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5400000012

第12章 二十几岁,要懂得说话办事的技巧(2)

取得口头上的胜利是做人的悲哀

有一种人,反应快,口才好,思维敏捷,在生活或工作中和人有利益或意见冲突时,往往能充分发挥辩才,把对方辩得脸红脖子粗,哑口无言。长此以往,这种人就形成了一个习惯:不管自己有理无理,一用到嘴巴,他绝不会认输,而且也不会输,因为他有本事抓你语言上的漏洞,也会转移战场,四处攻击,让你毫无招架之力。虽然你有理,他无理,但你就是拿他没办法。 在辩论会、谈判桌上,这种人也许是个人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中,这种人反而会吃亏,因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不是辩论场,也不是会议室和谈判桌,你面对的可能是能力强但口才差,或是能力差口才也差的人,你辩赢了前者,并不表示你的观点就是对的,你辩赢了后者,只会凸显你仅仅是个好辩之徒且没有“心机”罢了。

而一般常见的情形是,人们虽然不敢在言语上和你交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反而会同情“辩”输的那个人,你的意见并不一定会得到支持,而且别人因为怕和你在言语上交锋,只好尽量回避你,如果你得理不饶人,把对方“赶尽杀绝”,让他没有台阶下,那么你已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这对你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波音人寿保险公司为他们的推销员定了一个规矩:不要争论!完美、有效的推销,不是辩论,也不要类似辩论。因为辩论并不能让人改变想法。

富兰克林常说:“如果你辩论争强,你或许有时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得到对方的好感。”

因此,你要好好考虑一下,你想要什么,是只图一时口才表演式的胜利,还是一个人的长期好感。

有好口才不是坏事,但运用不当则会坏事,因此你若有好口才,建议你:

1.把口才用来说明事理,而不是用来战斗。不过当有人攻击你时,你应当“自卫”。

2.有好的口才,也必须有好的内涵,否则别人会笑你全身只有舌头最发达。

3.要驳倒对方,保卫自己的意见时,点到为止即可,切莫让对方“无地自容”,换句话说,要给对方台阶下。

4.别人得罪你时,你虽理直气壮,但也不必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

5.若自己的观点错误,要勇于认错,并接受对方的观点,切莫用辩论的技巧死命反击,因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强辩只会让人看不起你。

好口才再配上好的心机,这样的人无疑很有影响力,如果空有好口才而不知收敛,带来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二十几岁的男人不要在嘴上与人争辩,用行动去赢得胜利。因为把“逞口舌之快”当成一种“快乐”,是做人的悲哀。

不要让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

大概没有谁会挖空心思去得罪别人,很多时候我们得罪别人不是出自内心的,而是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出现了偏差,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语言表达的一点偏差便会导致意义的离题万里。若想减少这种不必要的麻烦,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要让自己的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

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智之才,脱口而出,出口成章,往往瞬间让人拍案叫绝;另一种是说话不经过大脑但天资有限的人,往往是出口伤人,有时会达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前一种人是天才,这种人百里挑一,后一种人却是随处可见,一抓一大把。说话不经过大脑,极有可能得罪别人却不自知,等到明白过来后急着弥补时,往往是越急越坏事,到头来好话说了一大堆,人却得罪完了。

我们还是先看下面这则笑话:

一剃头师傅家被盗劫。第二天,剃头师傅到主顾家剃头,愁容满面。主顾问他为何发愁,师傅答道:“昨夜强盗将我一年的积蓄劫去,仔细想来,只当替强盗剃了一年的头。”主顾怒而逐之,另换一剃头师傅。这位师傅问:“先前有一师傅服侍您,为何换人?”主顾就把前面发生的事细说了一遍,这位师傅听了,点头道:“像这样不会说话的人,真是砸自己的饭碗。”

言者无心,可听者有意,几句不经大脑的话语,便产生了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误会,结果解雇了,这便是说话不经过大脑所付出的代价。

口不择言,嘴巴比脑袋转得还要快的人,就会闹出许多笑话,甚至得罪了别人却不自知。

南齐太祖萧道成提出要与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比试书法,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然后齐太祖就问王僧虔:“你说说,谁第一,谁第二?”王僧虔不愿贬低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于是答道:“为臣之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之书法,皇帝中第一。”齐太祖听后,只好一笑了之。

王僧虔这种分而论之的回答是相当巧妙的,表面上是顾及了皇帝的尊严,君臣不能互相比较,实际上是回避了不愿贬抑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的难题。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古时候,吴国有个滑稽才子,名叫孙山。他与乡里某人的儿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考完后,孙山先回到家,那个同乡的父亲就向孙山打听自己的儿子是否考上了。孙山笑着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这便是“名落孙山”的典故的来历。

孙山的回答既委婉又含蓄,这种表达方式非但没有戳到别人的痛处,反而让别人对他的诙谐调侃佩服不已。即使那位父亲的儿子落榜了,也不会因为孙山的言语而受到刺激。这便是语言表达的魅力所在。

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三思而后言,切忌让自己的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否则,吃苦头的必定是你自己。

打圆场也有学问

人与人之间有时难免产生一种隔阂或交际阻碍,这时就需要故意设置一个“第三者”,即消除阻碍的中介。

人间需要“和事老”。充当这个角色的,是一些机智和超出常人口才的。有时候,双方陷入僵局,顾及脸面,谁也不愿做个姿态,给对方一个台阶。这时“和事老”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和事老”最高超的功夫,就是打圆场。

所谓“打圆场”,是指交际双方争吵或处于尴尬境地时,由“和事老”出面站在第三者角度进行调解。

慈禧太后爱看京戏,高兴时常赏赐艺人东西。一次,她看完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但他不想要糕点,于是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小民不敢领受,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不错,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小民?”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杨小楼一看心想: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弄不好还有犯上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太后一怒就会要了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说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正为下不下台而发愁,听他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赏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使二人摆脱了窘境。

李莲英打圆场的功夫堪称一流,既消除了双方的尴尬,又让当事双方都对他心存感激。

凡事都有诀窍,打圆场也有打圆场的学问。归纳起来,打圆场的学问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说明实情,引导自省

当双方为某件小事争论不休,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纠缠不休时,“和事老”无论对哪一方进行褒贬过分的表态,都犹如火上浇油,甚至会引火烧身,不利于争端的平息。因此,“和事老”此时只能比较客观地将事情的真相说清楚,而不加任何评论,让双方消除误会,从事实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引导他们各自作自我批评,使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团结的目的。

2.岔开话题,转移注意力

如果是非原则性的争论,双方各执己见,而这场争论又没有必要继续下去。那么作为“和事老”又该如何打圆场呢?如果力陈己见,理论一番,恐怕不会奏效。这时,不妨岔开话题,转移争论双方的注意力。

3.归纳精华,公正评价

假如争论的问题有较大的异议而双方又都有偏颇,眼看观点越来越接近,但出于自尊心,双方都不肯服输,那么“和事老”应考虑双方的面子,将双方见解的精华归纳起来,也将双方的糟粕整理出来,作出公正的评论,阐述较为全面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意见。这样,就把争论引导到理论的探讨、观点的统一上来了。但不能“各打五十大板”。因为,所谓“各打五十大板”是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的,那样乱批一气不利于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

4.调虎离山,暂息战火

有的争论,发展下去就成了争吵,甚至大动干戈,如果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和事老”即可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电),把其中一人支开,让他们暂时分开,等他们火气消了,头脑冷静下来了,争端也就消除了。

同类推荐
  • 生活自立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生活自立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中国有句老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理能力的过程。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一个身体的自立;当能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直到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本书论述了人生成败的道理,包括要想成事,先学做人;做事先做人,得意不忘形;立业要先立德,品格终于能力;有容乃大,忍者无敌;做事急噪乃大忌,做人低调实高贤等内容。
  • 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

    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

    《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径,快速全面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怎样把控。现代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它们总是展示着迷人的一面,引诱我们渐渐远离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当面临诱惑的时候,你的怎样才能归然不动呢?《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给你每天传递正能量,用快乐衡量你的人生,做到不失控、不抱怨、不折腾、不拖延、不生气,关于自助、自控、效率最全面的心理学指南。
  • 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你在为谁读书,现在似乎很少有人觉得这会是个问题,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不妨抽时间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本书作者,一位CEO,鉴于自己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的历程,对国内的青少年如何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自己成为卓越者所需要的潜能给出了规划和答案,《你在为谁读书: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2006年出版以来,畅销60万册,深受读者好评,这份送给青少年的礼物,使许多读者的人生发生了转折,也让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重新燃起了希望。
热门推荐
  • 变种战神

    变种战神

    牧人,是变种战队的队长,一位人体发生变异的年轻人,出生在中国茅山。他有一个师傅,叫白三清,茅山道士。是三清师傅把牧人养大的,据牧人的师傅说他是被陨石送到茅山的,是在一个陨石坑里发现了他,在牧人五岁的时候得了一场怪病。细胞开始变异......机缘巧合下牧人得到了一件神秘的武器,师傅说这武器与牧人有缘……后来牧人被师傅送去了茅山变种学院……
  • 奇异旅行之世界之秘

    奇异旅行之世界之秘

    世界之中蕴含着太多的秘密。就像现在刘芒发现的一个神奇的蛋;一个小小的血铜铁片;一只老家墓里带出来的僵尸狐;还有一直陪伴着刘芒的那块手链;就这样刘芒的奇异世界之旅开始了。(咳咳,我是刘芒,但不是流氓)
  • 落雪回谷

    落雪回谷

    洛胥扬,活得明媚而快乐,她喜欢他的快乐,却苦于他的多情。他曾许诺,可却总让她等待,等待总是徒生变故,她不得不怀疑,胥扬你是骗我的吧?她说,大概她只是喜欢他的快乐罢了。她自以为能够轻易放下的,最后才明白,自己对他的爱深入骨髓,对他,也许不过一场游戏。这场游戏中,胥扬,你是赢了还是输了?洛胥扬,初见只是倾心,爱她如同枷锁失去自由,他曾短暂的犹豫过后,欣然接受这枷锁带给他的羁绊:虞叶,如果你愿意,我带你去看这花花世界。
  • 牧天途

    牧天途

    神秘青门,神秘少年!一个不在三界内的神秘之地,沈雨开启了自己的牧天之路......这里有冲突,有杀戮,但是牧天的路上他不孤单,因为这里有兄弟......沈雨无心,可是他的心在何处?青帝迷茫,可是他为何会迷茫?一切的一切都等待沈雨的探索......牧天途书群:312821818,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入。
  • 地狱之殇

    地狱之殇

    我为你奏响地狱的挽歌,我为你弹唱杀戮的序曲,我从天堂而来,下地狱而去,我不想做些什么,我只想知道,我到底是个什么。无神的灰眸,绷带缠绕的左手,在真正的《神曲》地狱中,莱特曼·但丁,龃龉前行。
  • 网游之大神你别闹

    网游之大神你别闹

    余生是个三流学生,还是一个标准的游戏控。司雨琛是个学习大神,是老师同学们眼中最闪亮的那颗星。当学渣遇上学霸,游戏里的爱情是否可以相信?小剧场:余生:大神,求补习!司雨琛:亲我一口就帮你。余生:我是男的!司雨琛:这么巧我也是男的,一起结婚去?余生: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司雨琛:如果不要脸可以让你亲我,那就不要了。余生:……大神你赢了!小的甘拜下风。司雨琛:别啊,甘拜下风干什么?不如拜倒在我西装裤下吧!余生:大神!你够了!司雨琛:亲爱的,乖。
  • 将就美人计(爱情兵法系列)

    将就美人计(爱情兵法系列)

    [花雨授权]不想让她的大好资质被白白浪费,明知是“美人计”也只好将就一下。不过,他要的只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偏偏就这一点,他和她无法达成协议,难道她还要再将就一下吗?
  • 现世幻龙

    现世幻龙

    《现世幻龙》一本现代[都市][奇幻]类的YY小说:离奇的遭遇以及万人幻想的奇遇,造就了主人公看似冷傲的性格,果断且随心所欲的行事风格……一个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人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故事呢?本书不改本人笔风,精彩的故事绝对让你们看的舒心。每天晚间更新,8点左右。
  • 悲伤的赞歌

    悲伤的赞歌

    现在最热门的竞技类游戏“英雄联盟”而改编的小说。英雄们的转世在现在的都市,主角只是个平凡的人,可他真的平凡吗?看看主角和其他英雄们会谱写怎样的赞歌。而且我会颠覆你们对英雄联盟的认知,我会让你们感到一个不一样的英雄联盟。“呵呵,英雄们的赞歌多么的伟大,呵,可结局却是那么的悲伤。”喜欢本书的读者可以加我的小说群287736663,入群验证请打“悲伤的赞歌”这样我才知道是读者
  • 书生初见

    书生初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