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5600000010

第10章 直视真相(3)

梁启超上述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中文,概括地说,是以下的意思:

“……中国人不讲卫生,结婚生育太早,不利于优生,而且中国许多人终日闭门读书,根本不做运动,身体所以不强健,而且不少人还房事过度,而且还抽鸦片,身体当然不可能强壮。所以啊,中国人的体格根本就是病夫,由病夫组成的国家,怎么可能不是病国呢?希望我的同胞们,要锻炼身体啊……”

可见,梁启超从外国人称“中国”为“病夫”的社论当中,引申出了中国人的体格问题,并批评中国人不爱运动,因此,梁启超认为“中国人”是“病夫”,而由一群“病夫”所组成的国家(中国),这样的国家,自然也是一个“病夫”。

读到这里,有几点重要事实,需要注意。

1.梁启超是当年洛阳纸贵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的文字对当时国民舆论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在当时,绝大多数的国民没有能力阅读英文社论的原文,因而只能以梁启超的评论为参考。

2.清朝末期的中国人,的确没有做体育运动的习惯,我们所熟知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是1949年之后才提出来的。到了1904年,梁启超更是在他的《新大陆游记》一文里写道:

“……称病态毕露之国民为东亚病夫,实在也不算诬蔑……”

很清楚了,身为当年中国人意见领袖的梁启超认为“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只是实话实说,谈不上污蔑”。这是梁启超的原话,读者要不服,可以找梁启超去理论,因为这是他的原话,并不是我的杜撰。

这里有一个魔鬼般的细节,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字林西报》的英国记者用英文评论“中国是病夫”,而到了梁启超翻译、传播、评论该事件的时候,却逐步演变成了“中国人是病夫”。

“中国”和“中国人”的概念显然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所谓“东亚病夫”这条信息,从梁启超这里,就开始被扭曲了。随后,“东亚病夫”这个名词,再一次得到大规模的传播,为什么呢?

因为在1904年,中国出版了一本畅销小说《孽海花》,作者名叫“曾朴”,而笔名为“东亚病夫”。这本小说在当年,热销得不得了,多次重印,作者笔名“东亚病夫”也就随着这本小说的走红,而名声大噪。

还有一个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史实,鲁迅在年轻的时候在日本留学,看到幻灯片里日本军队砍杀一个给沙俄军队当间谍的中国人,同时看到许多围观的中国人表情很麻木,因此,鲁迅认为“中国人有病”,所以他“弃医从文”,走上了当作家的道路。

鲁迅说“中国人有病”,这恐怕是各位在小学年代就耳熟能详的片段了吧?

鲁迅说“中国人有病”,因而成了伟人。而英国记者说“中国有病”,却被中国人记恨了一百多年。

其实,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做得更自信一些。难道不是吗?

前文提到了英国记者最早嘲笑中国是“病夫”的同时,也嘲笑了土耳其、伊朗、摩洛哥。事实上,西洋鬼子的品性,远远不止如此,他们在西方世界的内部,也是互相嘲笑“病夫”。在此,我特列举几个例子。

早年西方人在19世纪中期,嘲笑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是“欧洲病夫”(The Sick Man of Europe)。

2009年4月3日,美国知名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登出评论文章,嘲笑日本是“亚洲病夫”(Sick Man of Asia)。

2009年10月29日,英国BBC电台,英国评论员笑骂本国(英国)为“欧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

2007年,《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讥笑葡萄牙为“新欧洲病夫”(A New Sick Man of Europe)。

在更早前的2005年,同一本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还曾经讥笑意大利为“真正的欧洲病夫”(The real Sick Man of Europe)。

除此之外,法国、德国、希腊……都有被西方媒体笑称为“病夫”的历史。这些事例,根本列举不完。

可见,在英语媒体里,“病夫”(Sick Man)这个词语,原来是一个常用的比喻词,在英语世界里,记者、编辑们频繁使用这个词语,用来评论那些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出了问题,或者遇上了麻烦的国家,而被西方记者扣过“病夫”(Sick Man)帽子的,其实远远不只中国,而还有俄国、日本、英国、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希腊……可见,在西方被称为“病夫”根本就不是一个事,或者至少可以说——不是一件什么大事。

不但如此,在近代史上,还有一个被我们严重忽略的事实。早在近代(清朝中叶)之前,有一些清朝统治者就看不起外国人,发明了相当多的贬义词来称呼外国人,例如:“红毛鬼”、“番鬼”、“鬼佬”、“洋鬼子”、“蛮夷”、“夷人”、“倭奴”……读者只要换个位置思考一下,立马就能知道,这些名词,就其字义而言,只有比“病夫”更难听,而绝不比“病夫”更高雅。

总之,最早是某些清朝统治者蔑称外国人,后来才轮到外国人蔑称大清国的官民,这似乎也是一个铁的事实,但又是最容易被国人忽视的事实之一,也是国民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之一。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清朝的统治者用双重标准看待自己和他人,因此,判断问题当然不可能做到客观实际。凡事贵在换位思考。难道不是吗?

我挖掘了这么多事实,自信已经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基本上讲得很清楚了。在此,请容我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如下:

1.最早将“中国”比喻为“病夫”的是中国人严复。

1.英国记者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评论:“土耳其、波斯(伊朗)、摩洛哥、中国,这四个国家,是当今世界上的四大病夫”。

2.这条信息,经过梁启超翻译、传播、评论之后,变成了“外国人嘲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使信息产生了严重的扭曲。

3.“东亚病夫”一词,被畅销书作家曾朴采用为笔名,随着其小说《孽海花》的畅销,“东亚病夫”一词成为了近代史上的“热词”,继而家喻户晓。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一词,从产生——传播——扭曲,再到发扬光大的基本过程。

“支那!支那!”

比日本人称呼中国为“支那”更早的,是一个唐代的中国人,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僧”——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在其口述的著作《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了拘摩罗王和玄奘法师的一番对话如下:

拘摩罗王:“自何国来,将何所欲?”玄奘法师:“从大唐国来,请求佛法。”拘摩罗王:“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日,去斯远近?”玄奘法师:“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支那国是也。”

这段文献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拘摩罗王:“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来我们这里干什么?”玄奘法师:“我从大唐国来,是来求佛经的。”拘摩罗王:“大唐国在哪里?要走多少天?有多远的路程?”玄奘法师:“往东北方向走几万里路,印度叫支那的,就是指的大唐。”

玄奘法师所说的,只不过是一个事实,古印度将大唐国称呼为“至那”、“支那”、“脂那”。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唐朝。当时的唐朝是日本崇拜和学习的对象。于是,从唐朝开始,一些日本僧人就开始在文献中,称呼大唐国为“支那”——注意:那时的日本,不但对大唐丝毫没有恶意,而且还相当地仰慕大唐。唐朝时代的日本僧人,为什么称呼大唐为“支那”呢?因为当时的日本僧人和唐僧(玄奘)所读的,是同一批的梵文佛经——古印度人将中国称为“支那”,唐僧也跟着学,于是,日本僧人也跟着学。

可见,“支那”一词,从其诞生的最初来看,其实并没有歧视、侮辱、蔑视中国人的意思。

“支那”一词在日本的影响进一步的扩大,是从江户时代(17世纪初)起,当时的中国处于明朝时期。

那么在明朝的时候,日本为什么不称中国为“中国”,而是沿袭旧称,继续称呼中国为“支那”呢?

因为——日本要避免混淆。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在明朝以前,“中国”这个名词,并不常用。当时大明国的周边小国,都知道“大明国”、“大明”,而不知道“中国”——反而是在日本,有一个地方名叫“中国”——日本本州岛西部的“山阳道”、“山****”两个地区,在日语中,合称“中国地方”,也简称“中国”。

因此,如果把大明国硬称为“中国”,则在日本国内必然会造成混淆。

两个地方叫同一个地名,很显然会造成误会。所以,日本从明朝开始,举国上下就习惯了称呼大明国为“支那”,而不叫“中国”——为的是与日本国内的“中国地方”区别开来。

直到后来抗战胜利,日本迫于战胜国——中国的压力,才普及了“中国”的称呼,并开始迁就中国,将日本的“中国地方”改称“山阳地方、山阴地方”。

事实上,将中国称呼为“支那”的,远远不止日本一国,至少还有以下国家的语言,都称呼中国为“支那”:泰语、法语、马来语、德语……更有甚者,俄语更是将中国称呼为“契丹”,至今仍是如此。

在中国的历史上,将中国称呼为“支那”的,也不仅仅是日本人,在中国,大量的汉民族英雄和成功人士,都曾经将中国称呼为“支那”。下面举一些例子:

我们知名的中国皇帝唐玄宗,写过一篇名叫《题梵书》的诗,行文如下: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可见,咱们这大唐朝的堂堂皇帝,也把自己的国家叫作“支那”——这简直是反了,反了,成何体统。梁启超在他所著的《戌戍政变记》里面,也有这样一段话:

“我支那四千余年之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看到了吗?我们近代史上的著名“公共知识分子”——梁启超——不但把自己的祖国叫作“支那”,而且还往上加了个“我”字——“我支那”。还有更疯的。章太炎写过一篇《正疆论》,他说:“以支那与日本较,则吾亲支那;以日本与满洲较,则吾宁亲日本。”章太炎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拿支那和日本来选择,我亲近支那;但是如果拿日本和清廷来选择,那么我宁愿亲近日本!”可见,“章疯子”不但称自己的祖国为“支那”,而且还高声唱道——“日本比清廷还要亲”。肉麻死了。还有,中国近代知名学者严复,曾经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翻译成《原富》,他是这样翻的:

“埃及、印度、支那三古国皆有海禁,以内地市场已广,不愿有外交致窥伺。然而是三国,皆古盛而今衰。”

很清楚,严复也将自己的伟大祖国——中国称呼为“支那”。孙中山,也写过一篇文章,叫作《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事实上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孙中山远远不止一次称呼中国为“支那”。知名的革命女英雄秋瑾,写过一篇叫作《支那逐魔歌》的诗歌,也把中国叫作“支那”——该诗的行文如下:

四邻环绕欲逐逐,失权割地无时止,这等人儿还昏昏,如梦如醉如半死。吁嗟乎!我国精华渐枯竭,奈何尚不振衣起?无心无肝无脑筋,支那大魔首推此。

还有,康有为流亡印度期间,他的女儿康同璧,从中国步行到印度去找她老爸。西游成功之后,她写诗自夸,夸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支那人”:

舍卫山河历劫尘,布金坏殿数三巡。若论女士西游者,我是支那第一人。

再举一个例子,近代知名文学家、诗人闻一多写过一首名为《我是中国人》的诗,在这首诗中,闻一多曾多次高呼“我是支那人”。该诗歌的相关文字摘录如下:

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我是黄帝的神明血胤;我是地球上最高处来的,帕米尔便是我的原籍。我的种族是一条大河,我们流下了昆仑山坡,我们流过了亚洲大陆,我们流出了优美的风俗。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我们是四万万不灭的明星;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

这还不算呢,许寿裳在其回忆录性质著作《我所认识的鲁迅》里面,记录了鲁迅的一段往事如下:

“鲁迅在日本住旅馆,要登记姓名、籍贯。鲁迅写下:周树人。但是籍贯却不能写中国。因为日本的山阳地区也叫中国,如果鲁迅写中国,会造成混淆,结果鲁迅写下‘支那’两个字。不料,日本旅馆店主见是清国人,认为是贵客,免费给鲁迅升级了房间。”

许寿裳作为日本留学生和鲁迅的知心好友,他的这一段回忆,说明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在近代史上的日本,说“中国”二字,的确会造成混淆。

2.鲁迅称呼自己的祖国为“支那”,毫不以此为耻辱。

3.鲁迅自称是“支那人”之后,不但没有受到日本人的歧视,反而还因此被日本人视为贵客,免费给升级房间。

那么,为什么“支那”一词在近代史上,会被视为一个侮辱性质的词语呢?其实是因为自从甲午战争以来日本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在中国民间催生了一股强大的反日、仇日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中日两国之间任何的事情,都变得十分敏感——“支那”一词,也就难免成为众矢之的了。

同类推荐
  • 爵爷有喜

    爵爷有喜

    简介:身为北郑王朝最年轻的新晋爵爷,萧晋的爵位来得不甚光彩。庖厨之子,可是却幸运遇上了一位宠冠六宫的姨娘。于是,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不在话下。奈何不通笔墨,徒惹笑话。有闻及此,宠妃一怒,请旨,前大学士有女柳如姻,年十六,当婚嫁,请与甥为妻。消息传开,全城震动。
  • 宋阙

    宋阙

    戏美人,撷红采绿;游江山,拾遗补阙。忙于历史毕业论文的陈孤,不仅意外地回到了千年前的宋朝,而且还被困在了一副棺材里。更出乎意料的是,在随后的一场江湖刺杀中,他竟然成为了,造反名声后人皆知的明教教主。这样的奇怪起点,他该如何抉择未来之路?处江湖之远,为教主尊位,手持三阿,闯荡情仇交织。居庙堂之高,以名士风流,心怀天下,搅动风雨波澜。在仁宗朝的江湖和庙堂之间,来自现代的陈孤,游转自如,皆为王者,演绎辉煌传奇!———ps:宋阙,‘que第一声’,拾遗补阙(缺)。非宫阙(que第四声)。
  • 三国卡牌系统

    三国卡牌系统

    周琛穿越三国,得系统,战孔融,败董卓,打曹操,抗袁绍;看小小蝴蝶如何引动翅膀,瞧乱世三国又起何等风云!~~~~~~~~~三国卡牌系统书友群:494979790
  • 汉人崛起

    汉人崛起

    自满清入关,华夏大地民众皆一派萧杀凄苦之相。至康熙初年,此时之天下大势,已彻底向着清廷。赤子林青,穿越而来,只为在那不可能的推翻清廷路上,硬生生开辟出一条道来!书友交流群(141354591)添加后可以相互交流
  • 龙之城的佚史

    龙之城的佚史

    生命的降临是数千年的沉淀,将世界焕然一新。世界在变化着,文明的兴衰,无数王朝的诞生,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至高的荣誉无数人想追求梦想。但他隐姓埋名,过安定平稳的生活。扬名立万、纵横天下渐远渐行。百年瞬息而过,黑暗世界早已在时光的流逝之中破灭,而如今,他如同死神般的人物和龙之城的古迹人间蒸发般消失的无影无踪……铁马踏冰,纵横天下。这是英雄际会的时代,这是传奇缔造的江山!现在龙的时代转逝,新的时代降临!
热门推荐
  • 无故穿越

    无故穿越

    没想到是一位一起玩了很久游戏的网友居然是一位是而张罗却还偏偏不信,就这样在一个完全不信的情况下穿越到了《笨蛋测试召唤兽》的世界里去了,而且还是魂穿。
  • 阴阳密术

    阴阳密术

    话说能改变天下大势其中一道是为“五行之气”,此气上太虚而周游,落地而滑行,人目不能观视,唯循地理而知其所在。古时名家大师罗道人便运用风水密术,夺天地五行之气,改其天下大势,时至今日,罗道人改天下大势的密术究竟被谁破解……
  • 喜娘(神器系列之圣剑)

    喜娘(神器系列之圣剑)

    徐喜娘自认有倾国倾城之容,可惜命不好,嫁了一次又一次,愣是没嫁出去。好吧!她克夫,她命硬,她认了。只是……虾米?剑鞘?她一活色生香的大美女啥时变成剑鞘了?好吧!剑鞘就剑鞘吧!她认了。只是……什么?大哥有儿子了,那她怎么办啊?当后娘,可人家亲娘还活着呢!共侍一夫的事情她做不来啊!好吧!你不仁,我不义。想要男人也要自己去抢啊!釜底抽薪,断你的后路,嘿嘿!你不跟我还能跟谁。
  • 控物造神

    控物造神

    任你才华绝艳,实力超群,最终仍无法摆脱死神之手!
  • 魔道轮回

    魔道轮回

    来自地狱的恶魔王子,为了替逝去的母亲复仇,毅然踏上了与天神敌对的复仇征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开始,游历三界六道,夺天地之造化,纳日月之精华,最终以杀证道,造就赫赫凶名,卫冕成神。
  • 步上云梯呼吸你

    步上云梯呼吸你

    苏懿贝,是网络写手也是一个孤儿,她的所有行李只有一台电脑和那片从来舍不掉的回忆!笔下出现一个个让人哭死爱死的爱情故事,让人觉得她是一个懂得爱的女孩。但现实中的苏苏却不再愿意相信爱情,她写爱情故事只是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她一样永远不信爱情的女人,会需要读一些爱情外敷内用!
  • 异闻箓

    异闻箓

    新月如钩,残月如钩。钩不到,无尽相思离心头。今朝似梦,昔日成空。但使得,金风玉露曾相逢。
  • 大小姐的贴心保镖

    大小姐的贴心保镖

    我是个保镖,很厉害那种,棒子的跆拳道、鬼子的忍术自然不会放在眼里,就算绝地武士的原力和光剑也未必耐得我何?对于像我这么牛的人物,一般的任务肯定不可能接的。钱?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我只是个只守护美女的保镖,如果是男人或丑妇,对不起,给我再多钱都是没有的。
  • 都市武神

    都市武神

    为找到能将绝世神功磐元功突破到第八层的传人,磐元门当代门主徐穆平苦苦找寻了几十年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练武奇才,以一个变形金刚玩具为代价将那还穿着开裆裤的“奇才”收入门下,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利诱式”授徒过程。从最开始的模型玩具,到电动玩具,到游戏机,到自行车,到大学入取通知书,再到……女朋友。怀揣着师傅给弄来的入取通知书踏上火车来到了另一个城市后,我们的主角李岩才知道原来在这个现代化的都市社会中,所谓的江湖、武林、世家,并非是只存在于武侠小说的世界,不知不觉中他自己便已身处其中。讲究基础并以防守为本几无进攻手段的磐元功,在当今这个崇尚进攻讲求侵略性的时代,注定了要被人所轻视和不屑,刚刚磐元功入门的李岩又将如何让那些高手、宗师们跌破眼镜?而在见到那本以为是师傅徐穆平为他安排好的女朋友后,却赫然发现对方竟然是……
  • 新贸易壁垒及其应对

    新贸易壁垒及其应对

    首先对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壁垒的成因、发展趋势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了解其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应防止打着环境保护和实施社会责任的幌子,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这不利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主要阐述了新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应对策略、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研究,介绍了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的知识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