭烦恼。故名暖观也。顶观者。得三界空。生法二空。中上品善。炎炎照理。心心寂灭也。忍观者。伏三界结。实我人故。照理无生。为忍也。欲界四禅四空有九十忍。初观欲界四谛也。一观苦观进观灭观道得四心。又除苦三谛观得三心。又除集二谛观得二心。又除道一谛观得一心。又除灭谛观也得十心。欲界既十。又四禅四空各十观。合为九十忍也。三界空者。假实二空也。第一观者。三界中上忍。照第一空为第一也。能生十地者。叹此五善根。能远生十地之解也。无相大明惠者。叹此善根能远生金刚惠也。圣人胎未变者。叹此善根远生当果也。第一空平等者。叹解一谛也。佛子八入一切佛国中行行故。善现心行。所谓四辩。云何义无碍智菩提心者。名无碍句。何以故。菩提心中摄诸义故。是名义无碍。一切法界入菩提心。是名法无碍。实无文字而说文字。是名辞无碍。不可说法说不断绝。是名乐说无碍也。佛子九善法心中行者。谓十二因缘。佛子十真实灌心中行者。谓菩萨三宝。佛子吾于炎天为诸天说者。举第四会十行法。以证今说也。

同类推荐
  • 六十种曲灌园记

    六十种曲灌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谪星说诗

    谪星说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Ramsey Milholland

    Ramsey Milhol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静涵大守自历言

    文静涵大守自历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水日抄

    长水日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太清经断谷法

    太清经断谷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界沉浮

    天界沉浮

    她是魔帝之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是震惊整个修行界的冰神,以出其不意的法术震惊世人。然而很少有人知晓,她曾因身体内莫名阻力而被列为修行废柴的行列,但不肯轻言放弃的她,终究还是战胜一切,走在了通往强者的道路上。天界之上,谁主沉浮?面对想一统天界的父王,她一心只想助他。然而阴谋揭开,是该永堕魔道亦或是永葆初心?
  • 巧妇治小病,一本就搞定:外婆传下来的小偏方

    巧妇治小病,一本就搞定:外婆传下来的小偏方

    本书内容涉及居家生活、内外科、女性美容美体、OL女性常见问题、男人常见病、儿童常见病、老人常见病等方面,每个小偏方都非常容易操作,基本都采用食材,而不是必须去药店才能买到的药材。经过北京国医堂资深中医的审核,每个偏方都安全可靠,可以帮广大读者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本书内容全面,女性朋友不仅能为自己找到安全实用的美容美体小偏方,还能为家人的小毛病及时提供解决办法,本书就像家中的小药箱一样不可或缺,真的是一本女人爱己护家速查手册。
  • 三世

    三世

    一世痴,一世悔,如果人生再再来一次,是走是停,是爱还是怨?几世沧桑,如梦如烟。唯有某人,是她心底那滴氤氲泪,臂上那颗朱砂爱,眼角那枚美人痣,三生三世难为情。一世只恨为同性,一世不及解深情,这一生换她,倾心以待,以命相护,这一生,每一步都想靠近,每一刻都在远离,他却天涯路远,恨不相逢。那一刻他舍身入魔。终不能靠近,可惜路太远,只是心不堪。她又该何去何从呢?纵不可相守,那就随你去吧,背对着全世界,也要给你的,一个微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之王珏

    重生之王珏

    前世的王珏重生在70年代,今生又是怎样让自己带着家人走出贫穷,让自己活的更精彩,带着爱的诱惑捕获自己心中的精灵
  • 若爱归来

    若爱归来

    她,一个年幼失去了母亲,视自己为孤儿的少女,没有梦想也没有目标,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直到他们的出现,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命运开始了。是悲还是喜?他,一个被富豪收养的孤儿,表里不一的心态,满嘴油腔滑调,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于初夏,他是你虐我千百遍,我依旧待你如初恋。他,一个默默守候在她身边的少爷,当他发现他威胁到他与她之间的时候,他犹如一头惊醒的狮子。对于初夏,他是不管你爱或者不爱,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洛辰:“初夏,我爱你,爱到......无关乎你爱不爱我”。南风瑾:“初夏,别露出那样的表情,怎么?你也开始堕落了吗?”。若盛夏花开,风声依旧,情若还在。你若未嫁,我若未娶,记得——等我。
  • 思棠心语(上)

    思棠心语(上)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吸血鬼龙姐妹

    吸血鬼龙姐妹

    三个看似平凡的女生,却没有想到自己身上背负着那么神圣的使命。看三个无忧无虑女生是怎样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吸血鬼龙的
  • 蜜恋桃花劫

    蜜恋桃花劫

    回头再看发现本文实在是有些幼稚,我现在正在重新改写中!!会换新的内容和书名,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还在追文的亲,所以请编辑大人直接删除了吧!!希望重新写的能够让大家喜欢!!!
  • 仙武破空

    仙武破空

    重生在普通家庭的雷蒙却是发现自己不平凡的身世。得到了更多,意味着得承受更多。身边的美女虽多,可也得要拥有保护她们的实力!热血沸腾的厮杀,破空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