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9600000052

第52章 读书写作杂记(1)

第一节 马克思和列宁是怎样利用图书馆的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看过多少书?从他写作《资本论》看过的书可见一斑。为了写好《资本论》,马克思阅读与摘录了1500多部书。仅仅经济问题的摘录和批语就有870页,笔记和手稿有100多本。马克思虽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但他的收入主要靠稿酬,不多,生活较为困难。恩格斯除了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和马克思共鸣外,还常在经济上给予马克思无私帮助。马克思为了探索和研究革命理论,必须查阅大量书籍。但他的经济能力有限,没有很多钱购买很多必读的书,只有借助图书馆。在伦敦居住的时候,他常到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去读书,25年如一日。

列宁一生读过多少书?有人统计过在《列宁全集》中,列宁引用自己看过的书就有16000多册。《列宁全集》第39卷《关于帝国主义笔记》,就是一部庞大的读书心得,共800多页,60多万字,来自148本书,包括49种期刊,332篇文章。1920年9月,列宁填写党员重新登记表时,在“您读过哪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这一栏里,他在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的名字下面,各画了两道线,然后写上“几乎全部”几个字。列宁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仍经常请妻子给自己朗读文学作品,甚至在逝世前两天,还让妻子给他念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

作为职业革命家,无论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前还是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的经济收入都不高,没有很多钱购买必须阅读的书。怎么办呢?他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图书馆。看看《列宁家书集》就可以知道他是多么重视图书馆了。

列宁懂得许多种外国语言。他精通德文、法文和英文,他能读波兰文和意大利文的书报。所以在国外流亡时,他同样充分利用各地的图书馆。因为在流亡期间,每一个戈比的支出都得精打细算,否则吃饭都成问题。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买书。而如果不读书,不阅读外文报纸和杂志,就不可能从事他所进行的工作,也不可能具有非常丰富渊博的知识。

1885年列宁第一次出国,在柏林住了几个星期。一方面观察工人的生活,同时在柏林皇家图书馆看书。不久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不仅利用监狱图书馆的书,还设法利用狱外图书馆的书。他给狱外同志写信说,这里允许犯人从事写作,可以利用图书馆,但书很不全。要是能利用大学的图书馆和财政部学术委员会的图书馆,那么找书的问题就解决了。安娜担负了从图书馆借书和把书送到狱中给列宁的工作。

列宁在去流放地的途中,1887年3月4日至4月30日是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度过的。这期间,他常到尤金图书馆去。当年3月10****在给玛丽亚的信中说:“昨天我终于到这儿著名的尤金图书馆去了。尤金亲切地接待了我,并且让我参观了他的书库。他允许我在图书馆里看书……”3月15日列宁在一封信中还提到这个图书馆:“我每天都到图书馆去,图书馆离城二俄里,所以我来回要走五俄里左右(约一小时的路)。每天有这样的散步,我很满意,也很愉快……我在这里的这段时间,不至于白白的浪费掉。我还常到市立图书馆去,在那里可以翻阅各种杂志和报纸,不过杂志和报纸要隔十一天才能送到这里,而我总还不习惯看这种迟到的‘新闻’……”

1902年至1903年,列宁住在伦敦的时候,有一半时间花在大英博物馆里,那里有世界上藏书最丰富和设备完善的图书馆。除了这个图书馆,他还常常到其他图书馆。1902年10月27****在给母亲的信中说:“伦敦有许多阅览室,每个阅览室都是一间房子,读者可以从街上直接走进去……这样的阅览室很方便,读者整天不断。”

后来,列宁到了日内瓦。在日内瓦,列宁整天都在“读书协会”图书馆里。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图书馆。列宁在这里占用了一整间研究室。他可以从书架上取阅任何一本书。他还利用丰富的库克林俄文图书馆。后来他住在其他城市的时候,还向这个图书馆写信借过书。

在巴黎,列宁主要利用国立图书馆。此外,他还到过巴黎其他许多图书馆。列宁根据图书馆事业是否健全来判断文化水平,他认为图书馆事业的状况是整个文化的标志。1914年4月22日列宁从克拉柯夫给马丽亚的信中写道:“……在巴黎工作不方便,国立图书馆的工作搞得很糟,我们常常想念日内瓦,在那里工作做得多些,又有方便的图书馆,生活不是那样不安和杂乱。在我流浪所到过的地方中,如果伦敦和日内瓦不是那么远的话,我最喜爱他们……”列宁到伯尔尼以后,1914年12月9日给玛丽亚写信说:“这里的图书馆很好,在利用图书方面我很满意。终日办报的时期结束以后,读读书是很惬意的。”

1916年2月7日列宁在给马丽亚的信中写道:“我和娜嘉非常喜欢苏黎世;这里的图书馆很好。”同年2月28日,列宁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们现在住在苏黎世。是到这里的图书馆找资料的。我们非常喜爱这里的湖光山色,图书馆也比伯尔尼的好得多,因此我们呆在这里的时间可能比预定的时间长一些。”

瑞士的图书馆事业搞得很好,特别是图书馆彼此之间的书籍交换组织得很好。瑞士德语区的科学图书馆和德国各图书馆都有联系,甚至在战时,列宁还通过图书馆从德国获得了他所需要的各种书籍。列宁对瑞士的文化事业非常称赞,他幻想着革命胜利后如何整顿俄国的图书馆事业。

朋友,从马克思和列宁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事实中,对我们是否有些启迪?

(原载《文山党校》2011年第1期)

第二节 图书馆:人类终身学习的好学校

我常常到图书馆借书看报,但若有人问我图书馆是什么?我却无法用一句话回答清楚。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这是对图书馆的权威解释。但我总觉得这样的答复有些简单。

英国著名诗人莎士比亚说:“我的图书馆就是我非常称心的花园。”

英国有句谚语:“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就是一部全人类的日记。”

这些说法都切合实际,很生动形象。我觉得还可以有许多说法对图书馆的解释和赞颂。比如说:图书馆是记载人类智慧的集中地,图书馆是记载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集中地,图书馆是记载人类精神文明的集中地,图书馆是记载人类喜剧、悲剧、正剧、闹剧的集中地,图书馆是人类共同的综合大学,图书馆是人类共同的老师,图书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图书馆是人类共同的真挚朋友。无论穷人或富人,无论总统或平民,它都平等相待,图书馆是人类终身学习的好学校,图书馆还是许多伟人名人成功的……

这种种说法,都是有事实作为根据的。比如许多伟人名人的成功,都得到过图书馆的无私帮助。这里略举几例为证。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探索和研究革命理论,必须查阅大量书籍。但他的经济能力有限,没有很多钱购买很多必读的书,只有借助图书馆。在伦敦居住的时候,他常常到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去读书,25年如一日,以至双脚把位子下的地板都磨去了一层。为了写作《资本论》,他翻阅与摘录了1500多部书。

革命导师列宁,在流亡国外期间,每一个戈比的支出都得精打细算,否则吃饭都成问题,不可能拿很多钱来买书。而不读书,就不可能具有丰富渊博的知识领导革命。解决这个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图书馆。1895年列宁第一次出国,在德国柏林住了几个星期,一方面观察工人的生活,同时在柏林皇家图书馆看书。不久他被捕入狱。在监狱中,他不仅利用监狱的图书馆,还设法利用监狱外的图书馆。他给监狱外的同志写信说:这里允许犯人从事写作,可以利用图书馆,但书很不全。要是能利用大学的图书馆和财政部学术委员会的图书馆,那么找书的问题就解决了。安娜担负了从监狱外的图书馆借书然后把书送到监狱中给列宁的工作。有人作过统计,《列宁全集》中,列宁引用自己看过的书,就有16000多册。而这些书,绝大多数是从图书馆里借的。

举世闻名的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共写过106部科幻小说。为了写《月球探险记》,他研究了500多种图书;为了写《海底两万里》,他参考了1000多种书,记下水生动物近万种。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读书笔记竟有25000本之多。而这些书绝大多数是向图书馆借阅的。

类似事例还可以举出一些。限于篇幅,就此打住。从以上几例也可以看出,图书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所起的作用了。

让我们都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为人类服务吧!

(原载《泸州图书馆》2009年第1期)

第三节 “一目十行”和“一行十目”

“在书的海洋中,既要学会一目十行的浏览,又要学会一行十目的精读,才能适应生活的需要。”这是积我半个多世纪的读书体会之一,也是我的读书方法之一。

“一目十行”的意思,就是有些书只要随便翻翻就可以了,不必认真读。因为无论那个人,其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每本书都认真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在我已经看过的书中,这类书占到95%以上。如休闲类书籍、消遣类书籍、绝大多数文学类书籍就是这样。只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不必牢牢记住,把它忘记了也没有关系。

“一行十目”的意思,是有些书要认真读、反复读,深刻领会它的精神实质,真正弄懂它的含意。其中有些章节或警句、要点还要把它摘录下来记在读书笔记中,或者在它的下面专门画上红线,或者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写上自己的感受、批注,以便日后需要引用时很容易找到。如果能够把它背下来当然更好。在我看过的书中,这类书比较少,占不到总数的5%。如哲理性比较强的书、工具类书籍和极少数文学类书籍。

在一本书中,也有“一目十行”和“一行十目”的读法。就是说,在一本书中,有些地方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了,甚至跳过去也没有关系;而有些地方则要反反复复的读,甚至记下来,学以至用。

由于人们的职业、性格、性别、爱好等等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书的需要是不一样的。因此,什么书应该一目十行、什么书应该一行十目是不能统一规定的。比如,有些旅游类书籍,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也许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了;而对于做导游工作的人来说,则要认真读、反复读,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又比如,若干回忆录类书籍,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只要看看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而对于党史、军史、志书类工作者来说,则要认真读、反复读,记住它的要点,以便需要时能用得上;再比如《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看一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而对于专门研究“红学”工作者来说,或者想当“红学”专家的人来说,就要反复看多遍才行。道理很简单,不必赘述。

(原载《悦读时代》2010年第6期)

第四节 书籍为众多名人立下汗马功劳

看了标题,有的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书籍怎么能为名人立功?这不是作者故意让人“耸人听闻”吗?闲话少说,还是以事实说话吧。

举世闻名的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从35岁到77岁的42年间,共写了106部科幻小说。凡尔纳读过多少书?没有人统计过,但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读书笔记竟有25000本之多,而且字迹整齐清楚。为了写《月球探险记》,他研究了500多种图书;为了写《海底两万里》,他参考了1000多种书,记下水生动物近万种。

同类推荐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
  • 浪迹在北大

    浪迹在北大

    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北大生活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浪迹在北大、一程山水一程歌、内心的旅行。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北大的校园生活、日本的留学经历、电影随笔、书评以及一些个人的情感小品文。作者语言富有个人特色,流水通透。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由五辑121篇微型小说构成,是将独特的目光栽种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并用勤奋的笔触潇洒游弋于其中。它既有对乡村生活的忆旧,又有对现代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人生的歌咏和赞颂,又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热门推荐
  • 倾世宠爱:竹马要亲梅

    倾世宠爱:竹马要亲梅

    都说人生总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另一个温柔了岁月。北唐静爬到南慕辰的身边问他:“南哥哥,你说恋爱是什么?”南慕辰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在她脸上吧唧了一口,坏坏的说:“就比如只有这样。”小萌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奶声奶气的说道:“那南哥哥,我们恋爱吧。”“北唐静,你别忘了当年救你的人是我,从那一天起,我们的命运便连在了一起,这是你逃不掉的。”苏黎世眼里含着不易察觉的泪,拥抱着怀里的人,卑微的乞求她不要离开自己。你知道ABCDEFG是什么意思?当然知道,就是Aboycandoeverythingforgirl。
  • 灵之声

    灵之声

    我不愿与你只能在灯火下交流,却愿化作人间风雨陪着你。
  • 剔骨鬼医仙:龙皇,慢点撩

    剔骨鬼医仙:龙皇,慢点撩

    明月从小就与鬼怪相伴,在孤独与恐惧中小心翼翼地长到二十岁那年,她遇到了十个龙子,真正的龙子!逗比腹黑的貔貅,暴躁好斗的睚眦,忠厚老实赑屃,懒惰好烟的小正太狻猊,温润如玉的囚牛,斯文帅气的负屃……于是明月原本就惊险诡异的生活变得更加刺激了。似乎这一切的遭遇都是为明月精心准备的,就这样,在十个龙子的‘威逼利诱’之下,明月一个人在人性的罪恶里追寻着那遥不可及的真相。
  • 废柴逆袭绝色宠后

    废柴逆袭绝色宠后

    拥有超能力的现代金牌杀手——云紫嫣阴差阳错穿越到架空王朝——暮夜王朝,却进入到世袭云王府废物云三小姐的身上,却成为了绝世天才……一朝封后,霸宠六宫,相携永恒……
  • 阳春三月畔七夕

    阳春三月畔七夕

    青春是一首无法轻描淡写的歌。有人执念难收,有人情不自禁,有人念念不忘,有人自欺欺人。“我们重新来过,可好?”等一个人,六年。用一份勇气,迟迟不放手。“我只要你回头再看看我。”有的人,明白太晚。“我现在才知道我是有多爱你。”有些爱,情深缘浅“我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

    《绿色畅想》为作家刘战英所著的散文集,本辑收录了刘战英的多部散文作品。
  • 先来后到的爱情

    先来后到的爱情

    一个关于爱情的预言,一项有关爱情的任务。一切,只因命中注定
  • 会长异闻录

    会长异闻录

    她,冷淡千金;他,酷拽天才。她,现代的会长,异世的女神;他,现代的少爷,异世的恶魔。就此以起点,开始旅程!
  • 邪魅王爷的异世王妃

    邪魅王爷的异世王妃

    那一夜,晋王爷偷物,进了她的院子。“喂,离本姑娘远一些。”看着晋王爷和自己在一张床上紧密的挨着,她感觉有些不好。拿着王爷给的信物,她找到了府上。“恩?想修炼?简单,做本王的女人。”“王爷,王妃惹怒了皇后。”“敢惹本王的王妃,看来本王得进宫和皇上谈谈了。”“王爷,王妃带着小王爷跑了。”“没事儿,让她出去玩玩。”“但是她跟着另一个男人。”“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抛弃本王,去找别的男人?追。”
  • 七月未定

    七月未定

    清晨七点,每片绿叶耀发视网膜喜欢的颜色。距离七月放假,已经一个多月,不知道我还有几个这个的暑假。七月是个值得缅怀颤诉的月份,相遇别离。人的心脏停止,大脑还会存活一小段时间,在我们相遇的16个暑假,在相识的七月里,倾诉你所有。你说加州一对情侣,遭到闪电袭击完好无损,我说这世上是不是有很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