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2100000017

第17章 硬性幽默的软化——虚幻在对抗中的超越作用和“复位”作用(1)

引言

人类之所以欣赏幽默,把它当作一种高度文明的修养,是因为幽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缓解矛盾,转移对抗,放松情绪,使人在驾驭自己的情绪时更加自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免有些紧张,尤其是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大多数人处于一种高节奏的挤压下,时间变得值钱了,交通变得拥挤了,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实用了,连婚姻家庭也撕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如果仅限于经济上或工作上,处理起来还比较简单,因为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法令、条文在那里,但是,由于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所产生的精神紧张,很容易导致人的情绪的意外膨胀和爆发,对这种爆发用行政约束和道德规范去解决常常很难奏效。

一、光有幽默方法但缺乏幽默心态怎么办

在情绪膨胀和爆发之前,最好的方法是用幽默去放松情绪,把对抗融入会心的微笑中去。

问题不在于理论上多么重要,而在于实际上如何做到。绝大多数人不能这样做,是因为情绪上转不过弯来。心里已经认识到对抗、争吵有失身份,伤害感情,但实际上还是不能自控。许多人当场爆发,事后后悔,很痛苦(当然也有很得意的,那就与幽默无缘了)。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景,想到了以往的教训,虽然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仍然无法实现。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具体的、可行的办法,其实这种看法不太全面。

幽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那就是善意和宽容,幽默是一种精神的境界,具有一种文明的高度。林语堂、钱钟书都一再强调这一点。如果没有宽广的胸怀,光是掌握了一些操作方法,仍然可能是缘木求鱼。方法不过有利于表达人的胸怀、人的情绪,但再好的方法也不能立竿见影地制造出宽广的胸怀来。所以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素质,开阔自己的心胸。心胸狭隘,肯定与幽默无缘;心胸博大了,幽默方法自然比较容易掌握。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真的达到了那种自由的超脱的境界,虽未刻意追求,而幽默自生;心灵到不了那种超脱的境界,虽然苦苦钻研,也还可能是弄巧成拙。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的幽默,是最自然的,好像出于天性,所谓无法之法,是为至法也。

深圳市一个合资企业的女工张瑞芳写信给我说,她有志于幽默谈吐,读了我的幽默理论,很有体会。平时,她确实被人认为是一个乐观幽默的姑娘。在集体宿舍里,她和一个很受她尊敬的大姐住在一起。大姐对她呵护有加,两个人亲如姐妹。有一次她回到宿舍,发现那位大姐和一个小伙子交谈正酣,她不便打扰,就把录音机打开。可能是音量开得过大了,那位大姐突然情绪膨胀,一下子爆发出来,很不客气地说:

“你再这样,我就把你和这录音机一起扔出去!”

她当时很紧张,但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以情绪膨胀对情绪膨胀,不如用幽默转移对抗,缓解情绪。于是她说:

“不用劳你大驾,我自己把自己扔出去好了。”

在场的人都笑了,一致称赞她很幽默。她也笑了,但是当她自己走出房间时却感到十分委屈,无论如何也忍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

她问我这是为什么呢?

我回答她,这是因为她的幽默感还没有磨炼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她运用了正确的幽默方法(自我调侃),但她胸中的宽容、善良还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就产生了这种微笑后的痛苦。我想,她应该对大姐有充分的同情。也许,这位大姐年纪比较大了,长期等待着白马王子而耽误了青春,正和一个小伙子谈得投入,同屋的小姐妹却突然制造噪音,所以,就突然情绪膨胀,发起火来,有点六亲不认了。在一般人来看,这是缺乏修养的,显然是个缺点。但是,你既然是和她情同姐妹,就要比一般人更了解她,更能体会她的心情。你应该感到她可爱,哪怕错在那位大姐,也是人之常情嘛。虽然爱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把友谊不当一回事了。但爱情使人不讲理呀,你要学会欣赏这种不讲理。有没有幽默细胞,往往就在这一点上看出分晓来。

这里,涉及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心胸。幽默的博大,主要在对己和对人两个方面。首先,对他人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就是对人家的缺点毛病,不能疾恶如仇,而要站在人类生存的高度上,把这种缺点、毛病当成人类的一种局限,包容并欣赏它的可爱。

乔治·桑塔耶那说:“我们所说的幽默,其本质是,有趣的弱点,应该和可爱的人性相结合。”关键是,你能不能把人家的“弱点”看得“有趣”,能不能从个别人的“弱点”中,看到共同的“人性”,不管这种人性有多少缺陷,你能不能从中找出“可爱”来。

桑氏进一步说:“不管人家有多么荒唐,然而,我们所应该摒弃的这种滑稽状态,似乎反而使得他的性格更为可爱。幽默也是如此:痛苦的暗示使人感到痛苦,所以必须有一些可爱的因素重过它。”

道理说起来太抽象,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吧。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里写鲁迅的启蒙教师的教学方法很简单、很刻板,完全是死记硬背,而且没有休息,没有娱乐,稍稍出去游玩一下,就要被呵斥,大叫起来:“读书!”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启发心智的办法。鲁迅还特别强调,学生对于所读的内容根本莫名其妙。这样的读书不是很枯燥吗?这样的先生不是很可恨吗?在缺乏幽默感的作者笔下,可能是这样的。但是,鲁迅是个人道主义的幽默大师,他只是把教师的教学法写得很“菜”,却没有把他的心写得很“菜”。鲁迅突出强调,这个没有什么真本事的教师,自己读书却很投入,念起什么铁波罗……金如意……来,简直是如痴如醉。他所读的文章明明很平常,他却沉醉在自己所营造的境界之中:读着读着,“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如果是在生活中,一个人空有“渊博”、“宿儒”之名,教书却无方,误人子弟,是令人厌恶的。但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读到他如此沉浸在自己的境界之中,是不是也会觉得这个老头子也挺好玩的、挺可爱的?在这里,鲁迅通过“渊博”、“宿儒”等词语,传达出对于小人物的人道主义同情。

再举一个例子,鲁迅在同一篇文章中,还写了这样一件事: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最后的“教训”是,今后“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这个因果逻辑就更荒唐了。从这样一个可信性很低的、不可重复的故事,居然就得出了一个极端普遍的结论,似乎任何时候在背后叫名字的声音,都可能是美女蛇发出的。这种逻辑的荒唐,本来是很丑的,但鲁迅并没有一味地“丑化”长妈妈,他没有正面指出长妈妈结论的愚昧、可恶,反而强调了她是郑重其事的,是很真诚地相信的。她不但没有坏心,倒是出于关心孩子的好意。这样,可恶的迷信就变得有点可爱了。

藏在这幽默后面的鲁迅的笑容是调侃中带着欣赏的,是批评中带着宽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幽默大师的博大胸怀。

接下去,说听了这故事使他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虽然也曾听到从背后叫自己的名字的陌生声音,“然而都不是美女蛇”。把自己写得很傻气的样子,好像这样荒谬的故事,自己连怀疑一下的智商都没有似的。这就不仅仅是对长妈妈的调侃,同时也是鲁迅的“自我调侃”。鲁迅把对于长妈妈的调侃和自我调侃结合了起来,这就显示出鲁迅幽默感的丰厚。

这就涉及幽默的第二个方面,那就是对自己的宽容。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幽默和抒情的不同。抒情,大抵是倾向对环境和作者内心的美化、诗化;而幽默是把自己和他人加以贬抑,甚至“丑化”。这就显出了作家胸襟的开阔,而这样的低姿态恰恰是高趣味的。自我调侃之所以在美国幽默学中被列为上品,就是因为他们敢于把自己说得很差,很狼狈,很没有水平。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这里,我把自己的一篇散文《写不完的‘不亦快哉’》录在后面供读者参考:

中国古代文人不管写诗还是写散文,一般是以追求美化和诗化为主的,自我丑化绝对少有。而金圣叹批注《西厢记·拷艳》一折,一连写了十几个“不亦快哉”,不追求美化和诗化,坦然自我“丑”化:“看人家放风筝,线断了,不亦快哉!”幸灾乐祸原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却堂而皇之地写在文章里。这在幽默中属于“自我调侃”一格。再如:“闷热天气,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汗出如注,苍蝇纷飞,饭不能食。忽尔大雨倾盆,身汗尽收,苍蝇尽去,饭便得吃。”他率性高呼:“不亦快哉!”看来他很喜欢率性欢呼。猫抓了老鼠去,他欢呼:“不亦快哉!”****有癞疮,以热汤澡之,他也欢呼:“不亦快哉!”这种事情本来似乎与诗意的美化距离很远,甚至有点“丑”的,但他的率性却是真性情,可以说是一种“丑”中之美。

本来,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是抒情诗的特征;抒情是美化,与幽默的调侃搭不上界。若是真性情流露到不怕丑的程度,就有点儿荒谬,事情一旦荒谬,就有点好笑了,也就有了幽默的性质了。越是荒谬,越是好笑,也就越是有幽默感。例如,他说,自己想当和尚,又怕吃不成肉,如果允许当和尚的吃肉,则他就马上用快刀把头发剃个干净。自我调侃,把自己说得有点不堪,和常人自我美化的倾向形成反差,但也显出了自己的坦荡和心胸宽广。

自我调侃,是一种以“丑”为美。关键是分寸感,不能太温,又不能太火,不管多煞风景的事,不能有伤大雅,不能给人品质恶劣的感觉。金圣叹写道:早上起来,听城中一个人死了,大家都不免叹息。他就不但不感到悲哀,而是感到“不亦快哉”。幸灾乐祸,如果是针对心地善良的人,就太恶毒了,但是,他事先问明了此人乃“一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他的坦荡就能引起读者会心的微笑了。

金圣叹的可贵之处是把这种分寸感把握到十分惊险的程度:“身非圣人,安能无过。夜来不觉私作一事,早起怦怦然实不自安,忽然想得佛家有布萨之法,不自覆藏,便成忏悔。对生熟众客,快然自陈其失,不亦快哉!”这里所说的“私作一事”,我不得不作注解,显然是指****。身为封建士大夫,居然坦率到自我暴露的程度,把自己的私事主动、公开地披露,并觉得由此而得到解放,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这种自我暴露,可以说是化“丑”为美了。也许正是这一点,激起了后世文人的赞赏。

梁实秋先生就模仿这种“不亦快哉”的笔法,在《来台以后十二大快事》中,一连写了十二个“不亦快哉”。梁先生毕竟是绅士,并不模仿金圣叹的自我暴露,而是继承他的自我调侃。其中有写到地上满是甘蔗渣的,不过梁实秋先生不是暴露世人的不知环境卫生,而是转而作自我嘲讽:“于烈日之下,口干舌燥,遂于路旁,小摊之上,随手购得甘蔗一支,随嚼随吐,既可立解口渴,又可为扫地者创造就业机会。不亦快哉!”林语堂也有《不亦快哉》之作,不过不如梁实秋的潇洒。自此“不亦快哉”之风,遂风行海内,绵延不绝。李敖作《不交女朋友不亦快哉》、《不讨老婆不亦快哉》,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以玩世的姿态写他的愤世之情:

得天下之蠢材而骂之,不亦快哉!

仇家不分生死,不辨大小,不论首从,从国民党的老蒋到民进党的小政客、小瘪三,都聚而歼之,不亦快哉!

在浴盆里泡热水,不用手指而用脚趾开水龙头,不亦快哉!

逗小狗玩,它咬你一口,你按住它,也咬它一口,不亦快哉!

以快速放领袖万岁歌,以慢速放******演讲电影,笑不可抑,不亦快哉!

看****入迷,看债主入土,看丑八怪入选,看通缉犯入境,不亦快哉!

拆穿柏杨,指其忘恩负义,且为‘丑陋的中国人’,不亦快哉!

同类推荐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相传是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因李淳风某日观天象,得知武后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推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述,所以《推背图》由此得《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
  •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佛教来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经典浩如烟海,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百喻经》又叫《百句譬喻经》,原名为《痴华鬟》,是印度法师僧伽斯那根据《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中的素材编撰而成,它通过寓言故事阐述了佛教经典,寓言通俗自默,充满了哲理,又枉具讽剌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原经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解释,一是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读者开卷感悟和卷尾诲颂共为则。
  • 弗洛伊德的智慧

    弗洛伊德的智慧

    本书是弗洛伊德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弗洛伊德思想之大成的作品。书中作者以大量实例阐释了其理论,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的心理结构,了解病态精神及其起源的相关知识,了解人类的性爱问题,还可以了解精神与梦的关系。当然,原著亦有不足之处,比如书中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并且书中的某些内容由于缺乏连贯性和用词晦涩难懂,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对原著的用词和段落进行了适当的删节和改动,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弗氏的理论。读弗氏的书,可以使我们认识现代生活造成人们某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地调节、完善我们的人生。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夜之弥章——愚人

    夜之弥章——愚人

    一家塔罗占卜店,一场神魔大战,一段风花雪月,一个三千年的誓言……没有人知晓当年,也没有人幻想未来,唯有活在当下的麻烦综合体一枚。影无双是“魅”塔罗占卜店的老板,贪财小白,酷爱珍宝。她所接的委托少有人类,且都凶险异常。幸好总有人在她身边不离不弃,比如一只萌猫,和那22张大阿卡那塔罗牌。“既然来了,何不算一局?”“我从不相信命运。”“与命运无关,也许只是运气。你所经历的,大多是你手里正握着的时运。”她摊开双手,22张塔罗牌在她的手中闪闪发光。
  • 血族十三圣器

    血族十三圣器

    传说,当血族十三圣器集齐之时,便将能复活被上帝封印的血族之王,该隐;圣器代表的不仅是力量,也是每一代守护者必须守护的东西,人类秉承着上帝的宏愿,当上帝在原初之城封印该隐后便将圣器分别交到了十三名人类手中,这一刻,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都将有着一个不可磨灭的身份——吸血鬼猎人。
  • 学院:火系公主

    学院:火系公主

    安琪雅皇家学院,被称为贵族中的贵族,名门中的名门学院,帅哥遍地,美女如云。偏偏火灵儿,一入学变成为众矢之的,她美貌、高贵、她嚣张、跟众公主不同的是她有个坑人的老爹。“我的灵儿,你要什么?”一个性感的男神大人手持玫瑰问。“很简单,我要你滚出我的视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妻鬼道

    冥妻鬼道

    天生命格残缺,注定是短命之人,娶娇美鬼妻,向天夺命……
  • 月光城

    月光城

    少女月子朝无意中在月明湖中发现一个名为“月光”的女孩,之后便发生了一些令人头疼的事件。冰山少女月子朝将如何与月光相处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这时,月光的身份也渐渐浮出水面......
  • 梨花树下的前世

    梨花树下的前世

    穿越遇见前世,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许,那棵梨花树下的人,才是所有人命运连接的梨花线。本来写书不是这个内容所以作品类型不符,表介意~
  • 校花老婆:我的最爱

    校花老婆:我的最爱

    7年前,欧阳尘宇,a市四大家族之首的独子,没有多少人走进他的心,唯独那天明媚的下午那个拥有明媚笑容的女孩。他们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起考大学。也许是意外,那个晚上他亿万他们的关系有了进步,可他只是一转身,她便消失了······7年后,绝色美女闪亮登场,咦?这位总裁,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某总裁爆怒,把某女扛回房间好好“回忆”。只是,可否解释一下,为什么房间里多了三个叫某女妈咪?
  • 腹黑总裁追上来:宝贝,别乱跑

    腹黑总裁追上来:宝贝,别乱跑

    一场成人生日宴,她意外被人下药。请求他做她的解药。醒来后,发现给解药的人是自己的哥哥。【小剧场:一、“哥,我要买限量版的包包。”某女大声对坐在办公桌工作的男子说道。“嗯,买。”男子抬都没抬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黑卡,替给女子。二、“哥,我最近迷上了男神。”某女两眼发光,犯着花痴道。“嗯?谁啊?是不是你哥哥我?”“哈哈哈,哥,你少自恋,你猜猜看是谁。”某女哈哈大笑。三、“boos,小姐说她要旅游半个月。”“嗯,和谁啊?”男子淡定的拿出文件继续批改。“boos,跟,跟小姐的男神。”“是谁?”男子以为自己听错,不确定道。“boos,是小姐的男神——李易峰。”“什么?”男子不淡定了。】喜欢就加入书架~
  • 那一年,樱花在绽放

    那一年,樱花在绽放

    他和她一个是学生会主席,一个是学生会会长,他们是青梅竹马,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彼此喜欢着对方,却从不敢表明心意,他一次又一次令她失望,伤心,当他发现自己的心意后这个女孩的心意后,想要向这个女孩表明心意,可一切都晚了,这个女孩却爱上了别人。。。。。。
  • 手把手教你炒黄金、外汇、股指

    手把手教你炒黄金、外汇、股指

    本书将黄金投资的基础知识、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黄金投资技巧;外汇投资的基础知识、简单外汇图表了解、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投资技巧、基本策略、开户交易流程;股指期货的基础知识、国内外主要股指期货简介、股指期货的交易手法、交易策略、开户交易流程一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