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2100000045

第45章 中国医圣

张仲景

【传略】张仲景(150?~219),名机(一作玑),字仲景,东汉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是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他撰著的《伤寒杂病论》对推动我国医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籍属也是东汉光武帝的故乡,史称帝乡、南都。这里自古山清水秀,物产富庶,人文荟萃。张仲景又出生于大族之家,因此自幼就在诗书的熏陶下成长。加上他天资聪颖,好学博闻,很有主见。司马迁《史记》里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使他着迷。

特别是《扁鹊仓公列传》所记神医妙手回春有术的故事,不但使少年仲景为之倾倒,而且播下他终生事业的种子。从此他醉心于寻阅各种医籍,探求医学的奥秘,憧憬着将来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良医。

父母则希望仲景走仕途之路。仲景16岁时,父亲带他去拜见归隐乡里的名士何?。何?因识人有奇验而闻名。交谈后,何?根据仲景英俊谦和的气质和才思敏捷的灵性,对仲景说,你好好努力,将来必能成良医。不谋而合的预测,更坚定了仲景从医的志向。父亲也只好听其自然了。

年盖弱冠时的仲景悟出不从师,仅靠研读医籍是难以尽快成就济世救人奇术的。于是他开始兼顾拜师问术,先是诚拜同宗名医张伯祖为师,继而师承名医阳励公和数百里外的外科医生王神仙。

东汉末军阀混战,加上连年灾害,瘟疫肆虐,“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专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曹植《论疫气》)。张仲景的家族本为200余口的大族,在建安初10年之间,竟有2/3的族人死于疫患,而死者之中,死于伤寒者多达7/10。张仲景目睹这一惨状,全力投入救死扶伤之中,他不故步自封,不效俗人之见,把自己几十年的钻研和临床经验写成医书,广传后人,唯求济世救人。他先后著有《辨伤寒》十卷、《评疾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等。尽管这些著作多已失传,但仅就这些目录就足以证明其医术之深。唯一传世的《伤寒杂病论》至今被中医界奉为医典,足见其医道之博大。历代医家继承和发扬由仲景创立的医学理论,遂成长盛不衰的医学流派“伤寒学派”。其影响所及早已越过国界,尤为东亚及南亚各国所推崇。

张仲景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医学事业,因其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被人们奉为“医圣”。

【影响】张仲景在医学史上的突出贡献见于传世的《伤寒杂病论》。这是医学宝库里的瑰宝。他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诊断、治疗伤寒(泛指包括急性传染病在内的一切热性病)和杂病(除内科各病外,还包括外科、妇科等病症)的理、法、方、药紧密结合的理论体系。由他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是中医学的灵魂,至今仍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所应遵循的准绳。他继承扁鹊对患者从“四诊”闻声、切脉)创造性地进行八纲阳、里、热、虚、实(望色、问症、入手,(即阴、表、寒、等八种疾病的属性、病位和病态等)辨证和六经(即三阳之太阳、少阳、阳明和三阴之太阴、少阴、厥阴这六种症候类型)论治,然后根据他创立的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配方成剂。由于辨证论治本身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性,所以他据以精心设计的配方都有极高的疗效,后世遂称《伤寒杂病论》所列方剂为“经方”,该书也被后人誉为“方书之祖”。比如同是发热头疼的二患儿,张仲景在同中辨异,根据二患儿肌肤干燥或出汗以及脉象浮紧或浮缓有别的症候,分别用了麻黄汤和桂枝汤施治,使经几位医生疗治不愈的二患儿药到病除。辨证论治有此奇效,同行们无不折服。体现张仲景这一开创性理论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的经典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放弃仕途之路的凡人终成医学伟人,自有其同样平凡而伟大的成才之路。

首先,张仲景有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他的立志从医,全然不是为了谋私利、图虚名,而是为了救死扶伤并从而唤醒迷信巫术的人们笃信医术。这远大的抱负、崇高的理想,是他攀登医学高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有此理想,他才会鄙视那些“省疾问病……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庸医作风,甚至将此视若在草菅人命!他自己则是认真对待每位求医的患者,而且会不计报酬地送医上门。

晋代名医皇甫谧在《甲乙经》里记载有张仲景偶见“建安七子”之一的青年文学家王粲,凭察言观色,发现王粲体内有疠疾(类今麻风病)隐患,遂本能地告诫王粲宜立即医治,否则约20年后将会发病,先脱落眉须发,再半年有送命危险。并即开方嘱王粲马上煎服。孰知王粲不拘小节,讳疾忌医,几天后虽敷衍谎称已用过药,也被热忱的仲景凭其气色不见好转而道破,王粲41岁果如仲景预言的早夭于疠疾。如神之验,既显其医术之精,又见其为人之诚、医德之高。另有一次他路过一位病妇家,为之细心地诊察,论证该妇患的病是(类如癔病),“脏躁病”决非为其跳神念咒饮符水的巫婆谈的“鬼神附身”而致时昏时抖,或胡言乱语或悲切痛苦。仲景当即施以扎针。病妇立时清醒了许多。再开方剂,嘱服几帖甘麦大枣汤,很快就痊愈了。其次,张仲景勤学苦钻,博采众长的治学精神,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可靠阶梯。张仲景身处巫术盛行、医生被视为贱业的年代,他为实现崇高的理想孜孜不倦地向古医籍学,向老师学,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并在临床实践中学。他的几位老师,无不是有感于他专心致志,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才终于将自己家传或苦练的秘技、秘方传授与他的。他在内科医技已经颇负盛名的情况下,听说襄阳有位姓王的外科医生,治疗疮痈搭背有绝招,人称“王神仙”。于是他立即肩背行囊,跋涉数百里,前往拜师。如此良苦用心,加上恭敬的态度,恳切的言辞,令“王神仙”狐疑尽释,倾心授其所长。

张仲景博采众长,集内科外科医道于一身,成为承先启后的医圣。历代继承发扬他的医道,形成“伤寒学派”。到了清代发展衍生出侧重于热邪的新流派,温病学派。在今天,我们更应继承发扬张仲景“博采众方”的治学精神,发展中医,并学习西医,中西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济世救人,以告慰我们的医圣先灵。

【余论】由于古代儒家传统文化鄙薄方伎,使得医圣张仲景正史无传,生平不详。传说他在灵帝时曾“举孝廉”,建安中还“官至长沙太守”等,因文献不足,无从查考。这些都无损于医圣的伟大。所可惜者,医圣著作大部分失传。今传《伤寒论》亦为晋太医王叔和整理,《金匮要略》为北宋学士王洙在馆阁偶然发现,由林亿等校订刊行。这两书是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的各一部分。上卷为《伤寒论》,中、下卷为杂病论,整理为《金匮要略》。至今这两部医书仍为中医界的权威经典著作。

(吴以宁)

同类推荐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
  • 中国十大文豪柳宗元

    中国十大文豪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其祖先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又曾官贬柳州刺史,亦被称为“柳柳州”。其父柳镇(739-793),唐肃宗时入仕。不媚权贵,号称刚直,德宗时官终侍御史。宗元生于代宗大历八年(773),自幼聪颖过人。四岁时,其母卢氏即教以古赋十四篇;十三岁时已以能文名世。德宗贞元九年(793)第进士,十四年(798)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后调蓝田尉。十九年(803),回朝任监察御史里行。
  •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风孰与高-于谦传

    风孰与高-于谦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明代文学家于谦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热门推荐
  • 汉杂事秘辛

    汉杂事秘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琴胆剑

    心琴胆剑

    旧时英雄已逝去,风流少年看今朝。英雄总会逝去,时代无情更替。新一代的侠客,风起云涌的江湖,如之奈何!
  • 世界优秀广告短语7000句

    世界优秀广告短语7000句

    作者从世界浩如烟海的广告中,精选优秀广告短语7200句,集成此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媒图书、电信通信、糖业烟酒、美容化妆、各类食品、汽车交通、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医疗保健、金融保险、珠宝钟表、商店酒店、航空航运、家政服务、培训招生等30大类,这些广告短语,如诗、如画、如歌、如梦,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是学习创作广告的词典。
  • DNF之我是剑神

    DNF之我是剑神

    江红綪,一个21世纪的富二代,整天沉迷于一款叫做地下城与勇士的腾讯游戏中,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艰辛,除了玩游戏就是吃饭睡觉。一个意外,他带着游戏里的道具穿越到了阿拉德大陆。当得知成神可以穿梭各个宇宙之间时,他有了一股斗志,不为别的,只因他不想孤独,他要回家,也为了保护这个世界的朋友。
  • 上辈子的回忆

    上辈子的回忆

    紫色的火焰引来开端,一场大雾穿越他界,世界的战争由此揭幕……风、火、水、电、冰五种元素的修者争锋,游历世界的各种武者霸气筑体、魔兵组织再起风云,无数年的不平静下的平静被打破,不属这个世界的人随波逐流,生死情缘间谁能力挽狂澜……
  • 民国旧忆之潇雨

    民国旧忆之潇雨

    那年的寒冬很长,因此院里的梅花也多开了一会。与他相遇是寒冬后的春天。在这几年内,大清、不,中华发生了太多事了。广州起义,武昌起义,随之辛亥革命成功,袁世凯上位......动荡的年代总是如此。民国二十年,似乎已是一片祥和,尘埃早已落定。只是一切都背不过命运的齿轮,让我遇到了你。——————————————————学生,军官,歌女,民主战士,作家,名门。以民国时期为背景,形形色色的人物编织成的故事。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最强末代

    最强末代

    我本不愿执刀,奈何苍生视我为敌,如此也罢!何时才能渡过彼岸?我只想看一眼花开的一刹,若此生寻不到一朵相同的花我会折下百花陪你陪葬!别逼我!我要成魔天下无佛,我若成神荡平万魔,万物掌于我手.我说你是你才是,不是也是!非龙非凤非凡属,却叫苍生不敢负,兵锋正故:戢武
  • 鱼沉雁踏天涯路

    鱼沉雁踏天涯路

    相隔多年,物是人非,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当顾宇锋在一次出现在苏夜诗面前,除了迷惑茫然,还有那隐隐作痛的心脏,苏夜诗再不知如何是爱,如何不是爱。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那么,她是要回到过去,还是走到未来?错综复杂的缘分在这日再次延续,命运,何去何从?
  • 十五岁青春史

    十五岁青春史

    15岁拜别了一切开始了求生路途这就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