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4900000045

第45章 朝堂险恶(1)

官复尚书

大历十二年(777)三月的湖州,春明景和,鸟啼莺啭,柳丝摇碧,鲜花吐艳。

有消息传来,奸相元载横霸朝廷,贪赃枉法,为所欲为,作恶多端,天怒人怨,代宗李豫终于忍无可忍,狠下决心,命将元载及其主要党羽一齐收监,赐令其自尽于京兆万年县大牢。据说,大牢中,刚刚宣读完圣旨,元载未及自尽,刑部官员便脱下自己的臭袜子塞入其口中,将其活活打死。随后,元载的主要党羽、妻妾、子女,都被处死。其家产全部抄没,抄得的胡椒就有八百石之多;其他财物之巨,天下无人可与之比并。

颜真卿听讯,心花怒放。合该天诛啊!合该天诛啊!元载,这个趾高气扬、气焰骄纵,于大庭广众中扬言自己一身而兼有文武才略,古往今来,无人企及的自大狂,这个玩弄权术诡计、卖官鬻爵,以贿赂的多少来确定官员政绩,纸醉金迷、奢侈无度、恶贯满盈的奸谗、巨贪,终于有了今日!有了这个人皆唾骂、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颜真卿一生很少喝酒,大约只是进士及第之日、喜结良缘之日、光复京师之日微醉过几次。此日闻讯,呼喊着要夫人准备酒菜,痛饮一场。夫人韦氏深知丈夫的心迹,怎能不从?只是劝他少喝为好。颜真卿哪里听得进耳去,只是连连地举杯痛饮,直到面赤汗涌,大呼“大唐有望矣,中兴有望矣”,夫人知其已微醉,硬是收了杯盘,方才罢休。

不多日,有诏书下来,命颜真卿回朝任职。颜真卿即匆匆交移公文,收拾行装,携妻子儿女奉旨北上,于八月间回到长安。一脚踏进自家院门,迎面的老槐、石榴撞进眼帘。老槐粗壮的主干黑褐,巨大的树冠青碧,精神矍铄;石榴昂扬着枝条,枝条上垂挂着一个个面色微红的果实。它们满身披着金色的艳阳,在中秋的清风中,轻摇着枝叶,发出飒飒的响声,似乎在慨叹:好久不见了,你可终于回来了啊!颜真卿猛一回思,从因触怒元载而贬谪在外,至今已是十一年,十一年了啊!忍不住双目湿润,肠中发热,在心中道:是的,回来了!回家了!也回朝了!新的日月开始了!

是的,颜真卿面对的是新的日月。当他接到皇帝诏书的那一刻,他就在心里暗自告诫自己,要重新振作起来,为了大唐社稷,为了庶民百姓,以有生之年,要像宋璟公那样,介然秉大臣之节,谠言行道,扶持贤明,匡济生灵,造福庶民,光耀门庭。路途之中,从所过州县官员口中得知,原来,元载伏诛后,代宗李豫即拜太常卿杨绾、礼部侍郎常衮为相。杨绾,家世以儒著称,清廉简朴,处事刚正,不肯依附元载;常衮,“性清直孤洁,不妄交游”209。杨、常二相,都曾与颜真卿同列朝班,深知颜真卿为人。是他们二人一起向皇上举荐了颜真卿。杨绾上任,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革除弊政,朝廷开始出现了新的气象——颜真卿于路途也有所耳闻目睹。这更使他深感朝廷任用得人,满腹涌热浪,一颗报国平天下的赤心,剧烈地跳荡了起来。

虽然年近古稀,路途劳顿,颜真卿回京次日,便沐浴整冠,进入大明宫,朝见了代宗皇帝,被再次任命为刑部尚书。颜真卿官复了原职,可惜的是,宰相杨绾却未能相见一面,已于上月病逝,实在令他痛心疾首。颜真卿亲赴杨绾墓前,焚纸燃香祭拜之后,才慢慢地抚平了心中憾恨,抖擞精神,恢复了昔日的勤勉和诚款,兢兢业业,恭谨履职。针对元载执政期间形成的卖官鬻爵、官员政绩决定于贿赂多寡和滥施官赏的腐朽状况,颜真卿毅然上呈奏章,提出十余条革除弊端的对策,得到了代宗皇帝的赞同,付诸施行。

未过半年,颜真卿已年届七十,到了致仕归乡之年。颜真卿连续三次上奏章,请求致仕归乡,不但未得许可,而且于三月间,迁任职责更重的吏部尚书。颜真卿只好遵命。上任吏部之后,即“清汰九流,用正庶官”210,从官员队伍中清除那些非文非武、钻营得职、歪门邪道的官员;举才任官,务必通过科举铨选的正道。当时,常衮为相,极力扭转元载弊政,对官员的任免尤其重视,却以宰相之尊,独揽大权于己;出自吏部的官员任用意见,常常并不审慎掂量,即断然驳回不用。卖官的现象虽被制止,但是,由于常衮凭其一孔之见,对候选官员难免贤愚不分,经吏部铨选的贤明之才因而仍难以进用。面对着来自宰辅的强大掣肘之力,颜真卿虽满怀整肃吏治的意愿,却举步维艰,难获大效。

大历十四年(779)五月,代宗李豫去世,德宗李适即位。颜真卿出身儒学世家,熟悉礼仪,朝臣推举他担任礼仪使。礼仪使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代宗皇帝的治丧礼仪。皇帝丧事,在儒家所尊崇的《周礼》中属“五礼”之第二礼:“凶礼”。而唐初以为“凶事非臣子所宜言”,以致皇帝的丧葬礼仪记录空缺无存。“至国有大故,则皆临时采掇附比从事,事已,则讳而不传,故后世无考焉。”211身为礼仪使,颜真卿既无法向大唐先前诸帝的丧事寻求参照,又深自忧心于日益严重的藩镇称雄、尾大不掉、朝廷威权衰微的现实,遂参照《礼经》,制定了详细的礼仪程序,深寓尊重皇权、遏抑藩镇、维护国家统一之旨。朝臣中却有人横加指责,颜真卿不予理会,正道而直行。其所制定的代宗李豫丧葬礼仪,是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唐代皇帝丧葬礼仪的唯一存世文献。

当时,众大臣在朝堂上议论代宗李豫谥号时,争相挖空心思地选择、堆砌美妙字眼。被德宗李适任用为宰相的杨炎,这个一向为奸佞元载所宠信、并拔擢为吏部侍郎的野心家,为着借机向德宗邀宠取媚,更为不遗余力,脑汁绞尽,恨不得把搜罗来的一切称颂、赞美的美好字眼,都叠床架屋地加之于德宗李适之父——代宗李豫头上。颜真卿直言不讳地陈述己见:我朝自玄宗末年以来,奸臣窃权,不断增加皇上的谥号,以至有的皇上的谥号增加到十一字之多。追忆周朝的文、武二帝,称文不称武,言武不称文,岂盛德不优乎?是臣子们在称颂其最崇高的德行啊。所以,谥多不为褒,谥少不为贬。今诸帝谥号太广,有违于自古传承而来的规则,请求自中宗以来都遵循最初的谥号,睿宗曰圣真皇帝,玄宗曰孝明皇帝,肃宗曰宣皇帝,以省字尚质,正名敦本。朝会后,颜真卿又将此意,撰为《请复七圣谥号状》212,上呈德宗。德宗下诏命百官集议,儒学之仕无不赞同。颜真卿此举无异于给了杨炎一记耳光。杨炎不是等闲之辈,向以文藻雄丽著称,自有他的回应之词:我大唐岂可比诸于周?睿宗、玄宗、肃宗、代宗,以至陛下,哪一个不是天纵英明,哪一位不是盖世圣君?谥号字数太少,岂可表达其圣明?几句花言巧语,便说得德宗李适心中惶惑不定。却巧,有官员上表认为:诸帝谥号皆已刊刻于陵庙玉册,不可轻改。于是,颜真卿的建议终被否决。

德宗李适足登帝位之初,颇有励精图治之心,实行了一系列变革措施,企图抑制藩镇势力,加强朝廷权力,疗补大唐社稷的千疮百孔,却错误地任用了曾得元载青睐的杨炎为宰相。杨炎执政,固然有其政绩,不可抹杀:以“两税法”代替了早已不能适应时势的“租庸调法”,从以人丁为本到以资产为本,改革了赋税制度,使人丁、土地得以接近真实,朝廷收入有所增加,贪官的手足得到束缚。但这个由奸佞元载栽培起来的野心家,仍暗自感念着元载昔日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元载复仇之火不时燃烧于心。这股复仇之火首先烧向刘晏。当初,吏部尚书刘晏主持审讯元载一案,杨炎自己也因牵连于元载而遭贬谪。杨炎先建言德宗,罢免刘晏转运诸使的职务,继则罗织罪名予以诬告,贬为忠州刺史,随后又指使亲信诬告刘晏谋叛。德宗李适最担心、最害怕的是叛乱,听信其言,即派人去忠州杀害刘晏了事。杨炎为元载、也为自己报了仇,自然舒心、快活。然而,朝野内外,为刘晏这位才干杰出、曾为扭转安史之乱后大唐的财用困窘和复兴工商农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功臣,而疾呼喊冤者,或者对残害忠良的杨炎愤然侧目者,实在不可胜数。杨炎却并不以除去刘晏而心中满足,心中的复仇火焰并未熄灭。颜真卿是刘晏的好友,是元载的冤家对头,也成为杨炎忘不掉的复仇目标!

然而,对付颜真卿并不那么容易。当时,颜真卿在朝堂之上威望很高,且与皇帝德宗李适有着姻亲——虽然是远亲。德宗的生母沈氏,出生于吴兴,颜氏一族自颜含徙居江南后曾与沈家结亲。德宗李适生母沈氏在开元末为代宗侍女,安禄山叛军进入长安,与诸王妃妾一起被掳往东都洛阳囚禁,广平王李豫——即后来的代宗,率军收复东都,见到沈氏仍然留在东都宫中,待史思明再陷洛阳,沈氏已不知所在。代宗即位后,立李适为皇太子,下诏寻访其生母沈氏,一直未能找到。建中元年(780)七月,德宗李适遥尊沈氏为皇太后,并因母族实力单薄,很重视与颜真卿的这层姻亲关系。正因为这诸般原因,杨炎企图排挤、打击颜真卿,并不容易。但杨炎并不甘心,灵机一动,以擢为贬,挖空心思地向德宗上呈以名为《授颜真卿太子少师告》的表章213,竭力称颂颜真卿道德崇高,为古圣先贤所倚重的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均优,文章学识堪为众人师表;忠贞耿直,恪尽臣子的节操,德行最为突出;作为臣子,其志忠诚,其节正直,可为士人模范。曾任职于朝廷和地方,为国家鞠躬尽瘁,政绩卓著。平日不忘修养德性,沉静专注,思虑端直,处事气量宽宏,难解之题,在他手下迎刃而解。如同晋朝的山涛,多有启奏,被举荐者无不廉洁高尚;如同汉朝叔孙敖制定礼仪,光大了帝王的龙威。有了这样的杰出人才,天下的操行将得以规范。回思往古贤臣,不能不想到今天的鲁公颜真卿啊!何况,在为皇太后追封徽号之际,不能不惠及其亲属故旧,妥善照顾好亲属贤人。由他(颜真卿)担任太子少师,来调教、保护太子,太子必然会早日羽翼丰满,展翅翱翔。德宗李适觉得杨炎对颜真卿的赞美并不过分,言之有理,即表示赞同。于是,杨炎声色不动,其欲抑先扬、外示尊崇而阴夺其吏部尚书之权的阴谋,得以实现。

颜真卿却不以为意,有感于自己的尊贵地位,为告慰先祖,即整理家谱,撰《颜氏家谱》一卷,并作序;为父亲惟贞立家庙,撰、书《颜氏家庙碑》,请时为集贤院学士的李阳冰篆书题额;又将以前为曾祖父所撰《颜勤礼碑》书写刻石,以叙述先人功德,列举子孙才行,歌颂贻于后代的先祖之德。就书法而言,颜真卿于肃穆平和、庄重笃实的心境中,濡墨运笔,使“颜氏家庙”、“颜勤礼”两碑,集浑厚、朴实、刚劲、庄重于一体,以炉火纯青之笔,于老辣中融会新鲜活泼生机,于疏淡中彰显质朴茂密风神,圆润丰厚中充盈浩然的清气、正气,呈现着骨风劲节;不敷雕饰,而大气磅礴,雍容华美,韵味醇厚;筋力遒劲,力拔千钧,筋肉丰满,光华流离,为超越自我的楷书巅峰之作、至善至美之作。颜真卿又将朝廷授自己为太子少师的告身——通称《自书告身》,正楷书写出来。其书遒劲朴实,气势恢弘,堪称瑰宝,然今日所见,学者以为并非真迹。

在兢兢业业地辅导太子和翰苑弄墨之余,颜真卿以自己的礼仪使之职,为革除朝廷礼仪弊病而连上奏章。往昔的大唐公主下嫁,公婆必须下降身份,礼拜新妇,而新妇不予答礼。颜真卿以礼正俗,制定了公主下嫁拜公婆的礼仪,并废除了婚礼中的其他流行陋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卢杞怀恨

杨炎暗自得意,满以为略施心计,就使颜真卿丧失了权力,轻而易举地为自己专横朝堂搬去了一块厌恶的、可恨的挡道石;其后,便可窥伺时机,再施权术,除却这个心头之患,为元载复仇。却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日月,建中二年(781)初,德宗李适任用卢杞与杨炎并肩为相。卢杞,这个炙手可热的货色,一上任就摆出不受羁縻、与杨炎一比高下的架势,使杨炎专断朝堂的梦想化为泡影。又过了几个月,杨炎竟受卢杞排挤而罢相,于十月间贬为崖州214司马,于路途中为德宗李适下诏赐死,一命呜呼。

这卢杞,何许人也?乃安史之乱中,忠贞大义、死节于洛阳的御史中丞卢奕之子。然品行却与其父南辕北辙,阴险奸狠,诡言谲辩。由于其父凛然正气,慷慨赴难,朝廷上下莫不同情,卢杞因父而得福,于仕途节节高升,平步青云,一直做到父亲生前的御史中丞。当时,功勋盖世的汾阳王郭子仪将军养病在家,上门探望的官员络绎不绝,郭子仪都让姬妾们陪侍在身边。而得知卢杞前来,郭子仪急忙吩咐姬妾们回避,独自一人接见。家人询问其故,郭子仪说:对卢杞这个人,不得不防啊!他面色发蓝,貌丑罕比,家人看见他难免发笑。如果他发现你笑他,其险恶难测之心,必然会深自怀恨。一旦此人得势,我郭子仪的子孙,也恐会被他诛灭无存的!

卢杞的确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一只不咬铁的乌龟!作为宰相,他不能容许朝堂上有人不归附、随顺自己,不与自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对于那些不阿谀奉承自己、不向自己摇尾乞怜的官员,他会使尽浑身解数,或贬谪,或外迁,或诬陷坐罪,务必于台省之内,只有他卢杞一人的声音。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1037),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后谥文忠。苏轼与父洵、弟辙,同为北宋文学家,合称“三苏”。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我的父亲邓小平:激情年华

    我的父亲邓小平:激情年华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怀着一份赤子之情的邓小平的一句经典。作为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的这本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邓小平先生政治生涯乃至整个中国政治历史中一段重要和艰辛的经历。这本书记录着他对工作的执着,对子女的关爱,也体现了一代领导人的光辉风采。这部书对了解邓小平先生、研究邓小平理论和认识今天的中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弗洛伊德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热门推荐
  • 绝对轮回

    绝对轮回

    掌落颠阴阳,拳开倒乾坤,日月星辰一挥间,只求一身伏魔诛神技。他一身烈焰戎装,傲世长枪撕裂长空,灭世暗龙在胯下怒吼!
  • 鹿晗,茶毒

    鹿晗,茶毒

    一场意外她对他的爱彻底变为恨,再次相遇她携着仇恨,扮猪吃虎“装”小白兔乖乖待在他身边,不了再次陷入他的宠溺中……
  • 妃本猖狂:邪皇,别撩我!

    妃本猖狂:邪皇,别撩我!

    一朝穿越,成了墨家的二小姐,大伯母是个毒妇?姐姐枪了她的玉佩?父亲嫌弃她丑?没关系,她涅槃重生,势必虐死犯贱之人!只是好奇爬上了房顶,不小心看了美男洗澡,就被要挟负责?!转身就想跑,谁料,人家很强势的墙咚、地咚、床咚一样都不落。喂喂喂!她好歹是二十一世纪的顶尖特工,怎么能这么轻易被推倒?他白衣着身,笑容如沐春风:“小东西,我看你很有火气呀!”被关心地某人停下吃葡萄的动作,一拍桌子,豪言道:“想上我就直说,别客气!”
  • 寂灭道帝

    寂灭道帝

    一块家传神秘古玉让屌丝写手秦明穿越到了他笔里才有的玄幻世界。这里万族林立,这里强者称雄!寂灭道帝,一指寂灭,看秦明如何在这个世界混的风生水起。
  • 宫斗这件大事

    宫斗这件大事

    噩梦醒来,她成了上吊未遂的废妃。挨了打,被暗杀,穿越不到24小时,她差点又死一回。冷宫里哪有苟且偷安这一说?亲妹手段高明,宠妃诡诈阴险,偏遭遇个瞎了心的皇帝,通通装作看不见!她还能怎么办?目睹幼女惨死,严一凌不能再淡定了。她不是严碧,那个只会委曲求全的受气包!她抗争,反击,连环计,不信自己走不出这座冷宫。她说谎、做戏,哪怕献媚,不信傲娇皇帝能不动心。她就是想活出个样来,哪怕是穿越!可他怎么能一张霜脸冷到底?“喂,我说皇帝,你这样视若无睹真的好么?给点回应啊!”严一凌气得跳脚。“我就是喜欢你——这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某人很得意!
  • 宛如梦

    宛如梦

    康熙年间,人物辈出。她,穿越了三百年的光阴,成为那个真实存在过,却被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人。最平凡的女子,最不平凡的经历,一场见证了九龙夺嫡前后最精彩片断的宿命之旅,就此展开,宛如梦幻……-----------------关于这本小说的背景,我相信大家已被九龙夺嫡看烦了,但是我只是以这段历史为线索,重点的还是十三和宛梦的情感纠葛,因为太喜欢十三了,总想写一个我的心里的十三,没有太多的权利的争斗,只是一部恋爱史
  • 新课程百科知识-奇文妙语

    新课程百科知识-奇文妙语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文字,舞蹈,地理,自然,音乐,雕塑,丹青等文化知识。
  • 我喜欢的女孩子们

    我喜欢的女孩子们

    青春,是一条流去不复返的河流。当你回头望去,是否有想过,是什么贯穿了你生命中这条青春的河流?关于青春,我能想到的一条主线,就只有她们了——我喜欢的女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懵懂的喜欢里,成长就如花儿一样在青春的河流上漂着绽放,让生命的记忆牢牢地印在了心里。长大后,现实的生活很骨感,时常感到落寞无助。当回望丰满的青春回忆,快乐还是会自然地在嘴角轻轻挂起。累了,就回望一下那些美好的青春。仿佛,回到了——初心。也许,里面就有你曾经的影子……(集回忆录、日记、周记、月记、年记、小书评和小影评于一体的个人随笔)【不定期更新♂】
  • 鬼王追妻999次

    鬼王追妻999次

    介绍:她是杀手界的王牌,代号“妖女”,一朝穿越到草包大小姐,煞·笔六皇子要求退婚,退婚就退婚,老娘还不稀罕呢!庶妹用鞭子打死了本尊,冤死的本尊不甘心的求妖女报仇!掌控神兽,练得一手好药,不过,一不小心撞见某只妖孽洗澡,那只妖孽要干什么?鬼王抱起某女:“你说本王要干什么?嗯?!”某女:“喂,臭男人,能好好玩耍吗!”某男:“不能。”可怜的某女被某男邀请到房间了……他是人称『鬼王』的王爷,势力非凡,人人都说鬼王面目全非,可在某女的眼里不是,白天一头白发,晚上一头黑发,白天红眸,黑夜黑眸
  • 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