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4400000035

第35章 忆王统照(2)

1954年夏天,两位老友在泉城重逢。时年53岁的陈毅已是赫赫有名的坐镇华东的统帅,而文坛宿将王统照时任山东省文化局长、省文联主席。30年的离情别绪,使两人分外激动。王统照含泪紧握着陈毅的双手,一时说不出话来。陈毅说:“剑三,今天咱们重逢泉城,我请你一同观赏这个古城的风光吧?”两人同乘一车。陈毅兴致盎然地吟诵:“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王统照同样也用历代文人描绘济南的名句和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两人时而高声谈论诗词,时而又沉浸在对当年友谊的深深回忆之中。他们走马观花地观赏了名山美湖之后,乘车驶向济南市区东南方十五公里的龙洞。两人穿过芳草如茵、茂树环合的山路,走进“势如垂天云、清芬无限意”的龙洞时,兴致勃发,共读那棵古老银杏树下的宋代元丰碑。陈毅深情地对王统照说:“山东古典文物很丰富,齐鲁大地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古战场。这里出过许多名人,孔子、孟子、管仲、晏婴、刘勰、李清照、辛弃疾、孔尚任、蒲松龄……还有东汉末年的教育家郑玄……你们要发扬这历史传统,在这块培育古代英才的土地上,继续为社会主义培育英才呵!”他鼓励年近花甲的王统照,在祖国的大好春光里,再拿出新的著述回报人民。这次泉城重逢令王统照感慨万千,回来以后,他意犹未尽,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写下了《赠陈毅同志》诗四首:海岱功成战绩陈,妇孺一例识将军。谁知胜算指挥者,曾是当年文会人。卅年重见鬓苍然,锻炼羡君似铁坚。踏遍齐鲁淮海土,为民驱荡靖尘烟。藤荫水榭袅茶烟,忧国深谈俱少年。愧我别来虚岁月,有何著述报人间。明湖柳影望毵毵,半日山游兴味酣。好摅胸怀同努力,饮君佳语胜醇甘。可惜的是,这四首诗一直放在作者的案头,生前没有寄送陈毅。1957年王统照先生逝世之后,他的家人将先生遗物三件赠给诗人臧克家作为永久纪念,其中之一就是用彩笺楷体字写的《赠陈毅同志》诗四首。那时,臧克家在《诗刊》工作,于是在1958年2月号的《诗刊》上发表了这四首诗,并把王的彩笺题诗手稿送给了陈毅。陈毅对王统照先生的逝世,不胜悼惜。他在1958年4月12日写了《剑三今何在?》一诗,倾诉他们之间的情谊和交往,高度评价了挚友王统照的人品和文品。剑三今何在?墓木将拱草深盖。四十年来风云急,书生本色能自爱。剑三今何在?忆昔北京共文会。君说文艺为人生,我说革命无例外。剑三今何在?爱国篇章寄深慨。一叶童心我喜读,评君雕琢君不怪。剑三今何在?济南重逢喜望外。龙洞共读元丰碑,越南大捷祝酒再。剑三今何在?文学史上占席位。只以点滴献人民,莫言全能永不坏。

王统照与臧克家

臧克家常说:“王统照先生是我的乡亲,是我文学创作的领路人、提携者。每每回想起种种往事,心里便十分激动,哀思难禁。”

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王统照的心情,他说,王统照英语基础颇深,译作不少。1924年4月,印度著名大诗人泰戈尔在济南讲演,王先生做他的翻译。那时他是济南省立第一师范一年级的学生,聆听了这次讲演,当时王先生穿一身纺绸长衫,言谈举止,潇洒从容,特别是那热情的诗人风度,引起了他的景仰和羡慕。

1930年臧克家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在他学习期间,王统照在青岛工作,住在观海二路49号。1928年臧克家与王深汀(慧兰)结婚,与王先生又多了一层较近的亲戚关系,随着妻子称王先生为二叔。王深汀有时就住在这位叔叔家里。他和好友吴伯萧经常一道去拜望王先生,请教文艺问题。他说,王先生为人忠厚,谦逊,朴实,有若无,实若虚,口传身教,他们每次亲切交谈之后,收获极多。久而久之,王先生不仅成为他们的导师,同时也成为他们亲密的朋友了。有时,谈话忘了时间,就在王先生家共进家乡风味的午餐。他们认为那是他们一生中最舒心、最值得回忆的生活。臧克家满怀深情地说:“当年,我们在青岛以文会友,情感纯真诚恳,无帮派气味,无互相吹捧,或拔高个人压抑别人的私心杂念。那时,在反动政权统治之下,我们志同道合,以文发愤,以诗呼喊。我与伯萧过不多日,就带上自己的新作,登上观海二路49号剑三(剑三是王统照的字)的寓所。他,一听到客来的通报,立刻身轻如燕,从长长的阶梯上一溜而下,如是,在那间小小的会客室里,一杯清茶,展开了对作品的讨论,态度严肃,认真坦诚。有时情感激动,争论不休。两个小时,在快乐而又紧张的气氛中飞逝。然后,各有所获,满意而归。”

臧克家每次谈到他的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的时候,除了感念闻一多先生和一些帮助过他的人之外,说得最多的就是王统照。虽说上世纪30年代初,臧克家就在各种报刊上开始发表诗作,但是要出一本诗集,还是很困难的。他说:“无名青年的作品,出版社不收,自费,更是千难万难。但,事出意外,喜在心头。闻一多先生为之作序,并加资助;王统照先生用王剑三的名字作为出版人,在经济上也给予支持。我的处女作——《烙印》就这样呱呱出世了。出版后立即受到茅盾、老舍、梁实秋、韩侍珩诸位的评论,使我成了1933年‘文坛上的新人’。如果没有王先生的指导和大力促成,就不会有《烙印》的诞生。”

王统照能团结文友,奖掖后进。1936年他主编在全国影响很大的《文学》杂志,名家之作如林,有些无名青年,受到他的赏识,无名变有名。臧克家受到王统照的教益和帮助很大。王统照看他那么痴迷于诗,又有才华,就悉心地不厌其烦地帮助他。王深汀看在眼里,十分感动,有时忍不住说:“二叔,你不要太宠克家了!”

《运河》是臧克家1936年出版的一本诗集,臧克家特别请王统照为此书写序。王先生的这篇序,写得情真意切。序中虽然没有具体分析《运河》中的诗作,却见证了他学诗、写诗的情况,和他对诗的痴迷,以及他所以成功的原因。可以说是臧克家的诗歌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小结。既指出了不足之处,又指引了发展的方向。对此,臧克家十分珍惜和感激。

王统照在这篇《运河》序中,没有具体地谈到诗集中的诗,而是着重地写了臧克家“作诗的经过”,特别是“他的诗是怎样写的”。他简要地写了臧克家的家庭情况和他特有的经历。指出诗人要具有诗人的气氛,要有生活和对人生的明确的认识,要能锲而不舍地苦心锻炼自己的文字,才能写出好诗。即:“一个心声是无量数心声的回响;一条飞弦是普通的人生交响乐的和音。虽然诗歌中自有不同的流派,但如果达到这个境界,他的诗才伟大,丰富,不是几个人的鉴赏品。”他指出,臧克家有不简单的青年经历与思潮的冲击,生活给他奠定了明确认识人生的根基,生活是他能够深一层认识人生的明镜,纵有飞落的尘埃遮不住照到真实人生时的反映。在大时代的浮沉中,他抱了一颗苦跃的心安置在有韵律有节奏的文字中间,——这就是说,他用诗来掏摸着自己的情感,抚摸着自己的伤痕,然而那情感,那伤痕,是他一个人所独有的么?他明确指出:“克家至少的具有诗人的气氛,而且有两年以上的工夫,专心读诗,写诗,改诗,我们不是说每个诗人都须有这样的经验,但那么认真的严肃的态度——也是对一件事的根本态度吧?”他说,臧克家的诗总有诚挚的“具体的感情”,但有时也不免趋向尖巧。同时指出他“需要更深进,更远大,更朴厚”,希望他“向更伟大更丰富处走。不要被目前的诗格限制住了自己;更不要以为自己的诗到某种境界便难有变化与进一步的创成”。因为“更新的时代一定得有更新的诗人”。王先生的这些话,臧克家一直铭记在心。

王统照作品精选

青纱帐

稍稍熟习北方情形的人,当然知道这三个字——青纱帐,帐字上加青纱二字,很容易令人想到那幽幽地,沉沉地,如烟如雾的趣味。其中大约是小簟轻衾吧?有个诗人在帐中低吟着“手倦抛书午梦凉”的句子;或者更宜于有个雪肤花貌的“玉人”,从淡淡地灯光下透露出横陈的丰腴的肉体美来,可是煞风景得很!现在在北方一提起青纱帐这个暗喻格的字眼,汗喘,气力,光着身子的农夫,横飞的子弹,枪,杀,劫掳,火光,这一大串的人物与光景,便即刻联想得出来。

同类推荐
  • 审美与欲望的纠缠

    审美与欲望的纠缠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发展、变化甚巨。本书以“审美与欲望的纠缠”为观察角度,深入分析了转型期中国文学尤其是广西文学的现状,就其发展趋势、现存的主要问题、新时期的特点等方面做了独到的阐释和探讨。这里既有理论上的宏观把握,亦有精彩的个案分析;既关注全国范围的文坛动态,又对广西本土文学进行了个性解读,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中国文化之美系:列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

    中国文化之美系:列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宋词之美(情愫深深在词间)》上半部分主要讲述男词人,下半部分讲述女词人。全书文字细腻柔美,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
  •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戴望舒作品集(4)》本书分为小小的死亡之歌、呜咽、关于迦尔西亚·洛尔迦等部分。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之狐仙传说

    斗罗大陆之狐仙传说

    她,云邪月。云门最有“钱”途的弟子。最擅长行走于无形。坑蒙拐骗,她都烂熟于心。更擅长--“偷”。只偷俗物,不夺人心……墨子君拍掉她的手,“喂,你拿什么呢?”云邪月轻松一笑,“没什么,我就看看。”某人挑眉,“没关系,送你了。”意外,不过嘛既然送都送了,“那就是我的了。”某人含笑点头。半夜三更,云邪月怒瞪床上的某人。“你怎么在这?!”墨子君悠悠一笑,“你拿走了我的定情信物,还打算抵赖吗?”云邪月泪奔,不带这样的。五指成爪,在某人躲避之际落荒而逃。墨子君仰天大笑,压制住身体的欲、望--“千万别让我找到你,不然,老账新账一起算!”
  • 异族绝恋殇

    异族绝恋殇

    当冰冷的美人鱼公主遇上人族冰山王子;当霸道的吸血鬼公主遇上人族不要脸王子;当泼辣的羽人公主遇上人族温柔王子;他们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敬请期待!
  • 为你轮回十世

    为你轮回十世

    爱情嘛,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我确信,这十世,爱你,我无悔。
  • 谁说青春不迷茫

    谁说青春不迷茫

    一群为梦想拼搏的少年少女,对梦想极其热爱的他们,在青春路上受尽挫折的他们,能否如愿以偿
  • 未来的108种可能

    未来的108种可能

    《未来的108种可能》本书以幽默略带调侃的语言描述了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方面的诸多可能性,在看似轻松的文字里不乏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的严肃思考。打造传承于世的大师之作,积聚中国各领域最优秀的学者,多维度、开放式地描绘未来,“把目光投向远方和未来,看看天地交接的那条地平线”
  • 红妆17号

    红妆17号

    世皆有语,高堂孟家,废物孟三。世人皆云,神秘17号,才赋双全。17号,20世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黑暗之中的无冕之王。孟三小姐,玄泉大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头正响的“第一废物”。当她成为她,一朝风云涌变,异星突起,属于她的传奇之路,才真正——开启!废材?百年难得一遇的幻师体质能是废材?如果这都是?那你算是什么?花痴?看她分分钟美男全包。非亲生?不是更好,反正我有个更好的家世,分分钟秒杀你们。然而,世事难料,美男也不是白让你包的。“我跟你打赌,你输了嫁给我,我输了嫁给你。”
  • 重生女兵,女王大人,早安

    重生女兵,女王大人,早安

    重活一世,这一世,她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再也不要被别人所控制。不管是白莲花圣母闺蜜,还是脚踏两条船的渣男。她都要摆脱他们,活得自由自在。当然,还要顺手拐回个老公。
  • 悍妇当家

    悍妇当家

    穿越女凌秋,被穷困受人欺凌的三兄妹捡回了家。收拾完恶人以后,带着三人努力奔小康。买房买地做起了封建小地主。平静的生活下,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
  • 美人殇

    美人殇

    五国之乱,作为和亲祭品的她,入宫。助他打下江山,功成身退,他道:“我对你,只存了虚情假意……”一朝红颜乱,共她笑江山!重生之后,一个华丽的转身,她决意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灭了他的国,斩了他的人……
  • 青莲帝尊

    青莲帝尊

    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吴良一个从小在小镇城长大,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自家的饭店开到府城去!但是神仙尚且有缺陷,人生又岂能尽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