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52400000031

第31章

疏。问至能缘此识亦应断者。此中征意。若不许断而违其理。若随所缘亦名断者。如何论云与有顶地下下烦恼一时顿断。先已断故。何名顿断耶。

疏。实理解至以此例彼者。更无恶业所招之果。第八言除。修惑犹在。我执未亡。能缘第七不得言断 问见道但无一分第八第八名舍。亦阙一分能执第七第七应舍 答因亡果丧第八可舍。七非业招。执体不无。何得名舍。

疏。今此不依。至亦通无漏故者。虽复佛地.无性二论说有净识。然佛地经.及无著论不说有之。由斯不取末论为证。

论。显扬论至平等行等者。按彼论云。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还缘彼识。我痴.我爱.我我所执.我慢相应。或翻彼相应。一切时恃举为行。或平等行与彼俱转了别为性。

疏。然所引识至无藏识故者。以瑜伽论而言藏识或二转等。所以此论不难无学以彼无学无藏识故 有义文略不说 详曰。非为略也。为引大论识起多少以之为难。本论既举藏识为法。所以不得难于无学。故疏为正。若也不取彼文为理。而难无学即无伤也。

疏。第八至如余七识者。问前师自许圣道.无学第六无依。识性因转。岂非犯于他不定耶 答俱有依中含共不共。圣道等位第六意识。彼亦许有共俱有依。宗法之中既不别言故无不定。

疏。若成前总宗至意识无依者。有义弹云。无学.圣道意识皆在有法中收。岂得约宗有法之中有不定耶 详曰。夫五不定因于二喻。或有或无无所立处即为异喻。立者虽立圣道等意在有法中。然后陈宗圣意非有。以理而言合居异喻。因既于转。何非不定。谁望有法出不定耶。若言前立在有法中。如何复言是异法者。斯亦无爽。前依总立云有法收。出过据理合居异品。亦如古立宗因违云。如立声常一切皆是无常故因。陈那正云。一切皆是无常故者而是异喻。非是因也。彼既以理正因为喻。今亦以理正宗为异亦何失乎 又因明论云。异法者若于是处说所立无 释除所立外所余法处。但无所立即宗异法。圣道等意既无所立为异何咎。若不尔者。于是处言摄无所立法不尽也。止滥不穷便诸过起。由斯疏判理固无违。

疏。若以六识至无第七者。有义弹云。别宗如前宗违比量。因无不定已成似量。外量如前之支无过。因云第六意识摄故。如无学等第六意识。外人岂将真量与似量为不定过耶。若彼外量取因量因云六识摄。亦有不定之失。此即共不定。如何说有决定过耶。此弹意云。相违决定前后两家之支并具。今者前量六识摄因已犯不定。所立别宗复违比量之文便缺。后.家举彼第六意因之支乃具。阙不阙别。何理得成相违决定。若也敌者还取前因。即是六****不定摄。何成第六不定过耶 详曰。直观疏文诚有斯失。论疏主意据改其因。前因之中而言略也。如义灯正故疏无失。

疏。此为初元者。第七我执初不起位。

疏。不可说彼得互舍者。不得以八同七令舍。以七同八而亦不舍 何以不得 答染污过尤。暂灭名舍。净法他缚永无名舍。

疏若定尔者至非法观果者。此难意云。若也定许法观及果皆平等者。八他已去无非法观及法果时。即应恒时起平等智。

疏。由此应说邻近果者。此答意云。虽二后得皆名为果。远近既殊。故平等智而不恒起。

疏。或八地已去无分别智至无妨者。此第二解。以二本智自入二观。二后得智各望自本名之为果。

疏。若约后义即果全论者。但法空果即起平等。更不远果而以去之。故云全论。

疏。或第八未舍名至此解难知者。以执藏义正名赖耶。平等非执。故所缘八何名赖耶。

疏。既无能藏藏义应暂舍者。此乃[跳-兆+屬]前难知意难 若无能藏所缘第八不名赖耶。既无能藏赖耶应舍 答此难意如初位辨故不重云 详曰。赖耶之名而既未舍。许缘何失。若要起执方名赖耶。既不执时名何不舍。由此理论许缘无咎。

疏。深喻至人中起事执者。法空理深迷斯至理名为深也 问谓人是人执。而与浅喻竟何别耶 答据迷于杌分成浅深 问谓人设喻迷生空理名深何失 答意明我.法相依而起宽狭不等。事理相托故不喻之。

疏。彼虽非执等者。虽言兼于得失。今取得也。

疏。若不然者至无有漏心隔者。若也不许细障行尔。即应三地法观恒行。以无有漏而为隔故。或不然者。显彼细障有不行时即法观起。前解为胜。

疏。以此为证者。以八地上法观不恒。证上三地而第七识得有法执 或以此论而为证也。即此文云。犹起法执不相违故。

疏。说彼地地皆能断故者。第六法执地地既断。云何得言所知障在。若言言有据小有者。此亦不然。既法执起烦恼应行。如疏下难。

疏。问何故上言至全言有也者。生起下论。

疏。四阿含不摄等者。详曰。解解脱义名解脱经。于理为胜。故经颂云。若解脱诸惑等。故诸经论从其所说以立名者。其类寔繁。若不尔者。凡是经名是如来建。或集法立。岂佛.阿难据后零落而立斯号。若后人立名。亦为未可。便合经因难为楷准。

论。此依六识皆不得成者。如无性论。疏.灯略引。学者犹迷故今具录 论云。此于五识无容说有。是处无有能对治故。若处有能治。此处有所治。非五识中有彼能治。于此见道不生起故 释曰。以五识中无能治见。故不得有所治无明。言见道者简余二道。以成事智佛果有故。问第六应有不共无明。有见道故。答六有通治。非别治故。问七有见道。七相应惑应名见断。答虽不断之。伏暂不起亦见力也。由斯见道有平等智。据大乘说 论非于不染意识中有。由彼此应成染性故 释曰。外人计云。在净六中。以净六中无余烦恼。相应无知得名不共。故难净意既有无明应成其染 论亦非染污意识中有。与烦恼共相应时不共无明名不成故 释曰牒转计破。意有余惑方名为染。不共既与彼意惑俱。便是相应何名不共 论若立意识由彼烦恼成染污者。今应毕竟成染污性 释曰。不共无明恒行不绝。意识何有而得净时 论诸施等心应不成善。彼烦恼相恒相应故 释曰。破文外救。外救既云意恒成染亦何爽耶。故斯难起 论若复有说善心俱转有彼烦恼 释曰。余小乘救。施等善心与烦恼俱。由是不共无明恒行竟有何失 论是即一向与彼相应。余不得有。此染意识引生对治不应道理 释曰。正难前救。意既一向恒有无明。无明外余善等之法此意非有。既无信等意名世善而不得成。又意恒染不可能引无漏善生。所治不为能治因故。故出世善亦不得有 论若有说言染污意俱有别善心能引对治。能治生故所治即灭应正道理者 释曰。显正义也。有大乘说。染污意外有别世善。世善能引能治见道。应彼相生治障理也 论若尔所立不共无明亦不成就。与身见等所余烦恼恒相应故 释曰。此外难也。其难意云。七俱无明有余见等三惑相应。应亦不得名为不共。若虽见俱犹名不共。我前染意俱时无明。虽余惑俱何乃不许名为不共 论汝难不平。非我说彼与余烦恼不相应故名为不共。然说彼惑余处所无故名不共。譬如十八不共佛法。前说与余烦恼相应名不成者。观他所立显彼过故 释曰。答前外难。平犹齐也。前观汝宗言余惑俱失不共号。非我大乘许是义也。

疏。不见不正知至掉名我掉者。问前师但云以随惑中不正知等。是此识中我见慢等。谁言随中说不正知为我憍等 答若随惑中不说我憍我掉等者。何理得知。随中憍等是第七识相应慢等。若言说者教无文故。故为斯难。

疏。唯此俱贪至不为主故者。略为二释。一云此第七贪不与六识慢等俱故方曰相应 问岂六识贪非相应耶而言唯此 答六相应贪通其二种有共.不共。第七不尔故唯言简 问七贪非主即明相应。何言与六慢等不俱名相应乎 答为遮外难故对六明。恐有难云第七贪等既不与六慢等相应应名不共故今对显。二云此者此六识也。疏不字误也。应为亦字。此六识贪亦与六识慢等俱者或名相应 问相应贪等第七岂无言唯此六 答简自六识不共贪等而置唯言。非对唯识言唯此也。

疏。此十增上至唯无明增者。由十增上十得主名。俱时无明不得主号曰相应也。

论。又契经说眼色为缘等者。按无著摄论云。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故。所以者何。以五识身必有眼等俱有依故 世亲论解与此别说。无性论同 世亲论云。言同法者第六意识与五识有相似法故。彼有五根.及阿赖耶为俱有依。此亦如是有染污意.阿赖耶识为俱有依。此五同法。离染污意决定非有 释曰。所依有二名为二缘。无性摄论根.境二种名为二缘。根中不取阿赖耶识。以共依故 故彼论云。五识与彼意识有同法性。谓从二缘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无有者。与此相违。所谓俱生增上缘依无有别故。阿赖耶识虽是意识俱生所依。然不应立为此别依。是共依故。因缘性故。

论。谓如五识至俱有所依者。有义弹疏释云。若是宗法何故乃云必有眼等。今解。谓如至俱有依皆同法喻。即以此喻所简别法为其宗法 详曰。依义宽通。举眼所以简余非者。斯亦何违。若言喻者何假置彼必有之言。观诸因明未见喻中有此例故。必有定义。宗有无失。下总量云。必有不共显自名处是宗法也。又总是喻。更有何法是所简者。将以为宗。若言意根即是所简。文既不言应是意许。若如是者。岂此宗法唯有意许无言陈耶。又未曾见以喻所简别法为宗。准此则应先举于喻后方言宗。以喻简彼宗法过故。以此而言知疏无谬。

论。不可说色至二分别者。据无性论。此文双破经部.上座亦应无失。故彼论云。经部所立色为意识俱生别依。此不成就不应道理。以就思择.随念分别应一切时无分别故。传释云。肉抟心藏四尘色法为意识依 又云。由此道理余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识别依亦不成就 释类破上座。同是色故。故此论初含于两宗。后破经部理应允矣。

疏。如瑜伽抄会等者。下自具辨。义灯复明也。

疏。生所依者。亲能发起名之为生。非同种子辨体生果名为生也。

疏。法但为境等者。即五十二明彼无法得为意境。是此证也。彼文广辨。今略引之。

论云。问如世尊说过.未诸行为缘生意。过.未非有何故说彼为缘生意。若意亦缘非有事境。云何佛说由二种缘诸识得生。答由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是故说言缘意.及法意识得生 释曰。持自无体令五识不行令意识转。故假名法。非言为法即有实体 论云。又有性者安立有义能持有义。若无性者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故皆名法。由彼意识于有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若于二种不由二义起了别者。不应说意缘一切义取一切义 释曰。相分虽有。据本质说得言缘无。

论。若谓现在至宁说为意者。问有部十八界通三世。如何难言现但名识。答意具思量.依止二义。而现在识虽未起用为依生识。然住意性亦得意名。不据思量现名为意。故亦无过。

论。已灭依此假立意名者。有义依止名意自望假说。非依第七。思量名意依第七立。故云已灭依此假名思量意也。立宗但诤思量意故 详曰。已灭虽无。然开其路。彼识依此而可得生。似现依止假立意名。已灭之意与现思量殊不相似。如何依七假立思量。虽思量意是本所诤。为外难云灭非思量何得名意。故论答云灭似现意依止一边依之假立。若言依止自望说者。如何自望。若望现在。现在名识。似何称意。若望以前。以前体无。似似于谁。论破于他假依真立。义应不成 又按世亲摄论第一云。过去已灭无所思量。云何当有能思量性。准此文意。不以思量为过去意。可审详之。

疏。无想灭一识等者。以五转识前位已舍。故言但灭一二识也。

疏。摄论难云俱灭何异者。按彼论云。由二自相无差别故。心.及心法俱灭何异。

论。若谓加行等者。按无性摄论第一云。不可说在第四静虑。在第一有地差别故。出离.静住欲差别故。二定差别。但举加行及地二别 又准俱舍第五卷论。有十差别。一地有异。谓第四禅.有顶别故。二加行异。出离.止息二想别故。三相续异。异生.圣者身不同故。四感果异。五蕴.四蕴报差别故。五顺受异。唯顺生受通生后等时差别故。六初起异。无想二界。灭定唯人。七退有异。得不经生.经生别故。八名号异。九还不还异。如箭射空无惑不返。十二得异。初唯加行。后通二得。离染唯佛。加行余圣。如次配彼无想.灭定。是二差别。

疏。此中通言至第六相缚者。此论引彼文不足也。无意识言。今按彼云。又复意识染污末那以为依止。此脱初句。余文悉同。

疏。对法等云漏所随逐等者。等瑜伽论文。如枢要辨。对法所说如义灯解。故此不言。

疏。即是摄论我执不有失等者。此文与彼第六大同。其中委曲而征逐者彼不及此。故言极差。

疏。大乘之中至以此理通者。虽八识别总得名意。以对六境故合为一 问何故不释十八界耶 此文正释故疏不云。

疏。初句即是此识得名者。即对法云。依眼缘色。依所依眼识得眼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落日之伤

    落日之伤

    故事发生在吴兴与杭州这两座拥有一样的江南气息却发展各异的城市,男主人公佳俊与女主人公小弱相遇在吴兴高中,一见钟情让两个人在花季的年龄走到了一起,一直相伴到了大学。可走上模特道路的小弱不幸地某一天遭到恶商徐振华的奸污,并且这个大她20多岁的男人一次次地用裸照和权势逼迫自己与之媾欢。可惜纸包不住火,佳俊在知道后,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个人也分了手。可是当佳俊知道小弱得了艾滋而又躲着自己的时候,他的记忆仿佛又被拉回到年少时与小弱山盟海誓的那天……同时女二号晗凝在故事里与佳俊也从高中时起就保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昔日的同窗好友就这样纠结在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当中!
  • 神级手机系统

    神级手机系统

    温杰被女朋友抛弃后一怒之下摔爆了手机,无奈只能在二手市场买了一部二手的智能机,悲催的温杰发现手机充电后居然漏电。卧槽,可怜的温杰当场被电晕在地,醒来后发现自己大脑多出了一个手机系统,而且还会发布各种坑嗲的任务,温杰流着泪看着系统兑换商城里各种让人羡慕不已的能力,透视之眼需要流量点数5点,过目不忘需要流量点数5点......又看了下系统发布的任务咬了咬牙为了哥以后的幸福生活干了神马的节操统统被温杰抛之脑后......
  • 乱域之主

    乱域之主

    言必狂在乱域出生便获得了红警的助力,励志要让整个大陆都归顺于他,成为乱域之主。学业压力有点重,不定时更新,而且在新章出来之前,会对剧情进行大改,敬请期待
  • 追美之人生再来

    追美之人生再来

    那一年,笑傲江湖正在热播,田伯光说:“我不能为了一棵树,放弃整座森林!不能为了一粒盐,放弃整座盐田!”
  • 霸爱女人别嚣张

    霸爱女人别嚣张

    为报家仇,她不惜改头换面,去接近姐姐所爱之人,她是否能从这场感情游戏里全身而退?他,行事雷利风行,为她不惜血洗仇家。她,蚀骨销魂的舞女,为他牺牲一切。当深爱变成了猜疑,她与他站在了仇恨的两端,当一切真相被揭开,他们是否还能续前缘?
  • 一品幻灵师:邪王宠妻无下限

    一品幻灵师:邪王宠妻无下限

    她,是二十一世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神偷怪盗;她,是灵根被废被判修炼废材的废物。再睁眼时,她从被人嘲笑的废物摇身一变成为惊世天才。翻手排命格,覆手立乾坤,血雨腥风,笑傲江湖。“丑八怪竟然是个绝色美人?神啊,戳瞎我的眼睛吧!”某神兽眼珠子差点掉出。“小璃儿,我受伤了,快要死了。”某妖孽摸着她的小手,扯开衣领,露出一大片白里透红的肌肤,一幅任君采之的模样关她屁事啊!“是吗?气色不错啊!”云洛璃冷飕飕的瞄了瞄他的衣领。“这是回光返照。”“你这周已经是第五次回光返照了。”云洛璃额头黑线直掉。
  • 霸道武尊

    霸道武尊

    陆启灵魂附体重生在同名陆家废物身上,胸口上有什么黑色三角牌居然能够吸收攻击体内元力,吐出更高级灵力修炼,同时拥有修复肉体受伤变强化,家族修炼天才,学院修炼天才统统都攻击他,等于帮他送灵气修炼。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傲娇相公

    傲娇相公

    某书呆子一觉醒来,发现竟莫名穿越到现代。善良单纯的他,以自己的真心对待他人,却一次一次地受到伤害。爱情、亲情、友情,在复仇,阴谋,算计中变得扑朔迷离。他最终选择了什么?“动手吧!”夏晶闭上了眼睛,一脸平静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会是你?”尹昊天双手颤抖的逼问着。
  • 妈咪腹黑爸爸又来了

    妈咪腹黑爸爸又来了

    C市的盛高酒店里,“嘶,好痛”苏若兮强忍着身上传来的疼痛,浑身像散了架一样。意识逐渐清晰,她才想起来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接到领导电话的她赶去c市最热闹的酒吧--夜醉,她记得她去陪老板一起谈生意,后来喝了很多的酒然后去洗手间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