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9600000036

第36章 纪实文学(6)

从事医务事业32年来,黄应文有一半多时间在临床科技第一线工作。在五官科时,他看到病人较多,而医院没有独立的五官科室。便向医院领导建议,并主动承担起创建五官科的重任,使医院的眼科门诊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科室。从只能处理一般的眼疾,到能施行五官科的大部分手术。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他本人不但能做中难度的抗青光眼手术、喉部肿瘤切除术、腭裂修补术等常规手术,而且能开展一些高难度手术,如半喉切开术、扁桃体癌转移、颈淋巴结清廓术等。20年多来,他先后为6940多名患者施行了眼科手术,其中白内障复明术1672人次,共计2508只眼。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还为2542位患者成功施行了五官科其它手术。在医学实践中,他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医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迅速成长为文山州屈指可数的五官科权威之一。他还对全县16个乡级卫生院的56名进修生进行言传身教,使他们成为业务骨干,而且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最令人难忘的是:五官科成立不久,黄应文带领一部分科室人员到偏远的小街乡巡回医疗。这里是白内障高发地区,病人很多,手术器械不够。黄应文因地制宜,大胆地发明创造了用钉子磨成拨障针的土办法,成功地施行了100多例眼科手术。被村民们赞誉为“光明使者”。

1986年8月,国家盲目流行病学调查科研项目在全国展开,文山县被定作科研调查研究点之一。黄应文率领6人调查组进驻德厚区感古乡,经一个多月工作,完成了3222人的调查任务,写出近万字的调查报告《文山县德厚区感古乡及湖海村3222人盲目及沙眼患病率分析》,受到省卫生厅表彰。文山县医院也因此被定为白内障复明医院。

担任医院院长以后,黄应文仍不忘钻研技术,不断认真总结经验。他撰写过10多篇论文,有5篇被省级、国家级权威刊物刊载。他写的《生三七粉治疗眼科出血性疾病93例临床观察》发表后,很快得到广泛应用于临床,获得极佳效果。

第十二节 勇于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文山县医院初建立时,院址在文山城西正街“联合诊所”基础上开展工作。建院10多年,医院有所发展,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院仍只有业务用房3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150多万元,中级以上职称17名。硬件设备和医护力量都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这期间有近50名业务骨干因看不到医院的发展前景而另攀高枝。黄应文没有要走的念头,而是对医院的整体经营情况、社会反映、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等进行调查,思考着如何改变这个局面的办法。他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体制,医院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就在这个时候,1993年3月,黄应文凭借表现和能力,被聘担任了文山县医院副院长。他前一段对改变医院状况的思考派上了用场。便积极协助院长推进各项改革。1996年2月,黄应文又凭借自己的医术医德和领导才能,被选聘为医院院长。使他有了进一步施展才华的天地。

改革,使县医院有了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院长负责制以后,院长有了组阁班子、人事聘用、财务管理、对职工功过进行奖惩等权力。这是破天荒的事。当时有人曾劝黄应文:别把步子迈得太大,医院又不是你家的,有一定发展就不错了。黄应文却说:谁接下改革的军令状,谁就是接下双刃剑。要改革就会有风险!既然我们向县政府接下了改变医院现状的军令状,我们就没有退路,只有前进再前进!

人事制度改革。由刚开始时院科两级人事聘用、经营权部分下放到科室,到现在的完全放权,即让科室成为医院的二级法人,科室主任由职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科室主任有权聘用护士长及其他医护人员,有权奖惩职工和有权以科室名义和二级法人代表身份对外联系业务。人事制度的改革,使众多人才脱颖而出。竞争使职工自学成为自觉行动。现在走上副院长等岗位的人员,就是经过多次竞争成就的。竞争使全院职工素质和整体医护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的提高,竞争使人们对领导岗位能上能下有了理智的态度,竞争使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的做法得以顺利实施。目前在文山县医院,各个职能科室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分能独立面对相关业务,合能全力以赴承担医院的所有重大课题和救死扶伤的重要任务。

分配制度改革。由刚开始时的拿出部分奖金浮动,到全部奖金浮动,到工资收入的40%进入浮动,再到实现三级工资制,全员职工全部按岗拿钱,直到2004年实行动态奖励制度的建立。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旧的工资分配办法,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纳入分配中,从而确立工资,拉大工资档次,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工资分配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挂钩,使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与医院信誉与个人收入紧密相连。于是人人自觉维护医院的整体形象,人人暗地里学习别人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使全院的医护水平、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克服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了用人、留人、育人的优良环境,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促进了医院业务的大量增加和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树立了医院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第十三节 大胆负债经营实现医院整体搬迁全面改善医疗环境

1996年2月,黄应文担任医院院长以后,就决心尽快彻底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把服务范围狭窄的“袖珍医院”改变为服务功能齐全的“花园式医院”。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很快把医院整体搬迁。1994年底,在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医院在田坝心一片菜地征得和划拨得23亩多土地,为新建盖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医院创造了一定条件。

初步预算,总投资需要3000万元左右才能建盖起一座新医院。望着新规划的蓝图,县医院的人们确实兴奋了很长时间;但冷静下来,热情和希望就有些缩水了。因为这么大的工程款从哪里来还是个未知数。使这一蓝图变成现实,成了全院人的苦恼事。

医院属于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单位。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历来都是由政府拨款投入。然而,1995年全文山县的财政收入只有3121万元,支出却要7732万元,收支差额高达461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根本没有钱投资建盖医院。怎么办?面对困难,黄应文果断地对职工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上。再难我们也要咬紧牙关挺过去!政府没有钱投入,我们也要把医院盖起来!我们要靠负债经营实现医院上规模上档次,走上真正良性发展的道路。当时有人疑虑:医院要举债经营,这是不是疯了?医院靠什么还债?用医院收入还债行不行?这样做职工福利会不会受影响?还不起债怎么办?

面对这一系列疑虑,黄应文多次召开职工会向大家说明实现医院整体搬迁的美好前景,又具体地算了发展帐、负债帐、风险帐,希望全院职工舍弃一些短期利益,以换来医院更大发展和自身收入的增加。帐算清后,又以多种形式向职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力争把搬迁的历程缩短,把搬迁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就这样,黄应文和他的助手们开始与银行周旋,与建筑商谈判,最终,以分期向银行贷款和动员建筑商垫支一部分的办法,共筹集到资金3700多万元;又通过入股的办法,筹集到资金438万多元。使位于田坝心的新医院蓝图开始向现实迈进。1997年5月开始动工建设,2000年竣工。医院实现了整体搬迁。拥有住院大楼14层、综合医技大楼7层,业务用房26619平方米,告别了25年来医院每张病床所占面积不足3平方米,职工人均住宿不足5平方米的“袖珍医院”。使县医院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成为全州最好的医院,并处于全省同级医院的一流水平。

实践证明,黄应文负债经营的结果,不仅没有后遗症,而且使医院实现了超常规发展,收入连年增加。2000年为2110万元,2002年为3189万元,2005年为4388万元,2006年为4892万元。职工收入也增加。1998年实行股份制后,入股职工占职工总数95.7%。入股职工每年能分红。如1999年共分红74.7万元,每股红利为18%,即入股100元,可分到18元红利,比银行利息多得多。股份制的实行,将职工的利益与医院的发展捆绑在一起,“院兴我荣,院衰我耻”不再是一句空口号。

第十四节 实施人才战略不断提高医院竞争力

在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医疗环境有了根本改善的同时,黄应文知道,医院的技术力量远不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必须千方百计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他的爱才之心、求才之诚、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护才之魄,在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制定奖惩办法,鼓励全院干部职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业务水平,参加各种形式的自学考试、函授自学等。到2007年7月,全院已有105人通过自学取得专科以上学历,医护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同时,积极向外引进人才。1996-2007年7月,医院共引进县外技术人员92名,引进大中专毕业生156名,为医院梯级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保证。

将一批中青年骨干送到省内外各大医院、医学院校培训提高;又请进省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传帮带教,请有关专科权威专家进行单项技术临床指导。文山县医院所以成为文山州最早可以施行腹腔镜手术的医院,就是黄应文几次把人员送出去让全国首创腹腔镜手术的专家传帮带教的结果。至今,文山县医院仍是全州这一手术做得最好的医院,不仅州内患者不需要跑到昆明去做,昆明、玉溪、红河等地也有不少患者到文山县医院接受这一手术。

2001年,县医院以10万元年薪聘请了昆明医学院苏国达教授等6位知名医学专家到县医院工作,为县医院培养“永久牌”本地专家。同时,争取到上海南汇区医疗队的长期支持。这批知名专家教授到文山县医院坐诊,使很多患者在文山县医院就诊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服务。吸引了大批过去需要上昆明诊治的患者前来县医院就诊,使县医院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县医院的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也在这批专家教授传帮带教下很快成长起来,为医院的医护工作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与强者同行,使自己在更高的起点上进步。这是黄应文诠释人才战略的又一大胆举措。经过努力,2004年4月29日,文山县医院与昆明医学院签署了联合建设临床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协议。即由昆明医学院的三所附属医院根据文山县医院的实际,选派各类技术专家给予三年持续的技术支持。一是组织推荐副高职以上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退休专家到文山县医院工作。指导科室临床医疗和指导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在相关科室培养1-2名学科带头人。二是定期选派在职主治医师以上技术骨干和专家到县医院的专科和重点科室任科主任,使相关学科成为文山州的特色专科,并培养1-2名学科带头人。三是将文山县医院作为其职工晋升职称的基层锻炼基地。同时,三所医院每年免费接收文山县人民医院的临床进修人员不低于20人,为县医院培养实用人才。黄应文说:“我们不仅要在现有水平上再上新台阶,还要为正在建设的二院做好人才储备。三五年后,县医院将有一大批得力的业务骨干迅速成长。到那时,二院正好投入运行,就不会再为人才缺乏而发愁”由此可见他的远见卓识。

第十五节 打造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黄应文深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又有赖于学科的建设。但医院不可能所有学科平行地发展,必须注重重点专科的发展,使之成为医院技术发展的龙头。抓好龙头建设,就能增强竞争力,提高医院社会声誉和地位,为改革增添活力。为此,他花大力气加强骨科建设,创建肿瘤微创综合治疗中心、微创外科中心、中医疼痛治疗专科等临床专科。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这些专科已经成为文山州内领先的临床专科。

在建设重点学科时,着重抓了几点:

一是选拔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又具有开拓奋进精神的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在高薪聘请省级医学专家到县医院帮助创建重点专科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又将目标瞄准全国引进人才。2004年4月,县医院又以年薪12万元聘请了全国知名骨科专家王殿武到县医院创建一流骨科。仅一年时间,他就带出了5名骨科医生。

二是建立一支思想好技术精的有高、中、初梯次的专业队伍。通过实践磨炼,逐步形成一支学科技术的主力军。

三是创建有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并有计划地更新与学科相适应的设备。这是学科建设的精髓和基础,也是学科上水平的必备条件。在医院整体搬迁的同时,医院投资1000多万元,先后购进了彩超、CT、800毫安X光、电子胃镜等100多台先进设备,提升了医院现代化水平。

同类推荐
  • 民间流传笑话

    民间流传笑话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它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二》本书分为诗歌、题画·题照、书信等部分。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

    十九年冬到天津,时其地甫由天津特别市改为天津市。行至街上,时见平顶砖檐、铁门圆窗之洋楼,高鼻蓝眼、狐裘貂帽乘车招摇者,亦不绝于路。甫至之时,寒冷无比,如苏武漠北,时时搓手;而夏季至初秋则又极热,如羲和汤谷,整日流汗。从初夏至初秋,晚饭后与杨映斗骑车至运河边游泳,顺便过天后宫,买得小说数种,中有《牛郎织女》一册。
  • 山水流芳

    山水流芳

    文化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历代咏叹巴渝的诗歌流淌着人们特定的地域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独特的生命体验。面对这片有着秀丽自然风物和厚重人文积淀的土地,我们更应保护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营养,凝聚今人的文化认同,烛照后世的人文愿景。
热门推荐
  • 宇宙外的世界

    宇宙外的世界

    本书的主人公无意中在学校发现了一个秘密,学校可以穿越到宇宙外!第一次穿越,令她难以相信,自己生活的,谜一样的宇宙,在这个世界里竟然如同池塘般大小!在无意中穿越回来后,她以为这是一个梦,却发现他在那里的朋友给他的礼物,象牙项链还在这里······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始界洪荒

    始界洪荒

    始界崩裂,万界诞生,种族繁衍,此去已经十万年,传至现今古族凋零,血族的最后一员古罗,将背负血族使命,兴盛血族,让血族重新立于万界之巅。
  • 仙缘劫:相思误千年

    仙缘劫:相思误千年

    缘起回眸一瞬,苦渡七世情劫。她本是九重天上的莲花仙子,一次偶然的邂逅,引来一世纠缠。诛仙剑下,至死不悔,只为情之一字,红尘周折千年。他乃是月城的一个凡夫俗子,一次偶然的邂逅,苦生一世痴念。奈何桥前,苦苦徘徊,只为来世一次重逢,情钟一生。缘生劫,劫后生,一切苦厄缘于情字,也结于情字。这七世情劫,相思空误,红尘不负。
  • 續夷堅志

    續夷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末日媚王

    重生—末日媚王

    她,杀手榜上的第一名,在末日到来时,因有好的身手和异能生存了4年,却再一次杀丧失的时候无故重生到末日前五个月,这次,空间大限,看她如何在末日中生存。
  • 顶级小农民

    顶级小农民

    小农民,大能量,虽然出身贫微,但却志向高远;凭借自身的小能量,创造无限的机遇;且看小农民如何步步高升,靠天时,靠人和。
  • 和平望见雨

    和平望见雨

    东方魔幻+公路小说+预告片。新流派的小卒。英雄不问出处,庸者没有出处。所有人只迷醉你成功是多么辉煌,看不到你背后曾经辛酸到几度颓废。故事记载了主角加尔从战场上归去遥远的家,旅途中遭遇的一系列迂回曲折的离奇剧情。“他很璀璨,我很平凡。”
  • 斗战神帝

    斗战神帝

    数千年前,在斗气大陆上有两帝!炎帝,萧炎!魂帝,魂天帝!沧海变,时光荏,光阴变迁,历史轮转!如今的魂帝再度复苏,势如东日,飞扬跋扈!一场人间浩劫即将重诞,大陆上传奇即将上演!
  • 苍黄纪

    苍黄纪

    看少年如何从边陲小镇一步一步踏入大千世界,从弱小走向强大,用坚强和毅力成就梦想。为了保护自己该保护的人,战苍穹,断风云,阻苍黄,睥睨天下。喜欢榴莲或者这本书的进群畅聊吧:226206879.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