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0400000075

第75章

第四校量胜分

菩萨住此中胜三乘故。前初住及安住已说过小。何故至此方说胜耶。释云。菩萨诸行是事皆过。前是初住及正住过。今地满胜故亦辨过。如小乘见位无此胜德。今此不同故显殊胜。然此胜相略说三种。愿是标志遐广。行是依誓造修。果是当位行成就

初愿中略作七门。一显名。二体性。三约修分别。四约行分别。五约所求行位分别六因果分别。七释文

初名者。愿是希求义。地论云发诸大愿者随心求义故。次显别名。此论中但释文不显名。古来诸德依义作名。或有顺或不顺。今依梁摄论具列十名。彼云。一供养愿。愿供养胜缘福田师法主。二受持愿。愿受持胜妙正法。三******愿。愿于大集中转未曾有****。四修行愿。愿如说修行一切菩萨正行。五成就愿。愿成就此器世界众生三乘善根。六承事愿。愿往诸佛土常见诸佛恒得敬事听受正法。七净土愿。愿清净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众生。八不离愿。愿于一切生处恒不离诸佛菩萨得同意行。九利益愿。愿于一切时恒作益利众生事无有空过。十正觉愿。愿与一切众生同得无上菩提恒作佛事。解云。此十中。最初供养愿。此经中唯约供佛。摄论通余胜缘师等。第二同。第三此经中是请******为摄法上首。非是自身作******事。第四愿。有人云此是知众生心愿。此名非也。文中自释是修菩萨行故同摄论也。第五成就。是教化义同也。第六此经中名知世界愿。现前了知世界差别。与摄论不同。会此二说。谓彼承事必往世界。此知世界必事佛故。又不须会。但此经为定。彼论十愿从此经出。更余处无文故。余后四愿意义。悉同可知

第二体性者有六门。一约克性门。唯识论第九以欲胜解及信为性。愿以此三为自性故。二约相应门。梁摄论第十清净意欲以为愿体。依般若故得清净。依大悲故有意欲。解云。此有五法。一清净是信。二意是意乐。三欲。四智。五悲。后二是所依。何故依此二者。以愿有二故。唯识云。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三约所依。以依后得智起此愿故。如余论说。十度之中后四皆是后得智故。四约行渐增为性。如地论云。何故名大愿。光明善根转胜增广故。五约眷属。通一切行故。唯识云。若辨眷属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为性。六约究竟。梁摄论第十云。此十愿至登初地乃得成立。何以故。此愿以真如为体。初地能见真如故

第三约修分别者。初七是修始。次二修熟。后一修成得果。又从地前初发心时即起此愿。至登初地。修愿得成。如梁论等辨也

第四约行分别者有二。一别。二通。别而言之。初二自利行。论云初愿功德行满。第二愿智慧行满。次五利他行。于中初云以何身者谓摄法上首身能利他故。二云以何心者。修行心方能摄生故。三何者众生者。谓四生等是所化故。四众生住何处者。知世界差别故。五自身住何处能化众生者。住净土之处。后三有三义。一初是自利满。次是利他满。后是二利得果。二三俱自利。论云后三愿显自身故。三三俱利他。论云此三示现如实教化众生故。二约通而言之。此十总是自利。俱是利他。故下论云。此校量菩萨愿胜有二种。胜声闻辟支。一常勤修习无量行故。二与一切众生同行故。解云。此上句自利。后句利他故得知也

第五约所求行位分别者有二。一通。二别。通而言之。或俱是行。以并依愿所修行故。或并是位。以创发在地前终成在地上。如前梁论故。别分中。初七是行。已如前辨。后三约位显。论说后三初名得地校量胜。故此从初地乃至第九地转胜故。二得菩萨地尽校量胜故。此在第十地菩萨位穷故云地尽三得一切地尽究竟故。此在佛地。佛果究竟一切地尽第六因果分别者亦有通别。通说俱因。以在因位故。若尔第十何故成佛。释有二义。一此是地上菩萨愿力示现他方成佛。理实非佛。二地中起愿愿当成。佛今亦未成。或是果。以地前起愿未成为因。得地成就为果。如十度行地前为因。地上为果等。别说中有二。初随显言。前九为因。后一为果。二具摄言。前五成因行。第六知世界智。是所求种智果。第七是所求净土依果。八九亦因。第十所求正报果

第七释文有四。初一句结前生后。起愿方便。二正显十愿。三广摄眷属。四以十尽要期。以显无尽。初中生如是定心者。论大方便大行。故谓巧起大志标期所作。名大方便。是愿心也。依愿造修行成必然。故名大行成此愿行也。于此二作心成决定。更无二念故名定心。二正显十愿即为十段。诸愿之中皆有三义。一举所作事。即行体也。二发如是大愿。明对行兴愿。三广大等显愿分齐。此愿中通论有七种大。一供心大。清净心者。论名上深信清净。以增上敬重故释上也。回向菩提释深也。决定信释信也。此中净心具此三义。又一向不杂余念亦名净心。二福田大。谓有佛斯供故曰无余。供养三种。有人配供三佛。或可或不可准可知。于中香华但表敬。无资用故名敬也。其行供与行敬何别。但义一行可别。资顺义为供养。虔仰义为恭敬。亦配三佛同前。论就三乘说三佛。准下别教亦十佛也。三供事大。谓一切供具等者此有三义。一事事广。如论无量故。二种别多。如论种种故。三皆精妙。如论复胜事等供养。故具此三义。名一切具也。此上行体也。四愿大。谓随行起愿。如经发如是大愿。故此兴愿也。五摄功德大。胜余凡小之善根故云广大如法界。六因大。生无常爱果。因不尽故云究竟如空。七时大。能尽后际。得涅槃常果故云尽未来际故。八立誓自要故。云尽供养一切劫中乃至无休息故。一切劫中所有佛者。顿供养也。无休息者。常供养也。问诸处多明供养三宝。此中何故唯供佛耶。答理实通有。但文中影显。初愿对佛愿供。第二愿对法愿护。第八愿对僧愿同。又复供养有三义。一唯供佛。显行趣求。二供养佛僧。从之求法。三供养三宝。具摄功德。今据初义故唯供佛

第二愿中亦三。初举所作行。于中经有三句为二释。一就始修。二约终成。初中三者。先护教法。谓契经等取应诵等。此是所护法也。书写等解能护持行。余经论说有十种。无性摄论云。一书写。二供养。三转施。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今此论中且说六种。初五自行护。后一化他护。二摄一切诸佛等者明摄受证法。谓证三菩提自行持也。摄此转授化他护也。三一切诸佛所教化法等者是行法。谓修行者皆是诸佛所教化故。彼修行时。若有障难。摄令住善。使离障故。济令舍恶。使出难故。又未起障难护令不生。已起障难救济令免。上来约始释竟。复名三成就等约终成释。一明****不断成就。二证三正觉成就。何故菩萨证二乘菩提。释有二义一所证二空摄生空故。如胜鬘经中摄受正法具足二乘世出世法故。二为物现证。如天女云。若以声闻法化众生我为声闻等。又法华云。知众乐小法菩萨化二乘等。皆此义也。三修行成就。从初发心乃至因满故云如实修行。行成得果故云正觉成也。第二起愿。第三分齐。并同前释可知。下诸愿中。此后二段并更不释应知

第三愿行体之中有四。一明摄法处。如经一切世界等故。此是一切应化身佛。往彼应感成道处故云一切愿也。二明摄法时。谓彼中佛现八相时。此八相亦有化佛具不具者。如天王如来白衣成道则无出家。须扇多佛亦知出世。无众生可化即入涅槃。留化佛。半劫度人。是则无******。若取化说亦得具八。余释迦等多亦具之。此等并约须弥山世界。若就树形等世界总无八相。以彼未必有兜率天等。又此八相论中但释五相。以并舍胜就劣故须释耳。余三不尔故不解释。以处胎必生故不待释。出家胜俗故亦不释。转法益生亦胜不说故不释之。释生兜率有二问答。一以上界为问。难处来答。二以他化等为问。生兜率众生敬心为答。释余相如论显之。三成摄法行。如经我于尔时等。论释中二。一为随彼众生故。自供养佛令他学已故云方便。此成功德行。通于八相。二以彼如来有所说故。启请摄法。请法为生故云方便。此成智慧行。唯约******相。此二总名助菩提法。四明其顿成。论经名一切处一时成一时转。论释。非前后故此名三时转者。是于一切成佛之处同时三转故名也。亦是三请转故

第四愿内行中有二。初正显菩萨所行。二说以化物令心增长。前中论摄为四。一种种者行义差别。于中有二。先世间行。二出世间行。此二有二。若约位分。地前为世。地上为出。若随义分地。教行名世。证行名出。今就后义。初至第六。于一行中修一切故名为广。二第七地中。一切行中修一切故名大。三第八已去。念念任运深入无量佛境故名无量。出世者。正证真智不离法执故不可坏。离妄念故无分别也。二体者诸波罗蜜是菩萨行体故。三业者是诸地中所修之业故云助道法故。四方便者巧相集成一摄一切。要由六相方得显示。何故论中同相异相。此名有相无相者。以于别类各带于总。名有是同。然各互无名无。是异故不相违。二一切菩萨下说前四行。用以化人。于中菩萨所行牒前种种也。及诸波罗蜜牒前体也。本行牒业及方便也。教化下正以化人。令心得增长

第五愿内行中有二。先明所化众生。后明化所成益。前中论摄为六。初粗细者显报相差别。于色中细者无想。是无想天。在第四禅。与广果天同处。外道取为涅槃。修无想定生于彼天。得五百劫无心报。无佛弟子生彼天中。就无色中。前三空名非无想。第四空名非有想。以非有粗想故名非有想。非谓无细想故。论经名非想非非想也。二生依止者是报之所托。四生差别作三门。一明通局。二显宽狭。三释文。初中化生于五趣中二全。谓地狱及天。余三少分。如劫初时。人畜及鬼一切化生。余时通别故。胎于三趣少分。谓人畜鬼。余皆无故。卵湿于二趣少分。谓人畜。余悉无故。人中湿生如顶生王等卵生如毗舍佉母生肉卵出三十二子等。二宽狭者。以四生望五趣。四生宽五趣狭。杂心云。为生摄趣。为趣摄生。论自释言。生摄趣非趣摄生。何者四生五趣不摄。论言中阴是化生。五趣不收。此四约所依处。受生名依止。如余三。依胎依卵依湿化生依何。论释依业。余三岂不依业释。化生业胜。不依外缘。三上界净。欲界不净。四种种身者受报别也。谓下三涂苦上天为乐。人及修罗通于苦乐。五以自业是受生所依故云生处也。六以名色为报。自报体故。四蕴为名。色蕴为色。以色形可睹当相说之。余四是心心法。冥漠非名。不辨故说为名。楞伽云。以名宣说无色四阴故号为名。是谓众生也。二为何义故化者有三。一信入教法故云教化成就。二得小果故云断世间道。道是因义。即惑业也。世间是报。即苦果也。三得大菩提。准此二乘人无不皆向大菩提也

第六愿中。初所求行中有三。初明世界形类故。二明世界分齐相遍故。三世界数多十方无量故。初中二。先举所知。后随入下求能知。前中有四。初约广狭分别。小千为狭。中千为中。大千为广。二义类分别。初类多无数量。二义难分别。三体不可坏。四相不可动。五事不可说。三粗细分别。论云随何等世界意识身者。意识是心。身色色。心粗故世界亦粗。其细亦尔。又如法华中天人见劫尽者是粗也。我此土常安隐者细也。四依住分别。正住者是仰世界。倒住者是覆世界。如蜂窠等。言平坦者无堆阜等故。言方者四方故。如斗形。言圆者团圆故。如珠形。下明能知。随如是世界。以智入中而明了知。二真实义相者。如帝释妙胜殿上有宝珠为网。天珠明净。一珠中现一切珠。一切珠亦尔。互无障碍。世界亦然。于一处中有多世界。多世界尘中复有多界。如是重重无障无碍。如幻业作故者转喻显之。如世幻士作幻业用。令于水处见火火处见水小处见大。皆无障碍。此亦如是世界实尔。故名真实。此是如理智中如量境界故云唯智能知也。三无量相者。如前二相遍于十方名无量差别。尽十方际故名入也。下明能知。皆现前知者不取比知故。愿求此智

第七愿内净土七义中。经内略无自在净。以与同体不多别故。六中初三当相明净。次一约人显净。后二举因显果。前中初体净。次一相净。后一用净。体中同体有二义。一同以法性为体。是故镕融相入无碍。二一以多为体。多以一为体故名同体。是故论经无入字。明即是故不言入也。问与前帝网何别。答前是世界海。约缘起通染净。互相变现。今是国土海。就理实言。一元来是多。多本来是一。亦非彼此相涉等。二具德庄严有三。一神通庄严。谓神变自在。或大小相容。或能起化宣说法故。二光明庄严。常放光明照除黑闇破无明故。三宝相庄严。众宝集成具胜德故。略具此三故云无量庄严。三受用净。谓受用此土。一令成断德。烦恼永尽故云离诸垢秽。二令成行德。净妙行成故云具足清净。四住处众生净。诸大菩萨悉具胜智充满其国故名净。五因净土。因有二。一生因谓修施戒等因。当得净土果。如维摩经说。二依因此亦二种。一以镜智净识为土所依。二后智通慧为依。如下第十地入佛国体性三昧现净土。今依此义故云常有等。六果净。果有二种。一因所生果。二示现果。谓果德自在临机示现。今依此义故云随众生心等

同类推荐
  • 宋学渊源记

    宋学渊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恒水经

    佛说恒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农书

    神农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愿经

    四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隔夜雨

    隔夜雨

    不语,不笑,不痛,不痒,生活是一场闹剧,但因为有你们,即使是苦难,我依旧快乐……
  • 近身强少

    近身强少

    佣兵强者,特工之王重回都市,面对清纯可人的校花,冰雪冷酷的总裁,傲挺丰满的女警,他将如何遨游花丛,本想安逸生活,却陷入一场阴谋,卷入地下圈子的霸权争斗。再战江湖,一双铁拳纵横四海。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女人血溅五步!!一腔热血,彰显男儿之气,再创英雄之梦!
  • 仙门再起

    仙门再起

    心有红尘,身老沧桑。执剑在手,漫步时间。既要做仙,我便是仙。若是有凡,我即是凡。我叫穆歌,我在仙界,我记录下我的故事,打开笔记,一起前往。
  • 罪色天堂

    罪色天堂

    好了,夜已深。坐下吧,那些从地狱深处徘徊而来的故事,早已开始......
  • 情迷总裁:Boss放开我妈咪

    情迷总裁:Boss放开我妈咪

    三杯伏特加引发他俩一生的纠缠。醉酒的她,推开那扇不该推开的门,是偶然,也是必然。在葬送初夜后,她面红耳赤的带着种子落慌而逃。是命运的安排?六年后,她空降他的公司,足足分了他一半的权,他早已忘记曾在膝下承欢的她。本就性格不对盘的在两人新一轮的战斗中,又擦出怎样的火花?
  • 人世道

    人世道

    你相信命运吗?你相信存在命运这种力量吗?你相信我们是受到命运的摆布吗?如果真的存在命运这种可以决定我们世间一切的力量,那么是谁在操控命运?是谁在操控我们的命运?你相信这个世界是你所看的摸样吗?你相信那些古老的神话故事都是真的吗?你相信这个世界还存在一种超越人类力量之上的存在吗?你有没有想过鬼、神、魔究竟是什么?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还是世界另外一面我们尚未明了的理性存在?人总想超越于人,成为人类力量之上的存在,因此便有了魔法有了修真,可是通过这些人类便真的能超越于自己吗?我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有一些人拥有其他人类所无法比拟的天赋?他们真的是自然产生的吗?还是他们本身就是被某种力量所创造出来的?看借用西方一种说法,上帝创造了人类,但人类却想取代上帝。如果你觉得这些疑问对你有吸引力的话,那就来看本书吧!
  • 几次相遇,几次情深

    几次相遇,几次情深

    他问她为什么不取消婚礼,她却只告诉她他们不会离婚。他问她她是谁,她却只说自己是他女儿的妈。他让她滚,永远不要再出现在自己面前,她却只留下那锥心的四个字。他说他已经想起来了,她却告诉他自己忘了。他想她跟自己回去,她却把他关在门外,不愿再打开心门……
  • 山海图之玄门

    山海图之玄门

    科学的轮船,把我们从神鬼的世界里拉了出来,从此以后我们失去了对神鬼的信仰,质疑神鬼的存在,排除一切科学之外的事情。而科学,也不余遗力的来解释一切,也确实解释了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但那些我们没有接触到的那些禁区呢?禁区,当然也有得解释,那就是权威。然而存在的一直都存在,并不会因为我们的信仰崩塌而荡然无存。
  • 独家密爱:首席总裁不可以

    独家密爱:首席总裁不可以

    一一不小心惹到大总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她一躲二闪三跑人,却次次被抓到。他笑道,“跑,怎么不跑了?”她冷哼,撅着嘴儿说道,“休息一下,等会接着跑!”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好习惯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好习惯故事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