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7600000068

第68章 木部下品(2)

味苦,寒,無毒。主風水黃疸,面熱黑,痂疥惡瘡,金瘡。一名柳絮。葉,主馬疥痂瘡。取煎煮以洗馬疥,立愈。又療心腹內血,止痛。實,主潰癰,逐膿血。子汁,療渴。生琅邪川澤。

陶隱居云:柳,即今水楊柳也。花熟,隨風狀如飛雪。陳元方以為譬,當用其未開時。子亦隨花飛,正應水漬汁爾。柳花亦宜貼灸瘡。皮、葉療漆瘡。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苦柳花,使。主止血,治濕痺,四肢孿急,膝痛。

《日華子》曰:葉治天行熱病,丁瘡,傳尸骨蒸勞,湯火瘡,毒入腹熱悶,服金石藥人發大熱悶,并下水氣。煎膏,續筋骨,長肉止痛。牙痛煎含,枝煎汁可消食也。

《外臺秘要》:治黃疸。柳枝以水一斗,煮取濃汁半升,服令盡。

《衍義》曰:柳華,《經》曰味苦,即是初生有黃蕊者也。及其華乾,絮方出,又謂之柳絮。收之,貼灸瘡及為茵褥。絮之下連小黑子,因風而起,得水濕處便生,如地丁之類,多不因種植,於人家庭院中自然生出,蓋亦如柳絮兼子而飛。陳藏器之說是。然古人以絮為花,陶隱居亦曰:花隨風,狀如飛雪。誤矣。《經》中有實及子汁,諸家不解,今人亦不見用。注:釋氏謂柳為尼俱律陀木,其子極細,如人妄因極小,妄果至大,是知小黑子得因風而起。

楝實

味苦,寒,有小毒。主溫疾傷寒,大熱煩狂,殺三蟲,疥瘍,利小便水道。一名金鈴子,俗呼為苦楝。根,微寒。療蛔蟲,利大腸。生荊山山谷。

《圖經》曰:楝實,即金鈴子也。生荊山山谷,今處處有之,以蜀川者為佳。木高丈餘,葉密如槐而長。三四月開花,紅紫色,芬香滿庭間。實如彈丸,生青熟黃,十二月採實。其根採無時。

陶隱居云:處處有。俗人五月五日皆取葉佩之,云辟惡。其根以苦酒摩塗疥,甚良。煮汁作糜食之,去蛔蟲。

《唐本》注云:此有兩種:有雄有雌,雄者根赤,無子,有毒,服之多使人吐,不能止,時有至死者;雌者根白,有子,微毒。用當取雌者。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楝實,亦可單用。主人中大熱狂,失心躁悶,作湯浴,不入湯服。

《日華子》云:楝皮,苦,微毒。治游風熱毒,風疹惡瘡疥癩,小便壯熱,并煎湯浸洗。服食須是生子者。雌樹皮一兩,可入五十粒糯米煎煮,殺毒,瀉多以冷粥止,不瀉以熱蔥粥發。無子雄樹,吐瀉殺人。

雷公云:凡釆得後曬乾,酒拌浸令濕,蒸,待上皮軟,剝去皮,取肉去核。勿單用。其核碎捶,用漿水煮一伏時了。如用使肉,即不使核,使核即不使肉。又花落子,謂之石茱萸。

《外臺秘要》:治長蟲。楝實,淳苦酒中漬宿,以綿裹,塞穀道中三寸許,日易之。

《經驗方》:小兒穀蟲,定疼痛。抵聖散:以苦楝二兩,白蕪荑半兩,為末,水一盞,末一錢,煎取二分,放冷,待發時服之。又方:治臟毒下血。以苦楝子炒令黃,為末蜜丸。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甚妙。又方:治丈夫臟氣傷,膀胱連小腸等氣。金鈴子一百個,溫湯浸過去皮,巴豆二百個捶微破,麵二升,同於銅鍋內炒,金鈴子赤熟為度,放冷取出,去核為末。每服三錢,非時熱酒、醋湯調服并得,其麵、巴豆不用也。

椿木

葉味苦,有毒。主洗瘡疥,風疽。水煮藥汁用之。皮,主甘囗。

樗木

根、葉,尤良。

《圖經》曰:椿木、樗木,舊并不載所出州土,今南北皆有之。二木形榦大抵相類,但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樗木疏而氣臭,膳夫亦能熬去其氣。北人呼樗為山椿,江東人呼為鬼目,葉脫處有痕,如樗蒲子又如眼目,故得此名。其木最為無用,《莊子》所謂吾有大木,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不中繩墨,小枝曲拳,不中規矩。立於途,匠者不顧是也。并採無時。

《唐本》注云:二樹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實為別也。

陳藏器云:樗木,味苦,有小毒。皮主赤白久痢,口鼻中疳蟲,去疥囗,主鬼疰傳尸,蠱毒下血。根皮去鬼氣,取一握細切,以童兒小便二升,豉一合,宿浸,絞取汁,溫一沸。三五日一度服。葉似椿,北人呼為山椿,江東人呼為虎目。葉脫處有痕,如白樗,散木也。唐本先附。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樗白皮,使,味苦,微熱,無毒。能治赤白痢,腸滑,痔疾,瀉血不住。

蕭炳云:樗皮,主疳痢,得地榆同療之,根皮尤良,俗呼為虎眼樹。《本經》椿木,殊不相似。

《日華子》云:樗皮,溫,無毒。止瀉及腸風,能縮小便。入藥蜜炙用。

雷公云:椿木根,凡使根,不近西頭者上。及不用莖、葉,只用根,釆出拌生蔥蒸半日,出生蔥,細剉,用袋盛挂屋南畔,陰乾用。偏利溺澀也。

《肘後方》:治小兒頭生白禿,髮不生出。椿、楸、桃葉心取汁,傅之,大效。

《經驗方》:治臟毒赤白痢。香椿淨洗刷,剝取皮,日乾,為末。飲下一錢,立效。

《楊氏產乳方》:療疳痢困重。樗白皮搗麵拌作小顆子。日曬少時,又拌,凡三過,水煮至熟,加盥、醋、酒亦得,頻服,多少量兒大小。

《衍義》曰:椿木葉,椿、樗皆臭。但一種有花結子,一種無花不實。世以無花不實,木身大,其榦端直者為椿。椿用木葉。其有花而莢,木身小,榦多迂嬌者為樗。樗用根、葉、莢。故日未見椿上有莢者,惟樗木上有。又有樗雞,故知古人命名曰不言椿雞,而言樗雞者,以顯有雞者為樗,無雞者為椿,其義甚明。用椿木葉,樗木根、葉、莢者,宜依此推窮。

郁李人

味酸,平,無毒。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利小便水道。根,主齒齦腫,齲丘禹切齒,堅齒,去白蟲。一名爵李,一名車下李,一名棣。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五月、六月採根。

《圖經》曰:郁李人,《本經》不載所出州土,但云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今處處有之。木高五六尺,枝條、花、葉皆若李,惟子小若櫻桃,赤色而味甘酸,核隨子熟。六月採根并實,取核中仁用。陸機《草木疏》云:棠棣,即郁李也。一名雀梅,亦日車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成實如李子,可食。今近京人家園圃植一種,枝莖作長條,花極繁密而多葉,亦謂之郁李,不堪入藥用。

《藥性論》云:郁李人,臣,味苦、辛。能治腸中結氣,關格不通。根治齒痛,宣結氣,破結聚。

陶隱居云:山野處處有。子熟赤色,亦可啖之。

《日華子》云:郁李人。通治五臟,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膿,消宿食,下氣。又云:根,涼,無毒。治小兒熱發,作湯浴,風蚛牙,濃煎含之。

雷公云:凡採得,先湯浸,卻削上尖、去皮令爭,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陰乾,研如膏用。

韋宙《獨行方》:療腳氣浮腫,心腹滿,大小便不通,氣急喘息者。以郁李人十二個,搗碎,水研取汁,薏苡人搗碎如粟米,取三合,以汁煮米作粥。空腹食之,佳。

《必效方》:療癖。取車下李人,微湯退去皮及并人者,與乾麵相拌,搗之為餅。如猶乾和淡水,如常搜麵作餅,大小一如病人掌。為二餅,微炙使黃,切令至熟。空腹食一枚,當快利。如不利,更食一枚,或飲熱粥汁,以利為度。若至午後痢不止,即以醋飯止之。利後當虛。病未盡者,量力一二日更進一服,以病盡為限。小兒亦以意量之,不得食酪及牛、馬肉等。無不效。

《食療》云:氣結者,酒服人四十九粒,更瀉尤良。又破癖氣,能下四肢水。

《外臺秘要》:張文仲治齲齒。以郁李根白皮,水煮濃汁含之。冷即易,吐出蟲。

《楊氏產乳方》:療身體腫滿水氣急,臥不得。郁李人一大合搗為末,和麥麵搜作餅子與吃,入口即大便通,利氣,便差。

《衍義》曰:郁李人,其子如御李子,至紅熟堪啖,微澀。其人,湯去皮,研極爛,入生龍腦,點赤目。陝西甚多。根煎湯,渫風蚛牙。

莽草

味辛,苦,溫,有毒。主風頭癰腫,乳癰疝瘕,除結氣疥瘙。殺蟲魚。療喉痺不通,乳難。頭風癢,可用沐,勿令入眼。一名葞,一名春草。生上谷山谷及冤句。五月採葉,陰乾。

《圖經》曰:莽草,亦曰囗草。出上谷及冤句,今南中州郡及蜀川皆有之。木若石南而葉稀,無花實。五月、七月採葉,陰乾。一說藤生,繞木石間中古方治風毒痺厥諸酒,皆用囗草。今醫家取其葉煎湯,熱含少頃間吐之,以治牙齒風蚛甚效。此木也,而《爾雅˙釋草》云:葞,春草。釋曰:藥草,莽草也。郭璞云:一名芒,芒、囗,音近故爾。然謂之草者,乃蔓生者是也。

《藥性論》云:囗草,臣。能治氣疽,疝氣腫墜凝血,治瘰癧,除濕風,不入湯服。主頭瘡白禿,殺蟲。與白斂、赤小豆為末,雞子白調如糊,貼毒腫,乾即更易上。

陶隱居云:今東間處處皆有,葉青新烈者良。人用搗以和米,內水中,魚吞即死浮出,人取食之無妨。莽草字亦作囗字,今俗乎為囗草也。囗,音罔。

《日華子》云;治皮膚麻痺,并濃煎湯淋。風蚛牙痛,喉痺,亦濃煎汁含後淨漱口,良。

雷公云:凡使,釆得後便取葉細剉,又,生甘草、水蓼二味并細剉,用生稀絹袋盛毒木葉,於甑中,上甘草、水蓼同蒸一日,去諸藥二件,取出曬乾用之。勿用尖有孿生者。

《聖惠方》:治牙齒蚛孔,疼痛及有蟲。用囗草為末,綿裹內蚛孔中,或於痛處咬之,低頭吐津勿咽之,疼痛便定。又方:治療癰發腫堅結成核。囗草一兩為末,雞子白和傅於帛上,貼之,日二易之,差。

《肘後方》:治癰瘡未潰。囗草末,雞子白塗紙厚貼上,燥復易,得痛良。又風齒疼,頰腫。用五兩,水一斗煮取五升,熱含漱吐之,一日盡。

《周禮》:前氏掌除蠹物,以囗草熏之則死。

《衍義》曰:莽草,今人呼為囗草。濃煎湯,淋渫皮膚麻痺。《本經》一名春草。諸家皆謂為草,今居木部,《圖經》亦然。今世所用者,皆木葉也。如石南,枝、梗乾則縐,揉之,其嗅如椒。《爾雅˙釋草》云:葞,春草。釋曰:今莽草也。與《本經》合,今當具言之。石南條中,陶隱居注云:似囗草,凌冬不凋。誠木無疑。

黃藥根

味苦,平,無毒。主諸惡腫瘡瘻,喉痺,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塗。藤生,高三四尺,根及莖似小桑,生嶺南。

《圖經》曰:黃藥根,生嶺南,今夔、峽州郡及明、越、秦、隴州山中亦有之,以忠、萬州者為勝。藤生,高三四尺,根及莖似小桑,十月採根。秦州出者謂之紅藥子,葉似蕎麥,枝梗赤色,七月開白花,其根初採濕時紅赤色,暴乾即黃。開州興元府又產一種藥子,大抵與黃藥相類。主五臟邪氣,治肺壓熱,除煩躁,亦入馬藥用。春採根,暴乾。

《經驗方》:治咯血。黃藥、漢防己各一兩,為末。每服一錢匕,水一盞,小麥二十粒同煎,食後溫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穿越楚汉之辅佐霸王

    穿越楚汉之辅佐霸王

    《穿越楚汉之辅佐霸王》讲述的是一个历史系毕业的青年穿越到楚汉辅佐霸王项羽称霸天下的故事。小说的前半段以楚汉历史为主线,后半段以虚构内容为主,其中不乏谋臣武将的斗智斗勇,也不乏江湖侠士的义气豪情,更不乏江山美人的诱惑。抛开虚伪狡诈,依靠武力称霸。倡导贵族精神,反对流氓天下。
  • 红尘纷扰,你是骄傲的孤独者

    红尘纷扰,你是骄傲的孤独者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路。这些路或许有相似点,却绝对不会完全相同。而你,可以看着别人的路,听着别人的故事,把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走得更精彩。
  • 命兽传说

    命兽传说

    长生之路被阻,命祖创命兽之法,立地长生。林家长老遗孤,天生废材,开血眼狐玉,得命祖传承,获天命之兽。护我之亲人,灭我之仇人,且看如何再临长生!
  • 少年路终是痛

    少年路终是痛

    四个少年,从不同的地方踏入到了修真界中。他们一起吃饭,一起修炼,一起下山历练,一起面对挑战。到最后确是因为其中一个少年的改变而分道扬镳。他们各自走上了四条不同的道路,但是目的都是出奇的一致。得到那传说中无可匹敌的传承,成为天地主宰。只不过一个是为了承诺,一个是为了守护,一个是为了成为主宰,而另一个则是为了毁灭这畸形的修真世界。
  • 沙僧的双面人生

    沙僧的双面人生

    本书将带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沙僧,不一样的西游。
  • 落寞九零

    落寞九零

    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是偏偏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韩氏股东之子,貌比潘安倍受女人青睐,唯独单恋一枝花。他不过是她多个男人之一罢了,她和他是擦肩而过,还是命定终生?
  • 酒桌要革命

    酒桌要革命

    这是一本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本比较系统的写酒文化的书。在当前酒文化混乱的局面下,这本书从酒文化、酒风俗、酒科学等角度告诉读者喝酒要变革,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喝酒了。要移风易俗,改变以前的落后的喝酒习俗,提倡先进、科学、有益的新风俗、新风尚。本书写作上通俗易懂,是一本很不错的文化读本。让读者欣赏图书之余,又能学到有关酒文化、酒风俗等知识,同时又了解了解酒科学,改变落后的喝酒习俗。
  • 大爱晚成:许你竹马情深

    大爱晚成:许你竹马情深

    两年前,他们是相守相爱的恋人。两年后,他们是陌路相逢的宿敌。那一夜,大雨倾注整座滨城。宛星失去了从小到大的港湾,带着母亲沦落街头,在她最需要他的保护时,他却决然提出分手。两年后,他重回故里,与她街角狭路相逢。两年不见,他性情大变,昨日温柔已逝,对她步步紧逼。满心复仇的他偏执的宠爱着她,同时利用她的善良报复她至亲的人。爱上他,宛如爱上了一种致命的毒药,她忘却伤痛与他重续前缘,却慢慢看清真相。当纤薄的嘴唇发出清冷的嗤笑声,她终于明白,她信以为真的爱情竟是一场报复的阴谋。她以为他对她只有恨,殊不知他对她的爱从未消减过。如果这世上,必须要反悔一件事,那我宁愿从未遇过你。
  • tfboys之属于他们的时光

    tfboys之属于他们的时光

    青春莫过于是一场疯狂的游戏,卷入这场游戏的人各不相同,在这岁月中,他们会彼此磨合还是互相撕扯?青春终将结束。但又一场新的游戏等待着他们。
  • 江山似锦之醉卧红尘

    江山似锦之醉卧红尘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却不懂珍惜……”“泥垢了。”她,21世纪跆拳道美女教练,在一次意外穿越古代。他,某国妖孽霸气皇子,两人鬼使神差相遇,“火星撞地球”究竟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