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51100000004

第4章

且一日亦具四时之气。而运更有郁复淫胜之不同。故有麻黄桂枝葛根青龙等法。当知四时俱有中风伤寒。不得拘春伤于风。冬伤于寒之一说也。太阳经多中风方。麻黄附子细辛真武附子茱萸白通四逆通脉等汤是也。中风诸方可移治伤寒。伤寒诸方不可治中风者。寒可温而风不可以热治也。风为阳邪。故中风者。在少阴每多阳症。寒为阴邪。

故伤寒者。虽在太阳每多阴症。太阳经多中风症。阳从阳也。少阴经多伤寒症。阴从阴也。夫风者善行而数变。故脉症皆不可拘。自变者观之。其症或自汗鼻鸣。或无汗而喘。或不汗出而烦躁。或下利呕逆。或渴欲饮水。或往来寒热。或口舌咽干。或短气腹满。鼻干嗜卧。或目赤耳聋。胸满而烦。或四肢烦疼。种种不同。其脉或浮缓。或浮紧。或弦而浮大。或阳微阴涩。或阳微阴浮。亦种种不同。自不变也观之。惟浮是中风之主脉。恶风是中风之定症。盖风脉变态不常。而浮为真体。风症变幻多端。而恶风其真情也。仲景广设诸方。以曲尽常变耳。夫寒之伤人也有三。早晚雾露。四时风雨。冬春霜雪。此天之寒气也。幽居旷室。砖地土 。大江深泽。邃谷名山。地之寒气也。好饮寒泉。喜食生冷。酷嗜瓜果。误服冷药。人之寒气也。此义最浅。伤寒诸书莫之或及。而以冬寒春温。时疫之症掩之。何不求致病之因。而归时令之变耶。夫寒固为冬气。三时岂必无寒。第寒有轻重。伤亦有轻重。不拘定于冬。温固为春气。而三时亦病温。且温随时而发者多。因冬月伤寒所致者少。不可谓必然之道也。即冬时病温。

亦因其人阴虚而发。岂冬时之暖气。即有毒以伤人乎。若时行疫气。正天地温热之毒。如凉风一起。疫即自散。岂遇寒而反重耶。疫与寒。为风马牛不相及。何得以寒冠时行之疫。若为暴寒所折而病。即是三时之伤寒。勿得忘以疫名之矣。谓三四月阳气尚弱。为寒折而病热轻。五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折而病热重。七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折而病热微。此叔和之莫须有也。夫病寒病热。当审其人阴阳之盛衰。不得拘天时之寒热。天气之寒热以伤人。必因其人阴阳之多少。元气之虚实为轻重。不全凭时令之阴阳为转移也。所以仲景立方。全以平脉辨症为急务。不拘于受病之因。不拘于发病之时为施治。如夏月盛暑。而伤寒吐利。多有用姜附吴萸而始效。隆冬严寒而病温。多有用石膏硝黄而热乃解者。谓麻黄桂枝二汤。只宜于冬月之正伤寒。三时不可轻用。其失岂不多乎。夫开口言伤寒。动手反用寒凉克伐之剂。曷不于伤寒二字顾名思义耶。寒伤于表。法当温散。寒伤于里。法当温补。仲景治伤寒。只有温散温补二法。其清火凉解吐下等法。正为温暑时疫而设。所以治热。非以治寒。治热淫于内。非治寒伤于表也。

今伤寒家皆曰。仲景治温治暑。必另方治法。今遗失而无征。伤寒只有汗吐下三法。将温补正法。置之不用。反曰治伤寒无补法。于是人伤于天地之寒者轻。复伤于医师之法者重。死于寒食之内伤者少。死于寒药之内伤者多耳。

温暑指归第五

内经论伤寒。而反发热者有三义。有当时即发者。曰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也。有过时发热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有随时易名者。曰凡病伤寒而成湿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也。夫病温病暑。当时即病者不必论。

凡病伤寒而成者。其病虽由于冬时之伤寒。而根实种于其人之郁火。内经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此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源。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暑病。申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故。夫人伤于寒。则为病热其恒耳。此至春夏而病者。以其人肾阳有余。好行****。不避寒冷。虽外伤于寒。而阳气足以御之。但知身着寒。而不为寒所病。

然表寒虽不内侵。而虚阳亦不得外散。仍下陷入阴中。故身不知热。而亦不发热。所云阳病者。上行极而下也。冬时行收藏之令。阳不遽发。寒愈久。则阳愈匿。阳日盛。则阴日虚。若寒日多。而蓄热浅。则阴火应春气而病温。若寒日多而郁热深。则阴火应夏气而病暑。此阴消阳长。从内而达于外也。叔和不知此义。谓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夫寒伤于表。得热则散。何以能藏。设无热以御之。必深入腑脏。何以只藏于肌肤。且能藏者不能变。何以时换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伤。而但咎其时之外伤。只知伤寒之因。不究热伤其本。妄拟寒毒之能变热。不知内陷之阳邪。发见其本来面目也。又谓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因冬时触寒所致。而非时行之气。不知辛苦之人。

动摇筋骨。凡动则为阳。往往触寒即散。或因饥寒而病者有之。或因劳倦而发热者有之。故春夏之时。辛苦之人。因虚而感时行之气者不少矣。若夫春夏之湿热。由冬时触寒所致者。偏在饱暖****之人。不知持满醉以入房。以竭其精。以耗其真。阳强不能密。精失守而阴虚。故移祸至于春夏也。内经论温之脉症治法甚详。学人多不得要领。仲景独挈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提纲。悉温病之底蕴。合内经冬不藏精之旨矣。热论以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少阴者封蛰之本。

精之处也。少阴之表。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故太阳病。当恶寒。此发热而恶寒者。是阳中无阴矣。而即见少阴之渴。太阳之根本悉露矣。于此见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孤阳无时而发为温病也。温病症治。

散见六经。请类推之。如伤寒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是伤寒温病之关也。寒去而热罢。即伤寒欲解症。寒去而热不解。

是温病发见矣。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即是温势猖狂。用白虎加人参预保元气于清火之时。

是凡病伤寒而成温者之正治法也。因所伤之寒邪随大汗而解。所成之温邪随大汗而发。焉得无虚。设不加参。则热邪从白虎而解。安保寒邪不从白虎而来乎。是伤者当补。治病必求其本耳。如服柴胡渴已。渴者属阳明者也。以法治之。夫柴胡汤有参甘姜枣。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是服寒之剂。不足以解温邪。少阳相火直走阳明也。是当白虎加人参法。若柴胡加人参之法。非其治矣。夫相火寄甲乙之间。故肝胆为发温之源。腹胃为市。故阳明为成温之薮。阳明始虽恶寒。

二日自止。即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亦病伤寒而成温之一征也。若夫温热不因伤寒而致者。只须扶阴折阳。不必补中益气矣。且温邪有浅深。治法有轻重。如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瘀热在里不得越。身体发黄。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茵陈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大承气汤急下之。厥阴病下利欲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此仲景治温之大略也。夫温与暑。偶感天气而病者轻。因不藏精者。为自伤其病重。若再感方土之异气。此三气相合而成温疫也。温热利害。只在一人。温疫移害。祸延邻里。今人不分温热温疫。浑名温病。令人恶闻而讳言之。因于辞之害义矣。吴又可温疫论。程效倩热病注。俱有至理可传。愚不复赘。余义详见方论。

湿异同第六

(风寒湿暑燥热)六气为病。皆能发热。然寒与热相因。暑与热相继。独燥与湿相反。风寒温暑皆因天气。而湿病多得之地气。燥病多得之内因。此病因之殊同也。内经病机十九条。其分属六气者。火居其人。风寒湿者居其一。燥症独无。若诸 项强。皆属于湿。愚尝疑其属燥。今本论有 湿之分。又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 。则 之属燥可知也。夫 以状名。因血虚而筋急耳。六气为患。皆足以致 。然不热则不燥。不燥则不成矣。六经皆有 病。须审部位以别之。身以后属太阳。

则凡头项强急。头背KT KT 。脊强反张。腰似折。髀不可以曲。HT 如结。皆其症也。身之前者属阳明。头项摇动。

口禁齿。缺盆纽痛。脚挛急。皆其症也。身之侧属少阳。口眼 斜。手足牵引。两胁拘急。半身不遂。皆其症也。若腹内拘急。因吐利而四肢拘急。是太阴 。恶寒蜷卧。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俯而不能仰者。是少阴 。****上升。宗筋下注。

小腹里急。阴中拘牵。膝胫拘急者。厥阴 也。若 之挟风寒者。其症发热无汗而恶寒。气上撞胸。而小便少。其脉必坚紧。其状必强直而口噤。此得天之气。内经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者是。其势勇猛。故曰刚 。病自外来。当逐邪而解外。 有夹本邪而为外患者。其邪从内出。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其脉沉迟。其状则项背强。KT KT 。此得之地气。

内经所云。诸 项强。皆属于湿者是也。其势 弱。故名柔 。病因于内也当滋阴以和内。治湿君栝蒌根者。非以治风。

实以生津。非以治湿。实以润燥耳。夫 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夹杂于他病之中。人之病此者。世医悉指为风。所以不明其理。善医者。必于他症中审察而预防之。如头项强痛。即 之一端。是太阳之血虚。故筋急也。今人但知风寒。

不恤津液。所以发汗太多。因致痉者多矣。夫 本有由来。一经妄治。即奇形必见。项背强KT KT 。是 之征兆。

故用葛根。身体强。是 状已着。故用栝蒌根。卧不着席。脚挛急。口禁齿 。是 之极甚。故用大黄芒硝。无非用多津多液之品。以滋养阴血。不得与当汗当下者同例也。观伤寒脉浮自汗。心烦恶寒。而见脚挛急。是 势已成。须当滋阴存液。

同类推荐
  • 台海恩恸录

    台海恩恸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热河日记

    热河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救荒事宜

    救荒事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瘳忘编

    瘳忘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众仙赞颂灵章

    众仙赞颂灵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三十几岁女人应该具备的7张王牌

    三十几岁女人应该具备的7张王牌

    三十几岁的女人如兰花气质温馨,有着女性的成熟魅力,又不失烂漫的情怀,有着独特的女人味。然而这个时候的女人往往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面临着相夫教子与发展事业的矛盾,有时还要经历男人婚变的挑战,经历着人生的抉择和磨难。作为三十几岁的女人,要想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拥有自尊和智慧的兰花气质,推翻男人们那不可一世的封建和自私,勇敢地走出困境,享受快乐美丽的生活,就要紧握手中的几张王牌。
  • 樱花之恋:撒旦回归

    樱花之恋:撒旦回归

    十年前,她背负向着血海深仇离去;十年后,她强势回归,势要将人们欠她的千倍万倍地讨回来。他是天之骄子,腹黑嚣张是他的本性,无赖是他的代名词。传闻他不进女色,却对她苦苦纠缠……他是她仅存的温柔,她是他一生的守候。他说:倾尽我所有,只为博你一笑。她说:负尽天下人,只为与你相守。一场火与冰的相撞就此展开。且看腹黑的他怎样将冰冷的她收入麾下【青春复仇校园文有点小虐不喜绕道,勿喷】
  •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三星在李健熙的改革下,仅花12年就跻身全球前20大最有价值的品牌;企业的收益增加了66倍;品牌价值超过160亿美元……本书讲述了李健熙的人生智慧与管理理论,并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他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事、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企业经营的要诀。本书结合崭新的人生智慧和前沿的管理理论,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李健熙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世、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多诸方面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入山之门径,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炎武破虚

    炎武破虚

    这是一个属于武修的世界,没有实力便没有尊严,是选择平凡一生,还是参悟天地,成为那永恒的传说,阻力不算什么,苦难那更不能阻挡他的脚步,因为他的信念便是追求那传说中的巅峰之境。。。且看他如何历经磨难,挑战极限,踏入巅峰。。。。新人新书不容易,有票的给张票,没票的就点下收藏,先拜谢了。
  • 蚀骨溺宠:绝魅皇后太逍遥

    蚀骨溺宠:绝魅皇后太逍遥

    "我还是很喜欢你,即使我们是两个时空"那年她才十岁,那年他正直年少;那年的她什么都没有,那年的他承诺要守护她一辈子。谁又知道,这幸福的背后,有多大的阴谋?她被这现实逼得快崩溃,却发现最爱的人也骗了他多年,最后想害死她的,居然也是他。我亦无他,亦无你
  • 神眼轮回

    神眼轮回

    末法时代,天道苍茫,秦家一门难活而立。爷爷生前逆天改命,依靠道术窃得寿命数十载。代价却是秦家到秦奋这一代也就该绝后了。他本无心却有人逼他开天眼看凡尘。看到的却是蜀地有座墓,昆仑有块碑。
  • 战仙谪

    战仙谪

    春秋之际王室播迁,两位公主,姿容绝世翩翩若仙,一个心高气傲,目无下尘,皎洁如玉好似莹白玫瑰,一个韬光养晦,和光同尘,婉约含芳一如嫣红牡丹,一位太子,英姿飒爽,傲视群雄,唯有,双美在心,难舍难分,不可兼得,何去何从,苦,苦,苦,气化清风尘归土,乐,乐,乐,相爱相杀真可恶,到如今,聚散无常怎奈何、、、、、、
  • 养鱼,先养水

    养鱼,先养水

    本书详细讲述了松下幸之助的成长过程、创业经历、经营理念以及人生感悟,让读者从他的人生经历、人生经验中学到宝贵的人生智慧和管理哲学。
  • 德治天下

    德治天下

    这是一个德知的时代,人的种种美德,可以凝聚成具体的事物,拥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威能,可以教化一方,可以治理天下,可以护身杀敌,可以征战沙场。大正朝末年,真理当道,道德泯灭,学子许义如何秉承大义,披荆斩棘,开创自己的大道
  • 黑暗与光明间的巅峰之战

    黑暗与光明间的巅峰之战

    伟诚为了消灭黑暗势力,到处寻找合适的同伴,一起并肩作战,他们击败了黑暗势力的三大组织,还击败了投靠黑暗势力的神秘界,他们不断地努力,终于将魔界的所有恶魔打败,但是他们再一次面临了一个恐怖的噩梦,他们不断地坚持,最后终于消灭了黑暗势力,保护了世界上的苍生……小布的QQ:24105125443暂封作品群:16081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