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6900000028

第28章 童年最忆是荷花(5)

放学归来,想急急地吃完饭后和同伴们玩耍,雪人是要堆的,雪人的身子就是那一堆雪,脑袋却是有些精工细雕的味道。这时候有情趣的大人往往会加入我们塑雪人的队伍,他们拿把铁锹三下两下就将雪堆成了一座小山,粗壮的大手两把就将一个圆圆的脑袋安在了雪人的脖子上。以下就是孩子们的事儿啦,用黑黑的墨水将纸涂好,用剪刀剪成眉毛贴在雪人的脸上,找出两棵夏日里偷摘的粪草大哥家里的毛桃吃完所剩的桃核,将它嵌入雪人的眉毛下就成了眼睛,再把那红红的萝卜皮削下,贴在雪人的脸上,然后用小刀将它的鼻子嘴巴雕出。那雪人就憨态可掬地坐在空地上了。

在一场大雪过后,村子里这样的雪人会有好几个,有的在院子正中,四周的雪衬着它显得雍容华贵;有的在高台上,少有观看的人光临,于是它显得落寞而无奈;有的在草垛旁,在厨房边,在厕所旁,在小河边,姿态神情各异。参观这些雪人是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下雪的时候,大团大团的鹅毛雪飘飘洒洒,河里一般不会上冻。雪停后万装素裹,待天要放睛时,气温会更低,早起会感到奇冷,这时候河里上冻的可能性极大。不仅是河里,有时在家里的水缸里舀洗脸水时也要砸碎冰凌。

我们常常在冰冻的渠道旁将雪搓成团向河心掷去,大大的雪团十分坚硬,如果那雪团砸不开冰窟窿,我们会小心翼翼地在河面上走上一遭。那时有一篇课文的名字是《罗盛教》,讲的是英雄跳起冰窟窿救落水的小孩自己光荣牺牲的事。每每踏上河面上的冰凌我们都有一种异样的悲壮,仿佛这情景会重演一般。

这是上学的路上。不过记忆里村庄里的孩子没有出现过一次这样的危险。

依然有早起的人们。这多是勤劳的人家,担水、给牛添些草料、去林间捡些树枝,他们做着这些事儿,已成习惯。

有男人挑水时用木桶砸开了冰面,舀起一桶水后又泼掉了,又砸。他是想将窟窿砸大一些,好让女人们一会去洗衣、洗菜和淘米,女人们头上裹着头巾,一手提着小木桶,一手拿着淘米洗菜的筲箕走来蹲在码头边,将手伸进刺骨的水里洗着,那手被冰冷的水咬得刺心,待洗完东西,寒冷的风中,脸和手一样被冻得通红。

厨房里冒出的炊烟在瓦屋顶上冉冉升腾,回升的气温在暖暖的冬阳照耀下会将屋顶的雪融化成檐下的点点水滴,水在顺着瓦楞流下地过程中又化作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凌,家家的廊檐下都掉着这些上粗下细的水晶,看起来别有一番情趣,到真正化凌的时候,那高朗的天空给人以清宁振奋之感,空气于寒冷中透出一些温暖莫明的信息,让人的心里怀有一丝对阳光的深切渴望。而与此同时,会有一丝丝遗憾在心里游动,为那一片洁净世界的失去而感留恋,童话的世界一下子变回现实,满地的泥泞又现出贫穷的村庄本来的面目。

白惨惨的阳光照在身上,提一只烘炉,在墙根下烘烤着玉米花,小花猫安静地坐在墙边的柴草上,大黄狗翘着尾巴守在一边,看一看雪人,看一看屋顶化凌时檐下叮咚的水滴,再看一看烘炉里的玉米粒,直到那焦黄的玉米“嘭”地一声炸响

2005年元月9日

五七、年之忆之美味年货

倘或是雪天,地上会被尿液淋出一个黄黄的窟窿,尿着的时候,总是幻出哪个角落里有稳当和普发的娘来勾魂,寒冷与恐惧会让人禁不住直打哆嗦。慌慌地扯上裤子罩起吹得冷嗖嗖的光腚,来不及扣好裤带,快快跑到灶塘边才觉得大人们那熟悉的身影站立的地方才是世上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

黄家湾的年从一进腊月就开始忙了,大人们称为忙年。白天黑夜的忙。

在《趟过岁月的河流》里,我曾经通过《怀念故乡的年滋味》告诉过读者我家过年所办的年货,不再赘述,现在我要告知读者做这些东西的过程。

糯米是做过年的食品的基本原料。京果箍子、荷叶子、玉兰片、汤元粉、炒米、糍粑等都是糯米做成的。

过年最基本的食品是炒米。将糯米用水浸泡一天到两天,再用一个大筲箕端到渠道里淘洗干净,然后上到用木头做的大罾里用大火在铁锅蒸熟,糯米蒸好后要将它放在簸箕里晾冷,然后用手将大块的糯米砣掰开。糯米放屋子里通风的地方一两天后,要搓至成一粒一粒的米,再拿到太阳下去晒。这样晒干的糯米称为阴米,大概是取阴干之意吧。阴米要用细沙(或者盐)在铁锅里炒熟才叫“炒米”。将一把阴米放入烧得热烫烫的炒锅里,用帚子将阴米和沙在锅底按顺时针方向炒上几圈,就听得如爆米花似的声音噼噼啪啪地响,千万看准火候,迟一步米泡就会糊了,呈黄色的米泡是不好吃的。炒米炒完后通常要用筛子将附在炒米上的沙子筛下来,然后装坛。那时黄家湾还没有电灯,所以我们家干这项活一般放在白天,而白天父亲不在家,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帮母亲往灶里不断添柴。

京果箍子。将糯米用水浸泡一到两天,淘洗后在大火上蒸熟。刚出锅的糯米如果盛上一碗放一勺子猪油揽拌后来吃是很特别的味道,我吃两口就感到腻味了,但母亲能吃一大碗。将那热气腾腾的糯米倒入一个石头做的“对窝子”(一种石头做的器皿,外观呈梯形立方体,从上部中间挖一个口,大约占这物体二分之一的小圆形体)里,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杵,直到将那糯米杵得全粘在一块,然后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擂平,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将这块糯米用刀切成一条条再切成一个个厘米见方的小块块,京果箍子的原形基本做成。在开发(油炸)锅时京果箍子要经过两道工序,先用油浇一下放一边后再发第二道,会看到在发锅里这些小块块一下子腾腾地鼓胀起来,几乎要超出原来的三倍,那是很好玩的一种活儿。

麻爪。所有的程序都按京果箍子的做法,只是最后一道工序是要上糖稀后裹上芝麻才成麻爪。

荷叶子。做荷叶子先得将糯米磨成浆,这项活儿往往放在夜晚做,昏暗的煤油灯下,推磨的人影子映在墙上一动一动地反反复复地做着同一个动作好玩极了。推磨的时间长了一定很累,母亲总是先穿着棉袄后穿夹衣到最后脱得只剩一件单衣,我那时太小,只按母亲的吩咐往石磨眼里填加带水的米,糯米放进石磨的小眼后不一会,就转出来白花花的米浆,在嘀嗒嘀嗒的声音中会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米浆既然做好,即可开始塌荷叶子了。在灶里用稻草将锅烧热,用一个蚌壳将米浆沿锅焙开,待焙好后将这张圆圆的饼叶轻轻一揭,一块荷叶就做成了。稍稍凉冷后切成菱形状,然后在太阳下晒干,便可将晒干的荷叶子收起来待用。发年货时,抓一爪荷叶大约十来片,丢入热油中,呼地一声腾起一片白花花的东西,用捞几子(一个发东西时所用的工具)捞出即可。

玉兰片。制米浆的程序与做荷叶子的程序是一样的,但做玉兰片却是要将那米浆吊干的。在石磨的下面,会有一个大盆,盆里会放一个干净的布袋,磨好的糯米浆,用布袋四角扯起挽口扎紧后吊在八仙桌的横木上或就放在盆里用灶灰滤干水份,就成了固体粉团,用手掰小块在冬阳下稍稍吹干就可做玉兰片了。做玉兰片是我最喜欢的活儿,拿两只小碗,将那红绿两靛分别放入其中用水调好,再将白色的糯米粉就着碗里的靛揉好,现在就可以开始做玉兰片了。将糯米粉抓一大团在掌心搓成汤元的模样,然后双手合十用力一按就成了扁平扁平的一个圆,在这个圆上再放上搓成小扁圆的红绿糯米粉,如此一层白一层红一层白一层绿地叠加数次,待堆到半尺高时拿一双筷子平放在上然后用力向下压去,这堆东西即分成了三部分,将这三部分横放于案搓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等做到可放一格蒸笼的数量就将其置于蒸笼中蒸熟,然后连那蒸笼里的布一同拿出来让其完全晾冷后将布拿开。阴上两天就可切成片了,切片时我满怀期待地等在一旁,就是那两根筷子那么往下一压,这玉兰片上就出现了美丽的花儿。所以到第二年春节再做玉兰片时我会别出心裁地用筷子先竖着插下去后再横着压下去,所出现的花儿更漂亮一些,那份喜悦真是难以言表。晒干的玉兰片其后在开发锅时与做荷叶的方法一样,不再赘述。

汤元。黄家湾人不叫汤元叫团子或糯米团子,年关近时磨出的糯米粉可直接用于做汤元,若是过年尚早,村人一般要将糯米粉晒干备用。过年时和过元霄节时用蒸笼码好,再在那汤元的上面用筷子沾着红靛液轻轻点一下,放在灶里架着劈柴烧上一时半刻,再端将出来,蘸上一旁用芝麻红砂糖调成的馅,可好吃了。糯米团子有时也用水煮,用油煎,便是因各人的喜好而食用了。

翻饺子。这是用灰面即面粉做成的。将面粉加水加碱揉好,擀成一张一张薄薄的皮后叠成双层,再划成一条条横三厘米纵六厘米左右的片块,将每一片块从中一折,在中间按纵的方向划上三刀,一端弯入中间划好的那条刀缝,用手那么一拉就成了一个翻绞,如果图省事,全划成菱形也是可以的,这些东西现做现发,相对于玉兰片的做法是比较简单的了。

麻花。也是用面粉做成的。面粉揉好后搓成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面筋扭成麻花状,丢入发锅中发至金黄色即刻就可起锅。

炒米既然已经装在大坛里了,开发锅的当天会分别腾出放在小一些的坛子里,京果箍子、麻爪、荷叶子、玉兰片、麻花、翻饺会分别装入大坛小瓮里。

熬糖。黄家湾熬糖会放在接近年关的时候,一大锅麦牙放在一口大铁锅里在灶塘里架起木头烧煮,这是要让它加热发酵。这火从点燃之时开始,是不能熄灭的,往往会烧好几个小时。我们家熬糖一般都是在樱桃家,他们家厨房大,又有人帮忙,还有扯糖时用的工具。樱桃的父亲是扯糖的高手,他扯出的糖又白又嫩。熬糖可有讲究了,火候掌握不好熬出的糖就会粘牙。

我总是和樱桃睡眼腥松地守在灶塘旁,在凛冽的北风呼啸的腊月的夜晚,灶塘旁是最暖和的地方,守着那一锅麦芽,想到可以看到这一大锅东西会变成甜甜的糖,就那样熬着吧。男人们在一起抽烟闲聊,女人们在一旁做着扯糖的准备,有谁说到一句粗野的话会惹得男人女人们哄地一笑。到了大半夜,要是出来方便,由昏黄的煤油灯的光芒里走出屋子,即见到半天的寒星与映在屋瓦顶上灰白的霜花,全身的温暖会跑个精光。倘或是雪天,地上会被尿液淋出一个黄黄的窟窿,尿着的时候,总是幻出哪个角落里有稳当和普发的娘来勾魂,寒冷与恐惧会让人禁不住直打哆嗦。慌慌地扯上裤子罩起吹得冷嗖嗖的光腚,来不及扣好裤带,快快跑到灶塘边才觉得大人们那熟悉的身影站立的地方才是世上最温暖最让人安全的地方!一直要烧到那麦芽变成糖稀,这时大人们会舀出糖稀与炒米裹在一起做成米籽糖。然后再继续熬至更稠一些后将这沉入锅底的糖汁铲出,待糖稀凝固到一定的程度,再用木棍将糖在一个木梯做的器具上不断拉扯。慢慢地你会看到那糖由黄变白了,扯糖的人全是男人,这是一项很吃力的活儿,有时会在寒冷的冬天赤膊上阵,真的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气。我的父亲母亲都不会这活儿,不过我的三姨却会。最是让我记忆亲切的是外公,外公扯糖的姿势在我看来是最壮美的,我只看见过外公扯过一次糖,但寒冬腊月外公身着白棉布内衣和深兰色单裤的气势至今让我不曾忘怀。麦牙糖若是加上芝麻揉成一长条,用刀切出,会做出薄薄的麻叶子来。糖分为嫩糖与老糖,早一些起锅的糖会嫩一些白一些,晚一点起锅的糖会老一些黑一些。糖扯好后会冷下来,再用刀将它打成小块,然后装入坛中,坛子里一般都放着炒米。

打豆腐。打豆腐是一件在我觉得很神奇的事,用一根挂在梁上的绳子吊着一个木制器具,这木制品呈十字形,包袱是用机织的棉布做成的,所以很厚,浸水后也很重,四角有粗绳,系在十字架的四端。磨好的豆浆在经过烧煮后将其舀到这个吊着的包袱里,这包袱也叫摇包。两个人不断地摇动,豆浆会通过包袱沥在下面盆里的另一个包袱里,往往在这时候就已到了深夜,我再没看到其它的过程,等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豆腐已在桌上了,摇包里还有豆渣呢。黄家湾的豆渣是炒着吃的,这令我想起从前在卢市的邻居双婆,她的家里常年出售豆渣巴子,豆渣巴子上一层白茸茸的长毛让我觉得好玩儿。母亲会将打好的豆腐弄一些腌着做腐乳,腐乳几天就可吃了,开春时有时候腐乳会非常臭,母亲说是盐放少了的缘故,但父亲却是十分喜爱吃的。

我记忆里的美味还有兰花豆。这几乎是父亲的专利。父亲在小年前就将豌豆用水泡着,到家里开发锅时,他就带着我们全家用刀一颗一颗地艿(读音nai),往往是父亲用大刀,我们用削笔的小刀,围在煤油灯下做这项活儿。小刀从豌豆的尾部轻轻地削进去,横一刀竖一刀,很细致也很麻烦,但我们不厌其烦地干着,因为一会儿发好的兰花豆那美味可是过年才得盼到的。自从我们家做出兰花豆后,村子里就有人学着做了,可是发出来的兰花豆却大不一样。我们家的兰花豆是酥脆的,而别人家是死结的,咬的腮帮子生疼。原来泡豌豆父亲加了苏打,只一点小苏打就改变了食物的味道。

预备的这些好食品,会从春节一直吃到三月,此外,还有炒豌豆、炒花生、炒黄豆,拿它们在坐着闲聊时消遣实在是一份小小的享受。

2005年2月25日

同类推荐
  • 穿越生死线日记

    穿越生死线日记

    本书记录了癌症患者自己患病18个月的经历。突出了与癌抗争的精神及有效实用的医疗手段和方法,可为广大患者借鉴与应用,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一书,系统的表述了余秋雨先生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除了一篇文章之外,其他所有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作者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作者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
  • 最爱

    最爱

    世间不外五情:亲情的动人、爱情的纯净、友情的优雅、世情的旷达、人情的善美。《最爱》以“怦然心动的故事、峰回路转的情节、优美飘逸的文字、天衣无缝的配图、别如心裁的感悟”诠释人间五情。霍忠义笔下的亲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爱情纯洁明净、令人向往;友情波澜起伏、过目难忘;世情复杂多变、催人成熟;人情练达善美、使人宽慰。读《最爱》故事,悟最美心灵,享最真情怀,成就智慧与高贵人生。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热门推荐
  • 我的挖掘机

    我的挖掘机

    他最希望过的生活,是在炎热的下午,穿着巴基斯坦皮凉鞋和细麻袍子,盯着满是发茬的光头,和一群和尚弟兄,骑着自行车到处鬼叫。
  • 绕过地球遇到你

    绕过地球遇到你

    晨帆是一名英俊睿智的建筑设计师,无痕是一个自由随性的化学副教授,在真实的世界里,他们结识于16岁花季,现在生活在地球的两端,却无话不谈;2013年3月27日无痕从阿姆斯特丹回到祖国,2013年12月7日晨帆从卡尔加里飞回故土,泪水打湿了他们思乡的眼睛;无痕问晨帆:“二货,2013年国人爱上致青春,2014年我们一起写一个我们的故事吧?”诞生了这个两人联手撰写的故事《绕过地球遇到你》。
  • 最强战斗

    最强战斗

    夏华向流星许愿重生到玄界,得到许愿珠,通过不断变强,走向最强的道路上。
  • 好孕临门

    好孕临门

    2009年最温暖最爆笑的怀孕小说。 经过七八年的丁克婚姻,李享在丈夫出国工作的前夕,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知道,如果不生下这个孩子,以后她可能会没有勇气再要一个孩子了。 身边和她一样的丁克朋友们、远在国外的丈夫,都殷切地盼望着她能生下这个宝贝来。 无奈中,心怀胆怯惶恐地,李享接受了怀孕的事实。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事情:对小孩子一直心存恐惧,可不得不做一段时间的临时“妈妈”;挺着走样的身材,去面对曾经的仰慕者;男同事看她的眼神,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 豪门重生:竹马难搞定

    豪门重生:竹马难搞定

    “雨笙,你会娶我对不对?”叶浅夏红着小脸死命拽着床单,小心翼翼询问。“娶你?为什么?”男人的声音淡漠而疏离,一如从前。“呃……那个我们都已经……”叶浅夏重重咬上红唇,后面的话叫她如何说的出口!男人默了片刻,随后丢了一张金卡过去,“这里面的钱够付……”不等他说完,叶浅夏飞起一脚把人踹下了床,未着寸缕的起身怒吼:“滚,要给也是本小姐给你!”男人偷偷勾唇,语气却依旧淡漠疏离:“这次就给你免费,下次可就要收费了,本少爷可是很贵的!”
  • 有个人爱了你很久

    有个人爱了你很久

    “你爱我吗?”“爱。”“那我们能在一起吗?”“对不起。”“为什么?”“抱歉。”“我不想听对不起。”“……”“有些风景,只能喜欢不能收藏,就像有些人,只能适合遇见不适合久伴。”——宁潇潇“潇潇,感情不是一个人的独白,如果他一直不入戏,你有何必为他苦唱情歌?”——郑若妍(每天更新,放心入坑(●°u°●)?」)
  • 绯闻

    绯闻

    故事梗概:大学生穆晓含在宾馆实习期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犯罪集团,犯罪分子利用裸照控制着城市里一批女大学生,同时她在调查中触及到这个犯罪集团的另外一个罪恶事实:到乡下招工的名义诱骗少女到城市,穆晓含本人也一直是犯罪头目眼中的猎物。在一次试图摆脱犯罪头目的过程中她因为正当防卫无意踢中犯罪头目重要部位,他发誓这一辈都不会放过穆晓含,为了报复,关于穆晓含的绯闻在这个城市里弥散,犯罪集团甚至采用过下毒、用车跟踪、恐吓等各种卑劣的手段对穆晓含进行威胁,但穆晓含在朋友和有正义感的人们的帮助下终于将这个犯罪集团的内幕公布于众,当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这坐城市里的绯闻又重新开始……
  • 秦徒

    秦徒

    六国遗民蠢蠢欲动,楚项雏鹰野心勃勃,匈奴豺狼虎视眈眈在风雨飘摇、英杰辈出的秦末,赵夏能做什么?凭着一腔热血,攒起千金家财,开丝绸商路,重组铁骑雄师,会张良、战韩信、敲霸王闷棍、勒索无赖刘邦,践踏狼王冒顿,轻薄那大秦芬芳看一个热血青年,力挽波涛狂澜,驱逐匈奴虎狼,重振大好河山!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

    刘彻出生于帝王之家,小小年纪就面临着生存之战。他的母后王娡是后宫争夺战的主力。很快,这场“一姐”之战就演变成了太子之争。历经了一波三折的数轮对决,刘彻终于登上了太子宝座。继位后,他雄心勃勃,先是发起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把儒家学说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根基;随后又发动“武力革命”,使大汉帝国走上了“虽远必诛”的漫漫征程。然而,随着“绝代双骄”李广利和李陵的先后兵败、投降匈奴,刘彻的称霸梦彻底破灭。“巫蛊之祸”又引发了太子争夺战,刘彻手下的良臣名将纷纷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