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52400000047

第47章

论。此所妄执至自性差别者。问法中自性差别可知。我二云何 答但总为我名为自性。遍常等差名为差别。即离蕴等皆悉准知。亦即因明我为自性差别等也。

论。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者。问何以得知似能.所取皆名为执 答无性摄论第四云。依他起者。谓依业.烦恼.所取.能取.遍计随念而得起故 又云如前所说身等诸识所取能取虚妄分别安立为性 又云譬如鹿爱自相续力安立似水。所取能取邪遍计性当知名为依他起性。以此故知。有二取者皆名为执 问所执二相为俱.不俱 答有义此文是总。理实随心执能取时有能取相。所取亦尔。非一切时执二取故。

论。说阿赖耶至为所缘故者。问此欲证何 答有义二释。一证能熏有漏七识皆有其执。二通证八。说能生因皆有执故 问此师第六许有二执。二执俱不 答有义二释。一云同护法。二云不俱。如第七我无法执故。

论。计度分别能遍计故者。此同无著摄论所说。无性释云。当知意识是能遍计有分别故者。由有显示.随念分别所杂糅故 释曰。杂糅即是相应俱起义也。意识由与二分别俱故能分别。显示即是计度异名。亦名思择 论用自名言熏习为种子者。无始生死所有意识戏论名言熏习种子为此生因 释曰。显自见分所熏种子。是自现行亲生因体。论及用一切识名言熏习为种子者。谓无边色等影识名言熏习种子为因似彼生故。是故一切无边行相分别而转 释曰。缘十八界及他识等。相分之中熏成种者总名用他。由斯意识似一切生。故有无边行相而转。非五.八识得有斯事。

论。执我法者必是惠故者。问护法五识得与惠俱。今者难他岂不自噬。答有义两释。一云五识无胜惠故劣不能执。二云此因唯难第八 详曰。夫有执者必有惠俱。不言有惠皆是其执。由彼有漏心皆许执。故以无惠而为难也。故二解者未为善释。然不离难思之可悟。

疏。准二十释至亦有法执者。二十唯识明他心智通漏.无漏。释彼无漏他心智者而有三义。一师解彼菩萨无漏他心智体亦有法执。论云不知如佛智者明知有执。不知即是无知之义。由彼无知犹未断故而蔽于心故不如佛。

疏。安陀偈师义者。按彼经云。若无明.诸见一相者。应无练解.凡佛非二。所以者何。烦恼同一体相故。何以故。而共一心生灭一时不别不异故。佛子若缚.解一相者。四大可为一。六味应不异。而大异故缚.解亦如是。佛子一切菩萨。为凡夫时具足一切结。而断时粗分先去细分后除。若一心烦恼一者。不应明.闇有二。佛子复以近况远。凡凡夫善心中尚无不善。何况无相心中有无明。佛子而言善恶一心者。是萍沙王国中外道安陀师偈。明闇一相善恶一心。

论。识品虽二至故言彼彼者。此等分别如疏所指论等广明不可具录。今随所要而略列之。七十三中二遍计者。按彼论云。无差别者谓遍计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别者谓遍计此名为色等诸法各各所有别名。释总计诸名为实有故名无差别 又加行执等者。一加行执者复有五种。贪嗔.合会.别离.及舍 释曰。以此加行而起执也。贪.嗔如次为会.别离二加行也。二名施设执复有二种。谓非文字.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谓执此为此物此物如是。谓五蕴.三性.为无为等。显扬同也 又分别自体等者。八分别中当明相摄 又随觉等者。释曰。如次现.种。是能遍计心所计之境 又按七十三。计自相等四差别云。谓计三科诸法自性名计自性 谓计色等一切诸法有见无见无漏漏等一切差别种种道理名计差别 谓计色等一切诸法是彼各各三界三性漏无漏等心心所取名计所取 谓计色等能取色等。及计心.心所能取诸法名计能取 又依名计义等者。按无性摄论第五本云。一依名遍计义自性。谓如是名有如是义。二依义遍计名自性。谓如是义有如是名。三依名遍计名自性。谓遍计度未了义名 释曰。谓了其名未了彼事执名为实。故瑜伽云。谓不了色事分别色名。四依义遍计义自性。谓遍计度未了名义。五依二遍计二自性。谓遍计度此名此义如是体性 又按七十三计义自性等五种差别者。初义自性。有四差别。即前所引计能.所取等四种是也。二名自性。即前所引差.无差别二名是也。三染自性。谓计此色有贪.嗔.痴。不能远离贪.嗔.痴系。又与一切善不相应。计余蕴等亦复如是。四净自性反染应知。五非染净。但计诸法是能所取 又显扬十六第五加行。即是前二加行是也。六非文等亦同前二。故不重引 又按瑜伽论三十六等。八分别者分别色等种种自性名自性分别 分别色等有见无见三性三界三世对等一切道理名差别分别 总执一切情与非情假实诸法。因起分别名总执分别 依五蕴等而执为我及我所故。名我.我所二种分别 缘诸净妙.可意之境。而生分别名爱分别 谓缘不净.不可意境所起分别名非爱分别 缘净不净.可不可意俱离事境所生分别名俱相违分别 生三事者。初三分别生第一事。次二分别生第二事。后三分别生第三事 又摄论等十分别者 释曰。十分别者是能分别 对法十中能所分别并名分别。如彼钞会 按无性云。谓阿赖耶是余分别根本。自性亦是分别故名根本。缘相分别者。谓分别色等有如是相。显相分别者。谓眼识等并所依识显现似彼所缘相故 释曰。眼等识者等取意识。所依识者谓即末那。即六转识能现似彼所缘之相名显相也 缘相变异分别者。谓似色等影识变异所起分别 释曰。即所缘相而有变异。能缘分别从彼立名。谓老病.三受.贪嗔痴等为变易缘。令其身色而有变异。变异体者即色身等。如言乐故面端严等 显相变异分别者。谓由眼等所依根故。令色等影像显现。眼识等识种种变异。即于此中起诸分别。即如前说老等变异 释曰。由所依根身等变异。令能依识亦有变异。举彼显现五尘境色。意取能缘分别之识。言老等者显变异缘同于前也。余如疏引文相可知 又摄论中有十散动。一无相。二有相。三增益。四损灭。五一性。六异性。七自性。八差别。九如名取义。十如义取名散动。为对治此十种散动。一切般若波罗蜜多中说无分别智 释曰。散动即是分别异名 又对法十二说见无见十者。此即二十八见中收。今故不引 又七十七有十种相。十八空除者。彼论甚广。今略引云。有十种相。空能除遣 一了知法义有文字相。一切法空正能除遣 二了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等相续转相。此由相空及先后空正能除遣 三了能取有顾恋身及我慢相。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除遣 四了所取有顾财相由外空遣 五了受用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有内安乐外净妙相。由内外空本性空遣 六了建立有无量相。大空能遣 七了无色有内寂静解脱相有为空遣 八了相真如故有人法二无我相.识胜义相。毕竟无性.无性自性.及胜义空能正除遣 九了清净真如有无为相无变异相。无为.无变二空除遣 十即于彼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又十二者按楞伽第四云。谓乐著种种言语美妙音声名言语分别 谓作是思惟应有前法实事之相。圣人修行知依彼法生于言语名可知分别 谓即彼可知境界中。热湿动坚种种相执以为实名相分别 谓乐金银等种种实境界名义分别 谓专念有法自体形相。此法如是如是不异非正见见分别名自体分别 谓何等何等因。何等何等缘。有无了别因相生了别想名因分别 谓有无一异俱不俱邪见外道执著分别名见分别 谓取我我所相说虚妄法名建立分别 谓依众缘有无法中生执著心名生分别 谓一切法本来不生。以本无故依因缘有而无因果名无生分别 谓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缕共。何等何等法和合名和合分别 谓缚因执著如所缚。如人方便结绳作结结已还解名缚不缚分别。大惠是名虚妄分别法体差别之相 又十六者。十六空所除者。空既能除。明所除法数亦如之。所除即是分别法也。下言所除皆准此知 又二十八见者。按对****具明之也。今者略言。一相见谓闻大乘密意空教。执著如是无性等相是名相见 因兹便谤佛说三性。遂起第二损灭施设见。三损灭分别见。四损灭真实见 复欲成立此邪见故。摄少道理依了义经。方便转变令顺己见。所以复起五摄受见.六转变见 因复起执若依此见行善不善皆无有罪。一切障垢皆得出离。由此复起七无罪见.八出离见 执自见已于声闻藏及声闻人轻毁憎嫉。复起第九轻毁见.十愤发见 又顺自恶见颠倒建立空无相愿。又思自悟及令他悟所立法性一切皆生无量功德。复起十一颠倒见.十二出生见 因此他以理责所立。不立自宗。及以机弄妄理责他。复起十三不立宗见.十四憍乱见。又起慢心谓如是修是真供养恭敬诸佛。此即十五名敬事见 又达观者令舍恶见以实道理方便开悟竖无舍心。谓唯此真余并邪妄。是名十六坚固愚痴见 上所说见习气粗重是名十七根本见 十八于见无见见即前相见。此实坚执无性等相。而起不执一切相想故 十九舍方便见即前损减施设.分别.真实三见。慢诸法性于勤精进起无用想故 二十不出离见。即前摄受.转变二见。非方便修不证果故 二十一障增益见。即前无罪.出离二见。所行邪僻无容尽障故 二十二生非福见。即前轻毁愤发二见。由于正法同梵行所起邪行门便发大损故 二十三无功果见。即前颠倒.出生二见。所立法非授者受者俱不能证胜进果故 二十四受辱见即不立宗.憍乱二见。非理兴论无宜得胜故 二十五诽谤见。即前敬事见。所不应说强增益故 二十六不可与言见。即前坚固愚痴见。邪执空者不应与言。与言无益故 二十七广大见。即前根本见。由此当来恶见增广故 二十八增上慢见。前二十七见皆名增上。并能发起虚妄无实增上慢故。

论。摄大乘说是依他起等者。按彼论云。若遍计所执自性。依依他起实无所有。似义显现 又云又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

疏。若非对心云何应知者。问言应知者何教为证 答瑜伽七十四云。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故知遍计亦所知法。

论。诸圣教说至遍所执者。按新中边论颂云。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 长行释云。无二谓无所取.能取。有无谓有二取之无。此即显空无性为性 释曰。二取空性名为无性。此性不无故名有无 论云何非有无二有故者 释曰妄执能所二取为有。无彼二有名无二有 论云何非无。有二无故者 释曰。二无我理体不无故名有二无 论此空与彼虚妄分别非异非一。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正理如若等性。若一则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 释曰。异不应言二空性者是诸法性。与法异故。若一不应言二空理是无分别净智之境。与事一故。

疏。见分相分各有种种行相者。按摄论第四无性释云。于一识中一分变异似所取相。一分变异似能取见。此之二分各有种种差别行相俱时而起。若有不许一识一时有种种相。应无一时觉种种境。

论。十一识等者。具如疏列。今遂难释。身者识者即阿赖耶。是五识身所依之者名为身者。若尔第六亦依第八何但言五。既有此妨故更释云。八执五根五识方起。五根名身。执身者识。名身者识。第六不例。依天亲论以染末那为身者识。受者识者谓染末那。由是第六不共依故。五识不例。受者之识名受者识 问何不取六无间灭意为二三耶 答离六能受识无别故。故不取也。

疏。此中既言至亦依他起者。此十一中五是相分。彼言十一皆依他起。故知相分非计所执 问世.数二种何非相收。彼论说云。三时算数而影现故 答若论影像诚如所责。疏据其本。亦唯境相。故但言五。如五根等皆第八相。善恶趣体实唯报识。通能所取资具等论。故趣亦相。世.数不例。思之。

疏。不尔此文是逐他义非谓极成者。若难于他二分无体应不熏种。此难不尔。安惠熏种不要有体。护法今以自义逼他。非是两家极成之义。

疏。仍非相分者。虽自证缘种体。然非相分中摄。所以如灯。疏中上下言相分者。以护法义而从他也。

疏。如何缘自证等者。自缘现量。缘种非量。

疏。解二句为二者。遍计.依他名为二句。或颂依他但有两句。前初科文而有二义。一以三性别明为三。二以三性总分为二。遍计.依他合为一也。以此二性须相对辨。

疏。若为初性至初师结者。依二分科。此即最初难陀师结 问明所遍计护法文中而有其四。第四结正即是此文。如何今说是初师结 答以难陀师二分依他结文顺彼不言自证及证自证。少同护法隐已从他云初师结。前显自义云四结正故不相违 或初字误应为后字。显此结文非安惠故。既通二义应从多本。

论。简自共相虚空我等者。有义疏说共相如因明说。无别体性不可言常故常言简。今解此依佛地经说苦无常等。有义共相虽可称遍。由生灭故不名成就。又佛地经所说共相唯遮无表。苦.无常等具有遮表。前无性故后生灭故俱不可常。皆遮简也 详曰。疏无文判定依因明不依佛地。然言观心共相无体。且释论说空.无我二苦.无常二。论等等之故疏不释随论省略。非不许彼亦是所简。通简经论所说共相。若言唯简经说共相。论说共相何意不简。岂论共相非所简耶。若非所简常简共相有不尽失。故疏无违。有义不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弑天殇

    弑天殇

    一场变故,使得这片大陆的灵气修炼者彻底的发生了改变。一只灵兽,为了完成他大哥的心愿,将少年带入了灵气修炼。一把弑天,开启了少年命运的转折。这是一个分裂的大陆,这里有灵体、功法、血脉,灵材、灵兽、炼灵术。新人新作,还望支持,我是一个低调的写手,但总有爆发的时候。
  • 家教之无色的天空

    家教之无色的天空

    无色的天空冷漠的你无情的背叛刺穿他的心褐色的头发随风飘起死气之炎乍然成冥
  • 你是我一生的执念

    你是我一生的执念

    他说:“她是我一生的执念……”她说:“我从没有忘记爱他……”这是一场长达数年的爱恋,他们彼此都爱着对方,可却久久不能在一起,甜蜜总和痛苦相伴,相信总和误会相伴,相信两颗经过风雨的心跳动的频率会永远一致……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 百萌不如一见

    百萌不如一见

    见到心怀不轨卖身葬父的,她心一软就买下了见到心怀不轨比武招亲的,她心一横上擂台了见到心怀不轨的太子殿下,她不小心就着道了她堂堂大将军之女,竟然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简直是女主不发威,以为她病危呀!你们都听好了:买回来的美男是我的,比武招亲赢的夫君是我的至于太子殿下?那自然是我不要的!
  • 重生之邪魅神女倾天下

    重生之邪魅神女倾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冷情嗜血却只为一人敞开心扉,至亲,至信,至爱却死于至亲之手!一朝初穿竟遇废材渣女!?嘲讽,讥笑,嫌弃?少女精致的眉眼间全是狂傲与不屑,“就算是个渣,我齐嫣也同样能划破一切阻碍,踏上那九霄之巅!”倾城绝世之姿舞动风云之歌,她自信张扬,芊芊玉指掌转乾坤!云起风定,他是上界神王,手执生杀大权,霸气狠绝,清贵绝伦,却只为一人堕落,当强强相撞,是她牵他的魂,还是他勾她的心……
  • 最后一次初恋

    最后一次初恋

    对于安然来说,和黎沐宸的相遇是一场噩梦。十年前,意外的初遇,她失去了至爱的父亲;十年后,意外的重逢,她失去了来不及出生的孩子。然而,当他在倾城的日光中,踏着皑皑白雪一步步向她走来,拥她入怀时,她才明白:命运不会亏待懂爱的人。迟到十年的初恋,你是我,最初和最后的等待。
  • 太古剑修

    太古剑修

    世俗界的剑神岳华,一个太古时期强者的转世之人,在圣人一步步的安排之下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剑修之旅,强大的诛仙四剑伴随着闯过重重难关,神秘的鸿蒙珠让他走上了不一样的成圣之旅,天命注定的他揭开了第二次封神的序幕,不一样的修真,不一样的仙界,神秘的神界将在这里一一揭晓,且看他如何超脱天道,成为天地间不死不灭的圣人。
  • 灵武动天

    灵武动天

    灵武大陆,修行者拥有五行种灵脉,如果灵脉觉醒成功就可以踏上修仙之徒,成为大陆强者。韩枫本事铁融城人尽皆知的天才,但是却……修仙只有一条道路吗?五灵一体,仗剑天涯
  • 沿海岸线的风

    沿海岸线的风

    姚红晴给林叶寒的信任就是出门可以不带脑子,甘愿做一个傻乎乎的姑娘,她以为那件事后她决不会再喜欢他,也许她做到了,但她却没办法喜欢上别人了,就算那个人是夏天,她也没办法。吹着沿海岸线的风,她刻意忘记的事竟是那样清晰:叶明桑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她说姚红晴你别得意,我不是输给了你,我只是没有缘分,在他情动的年纪里陪伴他的成长而已。
  • 诛仙之执剑青云

    诛仙之执剑青云

    他本天纵英姿,少年天才,结果却在一次次的变故中成为好兄弟的陪衬。异世少年重生林惊羽,能否改写这一命运,成为诛仙世界中最闪耀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