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9500000036

第36章 捌 理论纵横(2)

马克思主义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突破了以往一切人性论的局限。首先,发现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认为对人的本质的考察,应从人所处的一定的现实社会关系中,从人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如果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抽象地、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就不可能获得对人的本质的真正了解。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活动,从事生产的人也只能是社会的人,脱离社会的单独的孤立的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所有,“人是最名符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其次,任何具体的人都是一定历史阶段上和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只能存在于和他人的社会关系之中,离开了一定社会关系就不能进行生产劳动,就不能生存,也就不成其为人了。所以,“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人们这种与他人结成的各种关系并不是一时或偶然形成的,而是人们长期活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它一经获得,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并且决定着人们的本质。这样就透过了人类社会生活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现象,分清了主次,抓住了本质,发现了人类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就为全面地正确地把握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要认识人的本质只有通过对现实存在于社会上的人们之间的各种矛盾(即各种社会关系)的科学分析,才有可能。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命题呢?

首先,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绝不能理解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在这一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各种关系的地位,并不是对确定人的本质都具有同等的意义,而是有主次之分,有决定和被决定之别的。如前所述,经济关系主要是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关系,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他们在物质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在社会划为阶级的情况下,人们的物质经济关系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东西。在阶级社会中,人总是阶级的人,超阶级的人是没有的。同样的道理,人性必然是具体的带有阶级性的人性,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性是没有的。各个阶段的人在生产体系中有不同的地位,对生产资料有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物质利益和生活方式。这就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心理、思想、感情、习惯、性格、作风,等等。因此,从生产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枢纽。

其次,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因为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由此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除了生产关系之外,还有政治上的阶级关系、党派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家庭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法律、道德、思想、文化、宗教、习惯等。毋庸置疑,人的本质正是这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实际存在的人的本质也是包含了很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而且各种关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呈现出复杂的情形。在考察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时候,既要坚持唯物论,肯定物质经济关系决定着其他关系,又要坚持辩证法,承认其他关系对物质经济关系的反作用,防止片面性、简单化。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过沉痛的教训。**********中,****、“******”任意篡改歪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论断,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仅仅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又简单地归结为阶级关系。这样,就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变得只有生产关系一种关系了,而生产关系又同阶级关系划等号。所以,人的本质就只剩下阶级关系了。这种错误理论带来的严重恶果是,把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一切对立都看作是阶级矛盾、阶级对立,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

当然,在阶级社会中,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人的本质在阶级性上的表现是客观存在的,阶级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有制约和影响作用。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由于国际国内因素,阶级斗争没有“熄灭”,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考察人的本质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到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不能把作为阶级性的人性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另一方面也不能无视阶级斗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客观事实,否定、取消人的阶级性。如果这样,就都不能对人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回答。

再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含着对人的本质的历史性理解。同人性论上的形而上学观点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根本不存在着什么天生的、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人类社会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因而由各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也不可能凝固不变,而是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实践不同,人的社会关系不同,人的本质也就不同。发生在人的本质上的各种差别、矛盾、对立,实质上是社会基本矛盾、阶级矛盾在人性上的表现。所以,在历史上不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性,同一时代的不同阶级也有不同的人性。而且同一阶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内部在不同层次、集团之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人性上的差别。反映在思想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层次、不同社会集团的人们对人性的看法,对人性的善恶是非评价也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意见。正如马克思所说:“不管是人们的‘内在本性’,或者是人们这种本性的‘意识’,即他们的‘理性’,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马克思主义认为,判断人性的是非善恶的标准不是主观的。凡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的那个阶级的人性,就是进步的;凡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代表旧的、落后的或者反动的生产关系的那个阶级的人性,就是落后的或者反动的。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资产阶级的人性,那就如同它所属的阶级一样,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有它历史的合理性;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它已经走向自己的反面,由进步走向反动,已经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腐朽、没落的东西。然而,对这样的“过时货”,有人还对它赞扬备至,竭力提倡。提出“人的本质从来就是自私的,而且永远都是自私的”的主张。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原始社会的人没有私有观念。只有随着私有制的产生,才产生了“私有”这种社会意识。只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为私”才成为人的行为准则。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在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为公的人越来越多,“公有”逐步代替“私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见,“克己奉公”“不谋私利”已成为共产主义的道德要求和人的行为原则。当然,我国现在还只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私有观念的残余在不少人的头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还很严重。如同阶级的最后消灭一样,私有观念的消灭也还有待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但是,剥削阶级的人性逐步削弱以至于一步一步地走向消灭,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人性不断地发展、扩大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有些人之所以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而且永远都是自私的”主张,其根本错误在于,他们没有看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宣扬抽象的人和抽象的人性论所起的社会作用,把资产阶级的人性强加到一切人身上,冒充为一切人的共同本质,把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一部分人的本质,夸大为一切阶段上、一切人的本质,这就根本上否认了人的历史性。诚然,如果说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利用抽象的人和抽象的人性论作为武器去反对封建制度还起过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在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并牢固地建立了自己的阶级统治以后,就越来越利用这些武器转过来反对革命的无产阶级,使之成为资产阶级用暴力镇压无产阶级的一种补充手段。所以,以抽象的人和抽象的人性论为思想核心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尽管披着普遍性的外衣,都始终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如果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一些观点、主张和口号当作超阶级、超时代的人类共同的思潮,加以抽象化和理论化吸收到马克思主义中去,那就会犯时代的错误,导致历史的倒退。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归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归宿在于,通过对人的社会历史性的分析,正确地阐明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时肯定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指明了方向。

历史的和现代的资产阶级人性论者所讲的人,都是指个人,或者主要指个人。他们不懂得人的社会实践,即不懂得社会规律的客观作用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因而他们一方面根本无视集体和群众,一方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从而陷入历史唯心论。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所了解的人,首先是集体,是人民群众,人是个体和集体、个人和群众的统一。因此,“人”不是那一个人,也不是哪几个人,而是亿万人民群众。所以,所谓尊重人,首先就是指尊重人民群众;所谓人的解放,就是指人民群众的解放;所谓人的价值,就是指个人对人民事业的贡献,也就是为人民服务;所谓人的需要,首先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是个体和集体、个人和群众的统一的同时,并不否定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这个个人“当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自从社会开始分化以来,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社会集团的,开始是家庭和氏族,后来是各种形式的原始公社。在阶级社会里,个人总是作为阶级成员处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他们的利益要服从整个阶级的利益,而个人的个性,也总是由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的。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高度组织起来的现代社会里,特别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群众、个人与社会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则更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马克思主义正是从人是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群众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承认个人利益和个性的存在。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都是不同的,因此要求建立和改善个人以至家庭的生活,发展个人的个性和特长是完全正当的。从根本上来说,这也符合人民事业的需要,也是整个人民事业的—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同人性论上的个人主义者的分歧,不在于是否承认个人、个性和个人利益,而在于是把个人放在首位,主张个人利益至上,他人、集体、群众的利益必须服从个人利益,还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张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和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个人,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他人、集体、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为人民的事业自觉地贡献自己的一切。反对的只是那种只讲个人存在,否定他人、集体、群众的存在,把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群众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离开实现人民的事业去讲什么独立的个人目的,不顾人民事业的需要和可能去讲什么个人的自由发展,一切为了个人,一切服从个人,甚至不择手段地以损害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去实现个人的利益。而这正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核心和实质。

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论,归结起来,就是要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个人主义、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彻底划清界限,用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改变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对此,我们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动摇。前一个时期,思想理论界有些人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论不仅不予以批判,反而加以宣扬,认为只有它才是尊重人和个性的。而事实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论不但不能培养新的集体主义思想,相反地,只会破坏这种个性,只会巩固旧的个人主义思想,造成精神污染。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的。

(原载《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获当年全军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奖)

同类推荐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

    《诗赋文体源流新探》运用文体学研究方法,探讨构成诗歌与辞赋的文体诸要素的来源、演变,以及赋与诗的相互关联等问题。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风云大玉商

    风云大玉商

    该作品描述了三个玉商家族“郑家”、“马家”、“王家”的恩怨情仇,以及主人公顾玉鹤与三个女人的传奇情感经历,再现了真实战争环境下小人物的坎坷命运。书中主角顾玉鹤的养父是一位闻名遐迩的玉雕高手,不料他在雨夜离奇被害。顾玉鹤为寻找真凶,带着妹妹月亮来到翠龙谷,随即两人的命运发生了离奇转变。误打误撞、李代桃僵、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的怪事频频发生。随着顾玉鹤命运的起伏颠簸,《风云大玉商》中每个人身上都展开了一场真诚与丑恶,忠诚与背叛,放弃与坚守的博弈,在悬念叠生的布局中,最终引发出一幕幕爱恨情仇。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2天,共歼敌43万余人,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热门推荐
  • 变妻记

    变妻记

    一对闪婚的90后夫妻在婚后发现彼此的新鲜感下降,在老公毕君荃的胁迫下,老婆吕玤玤被迫参加了老公联系的换妻活动。谁知在去参加活动当晚,车子撞到了一个奇异的老人,这对年轻的夫妻进入了对方的身体,而这时却发现妻子已怀孕……奇异的夫妻生活从此展开了……
  • 穿越之恶搞天下

    穿越之恶搞天下

    几个年轻人因为一部书穿越到古代,为了能够回家,他们开始了寻找五彩石,重新开启时空隧道,在寻石路上发生了很多曲解和恶搞的故事。一群人因为一本古书上的一句咒语莫名其妙地传送到了战国后期,为了回家他们开始寻找五色石,又因为穿越古今认识了很多史书上的古人先贤,可是那些先人却用不一样的形象刺激着后人的神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漂亮女上司

    我的漂亮女上司

    南峰有时候会想,如果那一天自己不把烂醉如泥的美女上司带回家,是不是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事了,但是南峰也是乐在其中,他招花引蝶般的招惹了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女人,也只能没羞没臊的继续自己香艳的“退休生活”。
  • 哈利波特之伊雯婕琳与时间锁

    哈利波特之伊雯婕琳与时间锁

    伊雯婕琳·梅恩,出生自一个魔法界的中立家族。她,如约收到了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单。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加入了这么一人,之后的故事,又会有怎样变化?她为全部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自己却孤身一人。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QQ群号:583103869;作者QQ:1220985018
  • 北之幕

    北之幕

    相传!天地初开,万物共生!混荡的天地出现许多强大的生灵…然没能开启灵智的它们只知道战争,杀戮和破坏…至此!天地已千疮万孔......
  • 混在都市中的魔法师

    混在都市中的魔法师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一个平凡骚年的演绎现代魔法师;巅峰不是梦想;朋友好说话,敌人踩脚下。我的地盘,你做不了主。(希望大家喜欢!)
  • 妻难为:調教白莲花

    妻难为:調教白莲花

    一个被灭门的白莲花遵从父亲的遗愿忘记报仇,却被追杀被师妹自保而推下悬崖与一个落难的异姓王相遇,或许被讨厌软弱与太善良的性格,男主角决定調教这朵白莲花雪姬看着眼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男人,真的没有复仇吗?在那个男人不信任自己的臣子,砍断自己的左膀右臂,究竟是谁让国家如此繁荣昌盛,让邻国偷窥着这肥肉,没有文臣叶西扬,也没有武将百里炼,那个皇帝拿什么保护繁荣昌盛的国家?
  •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天枢院都司须知行遣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之机械公敌

    末世之机械公敌

    无异能,不修真。外星智能机械入侵地球。刑飞本是一个学生,穿越到这个世界该何去何从?“只有发展科技才是出路。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也要和这些机械战斗到底。机械,公敌!”PS1:如果看腻了各种金手指,那来看看写实风格的末世吧。PS2:本书不是伪科幻,但请勿钻牛角探究合理性。PS3:本故事发生在平行空间,如有雷同,祝君好运,若要模仿,仅供参考。
  • 逆天画骨之我道女王当如是

    逆天画骨之我道女王当如是

    她,披荆斩棘,浴血而归,等待她的是泥槃还是重生?浮笙:【浩瀚的宇宙中,你我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相遇则是违天,你问我怕不怕?我给了你两个字,不怕。】他,窥姻缘薄,守忘川河,屹立在雷海之上,只为等她,守她,护她和爱她。帝玄筱:【若天不让我们在一起,我便搅碎这天;若地不容我们在一起,我便踏烂这地。天命?我若是天,你就是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