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0000000014

第14章

这还仅仅是一些小小的困难。自从1943年初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后,它的主管单位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就将这个单位忘了。艺术家们在沙漠绝塞之中夜以继日地劳作,却半年时间领不到工资。接二连三地发电催要,一概石沉大海。无奈之中,给梁思成去了一封电报,请他帮助查询一下。梁思成立即去教育部査问,教育部推到财政部。又到财政部去问,财政部査了半天,回答说并无“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这样一个单位,倒有“国立东方艺术研究所”的经费,因地址不详,无从汇款。梁思成一听,十分愤慨。肯定又是哪位老爷或小姐打麻将打得发了昏,将“敦煌”写成“东方”!而正是这些写不来“敦煌”的蠢货,却主宰着学贯中西的艺术家们的命运,你还有什么办法?!

工资寄来了,研究所里又有了笑声。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是那样差:董希文、潘紧兹、李浴、乌密风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都住在马棚里。那是什么样的住处哟!在马棚的一侧有一个极大的土炕,艺术家们一个挨一个地挤在一起,头和脚互相磕碰,实在比监狱里的通铺好不到哪去。一张从庙里搬来的油渍斑斑的供桌放在土炕前面,供艺术家们作画,写诗,练书法。而另一侧则是牲口和草料。这些天国的使者们白天在黑乎乎的洞子里临摹,晚上就闻着马粪狗尿的味道,在牛马驴骡咀嚼草料的伴奏声中呼呼人睡。

吃的面要自己磨。艺术家们像牛似的拉着磨盘,将小麦、玉米、糜子磨成面粉,然后自己动手揪面片子,做杂面馍馍。没有筷了一,从沙漠里砍来一簇红柳条子,一折两半。上至常书鸿,下至窦占彪,每人一双,一直用到1949年9月30日。偶然从城里买一点肉,如果是夏天,驮到半路匕就被沙漠里髙达五六十度的气温晒臭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吓倒这些当代的达摩祖师。只要有一点点草料,他们就能挤出新鲜的奶汁。特别是董希文,那种为艺术拼搏的狠劲,常常使常书鸿感动得落泪。这个性格倔强的青年,几乎是丟魂失魄地畅游在中华古代的艺术之宫里。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洗过澡,甚至没有痛痛快快地洗过一次脸,也很少理发,蓬乱的头发披散在肩匕,脸上的胡子足有一尺长。皮肤晒得又黑又粗糙,衣服裤子磨得到处是洞,补丁打了一个又一个。偶然照照镜子,自已都不认识自己了,被同事们戏称为野人。然而正是这位“野人”,却最大限度地摄取了敦煌艺术的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熔中西画风于一炉的独特风格。董希文是学西洋绘画的,他吸收了敦煌壁画色彩鲜丽、画面明亮的特点,将之樣进油画的创作之中。在解放后所作的名画《开国大典》就完全摆脱了西洋油画的程式,抛弃了一边明一边暗的阴影法,而采用敦煌壁画中的渲染法,使人物的面部有了立体感。色彩的使用上也学习敦煌壁画的办法,面部不用黑色,不留阴影。而衣服也只用一种颜色,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凝重、浑厚。

特别使常书鸿感到欣慰的是,陈芝秀自从到了敦煌,一扫路途中的忧郁沉闷,又变得热情奔放了,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使得这位年轻的雕塑家欣喜若狂。在巴黎学习的时候,陈芝秀所看到的西方雕塑都是单色的。而敦煌的千荨佛像却全是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彩塑,集雕塑、绘画、装饰艺术于一体,简直美极了!那一座座佛像,一尊尊菩萨,有的丰满健壮,有的亭亭玉立,衣饰不但华丽而且非常开放,袒胸露腹早已不是洋人的专利。神态更是妙不可言,远不是“庄严生动”四个字可以概括的。这么说吧:有一千个人参观,便有一千种不同的神态;有一万个人参观,便可以留下一万种不同的印象。这怎能不使天性活泼的女雕塑家激动不已呢?她在一个又一个洞窟中欣赏观摩,流连忘返。她和丈夫兴奋地互相切磋探讨急切地交流新发现新认识。在常书鸿的鼓励下,陈芝秀又开始了雕塑创作。

就在这时候,研究所来了一位年轻的退伍军人。此人名叫赵忠清,是酒泉的一个熟人介绍来的。

赵忠清背着一支驳壳枪,精神抖擞地走到常书鸿面前,脚跟一碰,给研究所所长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军礼。“哪里人?”“浙江诸暨。”“哟,那咱们是老乡了。”

大漠孤洲中遇到老乡,常书鸿心里先有了三分喜欢。于是拉起了家常:

“今年多大了?”“31岁。”“还很年轻嘛。”

常书鸿指了指土沙发,让他坐下。“诸暨什么地方人?”“枫桥镇。”

“呀,”常书鸿儿乎叫了出来,“这真太巧了!陈芝秀也是枫桥人。”急忙把陈芝秀叫出来。几句寒暄之后,两位枫桥老乡已经用家乡土语聊上了。

常书鸿分配年轻精干的赵忠清担任研究所的总务主任。艺术家为自己找到了一位得力的帮手而心中暗喜。开始一段时间,赵忠清也确实在大伙儿面前露了两手。研究所四季见不到肉,他便持枪跨马,在沙漠中打黄羊给大家吃。每当年轻的总务主任髙扬马鞭,风驰电掣般地从沙尘中出现在大伙儿面前,将一只只肥硕的黄羊扔下马背时,陈芝秀的眼里便隐隐约约地闪现出明亮的光彩。她和小同乡的关系日渐亲密起来。

而此时,赤诚的艺术家却一心扑在敦煌事业上。那样多的积沙要清除,破旧的洞子要修补,一些重要的石窟要安上木门,至于壁画的临摹,文物的研究,工作量就更大了。常书鸿早晨5点多起床,晚上一两点睡觉,每天劳作十八九个小时,一上床就鼾声大作,根本顾不上去关心体贴自己的爱人。对于身边悄悄发生的微妙变化,更是毫无觉察。他忘记了他的妻子原是一个生性活泼、喜爱浮华的女人,长期的法国留学生涯,使她更习惯高雅而又摩登的生活。她像法国妇女一样,每天都要涂脂抹粉,化妆打扮。她喜欢穿高跟鞋,穿裙子,穿旗袍。潇洒的风度,艺术家的气质,使她显得既年轻又漂亮,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一朵出水的芙蓉。从兰州到敦煌,一路所经州郡府县,只要她披着波浪式的长发,步履轻捷地款款而行,便会引起街上穿着肮脏的黑布棉袄的市民们的围观。就是在堂堂的甘肃省会,陈芝秀所引来的回头率也是破纪录的。她常常为此而感到骄傲。

可是现在,在这个荒无人烟、风沙蔽天的地方,陈芝秀的昔日风采一去不复返了。由于工资经常拖欠,艺术家们常常面临着食不果腹的境地。而陈芝秀的家乡浙江诸暨,却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她又出身于大户人家,从小吃惯了大米鱼虾,而在敦煌莫高窟,她所能享受到的,除了沙子和紫外线,就是无边的寂寞了。即便生了急病,也无法可想。有天夜里,一位青年画家突然髙烧昏迷,大家急忙备了牛车,送他到50里之外的县城去看病:青年画家吃力地睁开眼睛,含泪对常书鸿说:“所长,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我好好地埋在黄土里。千万不要把我埋在沙子里!”牛车走后,陈芝秀失声痛哭起来。她不知这种日子还要熬到几时?她深知这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三年五年可以结束的。她的丈夫已经铁了心,要和敦煌长相守,甘愿服张大千所说的“无期徒刑”,而她却一天也待不下去了。她的精神已经垮了。

就在这时候,她的小同乡赵忠清乘虚而人,向这位南国美人展开了攻势。她病了,恹恹地躺在破庙的土炕上,常书鸿顾不上照顾她,赵忠清就十二分殷勤地照顾她。她想吃鱼,他专门骑马到酒泉去买。她想喝鸡汤,他就提着枪到戈壁滩去打野鸡。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后来他将手长时间地搭在她的额上,说看看她的烧是否退了。而这一切,常书鸿都没有察觉。这种时候,陈芝秀便珠泪涟涟地向赵忠清!顷诉自己的不幸,而赵忠清也就趁机将她的手拿在自己的手里,百般地安慰她,奉承她,鼓励她离开“鬼见了都摇头”的敦煌。

他们形影不离了,在林子里散步,在洞子里密谈,甚至进城去玩。他们的行踪瞒过了满身佛气憨厚无比的常书鸿,却瞒不过别人。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谁也不愿意向常书鸿说破,人们不忍心去刺激这位“入定”的敦煌艺术的圣僧。

一个偶然的机会,研究所所长进城去办事,顺便到县商会的陶会长家里坐了坐。陶会长一见常书鸿就问:“你们所里是不是有个姓赵的?”“有哇。怎么了?”“哼,那不是个东西!”

看看所长先生一脸迷惘的神情,陶会长便告诉他:有一天黄昏时分,他从大什字路过,亲眼看见赵忠清和陈芝秀手拉着手,十分亲密地从电影院走了出来……

常书鸿一下蒙了,立即骑马返回莫高窟。喊来赵忠清质问,那家伙涨红了脸,低下头一声不吭。常书鸿下是明白了一切。他不愧是一位电术家,在处理赵忠清的问题上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他不再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也不狗血喷头地骂姓赵的(可爱的艺术家一辈子不会骂人)他叫来由警察转为工人的窦占彪,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将赵忠清驱逐出境,立即执行。窦占彪响亮地应了一声“是”!便气呼呼地喝令赵忠清骑上马背,窦占彪骑上另一匹马,手持猎枪,怒目圆睁,一路骂不绝声。两个钟头之后,已将“牲口下的孽种”驱逐出“境”了。

艺术家想得太天真了。所谓“驱逐出境”,只不过是将姓赵的赶到了县城。那里已不是研究所的“国土”。于是狡猾的兵痞便住在县城的旅社里,通过各种渠道和陈芝秀暗中联系。

有一段日子,陈芝秀表现得十分反常。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位靓妆丽影、风度翩翩的女艺术家,而是一个披头散发、目含怒火的“繁漪”。她和常书鸿无休止地吵闹,动辄摔碟子掼碗。常书鸿再三抚慰劝解都无济于事。她明白无误地向丈夫摊牌:要她,还是要莫高窟?如果要她,马上打点行装,全家人回江南水乡;如果要莫髙窟,那她只好远走高飞了。可敬的大画家此时依然认为妻子只不过是一时想不通,说说气话罢了。时间一长,她心上的疙瘩自然就会解开的。

果然,一段时间之后,陈芝秀变得平静了而旦是异乎寻常的平静。常书鸿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一天晚上,陈芝秀向丈夫提出要到县上去看病,顺便买点东西,说话时心平气和,柔声细语。常书鸿也没多想。第二天早上,常书鸿让窦占彪驾上牛车,送妻子到县城去看病。临行时,陈芝秀将4岁的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亲了又亲,然后交给丈夫。大车轱辘沉重地碾过了三危山,远处突然传来女雕塑家撕心裂肺的嚎哭。

好几天过去了,陈芝秀没有回来。每天黄昏时,常书鸿领着孩子,爷儿三个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望眼欲穿地向着烟雾迷蒙的县城遥望。“老师,”董希文悄然来到常书鸿跟前,“您不必再等了。”“唔?”常书鸿回过头来,茫然地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师母她……”董希文欲言又止。“她怎么了?”“她……她不会问来了!”“为什么?”

“老师,”董希文望着脸色陡变的常书鸿,“您要不生气,我才给您说。”“你说,你说,”常书鸿忍着内心的伤痛,“我不生气。”几天之前,也就是陈芝秀去县上看病的前一两天,董希文在林子里散步,忽然看见上寺的小喇嘛拿着一封信,鬼鬼祟祟地从陈芝秀的住处走出来,神色十分慌张。他喝住了小喇嘛,软硬兼施,又破了一点财,小喇嘛才把信交给了他。据小喇嘛说,他已为陈芝秀和赵忠清传递过好几封信了。“我估计师母不会回来了。”董希文说着,把截获的信件交给了常书鸿。常书鸿拆开一看,呼吸立即变得急促起来。这是陈芝秀和赵忠清商量出走的“联络图”。

常书鸿把孩子委托给董希文,急匆匆地骑了一匹快马,向敦煌县城疾驰而去。到县城已是半夜。一打问,赵忠清和陈芝秀一大早就乘汽车离开了敦煌。常书鸿箅了算,汽车当晚必定在安西住宿。便又打马向安西奔去。月光惨淡,夜幕深重,戈壁滩像死一般的沉寂。荒原上除了野狼之外,还经常有强盗出没。一些夜行的旅人被土匪抢劫后用绳子勒死,草草地埋在沙丘里,成为千古冤魂。但是此刻常书鸿已经顾不得许多了。他必须在天亮之前赶到安西!必须在安西的旅社里截住他们!于是这个风高月黑的夜晚,辽阔无垠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一个文弱书生旋风般打马狂奔的剪影。

赶到安西后天还未亮。急急地到车站旅社打听,说是那辆汽车已经开走了。开向何方?好像是玉门。可曾有女的?有,长得很漂亮,就坐在司机旁边。失望和疲倦袭来,他几乎要倒在地上了。但他不能跌倒,孩子们还在等着妈妈。他匆匆地喝了一点水,又跨上马背,向着玉门追去了。头在发晕,手在打颤,心房评枰地跳动。白云急速地向头顶涌来,大地一起一伏地波动着,好像海浪一般。天在旋转,地在旋转……

他整整在玉门油矿的医院里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后得知,当他重重地摔下马背时,是好心的地质学家孙建初和工人兄弟救了他。那天上午,玉门油矿的创始人孙建初带着几位工人在赤金一带找油,发现一位书生模样的人从马背上摔下来,不省人事,便急急地将他抬上汽车,送到医院抢救。从这一刻起,两位中国西部荒原的杰出开拓者,便成了心心相印的挚友。

同类推荐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放弃也是一种宽容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故事中的精品,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故事结束后的心灵智语,灵气十足,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故事的寓意,点明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宛如从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读者心田。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每篇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在茶余饭后,品读之后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醍醐灌顶;能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文中一篇篇闪着智慧火花的文章,为人的心灵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扇扇门,指明了一条条路,让人的生活豁然开朗,意境提升。
  • 欧阳修文集4

    欧阳修文集4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冬日的恩典

    冬日的恩典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多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其细腻的笔法诗意地描绘了自己对常见的、失去了地方特性的小城市的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是诗人通过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热门推荐
  • 马年马月

    马年马月

    小说被评为“好看长篇”,其“好看”不仅仅在于其情节及其叙事所拥有的“原生态”式的逼真与酣畅,还在于作品对中原乡村人物群象极为鲜活的成功塑造。当然,最“好看”也最耐看的还是小说的主人公伍宝。笔者读伍宝,会想到阿Q。对于阿Q,鲁迅和读者的心态是“哀其不幸,恕其不争”;对于伍宝,宫林和读者的心态也许是“哀其不幸”而“喜其抗争”……
  • 史神之册

    史神之册

    千年前封印禁地被发现,神与英雄之战一触即发,欲望令昔日挚友反目成仇,女神诺伊开启冥界之门,千年后东西大陆战乱一触即发,浴血军团进军东西大陆,神战正燃梅捷,神子入封印禁地,一弓一刃一本书,一人一影一苍穹,史册自此改写……
  • 毒门庶女不好惹

    毒门庶女不好惹

    白浅婼穿越了,还穿到了一个有夫之妇的身上。罢了,既然有个重生的机会,她也就不计较重生条件了。以为她嫁出去了,这些个娘家人就能安然度日?以为她一介庶女,就拨不动这璀璨江山?待她先把娘家的帐清算了,再来把夫家的恩仇捋一捋。至于这个送上门的夫君嘛……某男:婼儿,多想无益,反正此生你也摆脱不了我。
  • 谱仙录

    谱仙录

    何谓仙?逍遥红尘界,不变赤子心。不外如是。
  • 丧界行

    丧界行

    随着一个神秘存在的苏醒,一场危及全人类的变异病毒爆发了。在病毒的肆虐下,人类以及各种生物不断地变异和进化,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体系也即将分崩离析,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绝望。而我,李天协,带着对扑朔迷离的身世的疑惑和对亲情友情的眷恋以及身体里不断侵蚀着我意志的变异病毒,艰难地行走在这片丧失的世界。我不会就此轻易地屈服!我要变强!我要守护我所珍视的一切!我要找到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罪魁祸首!我要还这世界一片安宁!
  • 阿拉德之剑

    阿拉德之剑

    阿拉德历1004年,鬼剑士米狄·阿思雷克斯终于死在了冒险的征途上,然而,在他的心脏停止跳动之前,寄宿于左臂的鬼神却爆发出神秘的力量。再睁开双眼,他回到了二十年前,此刻,格兰之森的大火尚未燃起,德洛斯帝国的入侵尚未开始。一切重新开始,他决意弥补所有遗憾,追逐梦想,踏上不一样的极道强者之路。新建书友群:220773465,欢迎加入!【创世中文网DNF征文大赏冠军之作,欢迎鉴赏!】
  • 在此祝福世界

    在此祝福世界

    【我们乃冥府,居于世界最暗之背面,守护世界最后之防线!】好吧,这次依旧不是冥府的故事。这是一位在各大位面中乘坐列车,在无尽战斗中从未停步,在默默无闻中拯救世界的某只萝莉所编写的一段传奇故事:成为【罪】的容器与对【罪】作战的兵器?如果这就是为了获得足以战胜【罪】与绝望与末日的力量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那么这个代价,我接受了!(恩奇都:等等,为啥我会被变成萝莉!冥府:这是传统,啊不对,是传承!恩奇都:……这究竟是什么鬼的传承啊!)在此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夺回世界的希望和未来吧!在此祝福世界,以英雄之名!
  • 妃常精彩:病王宠妻如命

    妃常精彩:病王宠妻如命

    她来到异世,拥有了向往的温情,拥有了前世所没有的一切,开始变得柔情,但是到了最后,她要作何选择?
  • 乌衣行者

    乌衣行者

    阴差阳错,少年重生于异界一个偏远的小镇,一次意外之下,他发现自己身体中竟隐藏着一个惊天的“大馅饼”,足以让一切发生改变的“馅饼”。“平凡并没有错,错的是安于平凡的心!”自此,少年踏上了一条逆天的修行之路……(书友交流群241204253,请大家积极参与,给予有余以动力,这也是灵感的来源!另: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求……)
  • 心灵的日出:感悟一生的精美散文

    心灵的日出:感悟一生的精美散文

    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倒,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体验、构建新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