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9500000037

第37章 捌 理论纵横(3)

影响公安形象的负面宣传及对策

研究文章一定要“抓问题”。只要问题抓得准,破题就很简单。在全国公安工作中有些问题可说到了“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的地步。比如破案分任务、下指标,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吸、贩毒的,非要给人家下全年破毒品案件1公斤以上的任务;有些地区基础工作做得好,防控周密,没有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反而还要受到批评;政府官员执政能力低下,处处滥用警力“擦屁股”,一有“风吹草动”,如临大敌,全体备勤,取消所有假期,民警成了“救火人员”,疲于奔命,公安机关成了永远无法停转的“陀螺”,只有累死的份儿;“有困难,找警察”这样“包打天下”的口号提出后,上演了民警给懒汉打豆浆、买油条送到床边和入厕大便忘带擦屁股纸叫民警送去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而“开门评警”“揭短亮丑”无异于引火烧身,自毁长城,真是不一而足,旧问题没有解决,自个还在那儿制造更多的新问题,真是悲哀!

所谓负面宣传,是指对非正面典型的人与事的宣传。如果对公安的个别负面现象,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非理性的片面夸大、渲染,甚至影射、歪曲等,超过一定范围和程度,那么,将直接影响甚至损害公安队伍的形象。

从我国近年实际情况看,影响公安形象的负面宣传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视。这些年我们花大量外汇购买的境外影视片,不少是反映警察生活的。有些片子里面,不是警察局长道貌岸然,暗地与大毒犯沆瀣一气,就是警察徇私枉法,与地痞流氓狼狈为奸,鱼肉百姓。这些影视不外是告诉人们:警匪一家。故事虽然发生在国外或我国早期二三十年代,但因过多、过滥,充斥银幕银屏,极易误导,使人陷入迷茫,甚至认为是在借外讽今、借古讽今。

书刊。在国内出版的书籍里,随手翻一本,不难找到有损公安形象的描写。有个出版社前年出版的一套丛书中,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每每看到吆五喝六、骂骂咧咧的警察,或拎警棍,或举皮鞭,轰牲口般把一帮民工撵去……”笔者也曾到过包括北京在内的不少城市,从未见到有头戴国徽的人民警察举着皮鞭,把民工像牲口一样赶来赶去。这种描写是否有些过头了呢?至于一些地摊杂志中,对公安的负面报道更是俯首可拾,比比皆是,什么《一个公安局长的堕落史》《县公安局长与风流****》等,不一而足。即使在国内出的一些正规刊物中,有些写公安队伍中个别腐败分子的稿子,不是分析根源,警省世人,而是对其犯罪过程的细节不惜笔墨,大加渲染。

报纸。现在不少报纸都辟有《法制园地》之类栏目,用以宣传法律知识,剖析典型案例,教育广大群众,作用是明显的。然而,有些报纸对公安人员违法犯罪的稿件登载过多,特别是有些小报,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尤为突出。不少地摊小贩兜售的所谓《法制增刊》等,从标题到内容,都十分耸人听闻,有些显而易见是纯粹编造出来的。

传言。而今社会上贬低公安形象的谣言不少。笔者曾在某培训班听某党校一教授讲课,他竟然也引用什么“以前的土匪在深山,现在的土匪在公安”“头戴乌龟壳,两边贴膏药,正事不会干,光把坏事做”之类“民谣”,尽管他企图证明另一个问题,但却引起哄堂大笑。这些显然经过别有用心的人加工过的传言,但是由老师在课堂上讲出来,不论出于何目的,负面效应是很大的。我们说,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对的,分析辨明某些危害也无可非议,但一定要注意场合,视其对象,把握分寸,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以上表现,究其原因:

正面宣传乏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反映警察生活的有影响的力作屈指可数。依我个人之见,影视数得上的仅两部,一部是早期的电影《今天我休息》,另一部是1997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笔者很为这部电视剧喝彩。反映警察生活的大手笔的文学作品更是少得可怜,有影响的几乎没有。新闻报道中,反映侦破案子的多,反映干警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正面典型少。公安宣传的力度、深度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

查堵不到位。引进影片缺乏精品意识,不是优中选优,从严控制,致使一些不好的片子乘虚而入。有些新闻出版部门受利益驱动,片面迎合少数读者猎艳好奇的低级趣味,不讲职业道德,降低文化品位,亵渎精神文明。街头地摊小贩兜售的有些书刊、报纸,明显属非法出版物,却无人过问,任其为之。

以偏概全,以讹传讹。笔者最近在与一退休老干部交谈时,他说现在的警察如何如何。我问:“依据呢?”他答:“流传得有话——吃喝法院,嫖赌公安,样样占全检察院。”我问:“你相信吗?”他反问:“还用怀疑吗?报纸杂志不是刚登了沿海某市公安局局长的丑行吗?局长都这个样子,下面能好到哪儿去?”笔者哑然。笔者的一些熟人包括妻子的一些同事,大多对我转业进公安表示不理解,问我:“怎么到那里去?”我反问:“公安有什么不好?”答:“那里好人也会学坏。”我问:“你咋知道?”人答:“别人都这样说。”

别有用心的人造谣。一些被公安机关打击过的不法分子,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机会制造散布流言蜚语,污蔑贬低中伤公安形象。笔者认识一个以前在公安局工作,后因犯罪被开除的人员,这几年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暴富,他常挂在口头上的话就是,公安局是四窝:匪窝、贼窝、赌窝、淫窝。

要消除负面宣传对公安形象带来的影响,非一朝一夕能办到,需要做艰苦的努力和大量的工作。笔者认为——

首先,把正面宣传搞上去是关键。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弘扬正气,是我们党对宣传工作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公安宣传阵地正面的东西不去占领,负面的必然乘虚而入。相反,正盛邪弱,“猫勤鼠匿”,正面的上去了,负面的自然就没了市场。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内新形势下,人民警察的使命更加艰巨,责任尤为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和平年代警察的付出与奉献超过军人。笔者曾问过许多人:“你知道全国平均每天有1名警察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光荣献身,有10名警察身负重伤吗?”答:“从未听说过。”有了解才有沟通,有沟通才有理解。要下大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运用多种手段,各种载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公安系统大量生动感人的正面典型,不断加深人民群众对公安和公安干警的全面认识与了解,从而真心信任和拥戴公安,在行动上支持公安工作。公安园地,同样蕴藏着文学创作的丰富宝藏;公安文学,同样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要努力去发掘,去培育。可有计划地邀有关作家等来体验生活,协同作战,合力攻关,力争创作出叫得响的高质“拳头产品”。

其次,把自身形象树起是根本。树形象必先正形象,正形象须敢较真。重庆市公安局党组书记陈邦国在处理违法违纪干警大会上的讲话中掷地有声地指出:“谁坏形象,就砸谁饭碗。”对那些坏了“一锅汤”的“老鼠屎”,绝不能存有“妇人之仁”,要痛下决心“挥泪斩马谡”。不然,我们那些贴在墙上的纪律条款就成了纸画的“原子弹”。要知道,群众看公安形象,是通过每一个干警、从公安机关做的每一件事来认识和评判的。我们的一言一行,无处不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验;我们的一举一动,无时不代表着人民公安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个公安干警尤其是基层单位和“窗口”单位的干警,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职权,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良好的作风纪律、过硬的业务素质、一流的工作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只要我们自身形象过得硬,所有非议就会变成无稽之谈,所有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最后,严守宣传纪律是保证。理论无禁区,宣传守纪律。新闻出版部门等一定要严守新闻纪律,健全各种制度,完善监控机制。记者、作家在从事公安题材的采访与创作中,要认真核实,深入采访,切不可道听途说。报纸、广播电台等媒体在对公安队伍中的反面典型曝光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不能为吸引读者小题大做,更不能故弄玄虚。对那些有损公安形象的文字和图片绝不能见报;对那些非法出版物要坚决取缔;对那些居心叵测的不法之徒,要依法给予有力打击,绝不能听之任之。从而,确保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严肃和健康,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当代警察人权保障忧思

警察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机器的重要构件。可是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警察却成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工具,一是逃避矛盾和风险的工具,二是急难险重的工具,三是邀功领赏的工具。警察是人,不是超人更不是神,公民享有的他都应该享有,否则,一味滥用、超用,严重透支,则是对共和国基石的损毁。

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崇高理想,西方启蒙思想家洛克、卢梭等人早在18世纪就提出了“天赋人权”。1776年,美国的《人权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第三次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宣布;“世界各地所有人,不分男女,都享有各种基本权利。”2004年,中国《人权白皮书》指出:“充分的人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将“保护人权”写进了《宪法》。警察也是受《宪法》《人民警察法》《劳动法》《公务员管理条例》等法律保护的人。警察也有人权,警察也需要人权保障!

一、忧:警察人权得不到保障的主要表现

(一)休息权、休假权得不到保障。《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4个小时的工作制度”。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现实生活中,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警察休息、休假权利很难得到保障,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成了警察的一种职业习惯。据《现代世界警察》披露:1986年中国警察的数量为65万人,目前达170万人。按人口平均,目前我国每万人中有12名警察,警力配置水平大约是西方国家平均水平的1/3。警察的工作量是所有公务员中最大的,一个警察一年的工作量大约相当于同级政府部门中普通公务员两年半的工作量,一线民警平均每天要工作11至15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至于加班、执勤备勤、节假日巡逻,把休息和休假时间用来工作的民警,由于公安机关经费捉襟见肘,几乎都未兑现工资数倍报酬的法律承诺。

(二)健康权、生命权得不到保障。和平年代公安工作已经成为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其苦累程度某种意义上超过工人、农民,危险程度超过现役军人。很多时候,在执法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当今,警察是用血肉之身躯冲锋在前,与犯罪分子作殊死搏斗。长年累月高强度、超负荷的劳动使许多警察患了职业病,更有不少人身体被摧垮。

福州市公安局根据该局7000名警察近3年体检结果分析:该市七成的警察患有各种疾病,全市警察的平均寿命仅为57.4岁,比本地人的平均寿命短13.9岁。广东省公安厅对近5年全省的病逝警察分析,平均年龄只有46.5岁。重庆市璧山县局2004年对305名民警体检统计,70.3%以上的警察患有三种以上职业疾病。1999年,中国前卫体协对公安民警进行了一次体检调研,接受调查者为北京、辽宁两地公安民警共15887人,调查结果显示,民警患病率高达86%,其中45以下年龄段警察群体身体健康状况差且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

从疾病种类看,与职业特点相关的疾病较多,比如刑警和巡警由于加班加点多,食宿没规律,患肝病、胃病的各占警种患病警察总数的20%左右,交警由于长年在路面执勤,有18%的人患有肺病和腰腿病。从警种看,一线实战单位的警察身体问题更加突出。患病率最高的是刑警,占警种体检警察总数的75%,其次是交警和巡警,分别占73%和72%,从年龄看,中青年民警患病多。25岁至45岁民警是公安民警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患病率为73.6%,超出平均比例5个百分点。因积劳成疾导致警察队伍“英年早逝”的现象相当严重。

公安部披露: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9000多名民警牺牲,十几万名警察负伤。1993年以来,全国公安民警平均每年牺牲300多人,中国警察“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有专家用国外在职警察的心理测试题对我国警察进行抽样测试,发现有68%的警察心理压抑值偏高。

同类推荐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中的作品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热切真诚地关注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关怀深厚,思想深刻独到,情操健康高雅,视角新巧独特,与读者平等交流,行文亲切质朴,自然鲜活流畅。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潇洒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潇洒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终极日志

    终极日志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由十二个时空组成,而这个故事来源于铁时空。对不起,我愿用我的生命来换取你的原谅。本文内容狗血加稍虐,由终极系列改编,希望终极迷喜欢。
  • 穿越交响歌

    穿越交响歌

    她是21世纪一名普通的女生,她有一个男朋友。一份美好的工作,她也一直以为自己很幸福。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在街上偶遇到的一男一女。那一男一女竟是她的闺蜜和她男朋友。她们发生了争执,争执中她被推倒路中央。她成为孤魂野鬼,她遇到了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子。要求自己替她活下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她是否找到自己的幸福而忘记伤害她的那个人呢?一切都是未知数。看她如何一步一步解开身世之谜并收获幸福。欢迎加入小说读者群,群号码:549474807
  • 踱步

    踱步

    记得那是一个秋天,他与她有一面之缘。记得那是在图书馆,他们也最终相遇。就这样,似乎是命运的安排或是捉弄。他们相遇、相知、相爱、相疑、相离。或许,这是一个悲剧但也刻骨铭心,或许这是一个戏剧但却不能看的太明白。最终啊,不管怎样,还是流泪了。“小曦,我们回家吧。”
  • 魂灵契约

    魂灵契约

    一本神奇的书,可契约死亡的灵魂,血脉的传承,使得少年成为了这本书的主人,在世界即将临来的终结,带着人类信仰的光芒,从绝望中寻找出奇迹的希望。
  • 玩笑爱

    玩笑爱

    我们可能会多愁善感的.乱想.可是.当雨落在眉间的愁绪.理清零碎的记忆时.我知道.曾经的美好只是童稚的回忆.我们终究会长大..终究被逼着去离开.那些对的人..错的时间....恰好的地点....我在心里记得很清...曾经的少不更事....可能让我们更加知道珍惜...................现在的雨..可能让我想起曾经.....轻抚吉他的弦。。。......却流露出回忆的音符........如果在旋律的世界中....彼此知道是谁......就让我们在时光中再珍惜一次............感受这雨滴的妖娆...聆听着夜的寂寞...点点滴滴被这夜所勾引....在梦的一角....让我们相视而笑
  • 说好了不再回头的

    说好了不再回头的

    独走在树梢下,绿叶遮住了对我不满的阳光,一些零星的碎渣依然越过叶心,在我的手心里,手背里跳跃着,风吹走了它们。我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孩子,也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我的人生从来都比想象中残忍的多。曾经我为了朋友,践踏了他的心,我的朋友为了他,摔碎了我的心,报应吧?就算全世界讨厌你,我也会用站在你这边和全世界作对。就算你背叛了我,我也会默默守候你那颗易碎的心。我等你玩够了回来。我家门前的栀子花开了,你回去看过吗?"烟,你说你傻不傻,放着一个那么爱你的人不管,爱上了不爱你的人~"我哪是傻啊,瞎了眼了啊!混蛋不要等了。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混沌生死诀

    混沌生死诀

    现代人古枫,穿越到了仙侠世界。在一个神秘老者的帮助下,从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蜕变为一个修真奇才,凭借着天生的优势,他更是将《混沌生死诀》修炼到了极致,从而掌控了天地大道,成就了无上圣道!
  • 绝色狂妃:妖孽邪王太撩人

    绝色狂妃:妖孽邪王太撩人

    她是地球上最优秀的特工,一朝陨落,异世重生。她是风家的废物三小姐,欺辱至死后,当她成为她,又将掀起怎样的狂澜。塑灵根,虐渣男,打贱人,夺灵宝,收神兽,她誓要站在大陆的顶尖,睥睨天下!他是这个大陆最尊贵的存在,腹黑强大,风华无双。当他遇上她,天上地下,黄泉碧落,他都誓死追随!找你千年又何妨,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ps:【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跳坑。本书书友群号565959541】
  • 死亡骑士异界无敌

    死亡骑士异界无敌

    一个宅男,获得死亡骑士能力的他,在异界将带起怎样的风云?是无尽征战的开始?还是又一崛起的传说?本文,带点轻松,带点幽默,带点吐槽,不虐主,不YY。希望各位看官路过时不忘甩出你们烫手的票票!新人新作,不太监,不链子
  • 一夜豪门:总裁我已婚

    一夜豪门:总裁我已婚

    一纸婚书,她无奈嫁给他,新婚夜,他竟带了别的女人齐躺在她的婚床!一怒之下,抡起酒瓶砸晕这“狗夫妻”,再留下警告信,逃之夭夭!你丫个滚蛋,姑奶奶我忙着呢,可没功夫欣赏你的“真人秀”!哪知他耍赖皮,转身就要通缉逃妻,不知有心还是无意,竟一头扎进了她的怀里,那滚烫的唇不偏不移,落在她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