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48300000081

第81章 索隐者的乐趣

写小说引发口舌官司,大抵因为有人对号入座。不能说对号入座的都不懂文学,也不能说对号入座者不把文学当文学,究竟是作家们自己也有一种说法,就是文学来源于生活,是否高于生活要看作者的水平,生活中的原型该是存在的——便是荒诞不经的鬼故事或者离奇科幻也还是有着人类的影子。何况,从屈原时起,中国的文学就走向了一种有所寄托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产生还因为从古至今什么时候都有不能随意说话的状况出现,虽然不一定有道路以目那么严重,但祸从口出的担忧世代不绝。秉笔直书的那些前人被杀了,后人便学了点乖,再不傻乎乎地童言无忌了,有话不好好说,拐弯抹角曲折回旋地给阅读者增加困难,这也使得文学这种形式变得繁复可爱起来,给人增加了解谜的乐趣。过去的小说家们都要表明自己的作品有“茶余饭后”供人消食消遣的功能。《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小说中就写道:“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来掩其“堂堂须眉”襟怀不展,愤郁不平之意。

但是,这又为另一些寻找真相的人添了不小的麻烦,想要弄清作者写的是什么,依据哪只猫画的虎,以及为什么要把猫画成虎,从表面的一层意思中看出没有明说的那一层。这么一深究,往往又给作者带来麻烦。鲁迅写了《阿Q正传》便被人追问写的是谁,鲁迅只好写篇文章说明小说中的那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也有作者故弄玄虚,也有读者曲解,故弄玄虚与曲解一结合,五花八门地就更复杂了。知其书能不知其人乎?闭门造车也必有一车在作者的脑子里,不然何以造出的车从来没有方形轮的呢?龚自珍曾经写过几首词,有人发现词中隐藏着这位才子与另一位女才子顾太清的一段隐情。龚自珍自己没有像晏几道为其父亲晏殊辩解说那些艳情的词写得只是“空中语尔”,是想象力的产物,这就成就了龚顾说不清道不明近乎绯闻一样的故事。一首词或者一首诗毕竟简单,讲来讲去也没有太多发现,但一部《红楼梦》就不同了,里面太多的人物、太多的情节、太多可资证明的证人证言证物,使得这一探索成为绵绵无绝期的事业。何况,《红楼梦》里明白说道是“真事隐”,是“假语存”,而“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这就使得这种探索有了看似可靠的依据,便有人认真要弄清真相。

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真是好看,虽然我并不完全认同他的那些证据确凿的比附,但那种对于清朝事迹的熟知程度,让我不得不佩服学者的学识与见识。若不是清朝那些事儿装在脑子里,哪里联想得出“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指的是太子胤礽。宝玉“一日呆似一日,也不发烧,也不疼痛,只是吃不象吃,睡不象睡,甚至说话都无头绪”,与胤礽罪状中的“居处失常,语言颠倒”等语相应,余者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刘老老等皆有所指,并对应着各自的史实轶事。民国人作学问还真认真,一一查证相似之处,后来就有人急功近利了,把文学想象加进来,顺着思路一直追查下去,红楼人物的发展便按照想象的轨道运行。其实,这也是一种必然,前面既然引证得正确,后面必然顺势而走。曹雪芹再怎么出名,那也是古人,即使现在言论自由开放,他也没办法对人解释自己的真实意图,即使他听人驴唇不对马嘴地解释他的著作,他也没办法站起来大怒表示反对。这样,谁说什么说完了都可以安然入睡,全不用担心明天被人起诉需要上法庭申辩。

于是对红楼梦索隐的兴趣代代相传,不乏其人。这是一种乐趣,一种把虚构人物与现实对接的探索。文学最大的好处是让读的人产生共鸣,当一部作品让读者说写的是我或者写的是某某人时,他才会觉得作者真了不起。隐私虽然不容侵犯,但人对隐私的兴趣却更大。那些娱乐明星们生孩子的事也是顶大的新闻,万一无意走光,那就如艳照门一般了。

鲁迅回答了小说人物是拼凑起来的后,似乎了结了对阿Q的种种猜测。作者都说了不是你,你非要说自己是阿Q,非说那个细节是你的隐私,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不知是否还会有人私下嘀咕,那阿Q的鼻子是依照谁的来的呢?还有衣服,还有眼睛,还有小D的癞头等等等等。嘀咕是嘀咕,到底没见谁发表文章提问,这事就当从来没有过。

同类推荐
  • 人间何处问多情

    人间何处问多情

    《人间何处问多情》中用诗词鉴赏与传奇故事串联起多位古诗词大家的或凄美,或壮烈,或动人的爱情故事。诗词和故事的交织能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诗词的背景及作者所要传递出的情感,又能让读者对这些诗词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太多的诗词灵感来源自爱情,爱情不仅是诗词的催化剂,更是人间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 小小的履印

    小小的履印

    美无言,爱无声。那么,所有的路过可以是静静的;所有的履印可以是浅浅的。只需要把路当风景量,把自己当风景长。真善美散布天地间。它们有多高,我就长多高,宁愿变成植物;它们有多远,我就追多远,宁愿变成小鸟。眼睛看不到的风景,我的想象会看到;脚印到达不了的胜境,我的心灵会到达。都是不说的。
  • 中国现代诗体论

    中国现代诗体论

    本书研究了国内外古今各类诗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诗体、外国诗体与中国新诗、微型诗、格律体新诗、歌词等。
  •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本书将李渔这两部著作编在一起,据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翼圣堂本与雍正八年芥子园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康熙翼圣堂本,作了认真校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本子,可供研究者使用;对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校勘者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可作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演艺人员以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之良好读物。书末所附(《笠翁对韵》,是训练写诗、填词、作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里面充满丰富的典故和各种文化知识,经过注释,一般读者易于理解。
  •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HP之一至于斯

    HP之一至于斯

    当正太脸腹黑攻爱上冷面毒舌大叔受;当带着记忆穿越自以为可以改变结局结果却处处碰壁;当本以为山穷水尽却又突然柳暗花明。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霍格沃茨,一个轻松爆笑,一个没有悲剧的霍格沃茨。cp:林一(Ian.Lin)vs西弗勒斯.斯内普莱姆斯.卢平vs西里斯.布莱克盖勒特.格林德沃vs阿不思.邓布利多
  • 湮星录之纵横

    湮星录之纵横

    伟大的科学家索罗受人之托于圣岛上发明可以成倍释放人体内星能的武器,圣岛却在最后一项测试时发生异样。与此同时湮星狱三大高手之一的玛门前来抢夺,命运让男主人公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发明。湮星狱、六煌翼、各大家族等强大势力明争暗斗,充斥着野心、谋略与实力的较量,大战一触即发……
  • 嗜血首席偏爱你

    嗜血首席偏爱你

    "毕业季那年,双亲被一场无情的车祸夺去,她被迫寄人篱下,活的却不如一个佣人!“贱货,如果不是爸你早就饿死了!”那一夜,她被囚禁于仓库,单薄的被褥已经盖不住她那颗冰凉的心。表姐和姑妈派人来毁她清白,侥幸逃脱之后却又被卖入国企给一个老头当小妾。谁知,每个午夜十二点,都有一个人在自己耳边说悄悄话……"
  • 这个王妃不好惹

    这个王妃不好惹

    林天瑜,京城幻云楼的掌柜,飘逸洒脱,风流天下,不拘权势,有着一张女子见了羡慕,男子看了妒忌的俊脸。谁又知道,他这位俊美绝伦的侠客,实际是个,令满朝大臣惊叹不已,集琴、棋、书、画与仁爱、智慧于一身的辰逸王的王妃楚青芸。世人都说,楚青芸为了劝自己的夫君欧阳辰逸出征而被妖陷害,命丧和阳宫。可谁又知道,她却于林天瑜的身份出现在众人视野。一朝三国乱,一袭白衣脱颖而出,天豪国一战天下皆知,开创新一代无敌神帅。且看他如何智劝取紫玉关,艺压天下,威振沙场……
  • 杀机四伏

    杀机四伏

    光复后的江城市。翠芳楼中,伪政府要员松本被人用飞镖杀死。警方派高级警探杨子江率兰锋、冷刃组成特别行动组查办此案。杨子江估计官方晚上聚会时刺客还会出现,于是暗中作了布置。
  • 醒世新编

    醒世新编

    本书作于光绪乙未(1895),作者有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积弱不能自振,及英人傅兰雅谓“中国所以不能自强者,一时文,二鸦片,三女子缠足”。用了二个星期即完成此书。
  • 仙道不仙

    仙道不仙

    叮~您点的豪华套餐已经送到,请查收!张逸面带抽搐地看着手中的“豪华套餐”,“说好的豪华套餐呢,这满满的科技感是什么鬼,画风完全不对啊.....”恩~,这是一个穿越者在仙侠世界瞎搞的故事。···············以上就是简介了对~没错,你没有走错,这里就是鲜虾区。仙侠区里,这么独特的简介好像也就我了.....
  • 网游之瘾者传说

    网游之瘾者传说

    现实,不过是为了生存必须依靠之所在,而游戏,才是我真正生活的世界!萧隐,一个重度网瘾患者,一个对现实中的一切毫无兴趣,全靠游戏生活的职业玩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永远活在游戏世界里。直到有一天,一款游戏的横空出世……神之塔!一款风靡世界的虚拟网游,据说登上神之塔顶层打败最终BOSS的勇者将得到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作为职业玩家的萧隐在游戏开服一周后才进入游戏,他又能在这款举世瞩目高手云集的游戏中掀起多大的风浪?————————————————————————————————本书为传统的网游风格,非网游式玄幻武侠
  • 十月围城前传

    十月围城前传

    在以时间和空间节点为坐标的引领下,改编者用带有压迫感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保镖和刺客的惊心动魄的故事。1906年,革命领袖孙中山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革命代表见面。为保卫孙先生的安全,民间高手与清廷鹰犬、港英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清廷派出的暗杀队,远比想象得凶狠。
  • 开始喜欢你

    开始喜欢你

    柠檬是四叶草一枚,也希望借助这部小说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三只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