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02900000024

第24章 等待平反的日子

2001年4月3日上午10时许,我终于为《血沃高原》这部历时三月、伏案疾书的长卷画上了最后的标点。这标点不是句号,而是一串酷似泪水的“……”。因为,最后一节写的是将军的葬礼。

我用深情的泪水为一位共和国的将军送行,虽然,将军已经离开我们两年多了。

伸开双臂,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又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我将椅子挪到离书桌一米以外的地方,点了一支烟,默默地抽着。片刻,眼前便漫起一缕缕烟雾。

烟雾缭绕中,我回到了那个雨烟迷蒙的深夜……

半年前——也就是2000年的国庆期间,我和作家韩起住在城东北、浐河岸边的一个名为“西部渔港度假村”的客房里。我们是应省高管局(高速公路管理局)邀请,为即将建成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写一部报告文学,或者说为他们树碑立传。那天晚上秋雨潇潇,大约9点多钟时,一位身着戎装的军人来找我,来人叫赵秉森,和我有过一两面之交,他妻子李丽玮是出版社的编辑,他是解放军驻陕某部的师政委,大校军衔。

赵秉森开门见山地对我说:“我舅父是位老红军,生前曾任甘肃省副省长,中顾委委员。老人1998年去世后,甘肃省委曾组织作家为他写一部传记。但我舅母觉得写得不好,通不过,就对我说,听说你们陕西的作家很厉害,你在陕西请位作家为你舅重新写吧!说老实话徐老师,来这以前我是做了多方面调查的,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我妻子,都推荐的是你……”

我有些感动,便问他:“下这么大的雨,到这里来的路又很难走,这么晚了,你是咋来的?”

赵秉森就笑:“哈……有车。这样才显出我们请你的诚意嘛!”

“可是……”感动归感动,我还是不敢答应他。我知道,能当上“中顾委”委员的人,一定是当地资格最老的老一辈革命家,而我却是个身背着“劳改释放犯”恶名漂泊于市井江湖的自由撰稿人,身份上的巨大反差——用古人的话来说,一个是“居庙堂之高”的重臣、高官,一个是“处江湖之远”的草民,让我诚惶诚恐。

赵大校举手截住了我的话头:“我知道你想说啥。徐老师,我刚才跟你说过了,我做过调查,你那案子是公认的冤案,你这个人却是公认的好人。无论是才华还是人品都没说的。不然我不会顶风冒雨稀泥大喳地跑这来。这事我就认定了你啦!”

我这人不怕打压,就怕“抬举”,大校的一番慷慨陈词,情真意切,引爆了我胸中的一腔“江湖义气”。

“好啦,就冲你老弟的这份信任,这事我干!”

至年底,我和老韩完成了那部30多万字的报告文学集《长安飞虹》,我便只身转移“战场”,住进了西稍门外的一家小宾馆,开始为黄罗斌将军写传。

黄罗斌是陕西蒲城人,16岁参加革命,先后任渭北游击队指导员,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三团政委、团长、旅长、师长,身经百战,是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更是******手下的爱将。新中国成立后又历任宁夏、甘肃党政主要领导。一生充满传奇,命运却大起大落……为这样一位高级将领、开国功臣写传,其难度可想而知!书中涉及的人物可以说是上至******,下至小士兵。而他身上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几乎就是一部从“红军草创”到“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传记不同于小说,不能杜撰虚构,书中的每个事件、每个人物都要和历史的真实——党史、军史对上号。书写成要送中央党史办审查呢!

黄罗斌的夫人从兰州寄了五箱子资料,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仔细阅读,反复比对求证,又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黄的战友,直到3月初才开始动笔,每天写一万字左右。小宾馆临着马路,我在日夜呼啸着的车辆声中完成了这部30万字的共和国高级将领的传记,写尽了他82年所走过的风雨历程……

一次又一次的泪湿素笺,一次又一次的心潮起落,一次又一次的仰天长叹……因为,我所写的这位将军,红军时代曾受到极“左”路线的迫害,坐过大牢;解放战争中又遭人误解,两次都险些死在自己人手里,而上世纪60年代初又被打成“修正主义分子”,蒙受了长达16年的不白之冤……

这一切,都在这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

黄罗斌以82岁高龄谢世。我在最后一节中写道:“把忠诚献给人民的,人民不会忘记!”

一支烟,燃烧了多半之后,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我摁灭了烟头,拿起电话,话筒里传来老妻带着哭腔的声音:“省高院……通知……让你下午去一趟……”

我的心一阵狂跳,预感到一个重大的事件即将发生……我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对着话筒淡淡地说了声:“知道了。”便放下了电话……

看了看表,此刻,离我为这部书“杀青”刚刚过去了5分钟!

即将发生的是件什么样的大事呢?

2006年,这部写于五年前的作品《血沃高原——黄罗斌传记》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期间中央党史办经过三年多审查,评价很高)。我在给原陕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邰尚贤(已离休)赠送的那本书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以蒙冤之身,为我军一位高级将领写传……谁解其中味?唯邰主任也!历时百日,当本书最后一行泪水似的标点画完后的5分钟后,我接到了法院通知,法律将宣告我无罪!邰主任读完这部书后你一定会感到欣慰:我在位期间所做的努力是正义的!这样的书是有罪之人能写出来的?”

邰尚贤先生是坚定不移地履行人大的法律监督权力,力主为我平反的人!

那天要发生的大事就是,法律将宣告我无罪!

其所以产生这种预感,是因为那段时间赵秉森在北京工作,一周前他打电话告诉我:最高法院已向陕西省高院下文,责成高院纠正我的错案,并说:“耐心等待吧老兄,太阳就要出来了!”

接完那个电话,转身发现一位年轻女子站在我的身后,狂喜中的我甚至没有辨认出她是谁,便抱起人家旋转了一圈,高呼:“太阳出来了!”热泪夺眶而出……

那女子喃喃地说:“我刚才听见了……徐老师,祝贺你!”

直到这时,我才认出了,那女子叫马田华,汉中人,在西安一家杂志社当编辑。

我自知失态,忙说:“对不起,田华,我刚才……”

马田华笑了:“那有啥,我也为你高兴!”

但是,那狂喜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便很快冷静下来……经历过太多太多的风云变幻,我已经悟出一个“真理”:一切都会有变数的。我曾经用形象的语言向朋友们阐述过我的这种“参悟”:一个馒头抓到你手里,不一定就是你的。即使塞到嘴里,也有可能被人一个“嘴锤”打得让你吐出来。只有咽到肚子里才算数。

我默默告诫自己:别张狂,坐下来好好写你的书吧,权当没接过这个电话。

书写完了,京城传来的那个消息也得到进一步证实。这回我有点“确信”了。

走进卫生间,打开淋浴,任热腾腾的温泉水在我****的身躯冲刷了半个小时……

走出宾馆大门,透过车辆的洪流,我看见马路对面那座军工单位的大院里,一簇簇跃出墙头的桃花、杏花、梨花,开得热烈而妖娆……

然而那天我从省高院法官手里接到通知,去不是宣告我“无罪”的裁定,而是声明他们“有错”的决定,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要平反一个错案,必须先走一道程序,由法院声明:原判决有错,经院长决定,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这个程序在法律上就叫“再审”。

我在“再审决定书”送达通知上签字时,问法官:“还要开庭审理吗?”

法官淡淡地说:“不用了。这就是个程序。过几天我们再给你发个平反裁定就完了……”

忽然就涌上一个念头,这是不是把馒头塞进嘴里了?“过几天”的过程中,会不会突然飞来一拳打到我的腮帮子上呢?

有了这种念头,拿到再审决定书的我还没敢过分张扬,只是给老妻和几位最要好的朋友打电话通报了一下……

厚可盈尺的书稿送去打印了,我呼唤的“太阳”并没有出来,只能说听到一些报晓的鸡鸣。为了法官给出的那个模糊数字“过几天”,我独坐客房,四顾茫然。

华灯初上时分,高管局的朋友董邦耀打来电话,说后天是清明节,他和他的一帮子“三线战友”要到陕南旬阳为当年牺牲在襄渝铁路建设中的战友扫墓,“几位战友让我邀请你同行。旬阳位于汉江边上,山清水秀,跟我们去散散心吧。”邦耀说。

正是为没着没落的“过几天”而“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我“欣然从命”,第二天一早便和一群小我10岁的“三线学兵”到了秦岭环抱、汉江萦绕的小城旬阳。

碧水如玉的汉江的确让我陶醉,但有一件事却也让我好生伤感了一阵子。

“三线学兵连”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那是一个荒诞而动荡的时代。西安两万多名正在读初、高中的学生离开校园,高呼着支援“三线”建设的革命口号开到了正在修建中的千里襄渝线上。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年却干起了连成人都吃不消的劈山开路、打钻放炮的苦差事,数百名学生牺牲于青山绿水间……事情过去了将近30年,活下来的战友结伴为死难战友扫墓,可是,他们开着车在山上转了一天,却找不到战友的安息之地。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在半山腰一座用石块砌起的“断墙”之上看到了几座散乱的荒坟……

20多位“三线学兵”上到断墙之上祭奠战友,我独自靠在墙边,心里涌上阵阵凄冷……等他们下来后,我对邦耀说:“这里没有任何标志,也太……我看山下就是旬阳车站,你们谁下去,搞点油漆,找把刷子,给这里画个标记,也给其他来扫墓的同学指个路嘛。”

两位手脚麻利的“战友”顺着山坡下去,不大一会儿便拎来一桶红漆和一把小刷子。

清扫了断墙上的灰土,我在上面写下一首“诗”:

总是英雄出少年,忍将忠魂伴青山。

梦里忽闻铁龙吟,惹得汉江泪涟涟。

诗是竖写,最后的五字连成了一长串的“泪珠儿”。

……

转眼到了4月16日。

那天下午两点多,我到位于西一路易俗社东侧的电信营业厅缴手机话费,营业厅院外有一个不高的水泥台阶,两端是倾斜45°的护阶石。我一脚踏上去,猝然间身子朝后一仰,就听“咚”的一声巨响,整个身子顺着护阶石倒了下来。又是咚的一声,后脑勺砸在了石阶的上端……街上的人忽地一下围过来。可没等他们说什么,我却忽地一下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冲着围观的人笑了笑便扬长而去。

我听见身后有人惊叹:“哟,这老汉,皮实得很哟!”

走出百十米后,才觉得脊背隐隐作痛。这一跤,摔得够意思!

但是,这种疼痛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手机响了。还是老妻的声音,这回没带“苦音慢板”,而是异常兴奋:“快,省高院让你去接平反决定……你在哪?”

“就在法院附近!”

真的,那一刻,我刚刚从法院门前走过!

“向——后——转!”五分钟后我便进了法官的办公室……

这回,“到嘴的馒头”彻底进了肚子!

这时,不仅是“太阳出来了”,而且是日色过午,暖融融的春阳洒下万般温馨……

那一年,我给一家杂志社写的文章中曾用“出门后希望遇到一场瓢泼大雨,并且要伴着电闪雷鸣……”来形容我从法官手中接到“宣告原审被告徐剑铭无罪”的再审决定书时的心情,那也是真的。不过,文章切忌重复,今天再写就得换个角度。

邰尚贤为主任的省人大内司委,根据陕西作家协会主席团要求为我平反的呼吁和我本人的申诉,于1996年正式立案,行使法律监督权,并明确指出徐剑铭的案子是件错案。于是我便相信,平反是指日可待的事。可是,三年过去了,仍然没有结果。那年清明节,我到东郊田王村为老娘上坟,回来时路过灞河岸边的一片桃林。我是年年祭拜老娘后都要在这里走走的,而年年清明这里的桃花都开得灿若红云。然而,这一年,桃林却混混沌沌,没有一片桃花。我问一位过路的老农,“为啥今年的桃花到现在还没开?”老农不紧不慢地说:“是花迟早总会开的!春寒再长也有个尽头嘛!”

老汉哼着秦腔走了,我呆呆地站在桃林中间,蓦然意识到:哦,这老汉是个哲人呀!

是花迟早总会开的,春寒再长也有尽。绝!

从被捕入狱,到平反昭雪,16年间,我做过多少思索,写过多少文章,有过多少期待,咽过多少苦涩,今天想想,老农的一句话便点破了“天道玄机”啊!

2002年4月,我搬到了平反后单位为我出资购买的新房内。而我此前住的房子是我入狱后我老妻单位见她母子三人无处栖身“照顾”给她的。搬完家后,我站在新家的窗前,忽然就想起了新家和旧家所处的路名:

旧家——含元路。

新家——长乐路。

“元”“冤”同音。这其中,难道也有“天道玄机”么?

同类推荐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本书为黄宝铭的诗歌集,为其短句、对联集,作者博览群书,写人、状物、暮景、抒情,用不同手笔作诗填词。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是作者近些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作品选集,作品散见于《读书》《莽原》《天涯》等刊物,主题涉及到人生、社会、历史、学术等诸多方面。《颓废主义者的春天》分为四个小辑,分别为《丰益桥笔记》《感谢的声音》《一些疑问,一些随想》《虚构的和真实的》。在一些篇章中,作者采取了机警的语录体;一些篇章中,作者就特定的文本、现象进行了深度评论;而在另一些篇章中,则展开了规模宏大的虚构和隐喻。
  • 中国楹联与碑铭名作解读

    中国楹联与碑铭名作解读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君臣得失之道

    中国历代君臣得失之道

    本书不仅把正鉴、反鉴、侧鉴、明鉴、暗鉴等合而为一,而且使其成为一部可供人生大用的实用典籍。集各种经典案例并解其中深道,力图举一反三,化为已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读史的根本目的在于一个“用”字。权掌握于人,人如何用权为政,自是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之败臣,都有一个通理,即以权谋私,以权图利,结果把自己逼上一条绝路。这叫败于权。此等教训已经司空见惯,为何不能根除?领导学始终都刻有“正大光明”四字,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走入阴暗狭路。比较那些一生为国的真正忠臣、能臣,他们肝胆相照。
  • 鬼王阴阳妻

    鬼王阴阳妻

    只因为拥有阴阳血,被亲人算计。害她下墓竟然和一只鬼定下婚约,阴婚?冥婚?莫笙:您是鬼王,我是人。难道要我下地狱做你的王妃?
  • 侠隐

    侠隐

    《侠隐》故事背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当时日本尚未入侵,北平鱼龙混杂。青年侠士李天然,为寻找五年前师门血案的元凶,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随着他调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马的斗智斗狠浮出水面,日本特务、亲日分子、豪门旧户、黑帮老大、交际花、外国记者等轮番上阵。而老百姓的日子依旧悠悠然地过着。庙会、堂会依循旧例;东城、西城一如往日。人情冷暖、旧京风华扑面而来。然而卢沟桥一声枪响,北平淹没在战争烟尘中。姜文4月13日宣布,将《侠隐》改编为自己的最新电影,与《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共同构成“北洋三部曲”。
  • 黑暗邪神皇

    黑暗邪神皇

    他,风卷残云,是入魔还是卫道;她,遁入地府,是执着还是解脱。尘世中的悲欢离合,挡不住她对他的一片真情;天域中的斗转星移,难不倒他对她的痴迷追寻。当她还是她时,他已不是他。他们的路,又将通向何方?
  • 绝世独宠:冰山斗神乖乖听话

    绝世独宠:冰山斗神乖乖听话

    买到一条手链,开启异世之旅,穿越,白痴废柴?no!看她如何强势归来,遇主神,主神让位,斗神,对不起,是她相公,光明神,她哥哥,她,一城,城主,领主,她八种血脉,八种形态,试验品?实验成功,无人能敌……
  • TERA神谕之战

    TERA神谕之战

    人族、卡斯塔尼克、高等精灵、亚曼、波波利、巴拉卡、艾琳——传说中的7个种族。一个神秘的先知带来一个可怕的预言:“人族将会灭亡,但有个叫风问的人类会力挽狂澜......”远古大陆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人族是否能存活,也许还是个未知数......
  • 霸道少爷恋上平凡丫头

    霸道少爷恋上平凡丫头

    她的生活平平凡凡,他是学校的重要人物,还是个富二代,他们因为在学校的一次斗嘴而认识,他转到了她的班级,打算折磨她,但为什么又会不忍心呢?他与她的爱情正在萌根发芽。
  • 总裁我们一起恋爱吧

    总裁我们一起恋爱吧

    暗恋4年,夏静雪慢慢靠近乔熙远,却发现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本想在他婚礼后辞职消失,没想到婚礼上新娘逃跑,她竟成了替身新娘。一月契约,夏静雪面对乔熙远的恨意,面对众人的误解与辱骂,面对昔日爱慕者的刁难。最后夏静雪伤心离开,乔熙远才发现他早已爱上了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百晓知一生

    百晓知一生

    一场大火什么都不剩,一生穷游天地,如有来世我当富甲天下,百晓知一生富贵
  • 邪王美妻:废材腹黑小小姐

    邪王美妻:废材腹黑小小姐

    身为废材的她,和身为王爷的他,最终走在了一起。虽然几经周折,差点重伤身亡。但到最后,终究是神女与战神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