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6900000029

第29章 童年最忆是荷花(6)

五八、年之忆之初一拜年

如果主人家有年老的爷爷或奶奶尚未起床,拜年的人必是要到床前去问一声安的。喝上一口热茶,尝尝主人年货的味道,然后叫声“多谢”再往下一家跑去。这在黄家湾称为“拜跑跑子年”。我每是喜欢跟在这些拜“跑跑子年”的人群后面赶那热闹,我喜欢每一家大门前那红红的对联,那种在肃杀的冬境里唯一的鲜艳会让小小的我觉出些生活的快乐来。

黄家湾的大年初一在我的记忆里是那样的温暖。无论除夕守夜到何时,初一是必须早起的,这是一年的第一天,母亲说这一天早起,一年都会勤快,勤快就会有饭吃,就会过好日子。这一天若是睡懒觉是万万不可能的。那些大人们除夕晚上忙晚了或者赌晚了,这一天的早上也是断不能赖在床上的。

天还只是麻麻亮哩,四乡里就震天价响的放着鞭炮了。第一声鞭炮响起的时候,会惊醒好多的人家,此时每一家的女人早已经起床了,男人们一个个地叫醒孩子,女人却早已进了厨房去烧开水了。孩子的衣裳在这一天都是崭新的,即使家里拮据的人家,孩子的衣裳也必定早已洗得干干净净地等着这一天穿上。

一家人起床后,收洗完毕,会向神前的供桌给祖宗请安。开门时口里必喊一声:“开门大发!”一阵震天价响的鞭炮声将一家人对新年的祈愿昭告神明。然后女人会端出早已抓在茶盒里的打糖、自家做出的京果、麻爪、荷叶、玉兰片、麻花、翻饺之类的年货,一家人就着热腾腾的开水开始饮用,这叫做喝茶。在黄家湾,所谓“喝茶”,是对新年这种风俗的特指。平日里饮水则称为喝水。

一家人刚准备坐下喝茶,就有一大群大人小孩来拜年了,彼此见面,那热闹劲像是多少天没见面的老朋友,大伙儿都喊着吉祥语:“恭喜恭喜”、“发财发财”、“恭贺你郎年过的热闹”。乐呵呵的笑声中融着彼此真诚的祝福。如果主人家有年老的爷爷或奶奶尚未起床,拜年的人必是要到床前去问一声安的。喝上一口热茶,尝尝主人年货的味道,然后叫声多谢再往下一家跑去。这在黄家湾称为拜“跑跑子年”。我每是喜欢跟在这些拜跑跑子年的人群后面赶那热闹,我喜欢每一家大门前红红的对联,那种在肃杀的冬境里唯一的鲜艳会让小小的我觉出些生活的快乐来。

除了那红红的对联,初一的新景在我家有些独特,母亲会从檀木箱子里拿出叠得整整齐齐的门帘和帐帘,门帘上是一个挽着高高的发髻的仙女提着一个花篮在撒花儿,而那帐帘上一对红红的牡丹配一个美丽的月亮,上绣着“花好月圆”四字,我总是在这两样绣品前端详许久,那是母亲的女红。那一朵朵的花儿如同真的一般,我曾试着拿起绣花针和崩针做一件绣品,可笨拙的手实在绣不出那些美丽的花儿来。好多年后,当我已经长大成人,再次端详这两样绣品,我的心里会有一些热热的东西涌动,除了怀念在那贫瘠的土地上那单调的文化生活给我的一丝温暖的记忆外,我还想到这出自母亲之手的绣品曾寄予了母亲在做少女时对于爱情的向往与期盼,那一份期盼是用一针一线绣成的,所以那一份爱才如此绵长。

2005年2月28日夜11时

五九、年之忆之大姑妈家

那只是一片腌着的家鱼,很咸很咸。我看着大姑妈从坛子里拿出来时只剩下最后一块了,我在吃这片蒸鱼时总想着如果再来客人,大姑妈会拿什么招待啊?我便小心地吃菜使劲地吃饭,想着只要饱肚子就行了,但大姑妈看着我不吃菜,竟用筷子夹起一大块鱼放入我的碗中说:“吃菜啊吃啊,是不是大伯伯的菜不好吃啊?”那一份豁达那一份疼爱让我至今难忘。

初二走亲戚,不知是不是黄家湾的规矩,但这却是我们家的规矩。

初二的天气无论是红日普照,还是阴风怒号,抑或大雪纷扬,父亲都会带着我们姐弟出发,开始几年小弟治洪还留在家里陪母亲,及至小弟稍长,父亲在走亲戚时也带上了他,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以便接待客人,现在想来在黄家湾的六年中,当我们在外玩得兴致勃勃时,母亲大多会是一个人在家孤独地度着年关。

我们将去的亲戚家是在东屋台的大姑妈家和在东湖口的二姑妈家以及在曾家岭的外公家。这一程会从初二一早开始到初五初六才结束,初二至初四在俩姑妈家,初五初六在外公家。

大姑妈家的孩子算起来有五个,大表姐枣香和大表哥补林已经成家,大表姐过寄给鲁家河一户人家做女儿,她的孩子苹儿和我一样大。大表姐和大表哥不是那时候我见到的大姑父的孩子,他们的父亲当年抓壮丁在解放前夕随着******的大部队去了台湾,台属的关系使我的大姑妈和大表哥一家在****中受尽折磨,大表哥甚至死于非命。大姑妈现在的丈夫是夫家在村子里的一位本家兄弟,为人厚道能干,言语不多,他和大姑妈又养育了二表姐爱香、二表哥金华和小表弟小华。这三人在我童年的新年里给我很多温暖的回忆。

白天大人们在一起聊家常,我们姐弟仨便和金华小华哥俩去村子里到处窜着看热闹。东屋台的热闹在于赌搏,大门敞开,男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一张结实的大八仙桌扣碗押宝。扣碗押宝是庄家将畲子用一个碗倒扣着,参赌的人下本,猜出畲子的点数大小后按事先规定的法则论输赢,这原本是乡下人的一种赌搏方式,但东屋台的阵势叫人害怕,不光是男人赌,连女人甚至老人也参与其中,挤不进去就在一旁大声叫呼着让挤在里边的人帮着押钱,赢者哈哈大笑乐呵半天,输了则捶胸顿足后悔不迭。更有那看热闹的孩子们竟爬到主人家的“神柜”(天门人对放在堂屋里的一种柜子的称谓)上或者是大桌上再用板凳搭起高台来观看,那神情竟是忘乎所以的样儿。

晚上我总是和爱香姐同睡在一张床上,在寒冷的冬夜里她会为我掖好被子,然后紧紧地将我的双脚抱在怀中用体温温热我冰冷的双脚,她对我极尽照顾,是那种大姐姐对于小妹妹的恩爱。

大姑妈家的光景在乡下来说一定很是艰难的,但凡乡下的人家在春节都会有客来客往,大姑妈又是厚道善良之人,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里孙外孙都会回来。虽然走大姑妈家一直是令我很开心的事,但我知道大姑妈储备的年货并不多,这从大姑妈给我们做的菜可以看到。而大姑妈对于我们的到来却总是那样热情,嘘寒问暖的让我有倍受呵护的感觉。大姑妈会拿出最好的食品做出象样的十大碗菜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姑妈的蒸鱼,那只是一片腌着的家鱼,很咸很咸。我看着大姑妈从坛里拿出来时只剩下最后一块了,我在吃这片蒸鱼时总想着如果再来客人大姑妈会拿什么作招待啊。我便小心地吃菜使劲地吃饭,想着只要饱肚子就行了,但大姑妈看着我不吃菜,竟用筷子夹起一大块鱼放入我的碗中说:“吃菜啊吃啊,是不是大伯伯的菜不好吃啊?”那一份豁达那一份疼爱让我至今难忘。

我的大姑妈名字叫蒋佑枝,她豁达开朗,一生坎坷,因为有了争气的小儿子即我的小华表弟,她的晚景幸福安康!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走亲戚,我最爱走的还是大姑妈家,那里永远充满爱和温暖。

2005年3月16日

六十、年之忆之二姑妈家

二姑妈家的酒席是有相当的讲究的,上午吃的全是卤菜,用小花碟盛着,卤肉、卤鸡翅、卤肠子、卤心、卤豆干子、卤茨菇、卤海带、卤藕,上面有红红的辣椒和青葱的大蒜,色香味俱全,看一眼让人爽心悦目,上卤菜后会炒出豆饼,再煎出糍粑,然后才上龙骨藕汤或面条,这时会有一小盘黄黄的豆酱端出来,那豆酱漂亮极了,也好吃极了。做饭呐、腌豆酱呐都是能干的二姑妈的拿手戏,她总是围着一个白色的围腰,忙前忙后。

我的二姑妈家是我童年最向往又最胆怯的地方,无论是在卢市镇的梅园还是在下放的东湖口。

二姑妈家什么都带着一种新奇与高贵,即使是下放在东湖口,那房子的外墙也粉刷得跟村人不一般。二姑妈家在卢市镇本是相当富有的人家,下放至东湖口,也没有脱掉贵族的气势。姑父是刘集医院里的会计,还拿着工资,大表姐荣华被推荐上了荆州师范,二表姐爱蓉在生产队务农,三表姐蓉君和表哥汉明上着学,小表弟刚明还是一个孩子。

表哥表姐们一个个收拾得清清爽爽,我大约从来没有进过表姐们的闺房,对她们房间的印象没有什么记忆。但我每每到二姑妈家,睡的那间客房却是十分整洁干净的,床上的枕套垫单被套都洗得干干净净,桌上一个大闹钟旁有两只青花瓷花瓶,里面插着在当时很时尚的塑料花,纤尘不染。还有搽脸用的雅霜、雪花膏和擦手用的百雀灵。和时钟一样,收音机在那个年代也是一般的人家少见的,二姑妈家却全都有,从一块砖一般大小的黑盒子里放出的声音和音乐使我着迷。

在桌子的抽屉里,我第一次看到信。是大表姐的男朋友汤平安写来的,那字写得漂亮,那语言也看着舒心,他在开头总是这样写道:“亲爱的容华,你好!首先让我以真挚的心情祝愿你心情愉快,并请你代我向伯父伯母表示真切的问候。”他和我的容华表姐是荆州师范的同学,这是放署假时候的往来信件。

我不是有意翻那书信的,我那时看到村子里好的对联总喜欢抄下来。在东湖口看到那里的人家贴出的对联,我又止不住想抄录,便去向姑妈要笔和纸,她让我到抽屉里去拿,我就那样发现了那些信。大约有十多封,我偷偷地看,心里觉得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但是那漂亮的钢笔字体和那温婉的语言让我止不住一封一封地偷看。信里都是向大表姐报告自己的学习和想法,我对那尚未见面的大表姐夫汤平安的敬仰,一开始竟是始于这些信中朴实的语言,至今我都崇拜他的为人和学识。这一次偷看信件的结果是大大提高了我写作的水平,这也算是我春节在二姑妈家的学习收获罢。

二姑妈家的酒席是有相当的讲究的,上午吃的全是卤菜,用小花碟盛着,卤肉、卤鸡翅、卤肠子、卤心、卤豆干子、卤茨菇、卤海带、卤藕,上面有红红的辣椒和青葱的大蒜,色香味俱全,看一眼让人爽心悦目,上卤菜后会炒出豆饼,再煎出糍粑,然后才上龙骨藕汤或面条,这时会有一小盘黄黄的豆酱端出来,那豆酱漂亮极了,也好吃极了。做饭呐、腌豆酱呐都是能干的二姑妈的拿手戏,她总是围着一个白色的围腰,忙前忙后。

下午的酒席是十碗,有一些我从来都没有尝过的菜肴,比如鱿鱼丝,虾片等海鲜,在今天都是上等的菜肴,更不谈在七十年代的酒宴上的尊贵了。二姑妈家吃饭时是让我最为胆怯的,规矩可多了,筷子在夹菜时不得在碗里挑动,筷子不能总往喜欢的那碗菜里拈菜,饭菜不得掉在桌上,吃完饭后碗里不得留一粒饭等等,一桌的美味佳肴饭,却吃得人很不自在。

二姑妈家最和蔼的要数二姑父了,二姑父个子高高的,胖胖的,他永远带着和善的笑容,吃起酒来也是那样的风趣。有一天在酒桌上他不再劝客人酒,并解释原因说自己前一天下了猪娃子,说下了一大窝,要是去卖不知要卖多少钱哩。我听得呆愣,还有这等好事这等奇事么?人也能下猪娃子?但二姑父笑眯眯地说得有板有眼,我便执意要去看他下的猪娃,逗得他和一桌人哈哈大笑,笑得连饭也喷了出来。我至此才知道“下猪娃子”原是指醉酒呕吐的。姑父还有一手绝活是织毛衣,他胖胖的身子在一张藤椅里坐着,旁边放一个火钵,一只雪白雪白的猫儿蹲在他的脚旁,他手里拿着竹针,一会儿就织了一大截,织出的针脚十分一致,如机器织就的一般细密,我所认识的女人竟没有一人是比得过二姑父的编织水平的。

吃过晚饭,最开心的时刻到来了!在雪亮的汽灯的照耀下,我们会围着桌子赌博。君娃子(三表姐容军的呢称)姐姐会飞快地跑到东湖口的渡船上找船公换来一分一分的零钱。

我是有压岁钱的,父母给过,大姑妈也给过,五角一元的不等,二姑妈一般会给我二元甚至更多一点,这是属于我的第一笔资金,是用来上学用的,那时的学杂费一个学期竟只要五角。

我们用扑克赶眼子,扑克是用清漆漆过的,拿在手里感觉光滑又硬朗。游戏的规则很简单:由庄家发牌,大于十一眼称“胀死”,小于四眼称“饿死”;在四眼至十一眼的范围内,如果你的牌大于庄家的,庄家得赔你,如果你的牌眼小于庄家的,你得赔庄家;如果你与庄家的牌眼同样大小或者你与庄家同样胀死或同样饿死或彼此要么胀死要么饿死,按照“老板喝连兄”的游戏规则,都算庄家赢;筹码为一分钱,如果在赶眼的过程中,手中的牌是一张10和一张花牌,这称为羊人,如果手里五张牌全是花牌,包括大王、小王在内,这样的牌称为五小,羊人和五小的筹码会翻一番为两分;庄家则是不按年龄大小军民人等轮流做庄。我们表兄妹七八个人中玩得最多的是爱蓉表姐、蓉君表姐、汉明表哥、我大弟俊宏和我,我的父亲以及荣华表姐偶尔会凑一凑热闹,那时刚明表弟和我的小弟弟治洪只有四岁左右,他们是不参与的。

我们往往乐不知疲地玩到转钟,才在大人的催促下上床休息,手气好时会羸到一元多哩。赶眼子是我童年学会的第一种赌博游戏。

好多年后,我还学会了打麻将,助兴时来那么几圈,为生活添些乐趣,这种添趣的伎俩应该源于东湖口。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神话

    中国经典神话

    神话产生于文字之前,是经典前的经典、历史前的历史、文化前的文化、艺术前的艺术。近三十年来,中原神话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搜集和不懈研究,已经蔚为大观,被国际上称作中原神话学派。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是当之无愧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应该保存和发扬的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所选,既不是作者的原创,也不是某人的灵感,它们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和创造的产物。既重古籍可考,尤重口碑有传,是古史却比古史丰富、鲜活,是口传却又焕发出精金美玉般的色泽和质感!
  •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这是一本与心灵深处的你对话的书。与它相遇,它会用独特的思维使你渐入佳境,与行走匆匆的你进行一次长谈。本书从作者的生活角度,巧妙地穿插着各类故事,或深情感人、或灵光一闪、或禅意浓浓,层层地进行展开,如一朵花的悄然绽放。让你有所感悟、有所感动、心有感言,这,或许就是你想要的!
  • 澈悟的思与诗

    澈悟的思与诗

    “思”既是精神世界心路历程的艰难求索,亦是心性外化关照之灵动;“诗”是对艺术、社会、人生的感性体验,也是个体内心深处所思的言说。本书集笔者多年研究所得,以李叔同出家之前创作的诗、文、歌曲等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细读分析过程中,注意阐释艺术形式诸多方面的客观品质,尽力呈现其作品本体所特有的“思性”与“诗性”的特殊意义和透明内涵。
  • 批评的体温

    批评的体温

    正任何一种批评都代表着批评者的态度。《批评的体温》透出了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热情。该书是活跃于文坛的"80后"批评家杨荣昌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民族文学》等刊物上的40多篇评论,既有宏观的思潮扫描和整体性的作家研究,又有细致的文本解读。
  • 国旗阿玛拉

    国旗阿玛拉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热门推荐
  • 迷心局

    迷心局

    30个故事,30个不同的情人,30段不同的人生。如梦幻般鬼魅的场景,如同曼陀罗般妖娆的女子在午夜静静绽放。
  • 她的谎言和谁的爱情

    她的谎言和谁的爱情

    他不爱她,她总是以一个被施舍的角色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卑微的神情常常遭到唾弃。她爱他,他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她的身边,却从不向她伸出过援助之手。在他们的生活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当真相被揭示出来时,究竟是谁在说谎?那么,谁的爱情,谁的爱人,谁能得到幸福?
  • 绝恋天使之拽王妃

    绝恋天使之拽王妃

    她不就是贪玩了一点,贪财了一点,还有就是爱美了一点,也不需要把她打到一个从没有记载的国度里去啊!!还是魂穿?天!入宫见皇上,他竟是一个绝世美男子!丞相挑衅她?外邦使阴谋?哼,看她出手,俘获美男心,平定番邦乱!
  • 驻京办主任2

    驻京办主任2

    王晓方《驻京办主任》续集。主要描写丁能通官复原职,对驻京办进行改革,强化了驻京办服务功能,帮助解决农民工困难,劝阻上访人员回原地,沟通地方与中央的联系。但由于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出了问题,造成城市饮用水大面积污染,房地产泡沫,一些腐败官员挪用社保资金,官商勾结造成了矿难等等令人发指的现实,本书可读性超过了第一本。不仅探讨了驻京办如何转变职能的问题,而且以驻京办这个特殊的政治平台为主线,通过市委书记洪文山和市长夏闻天之间以什么发展观立市的博弈,深入探讨了科学发展观问题;通过药王庙社区大拆迁、社保基金腐败案、皇县钼矿官商勾结、琼水湖生态灾难等重大事件的深刻描写,生动叙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心灵嬗变。《驻京办主任(2修订版)》不动声色中将官场、商场、情场的欲望和情感书写得淋漓尽致,作品以其思想的光辉撞击着人们的心灵,拷问着人们的灵魂,照亮了读者的阅读视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 双生姐妹的复仇爱恋

    双生姐妹的复仇爱恋

    爸爸?呵呵,不好意思,我们从来没有过!一对双胞胎姐妹,从小没有妈妈,这全部都源于父亲的出轨。原来妈妈在她们五岁的时候就被爸爸杀死了,留下她们两个完全是因为慈善的缘故。直到七岁那年,真正的小三出现,她们也被逐出家门。那一刻起,她们发誓要为妈妈报仇,把自己所谓的爸爸杀了,把小三以及她的两个贱女儿折磨的生不如死!十年后的震撼回归,她们来到了仇人女儿所在的学校,实行复仇的准备,而就在这时,一对双胞胎兄弟,进入了她们心中。他们,也爱上了她们。她们会选择复仇,还是爱情?他们,是支持还是背叛?我们拭目以待……
  • 梅龙戒语

    梅龙戒语

    如若相遇的开始是错,怎会有后来的美好,如若无相遇,又怎知意外的美好,即便是错,那就一错再错———她是异世龙王最后一子,血浓的亲却冷漠,唯有的二位姐姐甚好,母亲的囚禁,父王冷酷无情,母亲说没有所谓真爱,爱不过是自私,被追捕的意外跌落人间……偶遇人间江湖浪子……学习人间的爱……
  • 一梦墨尽

    一梦墨尽

    梦笛给墨晨的信中写到,如果爱是成全,我想那个退出的人应该是我。我们不是没爱过,而是没了结果。因为爱情来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不辜负爱情,没有自怨自艾,我会好好的生活,即使不再有你。就算天南海北,人来人往,我也奔赴于你,因为我喜欢,就甘愿。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安排,现在的我也依然相信爱情即使散场,心里依然留存一个位置,装满曾经彼此的记忆。我在世界的某处角落,愿你安好!愿你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我。看完这封信,墨晨眼前浮现着梦笛曾经的模样,那是他人生中的惊鸿一瞥。青春就像一场电影,你虽然是主演,但却也是别人的配角;虽然美好精彩值得回忆,但也逃不脱结束的命运。
  • 释梦:理论与实践

    释梦:理论与实践

    作者介绍了梦是什么?释梦的方法论、释梦活动的意义、梦的心理学研究、释梦的预备、释梦的基本操作、释梦的方法、梦的常见主题等共十九章。
  • 龙行战神

    龙行战神

    一个龙族弟子十八岁都没有开启体会魄,可就是在一次机遇下开启了体魄,这使他一步一步的踏上了武者的巅峰,也使他变成了一代战神。
  • 星释

    星释

    星辰的宿命似乎一触即发在那无声的跋涉时光露出倾洒万丈的幻象那些如阳光一样的辉煌何时才能属于你我然而这一切,终究会被命运的绳索牵引前去你我都不了解的远方而我,又该怎样怀念那已逝的岁月浮沉宿命几度悲欢一切皆远在这流光飞舞的末端在这无休止的轮回中我最终看到的是你留恋缱绻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