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1800000012

第12章 未带地图的旅人(3)

那时去南京的火车已经不通了,由于战火,轮船也已不敢开进沪滨。我们买了船票,就坐上一条小驳船出吴淞口去搭南行的轮船。将近一个小时驳船都是在炮弹四落的硝烟里穿行着,船身颠簸得像是随时都可以沉没。我们俩吓得要命,可是为了给自己打气,一路还低声哼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辗转到了汉口,那里《大公报》的副刊已经有人主持了,我只好四处托朋友寻找职业。好容易在老河口找到一个教书的位子,还没等赴任,那地方就沦陷了。这时候杨振声老师正从北平逃来。我们就一道由武汉而长沙,然后经湘黔两省的公路到达了昆明。《湘黔道上》就是途中的一些见闻。

那一次横跨西南三省的旅行,使我看到当时的所谓“建设”,是只限于几座城市,广大农村依然停留在原始时代。我在一封《贵阳书简》里曾这样描述我的感慨:

单说我们自己呢,这番苦可不冤。八百里的荒山啊,什么你都看不见,满眼净是硗瘠、荒凉,陪伴着极端的贫穷。然而在这旅途的那端却有这么一座阔城等着你,有电灯,有电话,有洋瓷浴盆,还有离湘境后久违了的绿树林,这简直是太丰富的报偿了。

其实,比起上海,比起青岛,贵阳还说不上阔。然而位于一枚枯叶般的省份里,就已经有些阔得不和谐了。每一个疲倦的旅客一走入贵阳近郊,看到那么细柔嫩绿的垂柳,看到饭店旅馆的醒目广告,都会感到莫大欣喜,甚而感激;然而当他把肚子填饱,把疲惫的身子安置到一张铁床上时,一种惊讶的感觉又会冒上心头。于是他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沿途那些乞丐般的穷苦同胞的影子,逼着他问自己):怎么,这是仙境吗?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吗?昨夜还睡在四面透风的茅舍里,睡在一张为虱蚤霸占了的破席上,身旁是一张张菜色的脸,举目望去,周围只有焦黑巉石,长满枯黄野草的荒原,今夜怎么竟有了丝棉被?穷的印象是冲淡了,却为另一种难受代替了。

离开晃县没多远,湖南那种蓊郁的松岭不见了。出现在车窗外的,就只是山的瘦骨:土是惨黄的,山是秃的;偶然露出一片横断石面,就像秃瓢上长了块疮疤。瘦马吃着枯草,直像疮上爬着的虱子。唯一为这些荒山生色的,就只有野生的天竺。没有人栽种,没有人培植,它好像为荒山抱了不平——天赋给它的太薄,人又太懒;于是,嫣红的天竺仗义地生满了山坡,红得几乎闪了光。村子是稀少的,每到一座县城,照例在近郊荒山脚下竖着一些木牌:“××县造林场”、“××县保林场”,牌子的残破模样说明它已经历过多少寒暑,“保林场”保的却依然是万顷枯草。然而贵阳近郊的模范林场的树苗却茂盛异常;可知贵州土壤和树木本非冤家。沿途名洞古刹的左近,也常有些绿树,但那与民生无关。倒是黔南的杉树,高可参天,确是壮观。

一出晃县,多的是节烈碑,有时十几个连接排列。凉篷、小轿下垂搭着的仍是三寸金莲。这真使我们对内地文化不知如何估量。沿途护路队很多,黄昏时,这些衣装不甚齐整的队员时常在枪刺上挑了一束白菜或猪肉,缓步回家,至为逍遥。

贵州河流太少了。田间灌溉多用一种巨型水车,直径可数丈,水由旋转的木斗汲上后,逐一地投入半块横断的竹筒里,流入田垄。遇阴天。灰重的云彩下,这大水车转动起来,直如一幅荷兰风景画。

所有坐公路车的人,在担心个人安全之余,都不能不连声赞叹黔省民力的伟大。能征服这样险阻的高山,那股力量无论放在什么上面,也是不可轻视的了。一出玉屏,山路就变成了“带子”,折折叠叠,害得半车人全吐了。到盘山,车有时蛇行,有时作螺旋形,车呜呜地响,只见那英勇的司机,四肢不息地扭动。然而更英勇的是那看不见的千万只手,用勇敢、灵巧和坚忍铺成了这魔术般的路。

到重安,湘黔公路的最高线,司机又带我们驾起云了。车由山脚爬到云中,四下全是不透明的白茫茫一片。大地像一块西式点心,我们钻到上面那层奶油里了。那时,深浅、高低、退近的观念完全没有了。一切全陷入渺茫,只是隐隐地心窝里时常问着:“假使差了一尺呢?”但即刻又按住这不祥的疑问。慢慢地,奶油变成半透明的了,隐约好像已看到了什么。果然,我们钻出云头了,我们超越了大地的那层奶油,车轮下是万顷银白“云海”。(到这时才明白这“海”字如何不易躲避!)偶尔海里孤岛般露出几座峰头,然而在凌空而上的我们,那不过是“丘冈”而已。

在一个山坳,我们遇到了一件怪事。一辆大汽车横在桥中间,只留一道过人的缝子。我们的车停了,司机下去看。过一下,我们听到一片喊嚷。“打官司!”“凭什么?”我们车上有几个军人,他们首先跳了下去。我由窗口扒看,只见桥栏上坐了七八个用纱布缠头的人,满脸怨气。他们同我们的军人互相嚷起来了。我赶忙也跳了下去。原来那辆车前四五天在此翻了,死了一个,伤了十来个。虽然跑贵阳不到一天路程,电报、电话、公函全去过了。不但没有车来接,连个回音也没有。故此这些旅客急了,将他们的车横在路上,想借此威胁那沉默的路局。

于是,引起了纠纷,甚至几乎动了手。

最后,大汽车搬开了,一个缠了白布的陌生旅客登了我们的车。他是代表那些旅客去贵阳交涉的。

一九三八年六月六

一九三八年秋,我又回到新闻岗位了。是在香港,仍旧编《文艺》。那阵子的香港真是忠奸难辨;特务,汉奸,都挂着种种商业的牌号。文艺界抗敌协会请了一位英国女“作家”演讲,支持中国人抗战。我也在《大公报》上把她捧为“伟大的同情者”。她原来是个托派!乱呀,乱呀,混水摸鱼的家伙有的是。

就在这时,我结识了一位好朋友:黄浩同志。一九七五在北京市房管局于八宝山为他举行的骨灰安放仪式上,我才知道早在一九三八年他就受到党和八路军的委托,在日寇占领下的北平和天津进行地下抗日活动。他也是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参议员。那时他和一位游击队员来到香港,在侨胞中间宣传并募款,为冀中军区购置急需的医药器材。这位以牧师身份和花边行业做掩护的潮州人,是在敌人鼻子底下为民族解放斗争执行特殊任务的。他的工作中心就在北平菠萝仓胡同。一九四三年一个拂晓,日本宪兵用枪托砸他的前门时,他才机智地跳后墙逃到妙峰山解放区去。六十年代反修斗争中,这位已近七旬的黄浩老人抱了一束鲜花,揣着自己写的诗句,在严寒中站在首都医院门外等候慰问在莫斯科被苏联军警殴打的中国留学生。十年浩劫期间,“******”的爪牙徒劳地向我外调过不下二十次,逼我写诬陷他的材料。他自己,他的弟弟黄声(前汕头市副市长)和小儿子都先后含冤死于他们手中。

集子里《爆破大队长的独白》仅仅是他们讲给我的关于八路军奇袭日本侵略军的许多事迹之一。在一九三八年,对白区读者那还是很新鲜的。当时由于武汉、广州相继失陷,颇有些人对抗战失却了信心。《独白》曾让人们看到游击战的威力。

为了宣传和募集捐款,我随他们两位走遍了岭东几县,那是我四返我的“第二故乡”潮州。第一站就碰上林炎发这个冤狱。林是大革命时期岭东的一位农民领袖,后被迫流亡海外。抗战初期国共合作了,他又返回潮州。他刚一回乡,与国民党紧密勾结的地主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投入牢狱,并且施以酷刑。我把一切有关方面全访问了。报导中,我不加评语,完全让客观事实本身来暴露真相。文章在港报刊出后不久,就接到黄声的来信说,他们被迫把林炎发放了出来。这是继水灾之后,我又一次体会到文字是能为现实服务的。

说《大公报》对国民党小骂大帮忙,然而小骂也并不总是允许的。《岭东黑暗面》那几篇在港报刊出时,就已经给砍得不大接气了。当时港版的特写,重庆《大公报》总是转载的。这几篇却一个字也没登出来。

但是一九三八年那次我还采访了岭东光明的一面,那是黄声同志为游击战争培养人才的南侨中学——当时潮汕国民党部的眼中钉。抗战前,黄声原在暹逻为华侨子弟办学。像许多爱国华侨一样,全面抗战展开后,他立即奔回祖国,从事救亡工作。第一次见到他,印象就很深。他因为常跑山路,晒得很黑,也很近视,眼镜时常拖得很低。喜欢侧了头,捏着一支烟蒂,坐在墙角静静思索,时而狠狠地吐着烟丝。但是只要一谈起南侨中学或者战时教育,他便把椅子拉到你身边,滔滔不绝地倾吐他的理想。他反对让青年们去读死书,认为应当办适应抗战需要的教育。既然是生活在随时可能变为战场的土地上,就应当把抗战同教育结合起来。

他告诉我,头年七月九日,他同两三个同志一道到离他家乡只有几里的石牛埔去办学校。为什么单挑这么个地方呢?他不但想到那里荒废着一所校舍,而左近多少青年没有书读,并且还留意到那个小山谷将来可以打游击。因为隔一条小河,一座竹林,便是大公山——北伐时革命军打过胜仗的地方。参加那次战斗的有农民,也有一支学生军。小山丘夺下来了,北伐军浩浩荡荡地前进了,年仅十六七的学生组成的那支队伍却全部牺牲在山麓下。他指给我看那地点时,我肃然脱下了帽。山下,经过血的灌溉,已长满了郁茂的龙眼树和橄榄树。南侨中学的校址就是当年的司令部。

南侨的创办费总共只二十元,主要是买了钢板、蜡纸、油墨和文具。他们自己动手打扫了那间已经空了十年,满是尘埃和蜘蛛网的校舍。他们的教育方针是“开展活泼愉快的自我教育,建立集体活动的艰苦生活”。他们用救亡理论代替了“党义”,用爬山射击代替了“柔软体操”。学生们课余帮助农民种地收割,并分作四个工作队经常下乡宣传,晚上还办夜校。学生们白天学习,晚上又当起“小先生”。他们给前方战士写了一万多封慰劳信,又亲手为战士们做棉背心。下课后还站岗放哨,防止汉奸进行破坏。认真的侦察员一次竟误把一位教员给抓了起来。

当我去访问的时候,他们正面临一场严峻的斗争。左近地主造了他们许多极其恶劣的谣言。终于,县政府下令该校“着即解散”。黄声去质问县教育局,回答是“根据一封匿名信”,接着才交了底:“党部对你们不放心。”

但是南侨——岭东这座进步力量的堡垒,并没被这么一道命令所摧垮。

一九三九年春,我经河内赶到了滇缅路,一直走到缅甸东部的腊戍。这趟旅行使我看到了抗战的另一面,壮烈的一面。多少华侨青年为了支援抗战,丢下他们在海外的安定生活,奔回祖国,用原始工具协助修建那条通往广大世界的公路——海岸被封锁后,它成了我们唯一的生命线。在采访那位印度铁工时,我问他为什么志愿到中国来支援。他擦了擦沿着头上******头巾淌下的汗水,朴素地回答我说,因为他恨侵略者,一切侵略者;他自己的祖国当时也处于奴役中。更动人的是那成千上万用保甲制度征来的民工。他们从远地跋山涉水徒步走来,自带干粮;有的老人胡须长达胸部。公路穿过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老百姓受着国民党和土司的双重压迫。他们顶着烈日,在那恶性疟疾猖獗的地带挥动着锄头。那时我还不懂得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真理。在文章末尾,我说他们是构成历史的“原料”。这不止是用字不当的问题,它正说明一个没带地图的旅人的愚盲。

一九三九年的初夏,我由滇缅赶回香港。那里已经积压着成百封的信件等待处理了。有从延安或敌后寄来的文章,也有报告行踪的作家书简。其中有这么一封看了使我莫名其妙的信。这是由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寄来的。信中问为什么他们去信已近一月,迄不见我的答复。我怎么也没有找到他们前一封信,就回了个信,说明我因工作已离港多时,问他们原信究竟谈的是什么内容。不几天,回信来了。原来该院中文系缺一名讲师。经于道泉先生(早年我参加C.Y.时领导过我的同志,当时也在该系任教)推荐,邀我担任该职。待遇是年薪二百五十镑,旅费自备,先订合同一年。

这就是老舍先生曾经教过书的地方。据熟悉英国情况的朋友说,条件太苛刻了。二百五十镑一年,刨掉所得税,也就勉强够糊口的。而且这笔旅费去哪里筹措呢?即使举债前往,合同也只有一年,得哪辈子还清!所以尽管我做了多年的出洋梦,初步的想法还是干脆回绝算了。

事情给主持港报的胡社长听到了。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去。当时希特勒已经相继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战云已经在欧洲上空弥漫。胡判断欧洲非打起来不可,而且要打大仗。他劝我不必计较条件,先去了再说。至于旅费,你愁什么!报馆给你垫上,去了写点子通讯不就还上了嘛。

回到宿舍,一位同事伸出大拇指说,老板高明!《大公报》还没派过自己的记者去欧洲呢。戈公振、陈学昭都是客串。老板要把你这个棋子先摆在那里,这叫深谋远虑。

于是,我就给伦敦大学回了信。接着,由英国内务部签的入境证就寄来了。报馆庶务课的同事们在胡社长的关照下替我忙了起来:申请护照,订船票,还为我兑换了英镑和准备过境时使用的法郎。

就在这当儿,遇到一件倒霉的事。

同类推荐
  • 字影

    字影

    一本诗集,如同深邃的时光之旅,如同悲悯的情怀之歌,如同隽永的旷世之恋,纯净心灵,温暖灵魂。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中的作品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热切真诚地关注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关怀深厚,思想深刻独到,情操健康高雅,视角新巧独特,与读者平等交流,行文亲切质朴,自然鲜活流畅。
  •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闻一多散文诗歌》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 吕碧城文选集

    吕碧城文选集

    本书收集了吕碧城生前撰写的文章,并附有时人记录的吕氏相关活动或评论。全书内容包括:教育与女权、旅行与文化、护生与蔬食、佛学与宗教等。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热门推荐
  • 羊皮狼妻:倒追星王1314

    羊皮狼妻:倒追星王1314

    原本以为是美满的邂逅却不想是错误的开始“你既然来到了我身边我就不会放你走”男子用食指勾起女人的脸,“可是你不怕吗”女人眼中尽是痛苦“怕,这世上我就没有怕的”男人心中疼痛“本就是错误,又何必让它继续”女人眼角划过一滴泪
  • 逝拾年,终句点

    逝拾年,终句点

    她狠狠的抓着她的手,勉强笑了出来:“人之所以总是先喜后悲,是因为,上天总喜欢看你遗憾后悔失落的样子。”——爱一个人是自私到骨子里,放手的感觉也不过倍感轻松。恨一个人是仇恶到血液里,双手颤抖,不顾曾经。当我们从这爱与恨之中觉醒,当年是太固执,还是太幼稚?
  •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本书共分十章。前四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是指导人们如何调整心态、把握心态。给予是一种快乐,平衡自己的心态,以补偿的心理超越自卑,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失败。第二部分为五到十章,主要阐述了如何度过心情的低谷、消除心中的“毒瘤”,做自己心态的引导者,体谅他人心情的一些具体方法,即在绝望中要抓住快乐,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消灭自卑才能自信,调整自己的心情,追求淡泊恬静,笑看输赢得失,心存美好的期盼等。
  • 哈利波特伏赫之嗜血魔王

    哈利波特伏赫之嗜血魔王

    汤姆里德尔十七岁时,有个女孩就猝不及防地进入了他的生活。当她在周围时所有的事情都会不同了。他用毕生经营的抵御感情的屏障却因为她的出现而土崩瓦解,他以为早已经死亡的感情重新浮出水面。月光下,女孩伸出一根手指放在男孩唇边,微微一笑:“汤姆,不要再叫我希勒娅,请叫我...赫敏。”“好吧,赫敏。”汤姆应道。时间转换器出了故障,赫敏没有回到1998年,而是来到了伏地魔当道,救世主未出世的时代。几年后,救世主出世,伏地魔被伤,奄奄一息。赫敏此时面临一种选择,是选择纯洁真挚的象征正义光明的友情,还是选择刻骨铭心的象征邪恶黑暗的爱情?(清水文,微虐文)
  • 七魂

    七魂

    他拥有七魂之中最强大的米迦勒,手握撼世神兵诸神刀!他身怀绝技屹立在魂界的顶点,魂界第一美女为他着迷痴狂。他本性善良,却因人性的黑暗面坠落到地狱深渊,化身地狱修罗,成就一代傲世邪神。他就是韩枫!斗龙族,战七魂,平天下,断魂终曲情未了。
  • 陆少嚣张暮妻

    陆少嚣张暮妻

    他在8岁那年救了她,她便已经牢牢地记住了他他是带着三个家族的光环,同样也是肩负着三个家族的责任她是暮家的千金,却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当她再见到他的时候,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女子《精彩片段》“我说过,我任何事情都可以放弃,唯独你,不可能!”暮冰坚定的说到“何必这么执着”:。。。。。。。。。。?。。。。。。。。。。。。。。。。。。。。。。。
  • 溺宠狂妃:魔君请下榻

    溺宠狂妃:魔君请下榻

    她本是暗夜中的王者,可一次任务的失败,让她穿越人人皆知白痴废材。没关系,不就是灵根破损残缺吗?修复了就OK!可这爹又疼爷又爱的,让她无从下手抽人啊!无碍,外面欠抽的人多的是,排着长队等着,不愁没法施展腿脚。可这位小姑娘,嚷嚷着拜师这是要干嘛?还有这瞪着大眼睛使劲卖萌圆球,又是要闹哪样?还有一只外表冷戾实则内心腹黑无比的妖孽男。本就生的一副妖孽容颜,结果还到处祸害人。“来来,抱一个!”某妖孽笑得无比狡猾。“不熟怎么抱?”某女嘴角抽搐。“我们都亲过了,还不熟?难不成,还要睡过才熟?”说完,便扑向某女。且看她如何以废材之身,强者之魂,涅槃重生,重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

    《超级演说家也要会说开场白》是一本实用型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和提高的书籍,全书关注的是在工作、生活中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艺术增强自身吸引力,实现高效沟通的问题。全书首先分析总结了阻碍精彩开场白的种种障碍;其次向读者阐明了开场白中应避免的禁忌和精彩开场白的各种实用技巧;此外,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如何化解开场白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如听众心不在焉、开场白过程中忘词、开场白突然被人打断等;全书列举了一些常见场合的开场白设计和经营技巧。
  • 天剑绝月

    天剑绝月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玄天大陆,七纵大帝,三绝帝君。唯有一人用剑,天剑帝君,宁绝月,享天地之造化,夺无上之荣光。九天一日虽惨死,然真灵不灭,故夺舍重生。试看当今天下谁与称王?
  • 社会的人生

    社会的人生

    我是一个大学生,在最后一天的大学生活做了告白,随后在社会上复复杂杂的事慢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