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93500000020

第20章 小春梅赤诚救月娘 周夫人百感游旧宅

自从告了陈经济一状,吴月娘这边平静多了,却也有些小事儿:绣春丫头跟着王姑子做了徒弟,出家去了。大家人来昭死了,他的老婆一丈青带着儿子铁棍儿嫁了人。来兴儿看守门户。这来兴儿自从媳妇惠秀死后,一向没有妻室,便和奶子如意儿刮剌上了。月娘察知其事,骂了一顿,家丑不可外扬,与了这奶子一套衣裳、四根簪子、一件银寿字儿、一件梳背儿,拣了个好日子,就与来兴儿完房,做了媳妇子。那玳安儿已有二十岁了,平昔与小玉暗中有意,这时便做出那事儿来。一天。两人在炕上干得好;不防月娘来寻小玉,撞见了,骂了几句。过了两日,腾出一间房子,又替玳安做了两床铺盖、一身装新衣服,盔了一顶新网新帽,做了双新靴袜;又替小玉张了一顶髻,与了几件金银首饰,四根金头银脚簪、环坠戒指之类,又是两套缎绢颜色衣服。择日完房,教他俩做了夫妻。

那平安儿比玳安大两岁,今年二十二了,见月娘把小玉配与玳安,又给房间,又与衣服穿戴,自己却依然是光棍一条,心中就有气。还是一个月前,傅伙计当了人家一副金头面、一柄镀金钩子,用匣儿盛着,当了三十两银子。当时平安儿也看见的。这日,那人家要拿银子和利钱来赎讨。傅伙计同玳安寻了出来,放在铺子大橱柜内。平安儿又看见了,便起邪念,连匣儿偷了,走去南瓦子里开坊子的武长脚家,寻那私窠子歇了两夜。王八见他使钱儿猛大,匣子里盛着金头面,撅着银挺子打酒,与鸨儿买东西,便戳与土番知道。土番就把平安儿截在屋里,打了两个耳刮子,拿下了。

正巧吴典恩新升巡检,骑着马,头里打着一对板子,正从街上过来,看见了,问道:“拴的什么人?”

土番跪下禀说了一遍。吴典恩吩咐带到巡检厅内审问。

平安见是吴典恩,认得当初是西门庆的伙计,心中也不慌了,开口就说:“小的是西门庆家的平安儿。”

吴典恩道:“你既是他家人,拿这金东西在这坊子里做什么?”

平安道:“小的大娘借与亲戚家头面戴,使小的去取来。晚了,城门闭了,小的投在坊子内权借宿一夜,不料被土番拿了。”

吴典恩骂道:“你这奴才胡说!你家只是这般头面多,金银广,教你这奴才把头面拿出来在窠子里歇宿行使?想必是你偷盗出来的金银首饰。趁早说来,免我动刑。”

平安儿还要强辩,吴典恩大怒,骂道:“此奴才真贼!不打如何肯认?”喝令左右:“与我拿夹棍夹这奴才!”

夹棍套上来,平安儿痛得犹如杀猪一般叫唤,又叫道:“爷,休夹小的!放小的实说了吧。”于是如实招认了。

松了夹棍,吴典恩问道:“你因什么偷出来?”

平安道:“小的今年二十二岁,大娘许了替小的娶媳妇,却不替小的娶。家中使的玳安儿小厮,才二十岁,倒把房里丫头配与他完了房。小的因此不愤,才偷出解当铺这头面走了。”

这吴典恩当初全靠西门庆送厚礼给蔡京而连带弄得一官半职,上任时还是西门庆不要利息不要借契借与他一百两银子,至今未还。这时,不知如何思想,却这般审起案来。他对平安儿说:“想必是这玳安儿小厮与吴氏有奸,才先把丫头与他配了妻室。你只实说,没你的事,我便饶了你。”

平安儿听了,不敢作假:“小的不知道。”吴典恩喝道:“你不实说,与我拶起来!”

左右便上来套拶子。平安儿已尝到夹棍的厉害,还敢再尝拶子味?连忙说道:“爷,休拶小的,等小的说就是了!”

吴典恩道:“可不是?你只说了,没你的事。”平安儿道:“委实俺大娘与玳安儿有奸。玳安先要了小玉丫头,俺大娘看见了,就没言语,倒与了他许多衣服首饰东西,配与他完房。”

吴典恩令吏典上来,抄了他的口词,取了供状,把平安监在巡检司,等着出牌,提吴氏、玳安、小玉来审问这件事。

那日解当铺橱柜里不见了那首饰匣,把傅伙计唬慌了,问玳安。玳安说:“放在这柜里,我就去生药铺里看生意,我不知道。”傅伙计又去寻平安儿,寻不着,急得插香赌誓。

那家人家来讨首饰,傅伙计只好推说还没寻出来哩。那人走来几遍,终不见东西出来,只顾在门前嚷闹:“我本利不少你的,你如何不与我头面、钩子?值七八十两银子!”

傅伙计见平安儿一夜没来家,就知是他偷出去了。只得来对月娘说,赔人家五十两银子。那人却不肯,说:“我头面值六十两,钗子连宝石珠子镶嵌,共值十两,该赔七十两银子。”

傅伙计又又添了他十两,还不肯。正闹着,有人来报说:“你家平安儿偷了头面,在南瓦子养老婆,被吴巡检拿在监里,还不教人快认赃去!”

吴月娘得知,以为可以放心。一面请了吴大舅来商议,连忙写了领状。次日,教傅伙计领赃去。

却不料,吴典恩对着傅伙计“老狗”、“老奴才”尽力骂了一顿,叫皂隶要把傅伙计拉倒褪衣裳露屁股要打,半日饶放起来,说道:“你家小厮在这里供出吴氏与玳安许多奸情来,我这里申过府县,还要行牌提取吴氏来对证。你这老狗骨头,还敢来领赃?”

傅伙计被骂将出来,唬得往家中慌忙奔去。到家不敢隐讳,都对月娘说了。月娘听了,犹如分开八块顶梁骨,倾下半桶冰雪来,手脚气得麻木冰凉。那讨头面的人又在门前大嚷大闹,傅伙计只得出去陪下情,好言央及,那人才去。吴月娘忧上加忧,眉头不展,使小厮请了吴大舅来商议,教他寻人情对吴典恩去说。吴大舅道:“只怕他不受人情,要些贿赂打点他。”

月娘道:“他当初这官,还是咱家照顾他的,还借了咱家一百两银子,文书俺爹也没收他的,今日反恩将仇报起来。”

吴大舅道:“姐姐,说不得那话了。从来忘恩背义的,才一个儿怎的?”

吴月娘道:“累及哥儿,上紧寻个路儿,宁可送他几十两银子吧。领出头面、钩子来,还了人家。省得合口费舌。”

于是打发吴大舅吃了饭去了。月娘送哥哥到大门首,却见薛嫂儿提着花箱儿,领着一个小丫头过来。便叫住问道:“老薛,你往哪里去?怎的一向不来俺这里走走?”

薛嫂走过来道:“你老人家倒且说得好,这两日好不忙哩,偏有许多头绪儿。咱家小奶奶那里,使牢子大官儿口叫了我好几遍,还不得空儿去哩。”

月娘道:“你看这妈妈子撒风,她又做起俺小奶奶来了!”薛嫂道:“如今她还不做小奶奶,倒做了大奶奶了。”

“她怎的做大奶奶?”月娘问道。

薛嫂道:“你老人家还不知道哩,她好小造化儿!自从生了哥儿,大奶奶死了,守备老爷就把她扶了正房,做了封赠娘子。正景二奶奶孙氏还不如她。手下买了两个奶子、四个丫头扶持。又是两个房里得宠学唱的姐儿,都是老爷收用过的,要打时就打她顿棍儿,老爷敢做得主儿?自己还恐怕气了她。那天不知因什么事儿,把雪娥娘子打了一顿,头发都捋了,半夜叫我去领出来,卖了八两银子。如今孙二娘房里只一个丫环,她手里倒使着四五个,又是两个奶子,还言人少。二娘不敢言语,成日奶奶长奶奶短,只哄着她。前日她又对我说:‘老薛,你替我寻个小丫头来我使。’嫌那小丫头不会做生活,只会上灶,她屋里事情冗杂。今早我还在睡哩,又使牢子叫了我两遍,教我快往宅里去。问我要两副大翠重云子钿儿,又要一副九凤钿银根儿,一个凤口里衔一串珠儿,下边坠着青红宝石、金牌儿,先与了我五两银子。银子已被我不知使到哪里去了,还没送生活去与她哩。这一见了我,还不知怎生骂我哩。我如今就送这丫头去。”

月娘道:“你进来,到后边,等我瞧瞧怎样的翠钿儿。”一面让薛嫂到后边明间内坐下。薛嫂打开花箱,取出来与吴月娘看,果然都做得精巧,好样范。约四指宽,通掩过髻来,金翠掩映,翡翠重叠,背面贴金,那九凤钿,每个凤口内衔着一挂宝珠牌儿,十分奇巧。薛嫂道:“自这副钿儿,做着本钱三两五钱银子;那副重云子的,只一两五钱银子,还没寻她的钱。”

这时,玳安儿走来对月娘说:“讨头面的又来前边嚷哩,说是等不得领赃,领到几时?若明日没头面,要和傅二叔打了,到个去处理会哩。傅二叔心里不好,往家去了。那人嚷着回去了。”

薛嫂便问:“是什么勾当?”月娘长吁了一口气,便把平安偷盗、吴典恩刁难的事儿说了,又道:“死了汉子,败落一齐来,就这等被人欺负,好苦也!”说着,眼中泪水纷纷落将下来。

薛嫂说道:“好奶奶,放着路儿不会寻,咱家小奶奶,你这里写个帖儿,等我对她说声,教老爷差人吩咐巡检司,莫说一副头面,就十副头面也讨去了。”

月娘道:“周守备他是武职官。管得着那巡检司?”

薛嫂道:“奶奶,你还不知道,如今周爷,朝廷新与他的敕书,好不管得事情宽广。地方河道,军马钱粮,都在他那里打卯递手本。又河东水西,捉拿强盗,贼情正在他手里。”

月娘便道:“既然管着,老薛,就累你多上覆庞大姐说声,一客不烦二主,教她在周爷面前美言一句儿,问巡检司讨出头面来。我破五两银子谢你。”

薛嫂道:“好奶奶,钱恁中使!我见你老人家刚才凄惶,我倒下意不去。你教人写了帖儿,不吃茶吧,等我到府里和小奶奶说。成了,随你老人家;不成,我还来回你老人家话。”

吴月娘一面叫小玉摆茶与薛嫂吃。薛嫂儿道:“这咱晚了,不吃吧。你只教大官儿写了帖儿,我拿了去吧。你不知,我一身的事在身上哩。”

月娘不肯。小玉已摆上茶食来,月娘陪她吃茶,又教玳安去前边请人写帖儿。薛嫂儿递点心与那个丫头吃。月娘问丫头几岁了。薛嫂道:“今年十二岁了。”

不一时,玳安儿写了说帖儿来,薛嫂袖了,吃了茶,作辞月娘,提着花箱,领着丫头,转弯抹角,径到守备府来。

春梅还在暖床炕上睡,没起床哩,听说薛嫂来了,叫丫头把里面窗寮开了,日色照得纱窗十分明亮。

薛嫂进去,说道:“奶奶这里还未起来。”放下花箱,磕下头去。

春梅道:“不当家化化的,磕什么头。”又说:“我心里不自在,今日起来得迟些。”

于是,先看首饰花钿,再看那领来的丫头,四两银子买下了。春梅教海棠领这小丫头去二娘房里去。又叫月桂:“拿大壶,内有金华酒,筛来与薛嫂儿吃,烫寒。再有什么点心,拿上一盒子与她吃。省得她又说大清早拿寡酒灌她。”

薛嫂道:“桂姐,且不要筛上来,等我和奶奶说了话着。刚才在那里也吃了些来。”

春梅问道:“你说在谁家吃什么来?”薛嫂说道:“刚才大娘那头,留我吃了些茶食。她望着我好不哭哩。说平安儿偷了印子铺内人家当的金头面,还有一把镀金钩子,在外面养老婆,被番子拿在巡检司拶打。这里人家要头面嚷乱,使傅伙计领赃。那吴巡检旧日是咱那里伙计,有爹在日,照顾他的官。今日一旦反面无恩,夹打小厮,攀扯人,又不容这里领赃,要钱才准,不然,呈详府县,把伙计打骂转来。央我来多多上覆你老人家,不知咱家老爷管得着这巡检司,可怜见举眼儿无亲的,教你替她对老爷说声,领出头面来,交付与人家去了,大娘亲来拜谢你老人家。”

春梅问道:“有个帖儿没有?不打紧,你爷出巡去了,今晚来家,我对他说。”

薛嫂道:“她有说帖儿在此。”向袖中取出。

春梅接过来看了,顺手放在窗台上。酒菜上来,薛嫂也馋了。春梅灌了她几盅,顿时脸便红起来,又把那一大盘顶皮酥玫瑰饼儿,薛嫂只吃了一个,都教她袖在袖子里,还有一盘子火熏肉、腌腊鹅,都用草纸包了,又用布裹好,塞在她袖内,要她带回去:“捎与你家老王八吃。”海棠丫头又灌了半盅酒,见她呕吐出来,才收过家伙去,不要她吃了。

春梅吩咐她:“明日来讨话说,还要兑那个丫头的银子给你。”送她到房门口,又说:“明日另带几副好的花翠钿儿来我瞧,这翠云子做得不好。”

薛嫂已有几分醉了,说道:“我知道。奶奶叫个大姐送送我,别教狗咬了我腿儿。”

春梅笑道:“俺家狗都有眼,只咬到骨头跟前就住了。”一面使兰花送出角门去了。

周守备至日落时分来家,进入后厅,左右丫环接了冠服。进房见了春梅和儿子,心中欢喜。坐下,月桂、海棠拿茶吃了,将出巡之事告诉一遍。不一时,放桌儿摆饭。饭罢,掌上烛,安排杯酌饮酒。守备问道:“前边没什么事?”

春梅取过薛嫂拿来的帖儿与守备看,把吴月娘那边的事儿说了一遍。守备看了说:“此事正是我衙门里事,如何呈详府县?吴巡检那厮这等可恶!我明日出牌,连他都提来发落。”又说:“我曾听说这吴巡检是西门庆门下伙计,只因往东京与蔡太师进礼,带挈他做了这个官,如何倒要诬害他家?”

春梅道:“这事不假。你替她明日处处吧。”

次日,即时教吴月娘家补了一纸状子,当厅出了个大花栏批文,用一个封套装了,上面批着:“山东守御府为失盗事,仰巡检司官连人解缴。右差虞候张胜、李安。准此。”当下这二人领出公文来,先到吴月娘家。月娘管待了酒饭,每人与了一两银子鞋脚钱。傅伙计已是在家中睡倒了,吴二舅跟随到巡检司。

吴巡检见平安监了两日,不见西门庆家中人来打点,正教吏典做文书要申呈府县。却见守御府中两个公人到了,拿出批文来与他。吴典恩见封套上朱红笔标着“仰巡检司官连人解缴”还只是疑惑,拆开见里面吴氏状子,唬慌了,反赔下情,与李安、张胜每人二两银子。随即做文书,解人上去。

到了守备府,伺候半日,才见守备升厅。吴巡检忙把文书呈递上去。守备看了一遍,说:“此正是我这衙门里事,如何不申解前来我这里发送?只顾延捱监滞,显有情弊。”

吴巡检禀道:“小官才待做文书,申呈老爷案下,不料老爷钧批到了。”

守备喝道:“你这狗官可恶!多大官职,这等欺玩法度,抗违上司。我钦奉朝廷敕命,保障地方,巡捕盗贼,提督军门,兼管河道。职掌开载已明,你如何拿了起件,不行申解,妄用刑杖拷打犯人,诬攀无辜,显有情弊。”

吴巡检听了,摘去冠帽,在阶前只顾磕头。

守备道:“本当参治你这狗官,且饶你这遭,下次再若有犯,定行参究。”又把那平安提到厅上,说道:“你这奴才,偷盗了财物,还肆言诬谤主人,都像你这般,也不敢使奴才了!”喝令左右:“与我打三十大棍,放了。将赃物封贮,教本家人来领去。”一面唤进吴二舅来,递了领状。守备又差张胜拿帖儿,同送到西门庆家,见了分上。

吴月娘这时已是悬心落实,打发张胜酒饭,又与了一两银子。张胜归府回了守备、春梅话。吴巡检干拿了平安儿一场,倒折了好几两银子。

月娘还了那人家头面、钩子,总算了了一场事。傅伙计已是染上伤寒病睡倒了,只七日光景,调治不好,呜呼哀哉死了。月娘只得把解当铺收本银,赎讨,再不借当银子出去。生药铺教吴二舅同玳安开着,赚些银子来家中月用。

过了两天,吴月娘叫将薛嫂儿来,与了她三两银子。

薛嫂道:“不要吧,传得府里小奶奶怪我。”

月娘道:“天不使空人,多有累你。我见了她,不说出来就是了。”

于是买了四盘大菜,宰了一口鲜猪,又一坛南酒、一匹纻丝尺头,教薛嫂押着,送到守备府中致谢春梅。玳安穿着青绢褶儿,用描金匣儿盛着礼帖儿,跟了去。

到了守备府,薛嫂领着玳安进了后堂。春梅出来,戴着金梁冠儿、金钗梳、凤钿,上穿绣袄,下着锦裙,左右丫环养娘侍奉。玳安儿趴倒地下磕头。春梅吩咐放桌儿,摆茶与玳安吃,说道:“没什么事,你奶奶免了吧,如何又费心,送这许多礼来。你周爷一定不肯受。”

玳安道:“家奶奶说:前日平安儿这场事,多有累周爷、周奶奶费心,没什么,些小微礼儿,与爷、奶奶赏人便了。”

春梅道:“如何好受的?”

薛嫂道:“你老人家若不受,惹那头又怪我。”

春梅又请进守备来计较了,只受了猪酒大菜,把尺头回将来了,与了玳安一方手帕、三钱银子;抬盒人二钱。又问玳安:“你奶奶、哥儿好么?”

玳安道:“哥儿好不可爱儿哩。”

“你几时笼起头去,包了网巾?几时和小玉完房来?”

“是八月内的事。”

“到家多顶上你奶奶,多谢了重礼。待要请你奶奶来坐坐,你周爷早晚又出巡去。我到过年正月里,哥儿生日,我往家里走走。”

“你老人家若去,小的到家就对俺奶奶说,到那天来接奶奶。”

说毕,春梅打发玳安出门。薛嫂还要坐一会,和春梅说话。

玳安儿押盒担来家,见了月娘把春梅受礼和正月来家的事儿说了,又告诉说:“她住着五间正房,穿着锦裙绣袄,戴着金梁冠儿,出落得越发胖大了,手下好多丫头奶子侍奉。”

月娘问:“她真的说了明年往咱家来?”

玳安道:“委实对我说了。”

月娘道:“到那日,咱这边使人接她去。”又问:“薛嫂怎的还不来?”

“我出门,她还坐着说话,教我先来了。”玳安说道。从此,吴月娘与春梅两家交往不绝。

光阴迅速,日月如梭,正月二十一日也就来到了。春梅和周守备说了,备了一张祭桌,四样羹果、一坛南酒,差家人周仁送去与吴月娘。一者是西门庆三周年,二者是孝哥儿生日。月娘收了礼物,打发周仁帕一方、银三钱。又连忙使玳安穿青衣,具请书儿请去。

春梅到日中才来。戴着满头珠翠,金凤头面钗梳,胡珠环子;身穿大红通袖四兽朝麒麟袍儿、翠蓝十样锦百花裙、玉玎珰禁步,束着金带;脚下大红绣花白绫高底鞋儿。坐着四人大轿,青缎销金轿衣。军牢执藤棍喝道,家人伴当跟随,抬着衣匣;后边两顶家人媳妇小轿儿,紧紧跟着大轿。

吴月娘这边请了吴大妗子相陪,又叫了两个唱的女儿弹唱。月娘也盛妆缟素打扮,头上五梁冠儿,戴着稀稀几件金翠首饰,两边二珠环子,金擦领儿,上穿白绫袄,下边翠蓝缎子织金拖泥裙,脚下穿玉色缎高底鞋儿。听说春梅来到,与大妗子迎接至前厅。

春梅大轿子抬至仪门首才落下轿来,两边家人围着,到厅上叙礼,向月娘插烛似地拜下去。月娘连忙答礼相见,说道:“向日有累姐姐费心,粗尺头又不肯受,今又重承厚礼祭葬感激不尽。”

春梅道:“惶恐,家官府没什么,这些薄礼,表意而已。一向要请姥姥过去,家官府时常出巡,所以不曾请得。”

月娘道:“姐姐,你是几时好日子?到时我买礼看姐姐去吧。”

春梅道:“奴贱日是四月二十五日。”

月娘道:“奴到那日一定去。”两个叙毕礼,春梅务要月娘受了两礼。又与吴大妗子相见。

大妗子也还下礼去,春梅不肯。大妗子道:“姐姐,你今非昔比,折杀老身。”只受了半礼,一面让上坐。月娘和大妗子主位相陪。然后家人媳妇、丫环养娘都来参见。

春梅见了奶子如意儿抱着孝哥儿,吴月娘叫道:“小大哥,这还不来与姐姐磕个头儿,谢谢姐姐今日来与你做生日。”那孝哥儿真个从如意儿身上下来,趴在地上与春梅唱喏。月娘道:“好小厮,不与姐姐磕头,只唱喏!”

春梅连忙向袖中掏出一方锦手帕、一副金八吉祥儿,教替他帽儿上戴。

月娘道:“又教姐姐费心。”又拜谢了。

小玉、奶子磕头。春梅与了小玉一对金头簪子,与了奶子两枝银花儿。

月娘告诉春梅:“姐姐你还不知,奶子与了来兴儿做了媳妇儿了。来兴儿那媳妇害病殁了。”

春梅道:“她一心要在咱家,倒也好。”

丫环拿茶上来。吃了茶,月娘说:“请姐姐后边明间内坐吧,这客位内冷。”

春梅来后边,见西门庆灵前早已点起灯烛,摆下自己送的桌面祭礼,便上前烧了纸,落了几点眼泪。然后周围设放围屏,火炉内生起炭火。安放大八仙桌席,摆茶上来,都是细巧蒸酥、异样甜食、美口菜蔬、稀奇果品,缕金碟、象牙箸、雪锭盘盏儿、绝品牙茶。月娘和大妗子陪着吃了茶,让春梅进上房里换衣裳。脱了上面袍儿,家人媳妇开衣匣取出衣服,更换了一套绿遍地锦妆花袄儿、紫丁香色遍地金裙。在月娘房中坐着,说话儿。

月娘问道:“哥儿好么?今日怎不带他来这里走走?”

春梅道:“若不是,也带他来与姥姥磕头,他爷说天气寒冷,怕风冒着他。他又不肯在房里,只要那当值的抱出来,厅上外边走。这两日不知怎的,只是哭。”

月娘问:“你出来,他也不寻你?”

春梅道:“左右有两个奶子,轮番看他,也罢了。”

月娘道:“他周爷也好大年纪,得你替他养下这点孩子,也够了,也是你裙带上的福。说她孙二娘还有位姐儿,几岁儿了?”

春梅说道:“她二娘养的叫玉姐,今年交生四岁。俺这个叫金哥。”

月娘又问:“说他周爷身边还有两位房里姐儿?”

春梅道:“是两个学弹唱的丫头子,都有十六七岁,成日淘气在那里。”

月娘问道:“他爷常往她们身边去不去?”

春梅说:“奶奶,他哪里得工夫在家!多在外,少在里。如今四外好不盗贼生发,朝廷敕书上又教他兼管许多事情,镇守地方,巡理河道,捉拿盗贼,操练人马,常不时往外出巡几遭,好不辛苦哩。”

说着,小玉又拿上茶来吃了。

春梅对月娘说:“姥姥,你引我往俺娘那边花园山子下走走。”

月娘道:“我的姐姐,山子花园还是那时的山子花园哩!自从你爹下世,没人收拾它。如今丢搭得破零二落,石头也倒了,树林也死了,俺等闲也不去了。”

春梅还是要去,说:“不妨,奴就往俺娘那边看看去。”

月娘强不过,只得教小玉拿钥匙开了门,月娘、大妗子陪春梅,众人也跟着到里面游看。却只见:

垣墙欹损,台榭歪斜。两边画壁长青苔,满地花砖生碧草。山前怪石、遭塌毁不显嵯峨;亭内凉床,被渗漏已无框档。石洞口蛛丝结网,鱼池内虾蟆成群。狐狸常睡卧云亭,黄鼠往来藏春阁。料想经年人不到,也知尽日有云来。

春梅看了一回,先走到李瓶儿边,见楼上丟着些折桌、坏凳、破椅子,下边房都空锁着,地下草长得荒荒的。方来到金莲这边,楼上还堆着些生药香料,下边她娘房里,只有两座橱柜,床也没了。因问小玉:“俺娘那张螺钿床怎的不见了?”

小玉道:“俺三娘嫁人,赔了俺三娘去了。”月娘走过来说:“因有你爹在日,将她带来的那张八步床陪了大姐,在陈家。落后她起身,就把你娘这张床陪了她嫁人去了。”

春梅道:“我听说大姐死后你老人家把床还抬得来家了。”月娘道:“那时没钱使,把床卖了八两银子,打发县中皂隶,都使了。”

春梅听言,点了点头,那星眼中由不得酸酸的,口内不言,心下暗道:“想着俺娘,那时争强不伏弱的,见六娘房里有张螺钿床,也问爹要买了这张螺钿床。我实承望要回了这张床去,也做她老人家一个纪念儿,不想又与了人去了。”一阵惨切。

这时,家人周仁走来接春梅,说:“爹请奶奶早些家去,哥儿寻奶奶哭哩。”春梅抽身往后边去。月娘教小玉锁了花园门,同来到后边。明间内又早已摆下酒筵,两个妓女,银筝琵琶,弹唱起来,吴月娘递酒安席,安春梅上坐。春梅不肯,务必拉大妗子同她一处坐着。月娘主位,筵前递了酒,汤饭点心割切上席。春梅教周仁赏了厨子三钱银子。

当下传杯换盏,吃至日色将落时分,只见宅内又差伴当拿灯笼来接。月娘哪里肯放,教两个妓女在跟前跪着,弹唱劝酒,吩咐道:“你俩把好曲儿孝顺你周奶奶一个儿。”一面叫小玉斟上大盅,放在面前,教春梅吃:“姐姐,你吩咐个心下爱的曲儿,教她两个唱与听下酒。”

春梅道:“姥姥,奴吃不得的,怕孩儿家中寻我。”

月娘道:“哥儿寻,左右有奶子看着,天色也还早哩,我晓得你也酒量儿!”

春梅于是问那两个妓女:“你们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

两个跪下说:“小的一个是韩金钏妹子韩玉钏儿,一个是郑爱香儿侄女郑娇儿。”春梅先前在西门家院时都知道韩金钏和郑爱香儿,二人常来唱曲递酒,便问道:“你们会唱《懒画眉》不会?”

玉钏儿道:“奶奶吩咐,小的两个都会。”

月娘道:“你两个既会唱,斟上酒你周奶奶吃,你们慢慢唱来。”小玉在旁,连忙斟上酒。两个妓女,一个弹筝,一个琵琶,唱道:

冤家为你几时休?捱过春来又到秋,谁人知道我心头。天,害得我伶仃瘦,听得音书两泪流。从前已往诉缘由,谁想你无情把我丢!

春梅已是把杯中酒吃干。月娘又令郑娇儿递上一杯酒与春梅。春梅道:“你老人家也陪我一杯。”两家于是都斟上。

两个妓女又唱道:

冤家为你减风流!鹊噪檐前不肯休,死声活气没来由。天,倒惹得情拖逗,助得凄凉两泪流。从他去后意无休,谁想你辜恩把我丢?

春梅说:“姥姥,你也教大妗子吃杯儿。”月娘道:“大妗子吃不得,教她拿小盅儿陪你吧。”一面令小玉斟上大妗子一小盅儿酒。两个妓女又唱道:

冤家为你惹场忧!坐想行思日夜愁,香肌憔瘦减温柔。天,要见你不能够,闷得我伤心两泪流。从前与你共绸缪,谁想你今番把我丢!

当下春梅见小玉在跟前,也斟了一大钟教小玉吃,这是谢她当年自己被逐出西门庆家之时一片仁义心肠,一份姊妹之情,只是这时不便说出。

月娘不知,说道:“姐姐,她吃不得。”

春梅道:“姥姥,她也吃两三盅儿。我那时在家里,没和她吃过?”

月娘也就不再阻拦,小玉也吃了一杯。妓女唱道:

冤家为你惹闲愁!病枕着床无了休,满怀忧闷锁眉头,天,忘了还依旧,助得我腮边两泪流。从前与你两无休,谁想你经年把我丢!

春梅连吃几杯,连同这套她吩咐唱的曲子,都是为着今日重游花园而引起的忧思愁绪,怀念死去的金莲,牵挂还不知在何方流荡的陈经济。见两个妓女唱得好,口儿甜,心中又是欢喜,叫家人周仁近前来,拿出两包赏赐来,每人二钱银子。两个妓女放下乐器,磕头谢赏。不一会,春梅起身,月娘款留不住,伴当打灯笼,拜辞出门,上了大轿。家人媳妇都坐上小轿,前后四个灯笼,军牢喝道而去。

归到府中之后,春梅连着数日只是卧床不起,心下没好气。守备察知其意,说道:“只怕思念你兄弟不得其所吧?”一面叫将张胜、李安来,吩咐道:“我一向委你二人寻你奶奶兄弟,如何不用心找寻?”

二人告道:“小的一向找寻来,一地里寻不着下落,已回了奶奶话了。”

守备道:“限你二人五日,若找寻不着,讨分晓!”

张胜、李安领了钧语下来,都带愁容,沿街绕巷,各处留心找问。

那陈经济已是回到清河县城,也没脸儿去见杏庵王老,白日里到处打油飞,夜晚间还钻入冷铺中存身。

一天,经济正在街上站立,却见铁指甲杨大郎头戴新罗帽儿,身穿白绫袄子、玄色缎敞衣,沉香色袜口,光素琴鞋,骑着一匹驴儿,拣银鞍辔,一个小厮跟随,正从街心走过。经济上前一把把嚼环拉住,说道:“杨大哥,一向不见。咱俩本是同做朋友,可你也骗得我太苦了,坑得我太惨了。今日我一贫如洗,你却是会摇摆受用!”

杨大郎先是吃了一惊,定神一看,是陈经济,又是个讨吃花子陈经济,便笑道:“如今晦气,出门撞见瘟死鬼!还不撒手,吃我一鞭子。”

经济说道:“我如今穷了,你有银子与我些吃饭。不然,咱见官府去。”

杨大郎跳下驴来,向他身上抽了几鞭子,喝令小厮:“与我挦了这少死的花子去!”

一旁的小厮使力把经济推了一跤,杨大郎又踢了几脚,踢打得经济怪叫。

须臾围了许多人,有一个上来,青高装帽子,勒着手帕,倒披紫袄,白布子,精着两只脚,靸着蒲鞋;生得阿兜眼、扫帚眉、料绰口、三须胡子,面上紫肉横生,手腕横筋竞起,带着几分醉,提着拳头对杨大郎说道:“你这位哥好不近理,他年少这般贫寒,你只顾打他怎的?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

杨大郎说:“你不知了他在这里胡说八道哩。”

那人道:“那你大人不计小人过。阁下这般有钱,依我一句,与他一些吃碗饭吧!”

杨大郎也不想把事闹大了,便从袖里摸出四五钱一块的银子,丢与陈经济,又向那人举一举手儿,上驴子扬长而去。

经济爬起来,抬头看那人,认得,是旧时同在冷铺内睡一铺的土作头儿飞天鬼侯林儿。侯林儿一手拉着经济说道:“兄弟,刚才若不是我拿几句言语讥犯他,他肯拿出这五钱银子与你?他贼,却知见范;不然,吃我一顿好拳头。走,咱往酒店内吃酒去。”

在酒店内,侯林儿让陈经济吃了个酒足肉饱饭够,然后说道:“兄弟,你今日跟我往坊子里睡去,明日我领你去城南水月寺,晓月长老在那里盖伽蓝殿,并两廊僧房。你哥我领着五十名做工的在那里挣饭吃。你到那里,不要你做重活,只抬几筐土儿就是了,也算你一工,讨四分银子。我外边赁着一间厦子,晚夕咱俩就在那里歇。做些饭打发咱的人吃了;门,你一把锁锁了,家都交与你,好不好?强如你在那冷铺中替花子摇铃打梆子,这个还官样些。”

经济这时已是穷途末路,怎不愿意?侯林儿见他答应了,抢着付了酒饭钱,搭伏着经济肩背,同到坊子里,两个在一处歇卧,两人都醉了。到晚夕,这侯林儿于经济后庭花,足干了一夜,“亲哥”、“亲达达”、“亲汉子”、“亲爷”,口里无般不叫将出来。

到天明时分,二人起床,同往城南水月寺,果然侯林儿所说不假。经济便依着他的话做。众人见经济不上二十四五岁,白脸子,生得眉目清俊,就知是侯林儿的伴儿兄弟,都乱调戏他。

“那小伙子儿,你叫什么名字?”有人问道。

“我叫陈经济。”陈经济实说。

“陈经济,可不由着你就挤了。”有人笑道。

“你恁年小小的,愿干这营生,挨这大杠头子?”又有人说,众人都哄笑开了。

侯林儿过来喝开众人,骂道:“怪花子们,你们只顾奚落他怎的!”一面散了锹镢筐扛,派众人抬土的抬土,和泥的和泥,打祃的打祃。

晓月长老分派了一个叶头陀做火头,造饭与落作匠人吃。这叶头陀年约五十岁,一个眼瞎的,也不会看经,只会念佛,善会麻衣神相,众人都叫他做叶道。

一天,下了工来,众人吃毕了饭,都各自歇着。经济向叶头陀讨茶吃,叶头陀却只顾用那一只眼上上下下看他。有人看见,便要他为这新来的小伙相面耍子。叶头陀教他近前,端详了一会,说道:“色怕嫩兮又怕娇,声娇气嫩不相饶。老年色嫩招辛苦,少年色嫩不坚牢。只吃你面嫩的亏,一生多得阴人宠爱。八岁、十八、二十八,下至山根上至发。有无活计两头消,三十印堂莫带煞。眼光带秀心中巧,不读诗书也可人。做作百般人可爱,纵然弄假不成真。休怪我说,一生心灵机巧,常得阴人发迹。你今年多大年纪?”

经济道:“我二十四岁。”叶道道:“亏你前年怎么打过来!吃了你印堂太窄,子丧妻亡;悬壁昏暗,人亡家破;唇不盖齿,一生惹是招非;鼻若灶门,家私倾丧。那一年遭官司口舌,倾家丧业,见过不曾?”

经济道:“都见过了。”

叶头陀道:“又一件,你这山根不宜断绝。麻衣祖师说得两句好:山根断兮早虚花,祖业飘零定破家。早年父祖丢下家产,不拘多少,到你手里都了当了。你上停短兮下停长,主多成多败。钱财使尽又还来,总然你久后营得成家计,犹如烈日照冰霜。你走两步我瞧。”

经济真个走了两步。叶头陀又说道:“头先过步,初主好而晚景贫穷;脚不点地,卖尽田园而走他乡,一生不守祖业。你往后好,有三妻之命。克过一个妻宫不曾?”

经济道:“已克过了。”

叶头陀说:“后来还有三妻之会。你面若桃花光焰,虽然子迟,但图酒色欢娱,只恐美中不美,三十上小人有些不足,花柳中少要行走,还计较些。”

旁边一个人说:“叶道,你相差了,他还与人家做老婆,他哪有三个妻来?”众人笑做一团。

过了个把月,三月中旬,一天,经济正与众人抬出土来,在寺山门墙下,倚着墙根向日阳,蹲踞着捉身上虱虮。只见一个人,头戴万字头巾,脑后扑匾金环,身穿青窄衫、紫裹肚,腰系缠带,脚穿靴,骑着一匹黄马,手中提着一篮鲜花儿,见了经济,猛然跳下马来,上前深深地唱了喏,叫道:“陈舅,小人哪里没处寻,你老人家原来在这里!”

经济唬了一跳,连忙还礼:“哥哥,你是哪里来的?”

“小人是守备府中亲随张胜。自从舅舅被捉府中,官事出来,奶奶不好,直到如今,老爷使小人四处八方寻找舅舅,不知在这里。今早不是俺奶奶使小人往外庄上折取这几朵芍药花儿,打这里经过,怎得见你老人家在这里。一来也是你老人家际遇,二者小人有缘。请不消犹豫,就骑上马,我跟你老人家往府中去。”

众做工的人看着,面面相觑,不敢做声。陈经济把钥匙递与侯林儿,骑上马,张胜步行紧随,径往守备府中来。

同类推荐
  • 死亡约定(幽冥怪谈Ⅱ)

    死亡约定(幽冥怪谈Ⅱ)

    王实从没听见过儿子发出如此惊恐、大声的尖叫。那一瞬间,尖叫的不止儿子一个,还有另外三个小孩,他们似乎都面对的是一个方向,那是一个走廊的尽头,没有人,只有一扇开着的窗子,窗玻璃延伸到黑暗里,在夜晚的凉风中摇晃颤抖。
  • 秦皇父子

    秦皇父子

    两千年前那一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毕竟太久远了,世人皆知“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秦始皇帝,而几乎忘记了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秦始皇帝的长公子、万里长城的监造者扶苏。
  • 母亲

    母亲

    小说的主人公原本是个逆来顺受的普通劳动妇女,在从事革命事业的儿子巴威尔的影响下,思想迅速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部小说第次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群众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 欲·动

    欲·动

    阔别8年之后,程拾翰重归故里,立刻卷入了职场、情场、商场与阴谋的诡谲变幻之中——职场上,他要面对同窗好友的明枪暗箭;商战中,他要面对昔日情敌的圈套与围剿;情场上,他要面对两个美丽女子的关怀:一个是已经离婚的前女友,一个是老板的私生女……同时,他还一步步走近了一个关涉众多人物命运的“凡高计划”,生死系于一线。
  •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擅长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字精练生动,有相当的感染力。他一生热爱奋斗和冒险,创作了50多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故事,其中许多作品堪称短篇小说的经典,为人们了解美国人及其性格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热门推荐
  • 偶像公主之星际

    偶像公主之星际

    一对姐妹花,在星际学院里认识了很多朋友,并和她们一起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偶像活动
  • 武动巅峰

    武动巅峰

    以武入道,可否永生长存?横行九天?巅峰武道,神鬼惊,武动九天,亘古存。诸神群魔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惊天变化如过眼烟云,我能否踏上力量巅峰,成就武动巅峰?
  • 苏童生

    苏童生

    这是一个充满星力的世界武者点亮体内星辰以吸收星力强者飞天遁地,弱者开山裂石苏童生:武技功法?绝色美女?你能想到的我都能给你创造出来我有金手指,想要什么想想就有了
  • 一别二十年

    一别二十年

    某省会城市生于六十年代一群人,他们一起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相互之间曾经是小学、初中或高中时同级或同班同学。该小说讲述的是初中时同在一个班级的一伙人,在城郊“镜湖”景区内,举办“初中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前后的故事。
  • 爱你勿忘我

    爱你勿忘我

    秀女对郎才说的最后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忘记我啊!”。郎才回人间,把秀女种下的花儿取名“勿忘我”。,勿忘我像秀女一样对着郎才笑,那美丽的花儿让郎才似乎看见的秀女,郎才抬起头,那洁白的白云镶嵌在碧蓝的天空下,他隐隐约约看见,在天空之国的秀女对着他微笑!“敢夺我所爱,哪怕对手是上苍,我也要你付出惨重的代价!!!!”
  • 脊梁

    脊梁

    该小说描写的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及其家人,从艰苦的陕北举家搬迁到遥远的新疆,他们既经历过动荡的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也经受了改革开放后被人冤屈、倍受打击迫害的种种考验。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正气凛然、刚直不阿、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形象。尽管他在工作生活中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遭受过百般的磨难,但他的英雄本色不变,始终坚持正义,不断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 夺命仙医

    夺命仙医

    在这乱世涌动的危机下,她能否达到目的?意外获得的古籍是凑巧还是阴谋?身边一张张带笑的面孔究竟谁真谁假?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徘徊又是谁的背叛?
  • 啜泣的萤火虫

    啜泣的萤火虫

    一桩桩可怖的杀人案发生在他身边,村里又突然冒出两个陌生的男人,一个身份不明,另一个又自称是艺术家。随着杀人案件的脉络逐渐变得清晰,迷雾也慢慢散开,莫名的记忆却涌现出来。他,到底是谁?这一切又有何关联,他们最终将会何去何从。
  • 通天封神记

    通天封神记

    自盘古开天以来,天地混沌,万物生息。宇宙衍生为万千,星系衍生为亿万,星球不计其数,但因轮回未定,多数星球为死气沉沉,并无生命气息,幸运的是在这亿万星球中,有一个星球得天地之灵气,得以滋生万物,其万物又分轮回,轮回之中,妖魔乱生,万物以得道升天为荣,以修仙成神为终!日月轮回,峰回路转,世事沧桑,万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万物众生,在演化期间分支成了神、仙、道、人、魔、鬼、怪七世轮回!其中神为至上,怪为至下,人为中庸!
  • 道魂觉醒

    道魂觉醒

    人有三魂七魄,魂分,天,地,人。魄生七段源,锻体练神魂,养精蓄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