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2100000018

第18章 硬性幽默的软化——虚幻在对抗中的超越作用和“复位”作用(2)

李敖虽然不满柏杨,但是其幽默和柏杨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不怕丑加不怕赖。故意把自己写得很不堪(看****)、很顽劣(以快速和慢速放影碟)、很任性(和小狗咬来咬去)、很散漫(用脚趾开水龙头),然而就是在这种率性和顽皮中,显示了他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原则性和坚定性,以自己的极其藐视世俗的姿态而自豪。他的幽默好在亦庄亦谐,以极谐反衬极庄。

上个世纪末,四川文艺出版社两位编辑发起《不亦快哉》征文,海内不乏名家响应,然而大多缺乏自我调侃之胸襟,且又无导致荒诞的气魄,惨不忍睹者有之,令人哭笑不得者有之。贾平凹先生的散文集《长舌男》中之《笑口常开》可谓得金圣叹之神髓,摘其一如下:

入厕所大便完毕,发现未带手纸,见旁边有被揩过的一片脏纸,应急欲用,却进来一个蹲坑,只好等着那人便后先走。但那人也是没有手纸,为难半天,也发现那片脏纸。如此相持许久,均心照不宣;后同时欲先下手为强,偏又进来一人,背一篓,拄一铁条,为拣废纸者;铁条一点,扎去脏纸,人走了。两相对视,不禁开口而笑。

自我调侃之要诀乃尽写自我之尴尬,越是把自己写得傻乎乎,越是显得心胸坦荡、天真无邪,也就越是可笑。

如果说抒情诗以情为美,以智为关,那么,幽默散文则是“以傻为美”,“以痴为美”。

有志于磨砺幽默谈吐的人,一定要明白,幽默最根本的性质是宽容、超脱地看人看己。对人世间的纷争当然不是无原则地忍让,也不是以宗教的眼光把生活看得很虚无。不是鲁迅所反对的把刽子手的凶残化为大家的一笑,而是以更为宏观的历史眼光,从时间上、空间上拉开距离,旁观眼前琐事,就不会被狭隘的、一时的情绪所束缚,不值得过分执著,过分拘泥,这样就可能达到某种哲学家的高度。用宏观的、历史的、哲学的眼光驱除胸中的俗气,就不难变得宽容,变得博大,也就易于把狭隘、意气用事的情绪淡化乃至净化,力争在精神上达到纯洁的境界,这无疑是自我磨炼的必要基础。

没有这种境界,或者对这种境界绝对无知,最多也只能成为半吊子的活宝,永远也养不成自然的幽默气质。

二、幽默方法有利于幽默心态原养成

要进入幽默境界非一日之功,但也不能说在没有修炼到此境界之前就不应努力了。应该说,幽默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幽默心态的养成,反复磨炼,则熟能生巧,久而久之,方法和心态的矛盾就会相互作用,有望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了。

一个西方笑话说:

有一个人和他妻子吵了架,夜已很深,第二天七点半他必须到公司去办一件事;他怕自己睡过了头,可又不愿意向自己的妻子示弱,于是便写了一个条子给妻子:“明日七点请叫醒我。”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已是九点。他很生气,却发现枕头旁边还有一张字条:“七点了,请起床。”

他太太这个玩笑,很有智慧,完全符合语言与现实不一致的幽默原理,但是水平并不高,毕竟会给丈夫的工作带来损失,所以并不明智。幽默的特点是无伤害性的,为了幽默,不惜给对方带来损失,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幽默了。这位女士的幽默方法正确,但心态不对。幽默不能化解矛盾,缓和冲突,转移或者超脱对抗,就不能算成功。有一种人天生胸怀博大,幽默谈吐对他们来说,是心情的自然流露,无所谓方法问题,但是这样的幽默天才极少。大多数人则一方面要磨炼自己,开阔心胸,提高境界,另一方面还得学习一些具体的幽默方法。没有一定的方法,也还是幽默不起来的。

三、软性幽默中的硬性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幽默可以分为戏谑性的和严肃性的两种。戏谑性的幽默,完全是软性的,并没有对抗的情境,也没有非争取对方同意的意向,纯粹是为了活跃气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什么情绪膨胀的问题,只要神经更放松,情绪活跃即可。不论什么人,包括幽默感不甚强的人都不难会心而笑,获得情感的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谁不会开开玩笑呢?许多人,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很会开玩笑,一方面又常常自怨自艾说自己乃至中国人缺乏幽默“细胞”,这是因为他们在严肃的场合下不能放松情绪。

在面临对抗的情境时,许多人陷入被动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矛盾往往是尖锐且不可回避的,因而很难轻易地超脱。这时的幽默要有原则性。或者通俗地说,幽默中要有一定程度的进攻性,这种幽默可以通俗地称之为“硬幽默”。但幽默的本性是宽厚的,因而,即使带着进攻性也得软硬结合,以软为主。像本书第二章中讲到的,梅汝墩面临中国排名在哪一位的问题,这时的幽默一定得有原则,软中有硬。这种幽默在本质上是严肃的,但在形式上又不能一味严肃,当以戏谑式的软性调侃为手段。这在各种幽默中可能是难度最大的。

所谓软,是要从硬性对抗中超脱出来,这就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就得用虚幻、荒诞、超越现实的办法,但只能在表层虚幻,而在深层则是确定不移的现实。外交活动、商务谈判、体育竞赛的对抗性可算是非常激烈的,在这些情境中,幽默的虚幻性非达到超越现实的程度不可。梅汝璈先生提出以体重为标准排列座次,表面上是脱离实际的、荒诞的,但在原则上却是实实在在的。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幽默不起来,一个原因是不知如何向虚幻、向荒诞升华;另一个原因是不知在虚幻、荒诞中如何坚持原则。

幽默的超脱是宽容的、软性的,而原则立场则是严肃的、硬性的。这种软硬兼施的幽默难能可贵,不但中国很少有人能在这种境界中达到自如自由,而且就是十分强调幽默的美国人也很难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的境地。

四、聂卫平和林海峰如何把对抗软化

许多体育明星在大赛以前,都会遇到记者的采访,这在不可调和的对抗之前,对于每一位明星的幽默感都是一种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明星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是抒情诗式的,浪漫色彩很浓:“我来就是为了争冠军的。”“上帝把取得冠军的使命交给了我。”浪漫的特点是绝对化的,不留任何余地。留了余地就不浪漫了,这样说说自然很是过瘾,但是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对方也这么浪漫,也不留任何余地,那么竞赛一结束,必然一胜一败,实践终究会证明,某一方面的浪漫不过是牛皮而已。赛前越是浪漫,赛后越是狼狈。

于是就有了第二种选择,不要那么浪漫,来一点保留,甚至来点谦虚:“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参与,为了学习,我们争取打出最好的风格,最高的水平。”这样的说法很保险,没有牛皮吹破的后顾之忧,但也给人一种萎靡不振之感,连一点自信心都没有,还有什么竞赛的精神可言呢?

最理想的是第三种选择,那就是幽默的方法,首先把对抗用虚幻和荒诞的形式加以淡化(或者叫软化),然后才是坚持自己的信念,软中有硬,绵里藏针。

这时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把实实在在的事情、非常严峻的对抗说得玄而又玄。关键是不要那么客观,那么科学,那么全面,要来一点主观的感情色彩。醉心于浪漫主义的取胜决心不可取,但可以把取胜的决心虚幻化。

1990年富士通世界围棋冠军赛到了最后阶段,中国台湾的林海峰力克号称世界最强的日本选手小林光一,聂卫平战胜韩国“棋王”曹薰弦。最后,********人进入决赛。在这以前,林海峰两次战胜了聂卫平,但没有战胜韩国选手,两次都只拿到世界亚军。在新一届的世界围棋冠亚军决赛的前夕,林海峰对台湾记者说:“世界亚军没意思。”而聂卫平则在北京搭机前往日本时对记者说:“中国第一个围棋世界冠军还是由我来拿最好。”

这一下两强相遇,形势很有戏剧性,新闻记者起劲了。对于聂卫平夺取冠军的豪言,林海峰该怎么回答记者呢?当然,如果浪漫一下,情绪可能膨胀,把友好的气氛给破坏了;如果谦虚一下,就没有什么竞赛精神了。林海峰用了一种虚幻的、荒诞的方法把两次胜利淡化了,他说:

前两次,聂卫平看我是同乡,故意让给我的。

按常理在竞赛中不存在让的可能,同乡更不是让的理由,林海峰的这种虚幻化造成了一种幽默和谐的气氛。需要说明的是林海峰在这里是把战胜聂卫平的原因虚幻化了。这是一个用得很普遍的方法,叫作歪曲因果。

五、逻辑的“错位”和意向的“复位”

当然,聂卫平也是不会认输的,对于一连两次败在林海峰手下这件事,他对记者说:

前两次榆棋,是存款,存在林海峰先生那里,现在是提款的时候了。

聂卫平的话比林海蜂更妙,和林海峰一样,他也运用了歪曲因果的方法,把输赢的性质也歪曲了。存款与输棋二者错位的幅度很大(在逻辑中这叫“无类比附”),存款是可以自由取回的,而输棋则谈不上;加之由这个存款又引申出个取款来,构成了“错位”的连锁性,效果就更强烈了。在另一个层次上,这种比喻又与自己的坚定立场吻合,因而逻辑的“错位”又成了意向的“复位”。这样的逻辑结构就显得很精致:虚幻化的软性戏谑与坚持立场的硬性严肃结合得天衣无缝,软中有硬,硬中有软,精彩而又深刻。

后来记者告诉聂卫平,林海峰已经对记者说世界亚军没意思,问聂卫平有什么评论。

这个问题提得很刁,如果聂卫平幽默感不到家,顶牛起来:“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必然前功尽弃。聂卫平巧妙地运用了一句古话:“事不过三”。本来这句古话的意思是同样的事不宜重复三次,但聂卫平反其意而用之,说:

中国有句古话叫‘事不过三’,林先生已经拿了两次世界亚军,还差一次就是三次;过了三次,就可以拿世界冠军了。

言外之意,就是林海峰仍然是亚军,冠军非聂卫平莫属。聂卫平用的虚幻化方法与前面不同,这次叫作歪解经典;让经典语义发生变化,产生出一个临时的意思来,与原来的意思发生“错位”,它的好处是“错位”幅度比较大,趣味比较丰富。

六、共享或顿悟——在逻辑断层中会合

虚幻化的错位不但把对抗淡化了,而且显示了逻辑的紧密结构,更有效地推动读者去领悟言外之意。这在西方的幽默理论中叫作“共享”。你的进攻不是直接说出来强加给我的,而是我自己从你的逻辑中推导出来的,因而你的进攻变成了我智慧的证明。对立的双方在很大的程度上合拍了,所以西方人把这叫作“共享”,而我们中国人把这叫做“顿悟”。其特点在于:对立双方在幽默的逻辑断层中会合。双方在其他方面也许都是对立的,然而在逻辑断层中却会合了。比如,人家给你介绍一个对象,什么都好,就是长相不太令人满意;如果把话说得很直,连介绍人都会有受冒犯的感觉。而幽默的错位结构可以留下一个逻辑断层,让对方去补充还原;一旦对方自身还原了这个断层,心理距离就缩短了,甚至消失了,而笑则是心理距离拉近的结果,这时冒犯之苦就可能变成顿悟之乐了。我有一个老同学在这种场合就不直说,而是说:“这姑娘多看看就顺眼了。”其妙处在于,他把自己的本意——这个姑娘看起来不顺眼——埋藏在多看看之中。正是因为初看不顺眼,才可能有多看看才顺眼的需要。这就把不顺眼留在对方很容易进入的逻辑空白之中。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话把介绍人都给逗笑了。

七、笑是心灵间最短的桥梁

西方人认为说笑是心灵间最短的距离。在我看来,笑应该是心灵的无形的桥梁——相视一笑,心灵就沟通了,把双方不同的感觉排除了,而把共同的感觉、体验拉到一起。在软化对抗、淡化矛盾时,不一定要用非常好听、动人、委婉的字眼,关键在于留下的断层是否便于还原。有时,越凶狠的字眼越显得有效。

非常好的朋友之间常用很难听的绰号来称呼,感情非常融洽的夫妻动不动就说“恨死你了”。有个著名的诗人说,为了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杀人放火都干”。只要你领会了我讲的话其实并不现实,它就成了心灵的桥梁。

一家刊物报道,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很不喜欢做学问不踏实、赶浪头。对一些人大谈“中西文化比较”,钱先生很生气,有一次禁不住愤愤然起来:

有些人连外国语、中国文字都没有弄通,就大谈比较文化。戈培尔(希特勒的宣传部长)说过:“有人和我谈文化,我就拔出手枪来。”现在要是有人和我谈比较文化,我也拔出手枪来。

这话够凶狠了,但为什么不吓人呢?

这是因为这里有两个明显荒谬的地方:第一,是把自己(一个著名学者)和臭名昭著的希特勒的宣传部长并列,并且按他的逻辑行事;第二,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要杀人,更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这样,引发这种情绪的原因就被强调了,就易于想象,从而断层也就容易补充,心灵就容易沟通。用的词语越凶狠,和常情的反差越大,心理距离越小。钱钟书的说法已经是够妙的了,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正在一旁,如果是没有幽默感的,很可能说:“我看你是越老越神经病了,也不怕人听了说你骄傲。”可杨绛女士伶俐地把钱先生的话引向更凶狠的虚幻中去,她从笔筒里拿出一把大裁纸刀递给钱先生说:

没有手枪,用这个也行。

夫人话里为难中有批评——不要那么刻薄;调笑中有欣赏——欣赏他的幽默。所有这一切如果用通常的语言来表达,很是费事,若用逻辑的断层来还原,却趣味盎然。

同类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本书内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篇。各篇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社会历史观。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三篇最能集中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热门推荐
  • 一箭倾心

    一箭倾心

    一个真大神,一个伪仙女,究竟怎擦出怎么的火花?
  • 珂家嫡女:惹不起

    珂家嫡女:惹不起

    一朝穿越,杀手变废柴,废柴变天才,曾经侮辱过我的,要死,曾经想要我死的,我要他生不如死!
  • 学院护花狂龙

    学院护花狂龙

    江小楼十七岁入伍,一年后,因为在部队表现优异,被徐卫国看中,调入了华夏最神秘的组织,青龙特种大队。半年前执行任务时,徐卫国替他挡了一枪,死在了国外。徐卫国死前,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妻子和女儿。欠了别人一条命,江小楼在部队里,过的一直不快活。两年兵役结束,江小楼放弃了晋升的机会,毅然选择退役。为了保护长官的妻子与女儿,江小楼住进了长官徐卫国的家,并成为了天南大学的一名学生。
  • 森夏梦音

    森夏梦音

    她是见不得光活在黑暗里的双生子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她的命运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论行

    论行

    修行,行者,行万里路,行走天下,行于天路,行天之上。修行者,便是在行走中领悟。行者,修行一途,必起于行。上古时,伏羲大帝行走于山川江河,绘制先天八卦图。道尊老子横卧青牛,出函谷关,一路西行。圣人孔子携七十二贤者行于诸国之间。一小小少年,自幼修行,只愿做一个自由的行者。无意接触到上古九鼎之辛秘,渐渐开始探索上古真相。九州九鼎,三皇五帝,天谓何物,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
  • 澜负情深

    澜负情深

    架着个金丝框架眼镜的美人,举手投足风情万种啊,尤其是那嗓音,介于磁性和清冷之间,开口就是引人犯罪。美人强悍,谈笑风生间,就来了一场英雄救美,呸!是美人救狗熊,呸!是乖巧萌宠的女孩子。这不是重点,重点在美人竟然要跟她回家!她虽然粗鲁了点,好色了点,小气了点,可是,不代表这样她就活该捡个定时炸弹!情不自禁,看斯文败类,强悍美人如何俘获傲娇粗鲁,小气怕死的卖萌高手。
  • 阴间到底是什么

    阴间到底是什么

    这是网络中目前为止最恐怖最匪夷所思的故事。这个阴间的故事将会是网络上独一无二的体验,看完就没有了。你要想挑战自己的胆量和想象力,就来追随吧。我和朋友采访到一个死而复生,有过阴间经历的人。朋友为了继续追寻阴间的秘密而失踪,我为了寻找他,也开始了一场恐怖之极的探索之旅。
  • 绝世奇少

    绝世奇少

    自天地开辟以来,万物皆生于道,立始于一,乾坤之中孕生绝世奇物,千年以来异士层出不从,修真问世,气散成神,一柄不朽神剑,一轮八卦天鉴,见龙必斩,见邪必诛。
  • 绝望主妇之逆风飞飏

    绝望主妇之逆风飞飏

    女主开篇时,被抛弃——被弃后,要奋斗——奋斗着,会幸福。人生由不得自己,有些人,有些事,该结束的,不该结束的,都要结束。就好像你经历过的一次旅程,无论中途有多么美好,你想下还是不想下,可车子到了终点,都要下了。
  • 历代官制(下)

    历代官制(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